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2013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新
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框内。

(4分)
天目湖湖水清liè,水质纯洁。

群山环抱,峰luán 绵亘。

湖边岸线环弯曲绕,蜿蜒伸向茫茫苍山之中,远tiào流泉飞瀑,悬崖披绿,松涛竹海,禽飞shòu 走,景色天成,意趣横生,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妙感觉。

胜似仙境的湖光山色,倾倒了无数中外宾客。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心鼓舞啊。

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悉的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盏灯,那是陶醉时的一屡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墨时的一语问询……
3、默写。

(10分)
(1),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月黑雁飞高,。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3)黄河远上白云间,。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4)竹外桃花三两枝,。

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5)那柔曼如提琴者,是;那清脆如弹拨者,是;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4、语文专题学习(4分)
(1)气象变化万千,请根据自己的诗句积累,写出一句气象变化反常的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平时的积累解说下列诗词中的物候现象及其成因。

(2分)
请你用物候学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
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②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
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

④认
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第句,修改:
第句,修改: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
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2分)
(1) 百废具兴( ) (2)前人之述备矣( )
(3) 朝晖夕阴( ) (4)然则北通巫峡( )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8.文章中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③段运用
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4分)
9.《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
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根据这段话,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
理解和看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

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

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

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

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

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

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

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

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

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

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

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11.“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这些句子是写爱女还是写山泉?突出了山泉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字概括站在补山亭仰望所见景物的特点,这与写泉有何联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试选择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几段文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山泉本无生命,而作者却把它变成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结合全文,概括这一形象的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为泥土洗澡
(1)2012年,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在奥运场馆的选址上,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

(2)说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

据调查,这块土地上的污染物包括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

大量有毒的工业溶剂已经渗透到土壤中。

(3)换一种思维考虑,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将奥运场馆选址在这种地方,也不必担心。

因为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就可以了。

(4)但是英国人似乎很愚蠢,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个简单的方法,而是舍易求难,运用复杂方法给这片被污染的泥土洗澡。

(5)2006年10月以来,伦敦市政部门对这块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大约3000次的现场调查,制订了详细的恢复生态计划。

之后,他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范围,建起了两座土壤修复工厂,开始用泥土清洗和生物降解法对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泥土进行清洁。

有毒的土壤被挖起,运进巨型土壤“洗衣机”,分离掉沙子和碎石,然后清洗提炼出污染物。

在这之后,用超大“电磁铁”分离掉重金属。

清洗过的土壤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验室的检测来评估其清洁程度。

经过这样清洗的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已经完全恢复“干净安全”的标准。

据一份测试报告说,被清洗过的土壤即使被小孩儿不小心吞下都不会有问题。

(6)英国人为泥土洗澡,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

这种了不起,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经如何发达,而是他们开启了一种有关人类对环境欠账的弥补尝试:即是不惜代价,让被自己玷污的环境再重现生机。

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看成是天真可笑,其实,这恰恰是被人类忽略的重大责任。

(7)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瑞芙说:“直接把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然后填满,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但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8)萨瑞芙的这句话,再次告诉我们何谓真正的环保,那并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

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选自《甘肃日报》,略有改动)
16、“为泥土洗澡”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具体过程是:挖起有毒的土壤—运进土壤“洗衣机”———分离掉重金属。

(2分)
17、文中第(5)段所列举的数据在说明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18、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2)段中的加点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2分)
19、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说英国人在奥运场馆选址上的做法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

B、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的确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C、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使英国人做了一件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了不起的事情,使被玷污的环境重现生机。

D、这篇说明文告诉我们,真正的环保,应是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E、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如生活垃圾要分类处理,废旧电池要专门收集处理,减少使用塑料袋等。

(四)阳台上那一株青藤
①阳台,古朴中略带沧桑,好象在静静地追忆着逝去的烟云!
②这样一个南方的小镇,这样一个偏僻的角落,是丝毫留恋不了路人的眼波的吧!
③我本也是这样一位漠然而匆匆的路人。

可是莫名的,我的视线就瞟向了那儿,而后就被牢牢吸引,流连忘返!
④青藤,阳台上有一株青藤!稀稀疏疏的枝丫恣意地在那儿伸展着,静静地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如一位禅悟后的智者!没有英俊小生的玉树临风,也没有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就那样随意而慵懒地伏着,却分明拥有了千般诗意万般风情,波澜不惊地撩拨着你心中的柔情,让你渐渐地陶醉,迷失……
⑤起风了。

于是,一片片小巧玲珑的叶片便兴奋地晃动着自己的小脑袋,似乎在争先恐后地向你打招呼:“嗨,我在这儿呢!”让你没法不感受到生命的激情!放眼望去,一汪绿意就那样水灵灵地在那个小小的阳台荡漾,在自己的心里波动!
⑥阳台与青藤,朴实与激情,就这样不可思议的相得益彰:朴实沉淀着激情,激情诗话着朴实!
⑦待思绪在心灵的原野上尽情驰骋过后,再次回眸,想作最后的道别!然而,另一幅景致瞬间便深深地震撼了自己渐渐粗糙的心灵!
⑧一对古稀老人,悄然出现在阳台,那样自然而和谐,仿佛他们原本就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老太太快乐而爱怜地给那一株青藤浇着水,细心,周到,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是她的子女,每一滴水珠都是她的梦想。

