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 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 久的。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 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 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 “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 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 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 这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 田”“塞兼并之路”的主张。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 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 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 “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 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三次应对汉武帝策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等主张,受赏识、任用
晚年著《春秋繁露》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总体特点: 糅合道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 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
2、具体观点: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 感针对应土”地兼并的问题: “仁政”:限田、薄敛、省赋 役 针对为人处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3、作用:a 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b 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董仲舒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概述: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 传》)
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你认为这对我国 后世有什么影响?
①看法:“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 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可见当时各 种思想学派纷呈,已经发展到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地步。非 常需要从思想方面统一人们的认识,以适合封建大一统局 面的需要。“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 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 知所从矣。”这就杜绝了百家之说,用儒家思想统一了人 们的思想意识。其中把百家之说称为“异说”“邪辟之说” 是错误的,无非是为罢黜百家提供“合法”的理由。其结 果的负面作用是西汉刚刚复萌的各种学术思想尚未形成的 争鸣局面就遭到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的第二次扼杀。 ②对后世的影响:正面有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 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 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 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 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 后。
2、教育状况:
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设博士 ——教育被儒家垄断
兴办太学,太学生员学完五经,考试合格后到政府任官
——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局面,提高儒学地位
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儒学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3、影响:
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 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成为历代 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答案提示: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 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 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 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 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一、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背景:1、儒学的坎坷历程
春秋时期,应运汉初,逐渐复苏
2、西汉前期对人才的重视
汉高祖曾下令: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3、鼎盛时期的社会问题,需要人才 边境不宁 王国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一、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探究学习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 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 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的措施:
思想上: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上:汉武帝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上:汉武帝兴办太学,让天下文士学习儒家经典
1.汉代为什么会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 汉代儒学怎样成了正统思想?
解题关键:西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董仲舒的主张, 汉武帝的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
2.试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哪些是积 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解题关键:归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指出积极可取部分 和扬弃部分,并且加以说明理由。
1、背景
2、经过:推荐贤良才能之士,以时政问题考问,书面回答 举荐——策问(成为定制)
3、作用:发掘治国之才
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生平
地位:汉代儒学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关键人物
生平:生活在西汉文、景和武帝时代;博览群书,专 心致志,大学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