竞争力中国行——浙江省
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一、提升浙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二、浙江省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三、探究当前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四、提出浙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五、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提升浙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浙江地处中国东海之滨,是中国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省份之一,涵盖了工业、旅游、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
然而,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浙江经济仍存在一定的竞争力差距。
因此,提升浙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提升浙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不仅可以为浙江带来更加稳健的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浙江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升浙江国际地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浙江省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在过去几十年里,浙江省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1年,浙江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6万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浙江经济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其中,服务业在浙江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而重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则逐渐降低。
此外,浙江省还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先行者,其中大量的小型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然而,浙江省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例如,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加剧,这会对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另外,在信息产业方面,浙江省相较于其他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还比较滞后,这也是浙江省在未来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探究当前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问题。
浙江经济中服务业比重的不断提升是好事,但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质量和效益,依然与经济中所处的比重不相称的状况,其贡献率与比重相等或低于比例所占的相应比例,这是浙江省现阶段经力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 城镇间不平衡问题。
城镇之间的人口、投资存在明显差距,这使得部分城镇在浙江省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显著优势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环境问题。
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加剧,这会对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外贸竞争力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外贸竞争力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c83421050876323012126b.png)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外贸竞争力分析[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任务书题目: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外贸竞争力分析一、主要任务与目标(一)主要任务按照学校和经济学院的统一要求,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毕业论文及其他与毕业论文相关的任务。
(二)主要目标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外贸竞争力分析?的研究,在了解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相关情况的根底上,运用竞争力分析的相关理论分析其竞争力状况,得出相应的结论或建议,从而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的参考。
二、主要内容与根本要求(一)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外贸方面的相关情况入手,来探讨其外贸竞争力问题,重点是分析和论述义乌小商品市场外贸竞争力究竟处于什么水平的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清楚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外贸方面的具体情况,在此根底上,运用有关外贸竞争力分析的理论与模型对其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其竞争力状况的结论,这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把握的要点。
最后,简要提出提升其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二)根本要求毕业论文必须观点明确、论证有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并能切实反映学生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毕业论文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资料(详细注明出处和版本)等,字数要求10000字。
毕业论文须由学生个人独立撰写完成。
论文要求紧扣题目,搜集资料充分,能综合运用有关根底理论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定的个人见解,有一定的创新之处,所提建议对实际工作改良有参考价值,能独立查阅并正确引用中外文有关文献。
要求文字通顺简练,条理层次清晰,思路清楚,书写整齐,图表准确等。
三、方案进度2021年10月确定选题,检索文献;2021年11月下达任务书;2021年12月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2021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202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2021年5月中旬论文定稿、评审;2021年5月下旬论文辩论。