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十几减5、4、3、2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课方案-十几减 5 、 4 、 3 、2_ 一年级数学教课方案_模板
教课方案示例
课题:十几减5、4、3、 2
教课目的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 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5、4、3、2 的口算.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徙类推,提升学生的抽象思想能力.
教课要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 5、 4、 3、 2 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5、4、 3、 2.
教课难点
灵巧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电影等.
教课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十几减 5、 4、 3、 2”】
2+ 9=3+ 8=4+ 7=5+ 6=
3+ 9=4+ 8=5+ 7=6+ 6=
4+ 9=5+ 8=6+ 7=7+ 6=
5+ 9=6+ 8=7+ 7=8+ 6=
2.()里应填几?【持续演示课件“十几减 5、 4、3、 2”】
5+()= 11 4+()= 12 5+()= 14
4+()= 11 2+()= 11 3+()= 12
二、研究新知.
1.教课例1.【持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
(1)出示例 1: 11- 5=□.①
启迪学生,分组议论、沟通.②报
告时,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鼓舞学生运用多种思想,开发学生思
想.想加算减;
数的构成;
由于 11-6= 5,因此 11- 5= 6;
③启迪学生想:十几减 5 还有哪些题?如何计算?使
学生明确:
11- 5= 6
12- 5= 7
13- 5= 8
14- 5= 9
15- 5= 10
(2)出示例 1: 12- 4=□.①启迪学生疏级议论、沟通.②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如何想的?
③启迪学生想:十几减 4 还有哪些题?如何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 4= 7
12- 4= 8
13- 4= 9
14- 4= 10
2.教课例2.【持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
(1)分级议论、沟通,十几减3、十几减 2 有哪些题,如何计算?
(2)报告时,使学生明确:
11- 3= 8 11- 2= 9
12- 3= 9 12- 2= 10
13- 3= 10
3.指引学生对照.
启迪想十几减5、 4、 3、2 的计算能够如何想?使学生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构成;
想: 11- 5= 6→11- 6= 5
11- 4= 7→11- 7= 4
11- 3= 8→11- 8= 3
11- 2= 9→11- 9= 2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 1 题【持续演示课件“十几减 5、4、3、2”】,投影出示,启迪学生说明图意,独立填写.
2.”做一做”第 2 题【持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口算,比赛.
3.练习五第 3 题【持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分级议论沟通,独立填写.(本题浸透统计思想,必需时教师做一下说明.)
部署作业
练习五第 4、 5 题(图片“练习四”、“练习五”).
板书设计
教课内容:教科书第54 页例 2、例 3,达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三.
教课目的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认识带小括号式题的运算次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
式题.
2.增强数学语言训练,培育学生察看、比较、剖析、综合和判断能力.
3.培育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准备小圆片若干个.
教课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9+ 3 4+ 3 7+ 5 12-7 14- 5
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答案.
3+5+7 5+4-3 10-2+ 5
师:“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次序是什么?”(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计算.)
二、研究新知
1.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师:“从前老师和同学们一同认识了好多朋友,如100 之内的数、加号、减号等,今日老师
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
生:“想!”
