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习作教学 提高习作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习作教学提高习作能力
经常遇到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一听说要写作就愁眉苦脸,提起笔来就无从下手。

但为了“完成”作业,只好硬着头皮了了几句或者东拼西凑应付了事,诸如此类都是习作能力低下的具体表现,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处理呢?怎样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呢?
一、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兴趣是一种内在动机,学生最怕做没有兴趣的事情。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首必须使学生对习作感兴趣,变怕习作为乐习作。

运用师生之间存在的“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利用师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树立尊重学生和热爱学生的崇高师德,用教师的真情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学习中的朋友,增加亲切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习习作。

其次,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产生兴趣。

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对预期学习结果的了解具有一种激励和动机作用。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种动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习作欲望。

再次,经常组织富有趣味性的习作游戏和习作竞赛,组织学生向《小学生周报》、《读写天地》、《快乐语文》等报刊投稿,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享受习作的乐趣,培养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二、观察积累材料,提高习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

“从内容入手”,也就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从摄取内容入手,来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必须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学会观察,接触自然和社会,留心观察和分析思考周围的事物。

这样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就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基础。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从多角度去观察,了解事物特征。

如,观察人物,要从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等方面入手,来反映人物的善或恶、勤劳或懒惰等特征;观察事件,要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来进行观察;观察动物,要从外形、姿态、动作、声音、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观察。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观察习作,发挥多媒体组合的整体优势,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多媒体组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

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让学生学会收集、筛选材料……只有学会细致观察,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三、加强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锤炼而成的,都是学生习作的范文。

要提高习作能力,必须以读促写,在理解中学会运用,提高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习作方法。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邱少云同志在烈
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赤壁之战》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东吴用火攻的计策打败了曹军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通过几件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桂林山水》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介绍了桂林的独特风光,这些课文的写作特点各有不同,要善于总结习作方法,引导学生体味感悟,认真观摩,从中学会积累,在习作时灵活运用,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四、强化口语训练,提高习作能力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说”是“写”的基础,只有学会“说”,才能“写”得好。

为了避免学生的习作出现方言土语,积累语言、词汇,必须利用好《普通话口语训练》教材和语文教材,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口语训练。

如,根据语文课中人物的语言特色,可以用分角色朗读、对话、复述课文、评议等形式进行训练;进行普通话口语训练时重视语音的订正,力求语言的规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习作能力。

五、多说多写多练,提高习作能力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好的习作离不开多写多练。

除了完成教材中安排的习作教学任务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读写结合以外,还要鼓励学生坚持多写、多练,让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语言文字口头表达出来,再用书面语言叙述下来。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这些做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学生从怕习作到喜欢习作,书面表达能力也就会相应的提高。

总之,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来指导学生习作,引导学生多说、多写、多练,加强普通话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材料,同时也应重视读写相结合,把培养兴趣与提高习作能力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