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种植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茶叶贸易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浙江省作为产茶大省,应当争取在国际上提升竞争力,在创汇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浙江省茶叶的出口面临着其他产茶大国给予的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分析浙江省茶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式,通过三个技术性指标的计算和比较来验证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强弱,并且通过理论来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浙江茶叶;竞争力;问题;对策Status and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ea Competitiveness in Zhejiang ProvinceAbstract: Our country is one of the earliest tea grow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ea trade. As a tea-producing province, Zhejiang province should strive for mo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and make more contribution in earning foreign exchange. However, Zhejiang tea exports is facing the pressure of other major tea producing countr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is worth discussing and study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ort of tea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theory 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technical indicators to verify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a export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rough the theory of tea export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 province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Zheijang tea; ; competitiveness; problem; countermeasures1 引言随着我国加入WTO,各个成员国之间市场准入条件的降低,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得愈发紧迫。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极其迅猛。
本文总结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衡量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国际竞争力,并指出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浙江机电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160-02 引言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浙江机电产品在浙江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继“服装产业”之后成为最重要的出口产业。
如何运用和把握当代国际贸易規则,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进一步提高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国际竞争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因此,研究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现状及问题,从而提出促进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一)机电产品出口稳步增长近年来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稳步增长,占全省的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渐趋于平稳态势。
2009年到2014年,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从5550552万美元增长到11250600万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0.54%,占全省总额比重稳健保持在41.16%左右。
机电产业是浙江省出口增长的支柱产业,从机电产品的出口贡献率来看,自2009年以来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贡献率已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均保持在45%左右。
尤其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爆发之时,机电产品出口贡献率却异常之高,达59%。
说明了机电产品的出口是浙江省在金融危机中出口的主要支柱。
2015年第一季度,浙江机电产品出口1584亿元,增长17.6%,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都表明机电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是浙江省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
(二)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浙江省相关部门建立了机电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和“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支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浙江国际贸易的港口竞争力评价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1802012年8月 浙江国际贸易的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沈俞摘 要:浙江省沿海地区拥有五个大型港口,为国际进出口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良好平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因势利导,充分发掘浙江地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以及探索港口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浙江 国际贸易 港口 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b)-180-02港口竞争力是对于贸易环境塑造和提升国家进出口吞吐量的核心标志,2011年浙江主要沿海港口进行国际贸易的货物吞吐量达到近5亿吨,港口对于外贸创汇以及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可见一斑,基于国际贸易水平提升的港口竞争力优化可以通过多条途径得以实现,港口的资源整合和优化是一条良好的道路,此外,通过吸引国际投资、进行港口产业资产化建设、与国际海运、航运巨头联盟以及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科技水平注入都是放大港口国际贸易外溢作用的好办法,现代意义上的港口已经越来越少局限于水陆交通枢纽的运输地位,而是积极向贸易领域拓展,连接世界各地的生产和消费环节,辐射区域和国家经济地带,我国香港岛和上海码头的年均贸易吞吐量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如何借鉴这些成功的做法,使得浙江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和释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潜在资源转化为竞争力是浙江水运港口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关注所在。
1 浙江开展国际贸易的结构性特征分析1.1 外贸出口多以民营企业为突出和主导力量浙江省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以来的国家对民间资本和实业的经营权分离改革,由于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开始迎来了强劲发展的春天,从1999年时的1000万美元水平大跨步增长到了2011年时期的500亿美元水平,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对于国有企业盈利水平的超越,截止2011年年底,浙江全省注册登记在案的外贸出口经营企业达到近3万个,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出口创汇实际目标达成的企业占到注册企业实际总额的三分之一,2011年全年,民营企业的出口占据浙江全省出口总额的近40%,不仅与国企势均力敌,与外资企业相比也丝毫不逊色[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_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

