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地区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危害及防治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安盟地区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危害及防治研究
鲁英华;高淑珍
【摘要】通过对2014~2018年兴安盟地区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危害兴安落叶松的主要害虫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兴安盟是内蒙古兴安落叶松害虫的主要发生地,危害兴安落叶松的害虫主要有5种,其中食叶害虫有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obducta)、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er);蛀干害虫有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对食叶害虫可采取物理措施、无公害防治和生物防治;对蛀干害虫
可采取熏蒸处理、饵木诱杀、无公害防治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9(044)005
【总页数】4页(P50-53)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食叶害虫;发生与防治
【作者】鲁英华;高淑珍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乌兰浩特 137400;内蒙
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科尔沁右翼中旗 0294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22;S763.1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我国东北、内蒙古
林区以及华北高山针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
兴安盟地区的兴安落叶松林作为我国重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阻挡和减弱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或寒潮向东南推进,保护松嫩平原及我国北疆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兴安落叶松林周期性的爆发害虫,且经常有几种害虫协同危害,不仅直接影响森林景观和树木生长,造成巨大的生态损失和威胁,还给林区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综述了兴安盟地区兴安落叶松5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发生趋势和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综合防治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
1 病害发生地概况
兴安盟(119°28″~123°38″E,44°14″~47°47″N)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及嫩江、松花江流域和科尔沁沙地源头,其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森林面积2811万亩,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服务区。
2 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
通过对2014~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及兴安盟境内兴安落叶松食叶害虫及蛀干害
虫发生情况的整理、统计、分析,可知:兴安盟地区危害兴安落叶松的主要害虫有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obducta)、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er)、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根据受害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兴安盟地区兴安
落叶松害虫分为食叶和蛀干害虫两大类。
2.1 兴安盟地区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发生情况
从2014~2018年兴安盟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发生情况(图1)可以看出:落叶
松尺蠖、舞毒蛾及兴安落叶松鞘蛾的平均危害面积分别为5 153.17、4 085.66及
3 189.20 hm2。
蛀干害虫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平均危害面积为257.28 hm2,食叶
害虫落叶松毛虫的平均危害面积为725.65 hm2。
此外,2014~2018年,兴安盟境内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的危害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自2017年开始,落叶松