师:“这位朋友就是小括号.”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括号”,并用红粉笔在后边书写(),接着让学生用手指书空 2 遍.师:“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好多问题.那么小括号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2.认识小括号及作用.
师:“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俩刚一进门,小熊就快乐地说:“你们来得真好!快帮我算算盘里一共有多少块糖?”小熊指着盘里的糖说:“这里有黄色的 2 块,绿色的 3 块,红色的7 块,你们想想该如何算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糖?”
师:“请同学们也来帮小熊算算好吗?取出准备好的圆片,在桌上摆一摆,猜猜小兔和小狗
是如何算的?”
生①:“先把黄、绿两种圆片相加,再加红色圆片.”
生②:“先把红、绿两种相加,再加黄色圆片.”
师:“这两个同学谁做得对?”
生:“都对.”
师:“他们都做对了,不过方法不同,那么怎么差别他们的做法呢?谁有好方法?”
(教师故做无能为力的样子.)
师:“这就需要我们的好朋友小括号来帮忙.它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
电脑出示将两组先算的部分用括号括起来.电脑频频闪耀小括号的地点,重申小括号的作用.(2+ 3)+ 7= 12 2+( 3+ 7)= 12
师:“谁能谈谈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想,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师:此后,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括号就能够省略.比如( 2+ 3)+7= 12 的括号就能够省略.教师指导学生读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3.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师:“此后看到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看这道题.”
出示例3:15-( 6+ 2)=?
①请同学读题.想想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于几?教师追问为何这样算?此后看
到算式里有小括号应当如何算?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③做下边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 5+ 4=14- 9- 3=
12-( 5+ 4)=14-( 9- 3)=
三、应用新知
1.看图计算.
2.对照练习.
①练习十三第 1 题.
13- 4+ 5=7+ 7-6=
13-( 4+ 5)=7+( 7- 6)=
让学生认真察看上、下两个算式找出相同和不同.
师: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理式里有没有括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就从左往右按次序计算.
②下边 3 题,哪题先算“4+ 6”?为何?
13- 4+ 613-( 4+ 6)4+ 6- 5
3.游戏.
①摘红花.
计算横行和竖行每三个数的和,谁先算出得数,并说出用哪一种方法简易,就摘下红花.
②找朋友.
发给学生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算出得数.得数相等的就是一对好朋友.比如:
15+ 4- 2
18-( 4+ 6)12+( 11- 9)
7+( 3+ 4)
9+( 10- 1)
10-( 15- 13)
4.在适合的地点添上小括号使等式建立.
14- 9- 3=79- 8+1= 70
四、小结
启迪学生自己概括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板书设计:
小括号()
例 2:○○ ○○○ ○○○○○○○
└───┘│
5
└───────┘│
例 3: 15-( 6+ 2)
=想:先算 6加2得再
算 15减 8得7.
8;
(2+ 3)+ 7= 12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 ○○○ ○○○○○○○
│└─────┘
│10
└──────┘
12
2+( 3+ 7)= 12
教课方案说明
本节课依据“实物→ 图形→ 算式→ 结论→运用”这个思路进行,把要点放在理解小括
号的产生及作用上.
1.采纳设疑激趣的方法指引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构造.
“好奇是少儿的本性,好奇是发明创建的源泉.”在教课中依据少儿的好奇心,以给少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出示课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重的兴趣.在教课例 2,“如何用算式来表示第二种算法时”使学生产生迷惑,这时教师奇妙引出小括号,说明小括号的作用.这样让
学生主动参加教课过程,对小括号的作用产生深刻印象.
2.精心设计练习,增强新知清楚度、稳固性.
学生获得新知是有一个过程的,掌握新知需要经过必定量的练习,以增强新知清楚度、稳固性.
在对照练习中,每组算式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完好相同,不过一道题中多了一个小括号,因此计算次序和答案不相同.进而加深学生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同时也培育了学生认真察看,认真审题的习惯.
为了知足学生的表现欲念,设计了摘红花、找朋友等游戏.他们要用灵巧的思想,迅速的反响及全体同学共同合作达成.这类手、眼、脑多种器官共同协调活动,既稳固了新知,又可
使学生变得开朗、聪慧。