摘要:本文对入世以后浙江省农产品贸易、出口农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做了分析,同时采用RCA 指数和TC 指数对入世几年来浙江省各类出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了出口竞争力动态变化趋势。
研究表明,入世后浙江省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但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浙江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 (2009)03-0120-04收稿日期:2009-03-10基金项目:浙江省供销社课题(08SS01)“依托浙江外贸发展优势提升浙江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丁珏(1977-),女,浙江杭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丁珏(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一、引言浙江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省,2000年起,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额就一直位居全国第三。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浙江省很多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实际国际贸易中竞争力却不高。
随着2005年我国加入WTO 过渡期的基本结束,浙江省农产品贸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本文运用RCA 指数和TC 指数对入世6年来浙江省各类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了出口竞争力动态变化趋势,并相应地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二、农产品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直接相关。
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使各国按照其要素禀赋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由于农业生产过程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程度较大,因此就农产品而言,其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农业生产资源的丰裕程度,即其比较优势的影响。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分析及战略选择发布时间:2009-2-23信息来源:目前,浙江省的中小企业数目已超过了100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
2003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已经实现了“21111”目标,即全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0亿元,实现利润突破100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突破1000亿元,工业性投入突破1000亿元,就业人数突破1000万人。
(注:数据来源: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调研与对策[Z].2004,(14).)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已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给定内需约束条件下,这些数目众多、行业、地区分布广泛的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浙江省经济的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且进一步构划提升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
一、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省众多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产业优势、技术创新优势、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经营业绩,创造了许多令人欣羡的快速发展个案,不仅在全省各行业的众多发展指标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份额,而且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与优势。
(一)在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浙江省众多的中小企业能动态地利用和发挥各类比较优势,获得了众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实现了传统比较优势的深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的众多中小企业能紧紧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广泛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契机,在纺织、服装、玩具等典型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广泛形成并不断扩大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取得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创造了大量的经济剩余。
浙江省的中小企业能以加工贸易方式承接传统产业的转移,使企业能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动态地发挥比较优势,取得出口贸易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浙江省中小企业显现的快速成长性,为其逐步突破国内市场的边界,参与国际竞争,取得国际竞争方面的优势创造了条件。
浙江省中小企业已连续多年保持快速的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6年名列全国第一。
浙江省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对策

一、浙江省服务贸易出口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 服 务 贸 易 一 直 保 持 了 高 速 增 长 的 态 势 ,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 年浙江省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为 14. 57 亿美元,2009 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156. 1 亿美 元,比 2000 年增长了 10 倍。这一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服 务贸易的增速。其中,2000 年浙江省服务贸易出口额为 5. 5 亿美元,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 1. 12% ,到 2009 年,浙江 省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到 91. 7 亿美元,占全国服务贸易出 口额的 7. 1% 。其 年 均 增 速 达 到 50% 以 上。与 此 同 时,从 2004 年开始,浙 江 省 服 务 贸 易 的 出 口 额 就 超 越 进 口 额,到 2009 年,顺差规模进一步扩大,达 27. 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85. 7% ,增幅为历年来最大的一年。 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笔者也在实践调查中发现浙江 省服务贸易依旧存在着很多方面问题。比如货物贸易与服 务贸易发展不协调。2009 年浙江省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 比仅为 6. 89% ,不及国际水平的 1 /4; 浙江服务贸易对外开放 程度较低,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相对滞后; 浙江省服务贸易 结构发展较不均 衡,依 旧 以 建 筑 安 装 和 工 程 承 包 服 务、国 际 旅游为浙江省服 务 贸 出 口 的 传 统 支 柱 行 业 ,国 际 咨 询 服 务、 国际教育医疗保 健 服 务、广 告 宣 传、音 像 制 品 等 知 识 与 技 术 密集型的服务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 10% , 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浙江省服务贸易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 高,亟待解决。 