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

合集下载

歧口凹陷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中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

歧口凹陷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中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

供一定 的依 据 。 从 研 究 区南 北 向的连 井剖 面看 ( 图2 ) , 沙一 下 沉积
时期 至少 发育 2 个期 次 的火 山活动 , 而 明显 的地震 活动 至少 有 4 个 期次 。由此可 见 , 研 究 区火 山活动 的时期地
层 物性 的改 善 具 有 一定 的促 进 作 用 , 地 震 作 用 改 变 了 沉 积 物 的 内部 组 构 , 更 利 于 后 期溶 蚀 孔 隙和 微 裂 缝 等
的发 育 。
参考文献 :
震 活 动也 较 为频 繁 , 两 者 是 密 切联 系 的 。地 震 的 成 因 可 能既 受火 山活 动 的影 响 又受断 裂活 动 的影 响。
4 . 2 石油 地质 意义
【 1 】 陈莹 , 林 畅松 , 余宏 忠 , 等. 歧 口凹陷古 近纪同沉积断裂 和沉 积体系 的控制『 J 1 . 地质力学学报, 2 0 0 6 , 1 2 ( 3 ) : 3 7 8 — 3 8 6 . [ 2 】 张杰, 邱楠生, 王 昕, 等. 黄骅坳陷歧 口凹陷热史 和油气成 藏史
监 督指 导 , 不要 留下 隐患 。
5 结 论及 建议
出来 的施 工 经验 , 具 有 一定 的指 导 作用 , 用 于 指导 湖南 保页1 井 回接 不 固井 施 工 , 曾取得 密 封 6 6 MP a的 良好 效果 , 建议 推 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 1 ] 顾军, 陈怀龙 , 高 兴原 , 等. 复杂深井尾管 固井及 回接技术 实
【 J I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 0 0 5 , 2 6 ( 4 ) : 5 0 5 — 5 1 1 . 【 3 ] 刘 富, 曾佐勋 . 湖北铁 山与北京西 山复合石 香肠的初 步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震积岩识别标志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震积岩识别标志研究

[ 要 ]震 积岩 主要 通 过 地 震 驱 动 形 成 的软 沉 积 物 变 形 构 造 来 识 别 。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南 部 中 生 摘 界 延 长 组长 6 长 8中发 育 大量 软 沉 积 物 变形 构 造 , 括 微 同沉 积 断 裂 、 裂 缝 、 化 砂 岩 脉 、 一 包 震 液 沙 侵蘑 菇 、 动 液 化 卷 曲变 形 构造 、 荷 构 造及 枕 状 层 、 震 角 砾 岩 、 塌 岩 等 。这 些 变 形 构 造 振 负 地 震 常 沿 限定 的岩 层 发 育 , 、 均 为 未 变 形 的 岩 层 , 示 事 件 变 形 特 征 。 同 时在 塔 1 上 下 显 7井 中发 现 完 整 的震 积岩 垂 向序 列 , 列 自下 而上 分 为 下 伏 未 震 层 、 断裂 层 、 褶 皱 层 、 块 层 及 液 化 均 一 序 微 微 碎 层 、 覆 未 震 层 。该 震 积 岩 的发 现 , 明 晚 三叠 世 随着 秦 岭 、 祁连 海槽 的封 闭 , 北 向逆 冲 带 上 表 南 南 发 生 强 烈活 动 ; 并且 为 盆地 西 南部 延 长 组 长 6 长 8发 育 的 大 规 模 浊 积 岩 的外 界 触 发 机 制 是 一
的一 种 动 力 , 渐 引 起 重 视 。 1 8 逐 9 4年 , . e a A Si l
南 中元 古代 一 等 , 中 以 2 其 o世 纪 9 o年 代初
期 由乔 秀夫等 在华 北地 台东部 震旦 系建立 的碳 酸 盐 震动 液化序 列 为代 表 。 ( ) 陆 相湖 盆 震 积作 2对 用 和 震 积 岩 的 研 究 : 及 了 四 川 峨 晚 侏 罗 涉
的沉积 物变 形 构 造 及 其 形 成 机 理 进 行 了系 统 研

事件沉积——震积岩

事件沉积——震积岩

事件沉积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姓名:杨辰雨学号:2012010134震积岩特征、形成原因以及与浊积岩的比较震积岩是由地震作用所产生的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的灾变事件沉积的。

而浊积岩则分为广义上和侠义上两种不同概念。

简言之, 浊积岩( turbidite) 就是由浊流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组合。

狭义的浊积岩(典型浊积岩) 是指可以用Bouma 序列描述的、由经典浊流沉积而形成的;广义的浊积岩是指形成于深水环境的各种类型重力流沉积物及其所形成的沉积岩的总称。

它既包括典型浊积岩, 也包含不能用Bouma 序列描述的岩系(通常所说的沟道浊积岩),如块状砾岩、块状砂砾岩、块状砂岩、或由顺坡的块体运动形成的一些滑塌堆积,甚至包括远洋泥页岩等。