毛虫的危害面积呈直线急剧上升状态。
根据历史资料表明:落叶松毛虫每8~10
年发生一次大爆发,结合兴安盟历年的数据可知,近几年正是落叶松毛虫爆发前的孕灾阶段,其应列为当地主要的防治对象。
图1 2014~2018年兴安盟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发生情况图注:兴安落叶松鞘蛾
落叶松尺蠖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八齿小蠹舞毒蛾(下同)
2.2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发生情况
由2014~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发生情况(图2)可知:近5年来,舞毒蛾及落叶松毛虫危害的面积最大,平均每年分别达到了1.30及1.16万hm2;落叶松尺蠖及兴安落叶松鞘蛾的危害面积次之,分别为0.66和0.54万
hm2;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危害面积最小,为0.05万hm2。
害虫的种群数量呈现
出波动的状态,且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两种重大害虫舞毒蛾和落叶松毛虫,其下降幅度大、下降趋势非常明显,与自然界正常种群的波动有很大区别,这表明区内人为干预措施在控制种群数量上有明显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之后,落叶松毛虫的危害面积在自治区和兴安盟均表现出危害面积急剧上升的趋势,这表明落叶松毛虫是近几年兴安落叶松森防工作的主要的防治对象。
5种害虫(舞毒蛾、落叶松毛虫、兴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尺蠖、落叶松八齿小蠹)在兴安盟的发生面积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32%、63%、59%、79%和60%,总体平均值为59%。
由此可见,兴安盟是内蒙古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的主要发生地。
图2 2014~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落叶松主要害虫发生情况
3 主要害虫发生及危害特点
3.1 食叶害虫
在兴安盟地区,兴安落叶松的食叶害虫常表现为多种食叶害虫协同危害。
大爆发时,可以将针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食叶害虫主要有落叶松毛虫、兴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尺蠖及舞毒蛾。
3.1.1 落叶松毛虫
落叶松毛虫1年发生1代或2年发生1代。
1年1代以3龄幼虫越冬,第2年4
月下旬上树危害,6月上旬老熟幼虫结茧化蛹,7月中旬到8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后当天夜晚即可交尾产卵,8月下旬卵开始孵化幼虫。
通过长期观察,虫口在增殖期的年份,以1年发生1代为主,约占总虫口的80%以上。
在猖獗危害后期,
以2年发生1代为主,占总虫口的93%。
幼虫虫龄为9龄,跨3个年度,幼虫期在660天左右,幼虫取食活动期为290天。
第1年,冬季以2~4龄幼虫越冬,
以2龄幼虫为主,占越冬总虫量的60%,3龄幼虫占35%,4龄幼虫占5%;第2年5月上旬,落叶松吐叶时,幼虫开始上树危害,直至9月中下旬以5~7龄幼虫于落叶松树下越冬,越冬幼虫以6龄为主,占60%以上。
第3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再次上树危害,至5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6月中旬为化蛹高峰,7月上旬化蛹结束,8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1-2]。
3.1.2 落叶松尺蠖
落叶松尺蠖1年发生1代。
6月上旬卵孵化,低龄幼虫群集危害;3龄后开始扩散蔓延,3~5龄为猖獗危害期;7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在枯枝落叶表土层化蛹;8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期达20天左右,盛期在8月下旬,雄性成虫比雌性成虫早3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20点以后,雄成虫大量飞翔找雌成虫交尾;
8月下旬至9月上旬,雌虫将卵产在树干裂缝、枝杈、球果鳞片内,以卵越冬,产卵量平均180粒左右。
落叶松尺蠖爆发危害后的林木呈死灰状,整个林分网丝密集,呈烂棉絮状[3]。
3.1.3 兴安落叶松鞘蛾
兴安落叶松鞘蛾1年发生1代,经历出蛰、扩大筒鞘、化蛹、羽化、交尾、产卵、孵化、潜叶、取食、蜕皮、制鞘、负鞘取食并越冬等一系列过程。
9月下旬,3龄幼虫负鞘集中于新芽、枝干附近及树皮缝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兴安落叶松
芽苞萌动时,越冬幼虫出蛰,群集芽苞上负鞘取食;5月下旬,老熟幼虫停止取食,将几枚针叶缀在一起于其中间扩大鞘筒,并于蛹鞘内化蛹;6月初化蛹,蛹期20天;6月上旬到7月上旬,均可见成虫羽化,羽化高峰期为6月中下旬,且上午
10点左右是每天的羽化高峰,交尾高峰期始于19点,交尾后一天即可产卵;7月初为产卵高峰期,卵多单粒产于针叶背面,卵期10天。
幼虫7月中旬孵化,幼虫出壳后钻进针叶内部取食,第1、2龄幼虫一般无鞘,9月末~10月初,3龄时以丝缀针叶制成筒鞘封固越冬。
