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燃料燃烧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燃料燃烧单元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Na-23;N-14;C-12;Mg-24;Al-27;P-31;
Cl-35.5;Fe-56;Cu-64;Zn-65;Ca-40;K-39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学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是化合反应;
D、都是放热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是因为它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能使燃料跟空气隔绝;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可燃也不助燃,密度又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无毒;
3、点燃下列混合气体,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氮气;
B、氢气和空气;
C、一氧化碳和氧气;
D、甲烷和空气;
4、下列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形成过程;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焦碳、煤焦油和焦炉煤气;
D、把石油加热炼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5、下列有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他们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B、他们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有二氧化碳;
C、点燃前都必须先检验纯度;
D、收集三种气体都可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6、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
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有利于控制:
A、温室效应和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层空洞;
D、化肥、农药的污染;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天然气;②焦炉煤气;③液态氢;④煤;⑤石蜡;⑥过氧化氢;⑦石油;⑧汽油;⑨
干冰;⑩高锰酸钾;⑾稀有气体;⑿盐酸
A、①③⑥⑨
B、③⑥⑧⑨
C、⑨⑩⑾⑿
D、③⑥⑨⑩
8 、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已知2.8gA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之比为:
A、4:3
B、12:11
C、11:12
D、3:4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缓慢氧化也属于化学变化;
C、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都有光发出;
D、物质燃烧后不能生成固体物质;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
B、煤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对煤和石油都要进行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D、人类必须节约能源并开发新能源;
11、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24g镁与32g氧气反应生成56g氧化镁;
B、生成40g氧化镁需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质量之和为40g;
C 、分解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减少;
D 、白磷与氧气反应时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5
12、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且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一氧化碳; B 、石蜡; C 、氢气; D 、甲烷; 13、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这是因为:
A 、白磷是固体;
B 、白磷化学性质活泼;
C 、白磷着火点低;
D 、白磷燃烧生成白烟;
14、1991年海湾战争,科威特大批油井着火,下列措施不能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 、降低油井的温度
B 、使火焰隔绝空气
C 、切断油井的石油喷射
D 、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15、在反应2C 2H 2+( )O 2 4CO 2+2H 2中,( )中的化学计量数是: A 、1 B 、2 C 、5 D 、4 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从金刚石转化为石墨;
B 、以石油为原料炼制汽油、柴油等;
C 、将浑浊的石灰水过滤后变澄清;
D 、醋酸的挥发; 17、在电影院、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最常见的标志是:
A B C D 18、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C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D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19、2g 氢气和8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
A 、6g
B 、8g
C 、9g
D 、10g 2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扑救;
B 、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D 、天然气管道泄露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于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本大题含5小题,共36分)
20.(5’)用符号和数字表示:
①3个铁原子 ____ ②氦气 ___ ③ 3个氯离子 ____ ④2个亚铁离子 __ ⑤硝酸汞中+2价的汞___________ 21.(8’)填写下表空白 氮气 碳酸氢铵
氧化铁
氯气 氧化铝
H 2CO 3
P 2O 5
FeO
22.(3’)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中_______被称为“工业的粮食”,______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___________。

23.(6’)正确、全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现在有下列各项:①元素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质量;⑥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⑦原子数目;⑧分子数目。

就化学反应前后进行比较,将上述序号填在横线上。

(1)不改变的是:;
(2)改变的是:;
(3)可能改变的是:。

24.(1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在空气中加热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粉、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点燃爆炸后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

25.(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Cu2(OH)2CO3 - ____CuO + ____CO2 + ____H2O
(2)____Al + ____Fe2O3 - ____Fe + _____Al2O3
(3)____Al + ____HCl - _____AlCl3 + ____H2
(4)____C2H6 + ____O2 - _____CO2 + _____H2O
三、(本大题含2小题,共6分)
26.(4’)苯酚的化学式是C6H6O,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各元素质量比是多少?若
完全燃烧188g苯酚,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27.(2’)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请通过计算回答:用含过氧化氢质量分
数20%的双氧水34克,理论上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四、(本大题包含2小题,共18分)
28.(4’)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

其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所用酒精体
积分数
95%65%55%15%5%
实验现象酒精烧完,棉
布烧坏
酒精烧完,棉
布无损
酒精烧完,棉
布无损
不燃烧
(1)你推测实验5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2、3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内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为了确定CH 4和H 2、CO(简称试验气)三种可然性气体,可分别让它们在氧气中燃烧,并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入A 、B 两个洗气瓶(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 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可用来吸收水蒸汽),装置
B 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装置A 的质量增加,B 的质量不变,则试验气是______,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A 的质量不变,B 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______, B 瓶中的反应 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装置A 、B 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_________,若B 的质量增加2.2g ,则A 的质量增加__________。

30.(6’)在学校的元旦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 2O 2)
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

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对此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
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 2CO 3,小蔡认为不可能。

小蔡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

说明反应后生成了碱性物质氢氧化钠。

(5)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CAADCADBBBBCCDDADCCA
20-22.略
23.(1)12567(2)34(3)8
24.略
25.(1)1211(2)2121(3)2623(4)2746
26.C:H:O=6:6:1;36:3:8;528g
27.3.2g
28.不燃烧;酒精燃烧产生的热使得水蒸发,从而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酒精放的
时间久,酒精挥发导致灯芯上酒精的浓度变得比较小。

29.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H2;2H2+O2=(点燃)2H2O;CO;CO2+Ca(OH)2=CaCO3+H2O;
CH4;1.8g
30.O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使吸滤瓶内气体体积膨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不变;2Na2O2+2H2O=4NaOH+O2
初中化学试卷
金戈铁骑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