当然这两种不同成因的沉积岩还是能找到一个切入点的,那就是在海相地层中地震常常能引起重力流,形成震浊积岩,它是由海啸引起的浊流所致。

1研究现状1.1 震积岩研究现状地震活动是一种常见的灾变性地质事件,是地球内动力作用的表现,具有突发性、瞬时性、高能性的特点。

震积岩(seismite)一词,首先由A.Seilacher 于1969年提出,原意是指一个构造活动区未固结的水下沉积物受到地震活动改造再沉积的沉积层。

1984年,C.Spalleta等通过对意大利东北卡尼克地区泥盆系碳酸盐台地边缘的研究,提出自碎角砾岩(Auto clasticbreccia)的概念,认为它是识别震积岩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年,A.Seilacher在对比了现代和古代震积成因的沉积物后,提出以递变断裂层、微褶皱纹理和均一层作为震积成因的标志性沉积建造。

国内对震积岩的研究始于1988年宋天锐等对华北古代震积岩的研究。

之后,梁定益等根据对川西、滇西的考察认为震积岩一般由下层原地相的地震扰动层与上覆的滑来震积层组成,两者之间为规模不等的震积不整合面。

乔秀夫等在对中朝地台震旦系及有关地层研究中,建立了由上至下的原地液化系统、准原地系统和异地系统组成的振动液化模型。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震积岩的认识及意义_高红灿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震积岩的认识及意义_高红灿

第12卷 第4期2010年 8月古地理学报JOURNALOFPALAEOGEOGRAPHYVol.12 No.4Aug.2010 文章编号:1671-1505(2010)04-0384-15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震积岩的认识及意义*高红灿1,2 郑荣才3 陈发亮2 朱宝兵2宋 萍2 刘显英2 付晓宁2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河南濮阳4570012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3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摘 要 通过对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的大量岩心观察和区域沉积—构造演化的分析,认为原地形成的震积岩普遍发育,以独具特色的软沉积物同生变形构造为主,主要有液化砂岩脉、火焰构造、枕状构造、球—枕构造、假结核、泄水构造、液化卷曲变形构造、液化水压破裂构造和粒序断层等,并综合出原地形成的震积岩软沉积物同生变形构造的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液化砂岩脉段、液化角砾岩段、液化卷曲变形段、震塌岩段以及液化均一层段,而球—枕构造和液化砂岩脉的形成主要与厚层泥岩夹砂岩有关,在震积序列的各部位均可出现。

在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中识别出液化角砾岩、震褶岩、震塌岩3种类型的震积岩。

震积岩的识别,为长期以来人们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砂体沉积的“重力流”与“牵引流”以及相应盐岩成因的“深水成盐”与“浅水成盐”的争论,从岩石学特征方面提供了一些肯定或否定的证据,使这些问题逐渐趋于明朗化。

另外,震积岩是潜在的有利储集体,可能为东濮凹陷的勘探开发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震积岩第一作者简介 高红灿,男,1969年生,200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从事沉积学研究。

E-mail:gaohongcan@126.com。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识码:A*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0440125)和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项目(编号:2008119)联合资助收稿日期:2010-01-20 改回日期:2010-03-19RecognitionandsignificanceofseismitesofthePaleogeneShahejieFormationinDongpuSagGaoHongcan1,2 ZhengRongcai3 ChenFaliang2 ZhuBaobing2SongPing2 LiuXianying2 FuXiaoning21 PostdoctoralWorkstationofZhongyuanOilfieldCompany,SINOPEC,Puyang457001,Henan2 GeophysicalResearchInstituteofZhongyuanOilfieldCompany,SINOPEC,Puyang457001,Henan3 StateKeyLaboratoryofOilandGasReservoirGeologyandExploration,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SichuanAbstract Basedonregionalsedimentary-tectonicevolutionanddrillingcoreobservation,theau-thorspointoutthatautochthonousseismiteswerewelldevelopedinthePaleogeneShahejieFormationintheDongpuSag,whichwerecharacterizedbyspecialsoft-sedimentsyn-deformationstructures,mainlyinclu-第12卷 第4期高红灿等: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震积岩的认识及意义dingliquefiedsandstonevein,flamestructure,pillowstructure,ball-and-pillowstructure,pseudonodule,dish-likewater-escape,liquefiedconvolutelamination,liquefiedhydraulicshatteringstructuresandfault-graded,etc.Atthesametime,theverticalsequenceofautochthonousseismiteshavebeendrawn,whichincludes5unitsfrombottomtotop:theLiquefiedsandstoneveinsection,theliquefiedbrecciasection,theliquefiedconvolutelaminationsection,theseismicfall-massessectionandtheliquefiedhomogeneouslayerssection.Becausetheliquefiedsandstoneveinandball-and-pillowstructureareformedinthickmud-stonewiththinsandstone,theycanpresentatanypositionoftheverticalsequenceofautochthonousseis-mites.Thereare3kindsofautochthonousseismitesinthePaleogeneShahejieFormationintheDongpuSag:Liquefiedbreccia,seismiccorrugatedrockandseismicfall-masses.RecognitionofseismiteofthePa-leogeneShahejieFormationintheDongpuSagcanprovidesomereliablepetrologicalevidencefortheargu-mentsforalongtimeabout“sandstonedepositedbygravityflow”or“sandstonedepositedbytractivecur-rent”,and“saltdepositedindeepwater”or“saltdepositedinshallowwater”.Inaddition,seismitesarepotentialreservoirsandwillpossiblybecomeanewexplorationfieldfortheDongpuSaginthenearfuture.Keywords DongpuSag,Paleogene,ShahejieFormation,seismiteAboutthefirstauthor GaoHongcan,bornin1969,graduatedfrom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withadoctoraldegreein2007.NowheisengagedinsedimentologyatPostdoctoralWorkstationofZhongyuanOilfieldCompany,SINOPEC.E-mail:gaohongcan@126.com. 震积岩(seismite)是由地震作用所产生的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的灾变事件沉积,它不是一种岩石的名称,而是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组岩石的总称。