兴安落叶松鞘蛾喜光,幼虫专食幼嫩针叶叶肉,残留黄色卷曲的表皮,受害林木呈枯黄色,严重时树冠如火烧状[3]。
3.1.4 舞毒蛾
舞毒蛾1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壳内越冬。
5月下旬卵开始孵化,雄幼虫5龄,雌幼虫6龄,若食物不良,可出现7龄幼虫,幼虫期50天左右。
幼虫孵化后群集在原卵块上,气温转暖时上树取食幼芽,之后蚕食叶片。
1龄幼虫以体背“风帆”随风扩散可转移10 km以上。
1~3龄幼虫日间潜伏在落叶及树上的枯叶内或树皮缝里,取食于黄昏后。
幼虫后期食叶量大,有较强的爬行转移危害能力,7月上旬幼虫老熟,于枝叶间、树干裂缝处、石块下、树洞里吐少量丝缠固其身化蛹,蛹期20天左右。
7月初成虫羽化,羽化后当晚交尾,交尾后,在主枝
或树干上、石块下、屋檐下、树洞中等处产卵。
雌虫白天静止,夜间活动,趋光性强[3]。
3.2 蛀干害虫
落叶松八齿小蠹1年发生1代或1年发生2代,在第1、2代之间存在明显的姊
妹世代。
5月下旬春季世代越冬成虫开始出蛰、后交尾产卵,卵期7~18天,6月上旬幼虫孵化,幼虫期21天左右,6月下旬化蛹,蛹期约7天,7月上旬最早见
到新成虫。
其姊妹世代在6月下旬部分越冬雌虫在产卵的过程中,从原坑道中飞出,取食后再次入侵、筑坑、产卵,7月上旬幼虫孵化,7月下旬始化蛹,8月上
旬即见到姊妹世代的新成虫。
各世代的成虫10月上旬均越冬蛰伏。
1年有3次扬飞高峰。
第1次为越冬成虫扬飞,开始于6月上旬,6月中旬为高峰期。
第2次为姊妹世代和新成虫扬飞,开始于6月下旬,7月中旬为高峰期。
第3次为第2代及姊妹世代新成虫扬飞,8月中旬为高峰期[4-6]。
4 防治措施
4.1 食叶害虫
物理措施对于落叶松毛虫在4~5月中旬和5~6月中旬,分别对落叶松毛虫和舞毒蛾用阻隔法在树干距离地面1 m位置,缠绑宽9 cm的塑料胶带或用含溴氰菊酯的毒环、毒胶,控制幼虫上树;对于落叶松尺蠖,在最冷的天气,人工清除树干裂缝、枝杈中的卵块;对于落叶松毛虫、兴安落叶松鞘蛾、舞毒蛾,在最冷的天气用搂树盘法,翻动树干基部60 cm范围内的土壤、石块,着重土壤裂缝处,将越冬卵暴露于低温空气中,使其冻死。
无公害防治针对有趋光性的兴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毛虫及舞毒蛾,设置紫外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用开发成熟的落叶松毛虫及兴安落叶松鞘蛾的性信息素诱杀成虫,也可结合灯光诱杀,效果更好。
5~6月,落叶松毛虫在春季上树后,用1.2%苦烟乳油1 000~2 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1 000~2 000倍液、10亿PIB/mL CPV病毒稀释100~1 000倍喷雾及1.2%苦参碱烟碱烟剂等防治[2]。
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用20%灭幼脲III号悬浮剂2 000倍液、森得保1 500~2 000倍液或30亿PIB/ml NPV病毒杀虫剂300~3 000倍液,喷杀舞毒蛾2~3龄幼虫。
6月至7月上旬,用30亿PIB/mL NPV病毒杀虫剂300~3 000倍液喷雾或释放1%苦参碱烟剂触杀落叶松尺蠖2~3龄幼虫。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舞毒蛾天敌主要有绒茧蜂(Apanteles)、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寄蝇类等[4];保护利用落叶松尺蠖的寄生性天敌姬蜂、蜘蛛等;招引灰喜鹊、大山雀、杜鹃等捕食性天敌[5];7月下旬至8月
初,释放赤眼蜂[6]蜂卡防治落叶松毛虫;8月上旬释放赤眼蜂蜂卡防治落叶松尺蠖。
4.2 蛀干害虫
熏蒸处理春季小蠢虫尚未扬飞前,将已被侵染成为越冬场所的松杆集中在一起,用塑料薄膜盖住,四周均匀放置磷化铝(4 g/m3)、溴甲烷(16 g/m3)熏蒸剂,然后迅速将薄膜边缘用土压住,一般熏蒸2~3 天即可[2,7]。
饵木诱杀在小蠢虫每次扬飞前,将新采伐的落叶松杆作诱饵设置于林间15~30根/hm2。
当小蠢虫产卵、孵化,新成虫尚未羽化前,将饵木回收剥皮处理,消灭幼虫[2,7]。
无公害防治采用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00~400倍液喷洒虫源木、虫源地周围树木及不能及时清理的树木[2,7]。
生物防治保护红胸郭公虫、金小蜂、褐小茧蜂,招引大斑啄木鸟等天敌[2,7]。
5 展望
根据文献显示,目前防治兴安落叶松林主要害虫的技术手段比较成熟,但针对多种害虫协同危害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嘉夫.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2]冯玉元.白僵菌防治思茅松毛虫研究[J].林业科技,2018,43(4):26-29.
[3]段景攀.温度和寄主植物对落叶松尺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性激素初探[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4]胡春祥.舞毒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4):40-43.
[5]朱晓青.塞罕坝地区落叶松尺蠖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2(3):103-103. [6] ZHANGGuo-cai,WANGYue-jie,YANGXiao-guang.Control of Lymantria dispar L.by
biological agents[J].林业研究(英文版),2005,16(2):158-160.
[7]于诚铭,张庆贺.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