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点滴谈-4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点滴谈
一年级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憧憬和美好的想象,他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他们是家里的“小太阳”,许多长辈围着他们转。

他们喜欢戴高帽子,但自控能力却很差;喜欢模仿又“唯我独尊”。

如何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制定目标,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在学期初就制定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的规划,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本学期初我就对学生说:“这个学期,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要养成讲究卫生、爱劳动、专心听讲、爱读书、孝敬父母、热爱同学的好习惯。

从第一周到第四周我们比赛谁最讲卫生。

”进而我对学生提出讲卫生的具体要求:
1.衣服、手、脸要干净。

2.学具柜、抽屉要摆放整齐。

3.座位周围不能有垃圾。

4.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放在桌子底下,同座位桌子要对齐。

评比方法是:以四人为一小组,组长负责督促检查本组成员行为;由班主任带领两位小助手,在每天早晚放学前进行检查。

小组内有4人都做得好的,就可以得4颗星,3人做得好的得3颗星,两人做得好的得2颗星。

每两周评比一次。

奖惩办法:本着“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评比时,尽可能多的让孩子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凡是在两周检查中,能有12次获得4颗星的小组,均可获得“教室小卫士”的称号奖励;能有16次以上获得4颗星的小组,
小组成员可优先获得评习惯之星的奖励。

反之,只有6次以下获得4颗星的小组,则要给老师和同学唱一首歌。

这样就发挥了小组优势,使学生学有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方面培养了小学生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

二、大加赞赏,使学生乐于规范自己行为
人尽皆知,一年级的孩子最喜欢戴高帽子。

根据他们这一年龄特点,在平时,我绝不吝啬给他们戴高帽子,哪怕发现孩子有一丁点儿进步,都会大加赞赏:“这个小组的同学真棒,桌子排得真整齐!”“这个小组的同学真团结,都学会互相帮助了!你们看,××同学在×××的帮助下,字写得多漂亮啊!就连座位周围也干净多了!”“这个小组的同学真能干,抽屉整理的真干净。

”就这样,在鼓励声中,学生快乐地接受正面教育,不知不觉地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三、以身示教,做学生习惯养成的楷模
一年级的孩子善于模仿,喜欢模仿。

由于班主任与他们朝夕相处,并且比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就视班主任为学习的楷模。

可以说,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

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以我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

1.举手之间,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

在课间,我会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顺手排好桌椅,把讲桌上的书、抽屉里的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

课前两分钟准备时准时站在教室门口,每天早上,到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

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到教室后,先打扫卫生;下课了,先整理一下抽屉,再出去玩!
2.细微之处,引导学生互相关爱。

一年级的孩子,一方面由于年龄小,另一方面,由于在家里又都是“小太阳”,根本没有同学之间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意识。

那是在上个学期的一天中午,我刚走到操场,就看见很多孩子围在教室门口,隐约还听到一个女孩子的哭声。

我赶紧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楚丝丝不小心摔倒了,一时爬不起来;再看看围观的小朋友只是漠然地看,没有一个主动地伸手去扶一把,也没有一个去找老师的。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先是把楚丝丝扶了起来,给她擦了眼泪,又问她哪儿跌疼了,跌破了没有,然后带着楚丝丝去洗了手脸。

当然,我做这一切时,后面跟着一群孩子。

做完这一切,孩子们又跟着我回到了教室。

看着那一张张稚气的脸,我认真地问:“假如刚才是你跌倒了,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很多孩子连想都没有想,说最希望身旁的小朋友能伸一下手,把他拽起来。

我趁机问道:“那你们刚才为什么没有伸手扶一下楚丝丝呢?以后,要是再有小朋友跌倒了,或者是有什么困难了,你会像老师今天这样,主动帮助人吗?要知道,学会互相帮助才是好孩子哟!”现在,不用说谁跌倒了有人扶,就是谁铅笔断了、书没带了、受凉吐了,都会有人立刻给予帮助。

四、持之以恒,内化行为
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一年级的孩子更是属老鼠的――搁爪就忘。

根据这一特点,我坚持在课间时间进行检查与暗示,我经常会这样说:“看××这一小组桌椅,文具摆放得真整齐!”“×××这一小组同学真爱劳动,一到校就打扫卫生……”以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
养成。

时松时紧,时抓时放,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大忌。

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持之以恒,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更要反复抓,抓反复,促使学生习惯成自然。

五、家校联系,巩固学生的习惯
家长是孩子真正的启蒙老师。

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家长责无旁贷。

因此,我利用《家校联系手册》,将学生平时在学校的行为习惯表现简要写在手册上,如听课习惯、卫生习惯、书写习惯、课间游戏情况等,要求孩子带回,并请家长写上孩子在家的表现,如:遵守作息常规习惯;自己收拾书包、摆放书本、整理文具盒习惯;正确阅读与书写习惯等,并根据孩子在家的综合表现给孩子打分。

这样,就积极发挥了家庭教育的优势,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巩固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