浇着浇着,笑容和温情便情不自禁地浮上老太太的面孔,慈祥而美丽!老先生则坐在一把靠椅上,手拿一本书,在低声吟诵,专注,矍铄,为自己,也为妻子。

在妻子听来,那或许也是天籁吧!偶尔读到中间,妻子会娇嗔地回头打趣几句,于是,惬意的笑声便会在风中传送。

⑨在笑声中,那一株青藤在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传递着自己被感染的快乐!
⑩一种感动,情不自禁地在心中涌动:爱,便如这青藤吧!在朴实中演绎,才绿意常存!20.“这样一个南方的小镇,这样一个偏僻的角落,是丝毫留恋不了路人的眼波的吧!”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21.“我的视线就瞟向了那儿,而后就被牢牢吸引,流连忘返!”作者的视线被什么吸引?(1分)
22.“然而,另一幅景致瞬间便深深地震撼了自己渐渐粗糙的心灵!”请结合全文和你的感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23.本文语言细腻传神,请从第④⑤段中摘录一句进行品析。

(3分)
24.绿,无处不在,撼动了多少文人墨客!阅读下面两段描写藤的文字,请从写作内容和感情的角度分析这段文字。

(2分)
“一对古稀老人,悄然出现在阳台,那样自然而和谐,仿佛他们原本就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老太太快乐而爱怜地给那一株青藤浇着水,细心,周到,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是她的子女,每一滴水珠都是她的梦想。

浇着浇着,笑容和温情便情不自禁地浮上老太太的面孔,慈祥而美丽!老先生则坐在一把靠椅上,手拿一本书,在低声吟诵,专注,矍铄,为自己,也为妻子。

在妻子听来,那或许也是天籁吧!偶尔读到中间,妻子会娇嗔地回头打趣几句,于是,惬意的笑声便会在风中传送。

在笑声中,那一株青藤在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传递着自己被感染的快乐!
一种感动,情不自禁地在心中涌动:爱,便如这青藤吧!在朴实中演绎,才绿意常存!“
--------节选自《阳台上那一株青藤》
第三部分(60分)
25.在充满期待的六月,毕业的骊歌即将为我们唱响。

初中三年,承载着成长中太多的经历和温馨的记忆,或是一场经历、一段情谊,一次谈话,或是一幅照片,一张奖状……这些都
曾陪伴你走过这段如花般的岁月,值得我们去回味,去珍惜。

请以“珍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600
答案
1—8题,略
9、围绕忧国忧民,心系百姓回答即可。

10、(原创)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

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

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

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11.既是写爱女也是写山泉.写出山泉的“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突出了山泉时隐时现.泉踪不可捉摸.充满生命活力的特点。

12.湿。

绿浸透了水,与不着意中写了山泉。

13.①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

鼎湖山是古老的,但因山泉而显得“年轻了许多”“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生动形象地写出山泉充满生命活力。

隐隐点出山泉是鼎湖山之魂。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钟泉之声相应,衬托了山泉的青春气息.充满情趣。

14.表达了对泉水的喜爱之情。

15.①山泉有活脱进跳的姿影,有清脆悦耳的声音;②山泉能孕育生机,滋养万木,净化人的心是③山泉是一首绚丽生命的交响乐。

16、分离掉啥子和碎石清洗提炼出污染物(2分)
17、具体、准确、直观(1分)地说明了调查次数之多和工程量之大(1分)
18、“大量”是很多的意思,表明数量之多(1分),在这里说明土壤被污染的程度之重(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9、(3分,对一个给1分,对两个给3分)BC(B项错在“好”;C项错在“科技手段的发达”,应该是“真正的环保意识”)
20、欲扬先抑的作用,为下文“视线被牢牢吸引并在内心深深感动”作铺垫。

(2分)
21、作者的视线被阳台上的青藤吸引。

(1分)
22、示例:作者不经意间见到“阳台上的那一株青藤”以及“阳台上的那对古稀老人”,便迅速被深深感动,足见作者是一个能够感受生活的人。

我们的身边有太多让自己感动的风景、人物……,而心灵粗糙与麻木的我们却常视而不见,没有任何的感受,似乎缺乏了感动的能力。

其实,用心感受,生活会更美。

(2分)
23、示例:于是,一片片小巧玲珑的叶片便兴奋地晃动着自己的小脑袋,似乎在争先恐后地向你打招呼:“嗨,我在这儿呢!”
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青藤的旺盛生机。

(3分)
24、(3分)
略写青藤的具体形状,详写老太太对青藤的照顾,体味青藤带来的朴实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藤的喜爱。

(2分)
一类卷 54-60分
二类卷 44-53分
三类卷 36-43分 四类卷 25-35分 五类卷 24分以下 内容 中心明确 思想感情 真实健康 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
思想感情
真实健康
内容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 思想感情 较真实健康 内容比较具体 中心不明确 思想感情 不够真实健康 内容空泛 文不对题 内容失真 语言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恰当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
较恰当 语言基本通畅 有少量语病 表达方式 不够恰当 语言不够通顺 语病较多 表达方式 不够恰当 文理不通 表达方式 不当 结构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 结构尚完整 层次较清楚 结构不完整 层次不清楚
层次混乱 1.内容、语言、结构三项都具备同类条件,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于下限者,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于下一类者,可得该类卷的下限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另加3-5分(不累计加分),直至满分:①深刻透彻;②生动形象;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字数不足,文章完篇的,每少50字扣1分;字数不足,文章未完篇的,按四类卷批。

照抄试卷上相关内容的最多给10分。

语病指明显的语法、修辞或逻辑上的错误,“少量语病”指不超过3个。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在四类卷之内评分。

5.考生书写情况要纳入考核,另外加分(加分后作文总分不突破60分)。

具体评分标准为: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的得3分;书写清楚、规范的得2分;书写较清楚、规范的得1分。

6.人均分控制在45分左右,二类卷以上人数在50%以上,要敢于打高分,敢于拉开距离。

分 数
项 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