东濮凹陷沙三上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地震识别及描述

东濮凹陷沙三上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地震识别及描述

具 有 自生 自储 自封 闭的特点 [ 3 1。 - 4 研究 区柳 屯洼陷 为文西 、邢庄 断层控 制 的双断式
洼 陷 , 陷 中心断层 不发 育 , 西 两侧 受 文西 、 庄 等 洼 东 邢
大 断裂 活动的影 响 。各种走 向的派生 、配套 小 断层发 育, 有利于 裂缝 的发育 。区 内盐 岩发 育 , 间发 育泥岩 盐
濮 深 1— 8 1井 在钻 至井 深 32 5 32 8r , 井 液相 对 5 ~ 5 钻 n 密 度 1 9左 右 时 发 生 井 口溢 流 ,气 测 全 烃 值 由 . 8 06 7 .1 %上 升 至 9 . 0 槽 面上 涨 5 8c 见 条 带 状 99 %, 9 ~ m,
变形和 张裂形 成盐丘 ,盐 间脆性泥岩 地层 在盐 丘顶部 受 力最大 ,裂缝 发育 ,大量 油气在此 聚集 成藏 。濮深 1 — 井 处地震 反射 波形 振 幅明显强 于文 2 8处 。 且 81 1 并
呈“ 三高 一低 ” “ ,三高 ” 指高 密度 、 伽马 、 高 高声 波时差 ,
遇的裂缝 发育程 度和 油气显 示均优 于后者 。





21 0 1年 7月
濮深 l 8井 在盐 间泥岩段 见 到 良好 油气显示 . 近的濮 邻 深 1一 井在井 深 32 2m发生 井喷 ,用 密度 高达 2 8l 5 . 4
g t 的 钻 井 液 才 压 井 成 功 , 钻 井 取 心 及 E I 像 测 /l Cl 3 M 成


低” 指 电阻率低 。裂缝 段相对 非裂缝 泥岩 段密度 是
降低 , 波时差值 增大且 呈锯齿 状 , 声 具有 比较典 型 的裂 缝 特征 , 层速度 为相 对低值 , 其 电阻 率 由于含 有 油气 而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

震积岩地质意义
• 液化角砾岩:密集的液化砂岩脉或碳酸盐 脉穿刺围岩在层内形成的角砾岩或砾岩。
乔秀夫,2009
10
震积岩概念及分类
震积岩识别与实例分析
震积岩地质意义
2.2 原地震积岩的识别标志
震积岩的识别标志可以分为构造识别标志和沉积成岩识别标志。 典型的识别标志主要如下: 1)地史类构造识别标志:断裂递变层和断裂均一 层、地裂缝、微同沉积断裂(包括层内阶梯断裂)、微
4
震积岩概念及分类
震积岩识别与实例分析
震积岩地质意义
2.1 原地震积岩的岩石特征
• • • • • •
震褶岩 震裂岩 震塌岩 自碎屑角砾岩 内碎屑副角砾岩 液化角砾岩
层内断层
阶梯状断层
乔秀夫,1994
5
震积岩概念及分类
震积岩识别与实例分析
震积岩地质意义
• 震褶岩:半固结或尚未固结的沉积物在层内经震 动液化卷曲变形形成的岩石,褶皱为层内褶皱, 与构造形成的层间褶皱不同。
褶皱纹理。
2)典型沉积-成岩识别标志:泄水构造、液化底劈 构造、枕状构造、液化水压构造、包卷层理、砂火山、 泥火山、负荷构造、球枕构造、枕状层、火焰构造等。
11
震积岩概念及分类
震积岩识别与实例分析
震积岩地质意义
2.2.1 原地震积岩的地史构造识别标志
• 断裂递变层/断裂均一层 地震强烈阶段在沉积地层振动过程中形成的 各类微断裂,以张性断裂为主,多被泥或泥 质充填,向上逐渐变细变少/均匀分布。
形成机制为:负载体下降、滑 动成因、地震摇晃
34
震积岩概念及分类
震积岩识别与实例分析
震积岩地质意义
7)火焰构造 • 当砂质层堆积在含水且具高塑性泥质层之上时,差 异压实会引起上、下砂质层与泥质层之间发生相互 垂向运移。泥质层呈尖舌状贯入上覆砂质层中,形 成一排尖舌,称之为火焰构造。 • 在很多文献中,火焰构造被解释为地震触发机制。 是沙层下沉至下伏软泥层中,由于负载体重压形成, 是一种分隔负载砂体的向上呈火焰状的泥质体或粉 砂泥质体。从成因机制角度应是与负载体伴生的构 造,与直径大于1厘米的负载体伴生的火焰构造可 解释为地震成因,但与小型负载体伴生的火焰构造 可以是单纯的重压负荷形成。