二、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 浙江省服务贸易数据的选取。目前,世界上大部分 经济体均按 BOP 统计口径和项目分类编制本国( 地区) 的国 际收支平衡 表,浙 江 省 对 国 际 服 务 贸 易 统 计 主 要 也 是 采 用 BOP 统计方法。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 BOP 统计主要是针对 外币形式的支出和收入,分别对运输、保险、旅游、金融服务、 通讯邮电、建筑安装和劳务承包、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 利使用费和特许 费、咨 询、教 育 医 疗 保 健、广 告 宣 传、电 影 音 像和其他商业服务 13 大类进行统计。( 见表 1) ( 二) 浙江省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实证方法。本文采用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 势指数对浙江省服务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三种方法 是测度一国某行业比较优势的常用指标体系,虽然比较优势 理论主要针对商品贸易而言,但此理论也可适用于服务贸易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策略研究

、
浙江省纺织业发展现状
改革 开放 以来, 浙江省纺织行 业一直坚持
( 二) 浙江省纺织业面临的国际形势。首 迹就 必须从 劳动密 集型 向技 术密集 型进 行转
国际贸易壁垒 成为发达国家 限制纺织 品服 移 , 这就需要企业 具备创新精神 。 新式样 、 新时 走市场化道路, 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实现了 先, 浙 江省纺织行业的产品 出 尚是纺织市 场的活 力所在 , 新纤 维、 新面 料 则 持续高速 发展 。主要纺织产 品产量中纱 、 化学 装进 口的主要手段。 新 品开发不仅要关注 纤维、 印染布、 丝绸、 服装、 家用纺织品、 产业用 口也必将 要应对 这些更 具 隐蔽 性和 复杂性 的 是企业竞争实力 的体现 。 影响浙江 省纺织行业较 设计环 节 , 还要 延伸 到采 购 、 制造 、 销售 等环 纺织 品等均居全 国前列 , 其中代表现代纺织 原 新型贸易壁垒 。当前 , 技 术贸易壁 节 。要不断关注消 费动 向和消费心理 的变化 , 料 的化 学纤维 产量 占全 国 4 4 %,居全 国首位 。 多的贸易壁垒有 反倾销贸易壁垒 、 浙 江省 的纺织企业 数量和 规模也 在全 国处于 垒、 绿 色贸 易壁 垒 、 社会责 任标准 贸易壁 垒等 善 于发现消费者 的需求 , 跟 进国际市场 的发展 其次 , 后 配额 时代 的进 入使浙 江纺 趋势。同时 , 新 品开发不能仅仅停 留在研 究物 领 先水平 。 但是 , 不可 否认 , 浙江 省纺 织业 自身 几种 形式 ; 从2 0 0 5 年1 月1 日起 , 世 理化学指 标 , 还 要研究产 品 的功 能性 、 品质 性 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产能过剩、 纺织产品附加 织业面临新的挑战 。 善于 将舒适 与 自然 、 品味 与时 尚相 值低 、 自主创新 品牌 不足 等。这些对浙江省 纺 贸组织 各成 员国 的纺织服装 进 口配 额全 面取 和 审美性 , 织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 了威胁 。 境 及政 策新形势 消, 纺织 品服装业 正式进入“ 后配额 时代 ” 。 “ 后 结合, 将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的到来给浙江省纺 织业的发展带来 二、 浙江省纺织 业面临的国 内国际经 济环 配额 时代 ”
走进浙江

浙江省生产总值
• 增长图示
铁路营运里程
• 图示
对外贸易
• 图示
在校大学生人数
• 图示
人均寿命
• 图示
新增就业人口
• 图示
城乡居民收入
• 图示
人均居住面积
• 图示
浙江省民营经济
• 一是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三十年来全省 生产总值的70%,全省税收的60%,外贸出口的45%,新 增就业人口的9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创造的。浙江25个百 强县,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0%,占工业 总产值的比重超过90%。 • 二是民营经济孕育了全国最大的创业创富群体。我省已成 为全国市场主体最多的省份之一。全省约有440万浙商在 全国各地投资创业,还有100万浙商在世界各地创业经商, 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他们创造的财富总量,与浙 江全年的GDP相仿,相当于分别在省外、国外再造一个浙 江。
• 1963年6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台州。 • 1984年~1986年,任浙江台州石曲冰箱配 件厂厂长; • 1986年~1989年,任浙江台州北极花冰箱 厂厂长; • 1989年~1992年,任浙江台州吉利装潢材 料厂厂长; • 1992年~1995年,燕山大学深造;获机械工程 硕士学位; • 1995年~至今,任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 即将出任沃尔沃公司董事长。
象征
浙江简称浙,越。地处江南故地,境内最大 河流为钱塘江,海拔1929米的黄茅尖为浙江省最 高峰。钱塘江常被媒体用作比喻浙江人的拼搏精 神。 2008年浙江省开展评选省花和省树。其中兰 花和樟树得票最高。2009年1月16日浙江省召开 “关注森林”工作会议,正式确认樟树为省树、 兰花为省花,该次会议同时确定金钱松(吉祥之 树)、银杏(长寿之树)、毛竹(富民之竹)、 榧树(造福之树)为浙江省特色树,梅花(高洁 之花)、荷花(清纯之花)、桂花(天香之花)、 山茶花(幸福之花)为浙江省特色花 。
基于“钻石模型”的浙江知识产权服务业竞争力分析

特定 产业是 否具有 国 际竞 争力 ,取决 于四个 决定 因
素和 两个辅 助 因素。 ( )生 产要 素。指 生产某 种产 品需要 的各种投 1
入 ,按 等 级划 分 为初 级生 产要 素 和 高级 生 产要 素 。 初 级 生产要 素是指 天 然 资源 、气 候 、地 理 位置 等 ,
知识 产 权服 务方 面 的弊 端逐 渐 暴露 出来 。一 方 面 ,
高级生产要素是指人力资源 、研究机构等。其 中,
高 级生产 要素对 产业 强大 而持久 的竞争 力起 决定性
作用。
( 2)需求条 件 。指 国内市场对 某类 产品或 服务 的需 求 。波特认 为 ,一 般企 业 的投 资 、生产 和市场 营 销首先 是从本 国需求 来考 虑 的 ,国 内市 场 的需 求
。
本 研 究 在 总 结 浙 江 省 经 济发 展 现 状 的基 础 上 ,基 于 波特 的钻 石模 型 ,全 面 地 分 析 浙 江 省 知 识 产 权 服 务
业 目前的竞争力状 况,认 为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在要素条件等 方面有 明显的竞争优 势,但 在复合型人才 培养和服 务能力等方面与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完善地 区之 间还有较 大差距 。最后针 对这 些不足 ,结合浙江 省的具体情况 ,提 出几点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相关对 策及建议 。
( )浙 江省 知识 产权 服务 业生 产要 素分 析 一
浙江 省知识 产 权服 务业 不仅 充分 发挥 了初 级要
素 的基础 优势 ,更 形成 了高 级要 素 的竞争 优势 。
初 级 要 素方 面 ,浙 江 的 地理 位置 是 十 分 优 越 的 。
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

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作者:马光斌倪伟清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5期我国的民营企业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维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中小民营企业占据全省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
但我们也看到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发展的背后任然存在许多欠缺,规模小,成为支柱的产品太少,缺少产品创新等等。
本文通过分析相关资料,采用定量分析法,对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从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同经济群体中,民营企业属于比较庞大的群体,它是维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而在我国,民营企业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以浙江省民营企业最为突出。
