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测风资料失测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测风资料
失测原因分析
西藏那曲市气象局业务发展科,西藏 8520002
摘要:
本文结合那曲高空气象探测站使用L波段探测系统获取高空气象观测记录为例,对失测的高空风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常规高空气象探测业务工作中高空风
失测的主要类型及其原因,包括:雷达故障,放球后丢球以及放球前的准备工作
和放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各种失测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措
施和方法。
为了获得更好更准确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更是以获取准确可靠的高
空气象探测第一手资料来制作精准的天气预报为地方百姓服务,因此,今后的观
测过程中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设备和软件运行稳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关键词:L波段雷达;测风资料;失测原因;
前言:高空天气对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准确可靠的高空气象探
测数据是准确可靠的预报及预测高空天气的重要保障。
在这一领域,许多研究人
员总结了大量的检测经验。
而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是目前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站最
常用设备之一,而如何避免L波段雷达丢球造成数据缺失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业务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各种操作,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排除,确保每次获得更高更准确的高空气象资料,这样的探测资料才具有代表性、准确
性和可比性。
一、研究意义
目前,高风气象探测是气象部门基础业务之一,获取高空气象探测有两种探
测方法,分别为:L波段雷达综合观测和雷达单独测风(即为单测风)。
然而L
波段雷达探测系统与数字探空仪相组合的综合探测系统,能够探测高空的气压、
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
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数值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救灾以及气候变化分析研究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项目,是唯一一个可
以精确观测高空各项气象要素的观测手段。
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所观测的数据在
研究气象学、水文学和其他领域广泛使用。
一方面,他们可以用它们来量化降雨
的水平分布和累积情况。
数据同化技术可以为预测天气的数字模型提供广泛的湿
度和高分辨率的风场数据,从而提高数值天气预报预测的准确性。
L波段雷达探
测系统是能够准确监测高空天气状况的系统,能够准确描述在对流降水现象规模,
充分利用雷达探测数据提取和利用重大气象信息至关重要,预警预测和灾难性天
气以及主要来源的参考数据来预测近似。
雷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重要,
因为它们的价值很高。
然而,雷达获取的数据不可避免地会被恶类天气、电磁波
和地面干扰所影响,如何避免和应对出现问题来进一步提高雷达数据质量是这项
研究的关键。
二、L波段雷达测风资料失测原因分析
1.L波段雷达出现故障
L 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是观测高空的温、压、湿及仰角、方位、距离、风向、
风速、等气象要素的主要方法,而雷达出现故障往往影响探测数据。
出现L 波段
雷达故障有很多原因,很难预测在出现故障之前需要多长时间来解决故障问题,
也无法确定故障会造成多少探测记录缺失,因此,L波段雷达故障是高空风向、
风速等测风观测数据失测的主要原因。
在分析其故障原因时,应首先考虑跟踪和
修复其故障原因。
当出现故障时必须从简单到复杂,从小故障开始,从外部和内
部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故障的根源。
在测试过程中,业务人员必须很好地记录观察
数据,并建立一个通用和反馈记录机制来检测工作后期的故障。
在实际监测和解
决故障中及时应对外部信号干扰。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灵活应用施放气球之前在“放球软件”界面上的“频率”、“增益”手/自动切换功能,以保持接收探测
信号时传输稳定和防止干扰造成丢球。
当雷达天线出现异常转动、探测信号微弱
和出现其他故障时,操作人员可探测到前端高性能电缆插座、从源修复故障;当
雷达电源出现故障时,会出现L波段雷达设备失灵或自动关闭,这样造成雷达终
止观测高空的温、压、湿等要素和风向、风速、斜距等测风资料,甚至造成各项
高空观测数据突然丢失的情况。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上班人员在L波段雷达
开机后对雷达电源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认真查看,出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
更换相关备件。
2.L波段雷达丢球
在进行L波段雷达探测时,经常会出现雷达丢球现象,而丢球一般出现两种:过顶丢球和近地层丢球。
丢球往往导致高空观测风数据的错误,或造成不完整的
记录,其根本原因是:一是值班人员在放球之前没有对雷达设备和软件进行认真
检查和有效调整雷达的增益和频率,遇到高仰角时L 波段雷达过顶丢球,造成旁
瓣抓球的现象;二是观测人员在放球之前没有对当时的天气状况进行科学和有效
的监测,在选择施放气球的地点时,操作员没有掌握好当时的风向和风速将气球
放置在正确放球位置上,(选择放球点错误)导致放球后近地层跟踪失败,因为
此时气球距L波段雷达天线很近,仰角、方位变化巨大而导致雷达跟踪不上气球,出现丢球时需要室外副班指挥协同抓球,如果前几分钟因雷达原因跟踪不了气球
导致测风数据缺测,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补放小球进行补测
前
面缺测部分。
3、放球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L波段雷达放球后出现丢球造成测风数据缺测,我们在施放气球之
前对雷达接收机的频率和增益及跟踪状态进行认真调整和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施放气球之前应将探空仪放到距雷达天线50米外,高度距地1-4米之处;
将雷达天线对准探空仪。
增益、频率、距离手/自动开关都置于自动状态,示波
器显示方式为角度方式,四条亮线清晰、平齐;打开小发射机,示波器显示方式
为距离方式,此时距离处于自动跟踪状态(凹口清晰并保持在竖线“‖”中间);按距离手/自动开关为自动时,距离应能自动回到目标距离;随着探空仪的移动,雷达天线始终自动跟踪目标物,并且探空仪始终保持在摄像机画面中央,温、压、湿译码正确,期各值应和地面仪表值相符,并三值保持不变的状态。
4、放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施放探空气球后观测人员随时注意雷达工作状态:报警灯状态、雷达故障报警、回波缺口跟踪情况以及高度和气高差值情况等。
当“放球软件”上的报警红
灯亮时,可能出现雷达故障、跟踪遇到旁瓣、回波缺口漂移、高度与气高差值过大、出现乱码等现象。
为了不影响高空风数据缺测或出现不完整记录,此时值班
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具体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高空风
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代表性。
三、结束语
南京大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L 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在全国高空气象观测
台站广泛使用,但随着气象现代化不断向高质量发展和精准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基层业务人员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因此,业务人员必须掌握L波段雷达探测的
各项技术及常规操作,以熟练的操作获取更高更准确的高空探测资料,为气象预
报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朱兰娟 ,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 .L 波段(1型)雷达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操作手册 [M].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19(02).
[2] 华兴荣. 新一代高空监测系统使用技巧和故障处理方法 [J]. 气象科技 ,2018(02):197-198.
[3] 李伟,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手册气象出版社,2012(02)
[4] 姚振东,余勇,王福增等高空气象探测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