云南马关新近系小龙潭组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

云南马关新近系小龙潭组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
物碎 片粉 砂 质粘 土岩 、 粉砂 岩夹 灰色 薄层 , 含复 成分
格控制 , 并被一条北西向断层切割, 是典型的新近纪 断陷盆 地沉 积 。马关 地 区 的新 近 系 分 布 面积 约
1k 图 1 。 7i ( n )
中 国 地 质 学 家 对 震 积 岩 的 研 究 始 于 18 98
年, 陈世悦等对济阳坳陷古近纪震积岩进行了研究 , 并建 立 了震 积岩 的垂 向序 列 的综 合模 式 图[ ;0 5 3 20 3

20 06年 , 静 、 袁 赵卫 卫 等 对 惠 民 凹 陷 中 的地 震 灾
变事 件记 录 作 了阶 段 性 的 总 结 与 研 究 J 。迄 今 ,
② 灰 白色 极 薄 层 状 至 薄 层 状 粉 砂 岩 夹 灰 黄 色 厚 层含 砾 不 等 粒 岩 屑 砂 岩 , 两 层 震 积 岩 层 ( 1 夹 Z、
Z ) 3层 液 化 层 ( 2~Y ) 是 震 积 岩 密 集 发 育 2及 Y 4 ,
图 l 马关新近纪断 陷盆地地 质图
Nl一 新近 系小龙谭组 ; y古近系砚山组 ; 一 盆系 ; . 陶系 ; 寒 E一 D泥 O奥 ∈.
3 : me s e e to a ur d s cin:4 = s c in n m b r e to u e
蕨类植 物 化石 等 。厚 2 m。 2
④灰 白色 极 薄 层 状 至 薄 层 状 粉 砂 岩 与 纹 层 状
地 厚 层 层 度 号
/ m
粘土 岩大 约 以 2 1~11的 比例 构成 韵律 式互 层 , : : 单
都公路边 , 露头 良好 , 标志清楚 , 化石 丰富 , 交通 方便 , 系笔 者 2 1 0 0年 9月 实测 。控 制厚 度 约 8 m, 0

贵阳乌当奥陶系湄潭组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

贵阳乌当奥陶系湄潭组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
先进行 震积岩 的研究后 . 国内学者乔秀夫 、 杜远生 和
冯先岳等也进行 了大量 的研究 。使得地层 中与地震 有关的事件记录成 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 ( 吕洪
波等 ,0 6 。 20 ) 2 1 年春 . 01 笔者在贵 阳乌当地区进行地质填 图 实 习的过 程 中在 湄潭 一段上 部发 现 了震 积 岩的 存 在, 其震积岩主要 为震积液化褶皱 、 砂球 、 砂岩墙等
【 bt c]hspprrpr h e mt fh raG i n uaga fsi eei sss m tay A s atTi ae eot t si iso eae u agw dn t r,dsr e yt acl r s e s e t y tt i b e i l
a o t t e s n b l, e s n so e b u h a d al h a d tn wal n h h r ce itc f lq e e fl . r t e r o ii n e o iin t l a d t e c a a trsis o i u f d odFo h o d vca d p st i o e e t h nce tg o r p yte a ce tsr cu e r s a c n O o , r vd s n w rf r ain a l frt e v n, e a in e g a h ,h n in tu t r e e r h a d S n i p o i e e i o m to ,s wel o h t t a su y o u z o pit tas e e t h ne st ft el co i v me to c rig a h n ft e e ry o- t d fg ih u u lf. lo r f cst e it n i o h e tn c mo e n c u rn tt e e d o h a l r I l y d vca ,n y b h rta to u n no e n . o i ina d ma e te f s c fDo Yu lv me t i .