浙江的实践证实了民营经济是浙江“国民经济的增加点和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额同时下降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成为带动全省外贸增长的主力军。
同时从全球的经济发展趋势和浙江省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民营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一个最闪耀的亮点,这在客观上要求浙江民营企业必须开眼看世界,从世界的角度来来树立发展观念,走向国际市场来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适合自身现实条件的跨国经营方式,继续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但在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发展的背后任然潜在着许多问题:规模小,成为支柱的产品太少等等。
对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发现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潜在的问题,找出应对潜在问题有效的方法,对保持并提高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现状(一)出口规模据浙江省统计局显示,2013年我省民营企业出口总额为1666.67亿元,同比国有企业的193.29亿元,说明民营企业在我省占经济出口主导地位,可以直观地看出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规模的庞大。
同比2013年2014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出口总额都略有增加。
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旅游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产业,它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经济文化环境效益好的综合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
2010年全球旅游业强势复苏,呈现三大新走向:积极拓展亚洲等新兴市场,绿色低碳旅游成为政府行动,旅游对就业、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显现。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三大市场中保持稳定增长的最为强劲主体。
旅游业虽然不是浙江省的强势产业,但也一直处于国内发展较领先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浙江旅游业已处于难得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当前旅游业呈现出国际化、高端化、个性化、集群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旅游业是浙江省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但浙江省旅游业还存在着如旅游产业层次提升较慢、旅游企业竞争力整体较弱等各方面问题,这是浙江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新机遇,也是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如何使浙江省旅游产业在全球化市场上得到更多发展?如何提高浙江省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结合理论分析解浙江省国际旅游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对于如何提高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的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外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状况2.1.1 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研究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旅游业竞争力是指旅游目的地不但能保持其已有的市场地位和份额,而且能随着时间不断提高其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的能力(Hartserre,2000)。
其还应包括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保证该地获得长期优势并使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均衡地获得回报的能力(Buhalis,2000)。
旅游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旅游部门增加其产品价值,是指一个国家创造增加值和通过管理资产、生产过程、吸引物、侵略性和亲近性,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融入到一个考虑到目的地的自然资本以及对下一代的供给能力的经济和社会模式中,带来国家财富增加的能力(Ritchie,1999)。
浙江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包括竞争力的定义、技术创新与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以及通过建立各种指标体系来研究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大小等几个方面进行。
1.1关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关于国际竞争力各不同机构或者学者都有其独特的界定。学术界最早、最系统地研究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学者是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国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和两种外部力量。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竞争。两种外部力量是随机事件和政府。这六个因素构成了解释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菱形模型,也称为“钻石模型”;此外,马卡森(Markusen,1992)和阿基米(Riad Ajami,1992)也对国际竞争力做了研究,他们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出口份额及其增长;但国际竞争力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热门问题主要归功于WEF、IMD一起致力研究国际竞争力WEF、IMD(1991)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世界范围内一国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能力,及其价格和给加个特性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直到1995年底WEF与IMD因为研究分歧而分别组成新的研究队伍,同时发布各自的国际竞争力报告;WEF在1997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人均实际收入方面达到持续高增长的能力,就象以不变价来测定人均GDP一样”;IMD在1997年的《国际竞争力年鉴》中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1.3关于运用各种指标对竞争力的研究
雷西门(David Leishman,1999)运用显性比较指数对阿根廷、南非、乌拉圭、澳大利亚、英国等六个主要羊毛出口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马瑞亚·塞茜(Maria Sassi,2003)运用NTB等指标对1990年-2000年世界各区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浙江缘何能成为“单项冠军之省”

2021年第01期·浙江经济/市场、技术、文化、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使浙江成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浙江缘何能成为“单项冠军之省”文/邬爱其许斌史煜筠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发达,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涌现出了大量中小企业。
