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物质组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改变。

3、分析人类活动与地表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人类活动对地表物质组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难点
(1)综合分析人类活动与地表变化的相互关系。

(2)理解可持续发展在应对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影响中的重要性。

三、知识梳理
(一)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1、农业活动
(1)开垦耕地
人类通过开垦荒地,将原本的森林、草原等转化为农田。

这一过程中,大量的植被被清除,土壤暴露,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2)灌溉与排水
在干旱地区,灌溉可以增加农田的产量,但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同时,过度排水可能会降低地下水位,影响周边生态。

2、工业活动
(1)采矿
采矿活动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会直接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形成巨大的矿坑;地下开采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地裂缝等问题。

(2)工业建设
建设工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土地,可能会改变地形地貌,如削平山头、填平山谷等。

3、城市建设
(1)城市扩张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占用大量的农田和自然土地。

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道路网络等改变了地表的景观。

(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地铁、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可能会对地下岩层和地下水系统产生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
1、土壤污染
工业生产和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城市垃圾和污水的排放,可能导致土壤污染,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和肥力。

2、水资源污染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影响水质和水资源的利用。

3、大气污染与酸雨
工业排放的废气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导致大气污染。

酸雨的形成会对地表的岩石、土壤和植被产生腐蚀作用。

(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活动导致森林砍伐、湿地破坏、草原退化等,使得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地,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减少。

2、气候变化
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又会进一步影响地表的生态系统和地貌过程。

3、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
过度开垦、放牧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加剧,破坏了土地资源和生态平衡。

四、案例分析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历史上,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和放牧,加上黄土本身的特性,使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沟壑纵横的地貌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还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

2、阿斯旺大坝的建设
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斯旺大坝,虽然提供了电力和灌溉用水,但也改变了尼罗河的水文特征,导致下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萎缩、渔业资源减少等生态问题。

五、思考与讨论
1、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人类活动对地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举例说明。

2、如何在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负面影响?
六、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以下人类活动中,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的是()
A 植树造林
B 修建梯田
C 过度放牧
D 兴修水库
(2)工业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形成三角洲
B 产生地震
C 造成地面塌陷
D 塑造峡谷
2、简答题
(1)简述人类活动对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

(2)举例说明城市建设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七、课后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并撰写一篇短文。

八、学习总结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多方面影响,包
括改变地表形态、影响地表物质组成和生态环境等。

我们应该认识到
人类活动与地表变化的相互关系,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利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