震积岩、海啸岩、震浊积岩研究进展

震积岩、海啸岩、震浊积岩研究进展

地震 活动是 一种 常见 的灾 变性 地质事 件,是地球 内动力 作用 的表 现, 有 突发性 、 具 瞬时性 、 高能 性 的 特 点 。主要是 由于断 裂活动 、火 山爆 发 、地层变 形错 动 、崩 塌陷 落 以及其 他一些 诱发 因素影 响引起 的地 壳快速而剧烈的颤动。地球上平均每年约发生地震 50 0 余万次,但绝大多数不为人们所察觉 ,只能靠灵
21 00年 6月第 3 O卷第 2期
地 质学报
V 10 N . Jn.00 o. o2 ue, 1 3 2
震 积岩 、海啸岩 、震浊积岩研究进展
吴 勘
(中国地质 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 0 7 3 04)
摘要 :震积岩是具有特殊震积构造和震积序列的一种 灾变性事件岩。近 十几年来 国内外许 多学者在研究、 对比现代和古代震积岩成 因沉积物后 , 渐认识到震积岩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沉积岩。国内外学者对震积岩的研 逐 究主要集 中在 古生代 以前的海相 地层 ,本文从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介绍 了震积岩的岩石对比鉴别。震积 岩 自身也是一种潜在的油气储 集体,通过对震积岩的 研 究还可以更多地 了解 古代地震发生的规律 ,为预测地震 活动等提供有利证据 。 关键词 :震积岩 ;沉积特征 ;事件沉积 ;识别标 志 中图分类号:P 3 .1 5 4 文献标识码 :A 5 文章编号 :10 - 9 5( 00) 2 0 3 - 4 06 0 9 2 1 0 — 16 0
K se a tn s& Ci B. 1 8 ; il t 1 , 9 2 S i c e , 9 4 C t B. 1 8 ; p l t & Val B. t M. , 9 1 F ed e . 1 8 ; e l h rA. 1 8 ; i M. , 9 4 S al a C. a a a a e i G. ,

西昌盆地侏罗系新村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西昌盆地侏罗系新村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昌盆 地侏 罗 系新 村 组 中识 别 出包括 微 同沉 积 正 断层 、震 积 角砾 岩 和微 褶 皱 、液 化 卷 曲 变形 、液 化 砂 岩脉 、枕 状 构造等软沉积 变形构造 ,均为识 别震积岩的重要标 志,初 步建立 了西 昌盆地新村组震积岩垂 向序 列。对该地 区 陆相碎屑震积岩 的野外特征 的识 别和描述提供 了较典 型的实际资料和重要的地质理论依据 ,并可为研 究该地 区 古地震提 供依据并分析判断 古大地构造环境 、 内陆控盆边界 断裂活动 时期 。 关键词:震积岩 ;西昌盆地 ;侏 罗系;新村组 ;震积序 列 中图 分 类 号 :P 5 8 8 . 1 ; P 5 8 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9 5( 2 0 1 7)0 2 — 0 1 9 2 — 0 3
2 0 1 7年 6 月第 3 7卷 第 2 期
四川地 质 学报
V o 1 . 3 7 N o . 2 J u n . ,2 0 1 7
西 昌盆地侏 罗系新村组震积岩 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马继跃 ,赵 春 ,白宪洲 ,李名则
(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 6 1 0 0 8 1 )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震积岩是具有震积构 造和 震积岩序列有一定成 因联 系的一组岩石。根据野外的 系统观察 ,首次在 西
2 震 积岩的识别标志
在西 昌盆地 侏罗 系 新村 组 中识 别 出 了大 量 的震 积 岩标 志 ,包 括微 同沉 积 正断 层 、震 积角 砾岩 和微 褶
皱 、液化卷 曲变形 、液化砂岩脉 、枕状构造等软沉积变形构造 ,均与地震作用密切相关 ,为震积岩的典
型特 征 。
收稿 日期 :2 0 1 6 - 1 2 — 2 2

震积岩——古地震灾变事件的岩石学记录

震积岩——古地震灾变事件的岩石学记录

震积岩——古地震灾变事件的岩石学记录作者:张邦花田洪水吕明英于利涛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3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震积岩作为古地震的岩石学记录,是古代较大地震活动的产物。

震积岩具有不同的成因类型,主要具有枕状构造、球枕构造、地震液化脉、震褶构造、震滑塌体构造及层内微断裂等地震成因的同沉积变形构造。

不同的构造有其特有的识别标志与形成机理。

震积岩对古地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A0 前言地震活动是一种灾变性地质事件,是常见的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的表现,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而直观的表现形式。

人类有关地震的历史记载,仅两三千年,因此只有通过其他方式来寻找古地震灾变事件的记录。

震积岩不是一种岩石的名称,而是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岩石的总称,它是由地震作用所产生的,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是一种复杂的沉积现象。

震积岩以其身独特的鉴别标志和震积序列有别于其它类型的沉积岩,在古地震灾变的识别、古地震灾变事件的分析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古地震灾变事件的岩石学记录。