为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壮大,浙江省在规上工业中培育1000家左右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居前的“隐形冠军”企业,以“专精特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浙江省累计入选国家工信部和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发布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28个(项),居全国第一,数量领先于山东省(125)和江苏省(98),较大幅度领先于北京、广东、福建、上海、河南、湖南等省市。
单项冠军已成为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金名片”,浙江成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
浙江为什么能够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有哪些主要优势?资源约束促使企业聚焦化发展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历史原因,浙江很多地市处于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缺乏,浙江大部分地市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相对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禀赋不够丰沛的诸多约束,浙江人立足各地实际情况敢为人先、务实创新、艰苦创业,开创了令世人瞩目的“巧创”局面。
在技术、资金、人才、土地等各种资源要素较为有限的情况下,浙江的创业者只能充分利用“手头资源”,资源约束客观上促使浙江企业家高度注重对既有资源的深度使用,选择聚焦特定产品尤其是单品领域进行生产经营。
许多浙江制造企业在细分行业领域持续聚焦发展,成为浙江涌现出大批单项冠军企业的重要基础。
据调查,2000年,浙江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且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产品有232种,其中,医药、轻工、化工、机械是浙江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的四大行业,纺织业中也有不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聚焦发展使得浙江制造业的核心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平均每天创造的财富快速增长,由1978年的0.1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2.58亿元。
浙江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浙江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作者:沈明其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04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额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5%以上,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5%,远远快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
服务贸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的部分,扩大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一些国家或者地区改善国际贸易地位,提高经济效率及国际经济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
如何发展浙江的服务贸易,提高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浙江企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
一、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1.从浙江省服务贸易的规模看,浙江近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浙江的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浙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4.57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75亿美元,增长了5倍。
其中,2000年浙江服务出口额为5.5亿美元,占全国服务出口额的1.12%;到2006年,浙江服务出口额增长到52.06亿美元,占全国服务出口额的4%。
其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
2.从浙江省服务贸易结构看,浙江省服务贸易结构发展不均衡,其主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从浙江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结构看,出口是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所占的出口份额虽然有所上升,但仍偏低,处于比较劣势状态。
出口份额较大的是商业服务、运输服务、旅游及建筑安装和工程承包,上述项的服务贸易出口额约占浙江省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80%以上。
而金融保险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通讯邮电服务、咨询服务等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10%。
二、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在分析了浙江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下从服务贸易总体和部门两个层次上,运用服务贸易的开放度指标体系、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一)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总体分析1.服务贸易的开放度分析。
人工智能引领浙江产业新优势——浙江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居全国第四

人工智能引领浙江产业新优势——浙江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居全国第四作者:暂无来源:《信息化建设》 2020年第5期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了从核心技术及产业、智能终端制造、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与医疗、交通、制造、教育、农林、金融、司法、安全等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基本覆盖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形成了从核心技术及产业、智能终端制造、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与医疗、交通、制造、教育、农林、金融、司法、安全等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在多个应用领域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
根据资料显示,浙江省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评价指数位居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之后,排名全国第四位;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中,杭州市位居全国第四,排在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之后,是城市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
智能芯片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基础较好,已初步建立“装备—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产品应用”芯片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芯片设计、硅材料生产、特种工艺芯片制造、行业应用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智能芯片领域,平头哥发布了人工智能芯片“含光800”;阿里云已推出首款嵌入式CPU(中央处理器)“玄铁”和系统芯片平台“无剑”;国芯科技在国内率先推出面向物联网的人工智能芯片;嘉楠耘智是全球第二大数字矿机芯片制造商,是国内最早采用台积电5nm工艺的芯片公司之一。