教课目的
(一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二 )在增强直观教课的同时,注意从详细到抽象,初步培育学生的抽象思想能力.
教课要点和难点
要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难点: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课过程设计
(一 )复习准备
1.口算:
9+ 1 9+ 5 9+ 7
9+ 6 9+ 4 9+ 2
9+ 9 9+ 8 9+ 3
2.看卡片,说出 ( )里应填几.
9+ ( )=11 9+ ( )=14
9+ ( )=12 9+ ( )=16
9+ ( )=17 9+ ( )=13
9+ ( )=15 9+ ( )=18
(二 )学习新课
1.教课例1.
先出示 9 个红苹果,再出示 2 个青苹果.而后画会合图.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左侧有 9 个红苹果,右侧有 2 个青苹果.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苹
果)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何?(由于要把9 个红苹果和 2 个青苹果合起来,因此用加法 ) 师:如何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 2=11.
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 (9 个红苹果和 2 个青苹果,合起来一共是11 个苹果 )
出示 11 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 个苹果画上会合圈,把 9 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一边发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一共有11 个苹果,去掉 9 个,还剩几个 )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何?(由于要从11 个苹果中去掉9 个,因此用减法 )
师:如何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 9=
师: 11- 9 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如何算呢?请同学们分组议论,把你如何想的说一说.
可能有以下议论结果:
(1)从图上看出从 11 个苹果里去掉 9 个,还剩 2 个苹果.
(2)由于 9加 2得 11,因此 11减 9等于 2.
(3)把 9 分红 1 和 8,先用 11 减 1 再减 8,得 2. (即: 11- 9=11- 1- 8)
(4) 把 11 分红 10 和 1,先用 10 减 9 得 1,再用剩下的 1 加 1 得 2. (即: 11- 9=10 -9+ 1)
师:经过议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很多方法.同学们踊跃开动脑筋,想出
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日这节课我们要点研究第(2) 种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察看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 个,此中一
部分是 9 个红苹果,另一部分是 2 个青苹果.为何一个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 (左
图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因此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所
以用减法 )
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 2=11,那么在计算11 减 9 时能够如何想呢? (想: 9 加
几得 11, 9 加 2 得 11, 11 减 9 得 2)同时教师板书得数“2.”
指名复述想的过程.
读算式: 9+ 2=11, 11- 9=2.
2.教课例 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 朵花,去掉9 朵,还剩几朵 )如何列式?学生回答后,板
书: 12- 9=
师:得多少?如何想的?(9 加 3 得 12, 12 减 9 得 3)同时板书得数“3”.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 个圆,去掉9 个,还剩几个? )如何列式?学生回答后,
板书: 14-9=
师:得多少?如何想的?(9 加 5 得 14, 14 减 9 得 5)同时板书得数“5.”
读算式: 12- 9=3 , 14- 9=5 .
3.教课例 3.
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 (先摆 13 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 个,还剩几个? ),说一说 (说出
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3- 9=4)
相同方法学习:16-9=7.
4.教课例4.
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教师行间指导,而后校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
的.同时板书算式:
15- 9=6 17- 9=8 18 -9=9
5.小结.
教师指着减法算式,发问:今日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十几减 9)
教师板书:十几减 9.
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
如何计算这些题目呢? (在做十几减9 的减法题时,能够想 9 加几得被减数,这题就得几)这
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此后学习中还要用到.
(三 )稳固反应
1.做教科书第 2 页上“做一做”中的第 1 题,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怎么想的.
2.把教科书第 2 页上“做一做”中的第 2 题写成一组一组的卡片,让学生看卡片说得数.并
可增补下边几组题:
9 + ( )=15 9 + ( )=12 9 +( )=17
15 - 9=( ) 12 - 9=( ) 17 -
9=( )
3.做游戏:帮助小白兔回家.
准备 8 座小房屋,在窗口处罚别写上:“11-9”“ -129” “ 18-9”的算式,再制作8 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别写上: 2,3,4,,9 的得数. (以下列图 )上述房屋和小白兔分别悬挂在黑
板双侧 (次序打乱 ).每个学新手中都有一套数字卡片 (2~ 9).
教师任指一座小房屋(上边的算式 )问:这是谁 (哪个小白兔 )的房屋?学生想好答数后,举起
手中相应的卡片.而后教师将写有相应得数的小白兔和小房屋配在一同,直到所有搭配好为止.
讲堂教课方案说明
本节课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教课十几减9 的减法.在讲课过程中着重让学生着手、动脑、动口进行学习.学习新课部分共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教课例1,在教师的启迪引诱下经过议论初步理解算理;
第二层次.教课例2,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增强说算理的训练,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培育学
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层次.教课例3,要点指引学生着手摆、列、想、算,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第四层次.教课例4,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看算式说算理.
经过以上的安排,做到从详细到抽象,表现了由浅入深、层次渐进的原则.在学习新知识中,从头至尾让学生参加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新知识.
在稳固练习的设计中,能够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色,展开游戏形式的练习.不单增强了兴趣
性,并且充分调换了学生的踊跃性,做到实时获得全体学生学习的反应信息,充分调换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同时在游戏中浸透了帮助别人的思想教育内容.板书设计
教课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P61 例 1 和练习十一1~4T )
教课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课要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教课难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课准备: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

教课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 30+65+2060+49+40
30+60 50+20 60+4050+50
2、 65 是有几个十几个一构成的?29 是有几个十几个一构成的?
二、创建情境,自主研究
今日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察看,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议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3、合作研究:
假如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如何算?
想想,你是如何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研究:假如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
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应: A 着手操作,理解口算方法。

B 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

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察看两个算式,
这 2 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如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沟通)
三、稳固练习,促使理解
1、 P61 的做一做。

并举几个例子口头先在书上达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
系,考考其余同学。

2、 P63 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校正。

(2)指名说 53+4 和 20+67 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 P63:3 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好说出来吗?
(2)你依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
的?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设计
P63的 4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