1 震积岩的形成机理和震积构造地史中的古地震活动频繁,但不是所有地震都能形成震积岩并能保存下来。

研究表明地层中能保存下来的,目前能识别的主要是6级以上强震作用形成的震积岩。

在震积岩层中往往存在地震液化脉、层内阶梯断层、震褶构造、震塌体以及球枕构造等古地震记录。

这些震积构造是在特殊的古环境中由于地震作用而形成的同沉积变形构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震积岩的震积构造和形成机理。

1.1 枕、球—枕构造枕状构造、球—枕构造是由地震诱发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地层记录中的古地震岩石学证据。

1.1.1 枕状构造枕状构造(图1箭头所指)的宏观特征是:枕状体向上弯曲,纹层理平行于枕状体的底面弯曲;顶面平直或有起伏;枕与枕之间被下伏地质体分割。

枕状构造的宏观特征表明其形成机制与沉积物的液化作用有关。

枕状构造与下伏地质体均为未固结的软沉积物。

浅谈震积岩与浊积岩的识别

浅谈震积岩与浊积岩的识别

震积岩和浊积岩均属于事件性沉积的产物,其诱发的原因都是特定的触发机制,例如洪流、海啸、风暴、地震、火山爆发等突发性因素直接或间接诱发下而成。

震积岩因地震作用所产生的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的灾变事件沉积而成的。

浊积岩的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

简言之,浊积岩(turbidite)就是在浊流沉积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类岩石组合。

下边将从3个方面加以比较和说明。

1 形成条件1.1 震积岩的形成条件震积岩形成的必要条件和触发机制是地震。

地震作用可以发生在大陆、海底或洋底。

海洋是形成震积岩最理想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沉积物形成后不会被冲刷的有利环境是海洋的深水环境,这也是浊积岩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当然,震积岩的物源非常复杂,包含异地物源、原地物源,但同时也要求物源丰富充沛。

1.2 浊积岩的形成条件浊积岩的形成一般具备以下条件:足够的水深一般在1500~1800m,最小水深100m。

其形成深度必须在风暴浪基面以下足够的坡度角普遍认为形成的最小坡度角3~5º充沛的物源充沛的物源来源于洪水注入及浅水的碎屑物质、火山喷发物质和碳酸盐类物质特定的触发机制洪水、地震、海啸,也可以是火山喷发等其他阵发性因素直接或间接诱发而形成2 主要岩石类型2.1 震积岩主要类型震积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包括震裂岩、震褶岩、自碎屑角砾岩、内碎屑副角砾岩等。

(1)震裂岩:以破裂导致形变为主(具微地震断裂)的岩石。

(1)震褶岩:半固结沉积物在地层内经由震动液化卷曲变形形成的岩石。

(3)自碎屑角砾岩:由于地震震动而导致原沉积层被破坏形成的初始断裂角砾岩。

(4)内碎屑角砾岩:自碎屑进一步位移形成的近原地异位的角砾岩。

2.2 浊积岩主要类型浊积岩主要是难以用鲍玛层序描述的由Walker提出的非经典浊积岩。

(1)叠覆冲刷粗砂岩:叠覆冲刷粗砂岩常表现为似鲍玛序列的“AAA”序,有时演变成似鲍玛序列“ABABAB”序。

(2)卵石质砂岩:厚度大,砾质砂岩,叠覆递变,卵石较圆,交错层理为主。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共43页文档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共43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 析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震积岩概念与识别标志

震积岩概念与识别标志

震积岩第一章震积岩概述1. 国内外研究概况1.1国外研究概况探索阶段20世纪50-60年代,Heezen等学者注意到地震作用对海底沉积物变形和位移的影响,对加拿大格兰德班克地震队海底沉积物位移、变形和引发的浊积岩进行了研究。

随后Barrett对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浅水区1964年大地震沉积物的观察。

初始阶段1969年,由A. Seilacher首次提出,指一个构造活动区未固结的水下沉积物受到地震活动改造再沉积的沉积层。

随后许多地质学家对震积岩(震浊积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Sim,1973; Lucchi F.R,1980;Kasten & Cita M.B,1981;Field etal,1982; Seilacher A.,1984; Cita M. B,1984;Spalleta C. & Vail G.B,1984; Mutti E.etal,1984)。

发展阶段1984年,C. Spalleta对意大利东北卡尼克地区泥盆系碳酸盐台地边缘的研究,提出自碎角砾岩的概念,认为它是识别震积岩的一个重要标志;1984年,A. Seilacher在对比了现代和古代震积成因的沉积物后,提出以递变断裂层、微褶皱纹理和均一层作为震积岩成因的标志性沉积建造;1984年,美国《Marine Geology》刊登了“地震与沉积作用”专集。

由此,提出震积岩的识别标志和垂向序列,确定震积岩的沉积、构造和垂向相变的特征,针对不同层位、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地震活动引起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成因机制等。