智能软件特色领域优势突出浙江省智能软件在电子商务、云计算、金融、安全、医疗健康等特色领域发展优势突出,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阿里巴巴占据国内零售电商近60%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是全球第三、国内第一的公有云平台企业,支付宝已稳居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市场龙头地位,占国内PC端和移动端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8%和70%。
在智能软件领域,阿里云自主研发的云数据库核心产品POLARDB、OceanBase、AnalyticDB已完成对飞腾芯片、麒麟操作系统的安全可靠适配,形成了国产自主可控的数据库技术和软件生态;淘宝开发了基于超大规模图神经网络的AI认知智能计算软件;AliOS是阿里自主研发的汽车操作系统,已经与上汽集团、东风雪铁龙等众多车企达成了深度合作;之江实验室牵头打造了“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提供一站式全功能AI开发套件。
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引言经济的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活力的重要标志。
浙江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关系到浙江的长期发展和民众的福祉。
本文将探讨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即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浙江应加大创新投入,加强科技研发能力,建立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同时,培养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浙江应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
推动产业升级产业的结构和布局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浙江应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政府可以提供扶持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促进产业的集聚效应和价值链的延伸。
此外,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吸引投资和发展企业的重要因素。
浙江应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同时,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商业纠纷解决效率。
此外,要加强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管,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发展环境。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对于提升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
浙江应规划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此外,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水电供应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加强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浙江应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开展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
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共同开展产业链整合和区域协作,提高浙江的经济影响力和竞争力。
结论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产业升级,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加强对外开放,浙江将能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舞台上展示出更强大的实力和更大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力中国行——浙江省领袖品牌暂缺多头化格局形成文章作者:本报记者陈镝发布时间:2012-03-06浏览:158次●MDC区域环境观察●多头化市场格局的浙江市场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北与上海、江苏苏州及安徽宣城接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
熟知浙江药品零售市场的人曾将浙江药店圈形容为一个“小富即安”的圈子,从市场现状来看浙江省内的连锁企业规模都比较平均,相对而言冒头的大型连锁企业较少,中小连锁、单体小药店数量众多。
假如将年销售规模两亿元作为一道坎,迈过这道坎的连锁企业只有浙江海王、浙江老百姓、杭州天天好、绍兴震元、温岭瑞人堂等几家地区性的领军品牌,省内连锁的多头化格局明显,相比外省大型连锁企业的扩张与渗透,浙江省内连锁企业除了老牌外来连锁浙江海王以外,区域几家具有规模的连锁企业都偏向于在当地稳步发展,鲜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省级连锁,与浙江经济大省的身份而言,目前省内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经济地位并不相符,当然从专业视角来看,作为沿海发达省市、我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浙江省内的药品监管政策也相对严格,一些管理标准甚至与国际接轨,是我国政策监管的示范市场,这些对于目前国内还相对年轻的药品零售圈而言,也从一定角度上遏制了药品零售企业的非理性发展。
本文为了深入分析浙江省内药品零售市场的发展动态,选取了省内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域市场(杭州、宁波、温州、绍兴)作为分析对象,从经济社会环境、行业政策以及城市终端企业竞争力等综合分析,力求以点代面展现出这个区域药品零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MDC区域零售市场观察●杭州:连锁集中度增加梯队格局明显截止2011年3月,杭州市共有零售药店3263家,其中连锁企业总门店数1627家,连锁企业47家,连锁率为49.86%。
门店数超过100家的规模连锁企业有杭州海王星辰、浙江天天好大药房、尽心药店与杭州同医药店连锁有限公司,其中杭州海王与天天好的门店全为直营门店,海王星辰共拥有门店198家,在杭州的门店数居于首位。
近年来,杭州药店数量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2002年底,杭州药品零售企业仅846家,而到2010年底,门店数量则增加到了3244家。
按照杭州市药监部门的统计,从2003年~2010年,杭州市每年平均净增长零售药店达300家以上,每天平均新开药店1.3家。
目前,杭州市的几大主流连锁药房门店大都集中在市区的商业旺地和大型社区,如杭州海王星辰,旗下门店主要布点在杭城社区,而浙江老百姓大药房、浙江天天好大药房与九洲大药房等开办的“大卖场”门店则主要分布于市内各级主干道周边。
而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开设门店较多的连锁企业是同医连锁,据统计,其旗下连锁门店在杭州市已经超过了100家,近来一些乡镇的中小连锁通过加盟模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他们针对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是当地外来务工人员。
目前,杭州药店的竞争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单体药店在与连锁药店竞争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从品牌影响力及服务的专业性方面都不及连锁药店,但是由于布点范围有优势,因此能够得以生存。
而老字号药店则是独树一帜,拥有相对稳定的顾客群、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和特定的营销区域,目前连锁、单体、老字号药店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
从连锁企业板块来看,杭州市的几大连锁市场份额对比去年也在稳定增长,顾客群也基本稳定。
从门店数量和销售规模来说,海王星辰在杭州处于相对领先,而老百姓和天天好均紧随其后,在第一梯队的连锁里,九洲大药房处于追赶者的地位,但在2010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之后,其追赶步伐明显加快。
