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项论文框架分解-项目整体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管理
(蓝色为框架,此前已批改过,黄色为修改部分,黑色为正文核心)2018年6月,我作为项目经理主持了XX市经信局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工期6个月。

甲方期望在原有法人库、地理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实现对全市企业全方位、立体化、精细化的管理;改善政府传统的企业服务手段,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项目于2018年11月通过验收,系统运行至今性能良好、应用稳定,获得XX市领导、业务人员及企业用户的一致好评。

本文结合项目实践经验,以项目整体管理为例,阐述了制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管理和执行项目工作、监控项目工作、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结束项目6个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用到的工具和方法。

最后总结了本项目整体管理中的经验教训。

近年来,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转型升级发展的客观需求,优化企业服务水平、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已经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信息化手段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是当下乃至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2018年2月,XX 市信息化动员大会明确指出,由XX市经信局牵头,加快推动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前期全市统一的法人库和地理库已初步建设完成,将为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2018年3月,我公司配合XX市经信局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018年4月该项目正式立项,总投资450万,工期6个月,目的是建立XX市政府管理和服务企业的统一在线平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质量、优化服务水平。

项目采用公开招投标的形式,2018年6月,我公司顺利中标,我有幸担任项目经理,全程主持该项目建设,项目团队包括需求人员、数据人员、开发人员等共12人。

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以SOA架构作为体系支撑,提供通用的平台接口,以 框架作为开发环境,采用B/S架构,基于ArcSDE+SQL Server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与管理。

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综合数据库、门户管理系统、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企业效益分析系统、企业信用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对接。

该项目是XX市“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涉及全市十几个区上万家企业的摸底以及上百种企业服务类业务,存在工期紧、数据量大、业务复杂、干系人多等特点。

下面我将结合项目实践,阐述了制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管理和执行项目工作、监控项目工作、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结束项目6个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用到的工具和方法。

最后总结了本项目整体管理中的经验教训。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安排我和甲方一起参与项目章程的制定。

编制过程依据合同、工作说明书等资料。

通过项目章程指定我为项目经理,授权我可以调配与项目相关的资源。

项目章程经甲方负责信息化的贾主任发布,正式批准“企业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的启动。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是定义、准备和协调项目计划的所有组成部分,将它们整合为一份综合项目管理计划的过程。

在项目规划阶段,我依据项目章程等资料,邀请甲方负责人贾主任、监理樊工及团队成员参加,以专题会议的形式对平台建设的管理组织结构、审批流程、绩效审计周期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们首先制定了初步的总计划,然后依次制定了范围、成本、进度、质量等详细分计划,最后对各分计划进行汇总整合,形成整体管理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背景、范围管理计划及范围基准、成本管理计划及成本基准、进度管理计划及进度基准、质量管理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沟通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等,该计划为整体管理提供准则和指南。

依据项目管理计划,我组织团队成员积极全面开展各项活动,促进项目目标的实现。

在项目初始阶段,我组织团队成员收集并学习XX市经信局各部门及下属单位职责和业务流程,
使团队成员能够充分站在甲方角度,理解甲方的业务痛点,并从专业技术角度向甲方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甲方相关干系人对项目的支持。

QA小赵也对项目组的全体成员进行了质量管理培训,在项目一开始就树立了大家的质量意识。

在日常开发过程中,小赵会定期对工作过程进行检查,在阶段末进行严格评审,减少返工和不一致成本的产生。

每月末,我会邀请公司的质量管家和甲方相关领导进行质量审计,通过审计来实现项目的过程改进,使整个项目运行处于良好的PDCA循环。

此外我还建立了有效的内外沟通机制,同时非常注重日常工作绩效数据的收集。

项目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特别是政务信息化项目,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范围蔓延、进度滞后、成本超支等风险。

因此,我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特别加强了对项目的监控工作。

首先利用每日站会、周报、月审计例会等制度对风险层层把关;然后再监控点使用挣值分析技术跟踪进度和成本。

例如,在项目中期8月的绩效报告中,CPI=1.02,SPI=0.95,说明成本略有节约,进度落后;其中SPI偏差超过2%,被审计组预警提示。

通过召开绩效专题研究会发现:主要原因是在项目前期进展较顺利,有2名团队成员被调到其他项目帮忙,所以人力成本有所节约,但进度落后。

后来我通过调回成员追赶进度来纠偏,预测1个月后,成本和进度将达到平衡,项目整体可控。

项目变更是控制范围的重点,所有变更都将增加项目风险。

如果客户提什么就改什么,那将导致范围管理失控,范围严重蔓延。

我们协商双方项目经理为变更唯一正式提出者和接受者,甲方负责收集评估内部变更,每周集中提交;我方负责评估变更代价,然后按正式变更流程由CCB决策并签字确。

此方案有效控制了变更次数和变更一致性,也让双方领导知道即便不增加费用,项目组也是有“苦劳”的。

由于我们对项目范围持续不断的监控和对出现的偏差及时纠偏,为项目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系统测试完成后,我们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试运行。

试运行结束,甲方总体满意,我方进行了所有可交付物的正式移交,结清尾款并完成合同收尾。

之后我组织团队成员对项目中产生的各类文档进行归档。

在项目总结会上,对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奖励,并总结了本次项目中的经验教训,以供将来借鉴。

2018年11月20日该项目顺利通过甲方验收,不仅进度提前10天且费用也省了约3万元。

平台成功实现了XX市政府管理和服务全市企业的目的,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系统运行至今稳定可靠,受到了XX市领导、业务人员和企业用户的一致好评。

该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和客户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益于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科学高效的整体管理及专家判断、访谈、挣值分析等工具和技术的应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项目中期企业信用管理子系统的外包单位2名开发人员离职,导致该子系统进度略有延迟;项目后期甲方1名业务人员调动,导致验收前出现一些小问题。

不过经过我及时纠偏,未对项目造成大的影响。

通过该项目的管理,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我将继续努力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持续改进,争取为在以后工作中更好地完成项目,我国信息化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