(Rakesh Mohindra & Bagati T.N.,1996;Bhattacharya & Sandip,1998;Plaziat & Ahumamou,1997、1998;Pedro A lfaro etal,1999;Vanneste etal.,1999;MorettiM.,2000;ShikiT.etal.,2000;Kullberg J.C.etal,2004; Patrick I McLaughlin etal.,2004)。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共43页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共43页
Thaபைடு நூலகம்k you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

震积岩的识别与实例分析

震积岩是反应沉积物沉积期区域构造活动的重要指标,其形态特征却不易与其他成因的沉积构造区分。

经综合分析认为由下至上发育的阶梯状小断层、液化卷曲变形、液化砂岩( 墙) 、砂球枕构造以及液化均一层是震积岩典型的沉积构造序列; 震积岩的发育状况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区域构造活动的强弱,尤其是能较好地反映同时期断裂活动的信息; 同时,震积岩发育的活动断裂背景使其有着特殊的成岩、孔隙演化、烃类演特征,因此震积岩有望成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层。

二.(赵卫卫等,2006)——地层学杂志震积岩是具有特殊震积构造和震积序列的一种灾变性事件岩。

震积岩的主要识别标志有震裂缝、地裂缝、断裂递变层、微同沉积断裂、层内褶皱、假核、液化砂( 泥) 岩脉、火焰构造及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等。

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开展陆相震积岩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特别是生油断陷湖盆震积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记录地震灾变事件的岩层称为震积岩(Seismite),震积岩是灾变性事件岩的典型代表,它是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有一定成因联系的一组岩石。

1969年A. Seilacher 发现美国加州新近纪中新世具有递变断裂特征的蒙特利页岩, 认为是断层活动诱发地震引起的, 首先正式提出震积岩, 指构造活动区未固结的水下沉积物受到地震活动的改造与再沉积形成的沉积物。

震积岩识别标志:1 构造识别标志;2 沉积及成岩识别标志;3 岩石类型;4 构造和沉积环境。

3 岩石类型:震积岩( 或地震岩, 广义的震积岩) 主要包括地震过程中原地形成的震积岩( 狭义震积岩) 、地震引发海啸形成的海啸岩和地震引发重力流形成的震浊积岩( 巨浊积岩) 三种类型。

原地相震积岩是早期固结或未固结的沉积层受到地震作用、影响、破坏和改造, 原地形成的各类具有震积构造的岩石。

(1)震裂岩是横向上出现脆性破碎断裂现象的岩石, 多为角砾组成; 震褶岩是受震积作用岩层发生褶曲的岩石, 发育揉皱变形, 以微褶曲构造为特征; 震塌岩是具有不协调岩块的岩石。

震积岩形态特征及地质意义综述

震积岩形态特征及地质意义综述
该层是软 沉 积 物 层 在 地 震 液 化 作 用 中,沉 积 物 经 历 振 动、液化、稀释作用 后,上 层 的 沉 积 物 结 构、性 质 趋 向 均 一 并 在地震结束后形成的沉积层,反映 了 地 震 活 动 所 引 起 的 软 沉 积物液化作用以及构造变形的结束。
2 震积岩垂向序列
如前所述,所发育的单 个 沉 积 变 形 构 造 不 能 证 明 其 为 震 积岩,因而学者们以大量的实际素 材 总 结 出 了 震 积 岩 在 垂 向 上所具有的特征,即单 个 变 形 构 造 在 垂 向 上 的 排 列 规 律——— 震积岩垂向沉积序列。1988 年引进震积岩这一概念以来,国 内学者们建立的多种沉积环境下 的 震 积 岩 垂 向 沉 积 序 列,典 型代表有海相碳酸盐岩震积系列和陆相碎屑岩震积序列。 2. 1 海相碳酸盐岩震积岩垂向序列
国内最早 建 立 碎 屑 岩 震 积 垂 向 序 列 的 是 吴 贤 涛、尹 国 勋[8],将震积岩自 下 而 上 分 为 未 震 层、微 断 裂 层、微 褶 皱 层、 碎块层及液化均一层,上覆见 有 未 震 层。之 后 又 很 多 学 者 对 自己研究区震积岩的实际发育状况对这一序列进行了些微 改动( 如图 1 所示) ,但 总 体 特 征 变 化 不 大,这 从 另 一 个 侧 面 表明典型的震积岩垂向序列与此 差 别 不 大,而 实 际 工 作 中 能 观察到的多数为发育不完整垂向序列的震积岩。
图 1 碎屑岩垂向震积序列
3 结语
( 1) 现代地震多发育在板块边界和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 带,“将今论古”,古海 洋 裂 谷 盆 地、活 动 大 陆 边 缘 盆 地、残 余 盆地、前 陆 盆 地、内 陆 断 陷 盆 地 存 在 震 积 岩 的 可 能 性 比 较 大[29]。现今的诸 多 报 道 中,震 积 岩 发 育 层 位 的 古 构 造 背 景 无疑都是十分活跃的。比如松辽盆地震积岩发育的青山口 组,同时还发育着 火 山 岩 和 火 山 灰 沉 积;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的 震 积岩最发育 的 延 长 组 长 7 油 层 组,同 样 发 育 有 多 层 的 凝 灰 岩,并且长 7 期为 印 支 运 动 幕 式 活 动 最 强 的 时 期; 渤 海 湾 盆 地震积岩发育最多的沙三、沙四期则处于盆地控盆 ( 凹) 断裂 活动最强期。由上不难看出,震 积 岩 的 发 育 是 区 域 内 强 烈 构 造活动的表现之 一,因 此,详 细 研 究 震 积 岩 对 于 区 域 古 构 造 活动的强度甚至是期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震积岩的特征