第二梯队中,华东医药旗下的华东大药房不论门店和销售规模都排名靠前,而同医连锁和尽心药店两家连锁也在城乡结合部有一定的规模及影响力。
近年来,并不平静的杭州药品零售市场并购案例时有发生,华东医药在2011年成功收购了杭州武林药店的40家门店、九洲大药房并购了从宁波来的大红鹰药店、国大药房收购了浙江英特药房等,市场重组行为不断,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整合中加强。
宁波:连锁率提高药店数稳步增长据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初宁波市共有零售药店2267家,与2010年相比,新增药店175家,基本恢复到2009年8月的药店数量水平。
在2267家药店中:连锁门店755家,单体药店1512家,连锁率为33.3%,较2010年同期上升了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当地连锁企业的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册的连锁企业总数达到了27家,与往年相比新增连锁企业5家,这也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宁波市加大了对连锁企业的政策倾斜。
据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介绍,按照当地规定,只要具有三家以上门店即可成立连锁企业。
目前,当地药监部门通过对开设药店门槛条件的限制扶持和鼓励连锁企业的发展,如开设连锁药店门店,每家门店只需配备两名药师即可开店。
目前,宁波市的药品零售市场主要被省级连锁海王星辰宁波分公司、本地的宁波彩虹大药房及老牌国企宁波四明大药房三大连锁盘踞。
而近年随着杭州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外来连锁包括湖南老百姓、益丰大药房、广东大参林、深圳友和等纷纷开始入驻宁波市场,准备一展拳脚。
据了解,目前这些外来连锁企业在当地门店数鲜有过10家的,大都处于试水观望状态,可以预见随着“水土不服”的结束,未来的宁波药品零售市场必将还有着一番激烈的“震荡”。
宁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
近年,宁波市区的城改工作以及地铁修筑工程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使得许多药店都面临着搬迁的命运,这对分布在老城区的药店影响尤为明显,许多位置较好的老药店营业额也大受影响。
例如作为宁波市场的三龙头之一,宁波四明大药房的门店大多位置较好,主要位于城市的主干道周边,房租成本也较高。
总经理刘立奎在接受采访时就向记者表示,由于地铁兴建,四明大药房部分位于工程路段的门店销售额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影响,但由于租约尚未到期,药店是否迁址成了当地药店面临的一个两难的难题,目前只能通过关闭部分营业不理想的店面,并积极开拓新的门店来弥补这一损失。
温州:领袖品牌暂缺中药氛围浓厚在浙江,温商的名头可谓早已名声在外。
在温州火车站、永强机场以及一些市内交通站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论是市政建设还是处事风格,温州人所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项目,最实用、最适用的也许就是温商的“信条”。
由于温州民众生活水平普遍较高,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半城市化”的现象,即一种城乡相互交错、社会经济结构已经交融的城镇一体化现象,而以“温州模式”驰名的当地商贸发达,单体及个体小药店众多,这些因素也促使了当地药店圈的“鏖战”、药品零售企业犬牙交错状况的形成。
记者在温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了解到,目前,温州市共有药店2000余家,与杭州、宁波、绍兴等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温州药品零售市场格局的特征就是尚未形成非常强势的领军品牌,只能大致分出梯队的界线。
而当地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温州一正、叶同仁形成第一梯队,但他们也并没有在温州市场取得绝对的销售优势,彼此之间的差距也不算悬殊。
继2009年年底海王星辰进驻温州之后,外来连锁巨头广东大参林也在2010年开始进入温州药品零售市场,收购了当地老牌药店“三余堂”旗下6家店面面积都在200平米以上的大店,并高调宣称“平均药价将比温州市场价便宜10%~20%”,从而将温州药品零售市场正式引入“平价时代”。
但记者在当地了解到,外来连锁的经营也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如意,目前在城区,叶同仁、老香山、一洲药房、延生堂等大卖场由于位置较好占据了竞争优势,而在城乡结合部及工业园区则温州一正药房居于领先地位,与入市时的意气风发相比,外来连锁企业在温州并没有快速地取得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温州也是浙江省内中医中药养生氛围较为浓厚的地市之一,不论是外来连锁企业,还是本地连锁近年都同时把目光瞄准了中药饮片这块市场。
老字号温州叶同仁率先推出精品中药饮片,其后大参林在温州也推出了参茸专卖,大力推广中药养生参茸贵细药材,掀起了温州药品零售的新一轮竞争。
据温州叶同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时丰介绍,在叶同仁重点经营细贵药材的人民路药城,该店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5000万元,为温州当地的“龙头店”。
而在温州其他一些药房里,部分门店的中药饮片销售也占到了门店销售额的60%以上,真正成了店里的“支柱产业”。
当地相关业内人士分析,中药饮片虽然利润微薄,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中药养生保健,在温州人“不差钱”的情况下,高档的贵细饮片市场形势将会大好,吴时丰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温州中药饮片市场的销售情况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绍兴:政策监管严格本地连锁强势据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初绍兴市共有药店1031家,其中连锁药店门店380家,连锁企业8家,连锁率为36.9%。
在位置分布方面又以诸暨药店数量最多,共345家,其次是绍兴县、上虞、嵊州以及越城区均超过了100家门店。
按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绍兴市常住人口491.22万人计算,绍兴平均每4764人拥有一家药店,药店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控制药店数量,在当地有着300米的开店距离限制,正是由于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绍兴市药店的增速一直以来皆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
2010年间,绍兴市药店净增长42家,其中新增连锁门店22家,与单体药店数量相当。
据了解,目前绍兴本土的药品连锁企业在当地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当下绍兴市排名前三的连锁药店均为本土连锁,分别为浙江震元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绍兴华通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华联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这三家连锁企业门店总和为216家,占连锁药店总数的56.8%,但仅占当地药店总数的20.9%。
三大连锁当中,绍兴当地的老字号浙江震元医药连锁牢牢占据了市场的第一把交椅。
旗下门店多在市区各大商业旺地,而连锁的解放北路震元堂旗舰店,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年销售额近亿元,更是号称浙江第一店。
紧随其后是由绍兴县国有供销社钱清医药经营部为主体改制而来的绍兴华通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以及有民营集团背景的浙江华联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两家的销售规模差不多,目前都在1.2亿元左右,但是门店分布位置不同,华通由于原国有企业的关系,在市内拥有多家位置较好的老门店,而华联连锁则多在绍兴县布点。
近些年,一些外来连锁巨头也纷纷开始尝试进入绍兴市场,如海王星辰、老百姓大药房、广东大参林等,但目前来看,本地连锁依然强势,外来连锁未能在绍兴展开拳脚。
据消息称,目前海王星辰已经暂时退出绍兴市场。
另一方面,记者在走访当地药店的过程中发现,与省内其他地市所不同的是当地连锁药店的加盟率很低,这一现象得到了绍兴市药监部门的证实。
据当地药店圈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加盟店通过加盟连锁不能够得到任何政策上的优惠,因此绍兴市的加盟店并不受青睐,监管部门也更鼓励连锁企业开设直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