震积岩的特征

沉积岩石学作业震积岩与浊积岩的比较姓名:学号:2012020637教师:日期:2012年1月11号震积岩的特征、成因与浊积岩的比较摘要:震积岩是在地层中具有古地震事件纪录的一类岩石的总称。

震积岩和浊积岩都是属于事件性沉积范畴,其起因于一定的触发机制,阵发性因素直接或间接诱发下而形成。

震积岩是由地震作用所产生的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的灾变事件沉积的。

广义上说浊积岩就是由浊流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组合。

认清震积岩与浊积岩两者之间的相互区别和了解,这对于油气勘探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关键字:震积岩;震积岩序列;浊积岩;事件沉积首先,震积岩和浊积岩都是属于事件性沉积范畴,其起因于一定的触发机制,诸如洪水、地震、海啸巨浪、风暴潮和火山喷发等阵发性因素直接或间接诱发下而形成。

震积岩是由地震作用所产生的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的灾变事件沉积的。

浊积岩则分为广义上和侠义上两种不同概念。

简言之,浊积岩(turbidite)就是由浊流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组合。

狭义的浊积岩(典型浊积岩)是指可以用Bouma序列描述的、由经典浊流沉积而形成的;广义的浊积岩是指形成于深水环境的各种类型重力流沉积物及其所形成的沉积岩的总称。

它既包括典型浊积岩, 也包含不能用Bouma序列描述的岩系(通常所说的沟道浊积岩),如块状砾岩、块状砂砾岩、块状砂岩、或由顺坡的块体运动形成的一些滑塌堆积,甚至包括远洋泥页岩等。

当然这两种不同成因的沉积岩还是能找到一个切入点的,那就是在海相地层中地震常常能引起重力流,形成震浊积岩,它是由海啸引起的浊流所致。

虽然此次报告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还是很值得一提,这是两者之间的一个结合点。

下边我将成各自的研究现状、形成条件、极其特征加以比较和说明。

1研究现状1.1震积岩研究现状地震活动是一种常见的灾变性地质事件,是地球内动力作用的表现,具有突发性、瞬时性、高能性的特点。

震积岩(seismite)一词,首先由A.Seilacher于1969年提出,原意是指一个构造活动区未固结的水下沉积物受到地震活动改造再沉积的沉积层。

川东地区飞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识别标志

川东地区飞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识别标志

川东地区飞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识别标志罗冰;谭秀成;刘宏;李凌;邹娟;岑永静;邱文彬【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09(027)005【摘要】川东华蓥山断裂带附近飞仙关组一段发育大量同生变形构造.通过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分析,认为液化岩脉、重力断层、刺穿层理、肠状构造、火焰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等同生变形构造为震积成因.震积作用沉积可分为原地震积岩(A)、震积-海啸岩(B)和背景沉积(C)三个单元,其中A单元包括液化碳酸盐岩脉(a)、震褶岩(b)、震裂岩(c),发育a-b-c(A1)和b-c(A2)两种组合.飞一段各震积单元组成A1-B-A2-C沉积序列.结合对区域构造背景的分析,认为震积岩的发育与华蓥山断裂带的阶段性活动有关,华蓥山断裂带强烈活动诱发地震是飞一段震积岩形成的动力机制.【总页数】6页(P1012-1017)【作者】罗冰;谭秀成;刘宏;李凌;邹娟;岑永静;邱文彬【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610500;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四川江油,621700;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遂宁,629000;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遂宁,6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HT5H【相关文献】1.川东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识别标志及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J], 刘珣;彭军;夏青松;柳敏;罗文军;2.震积岩的特征及识别标志研究 [J], 王大洋3.歧口凹陷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中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 [J], 祁承山;姜超4.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部地区喀拉扎组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唐文斌;徐胜林;陈洪德;陈安清;梁杰;肖冬生5.川东北元坝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滩暴露标志的识别与地质意义 [J], 刘雁婷;傅恒;陈骥;李秀华;曹竣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液化砂岩脉(牛110井3008。40 m)
肠状构造的褶曲轴面无规律
可循, 纹层连续弯曲很少错断。厚 几厘米到几十厘米, 上下多为正常 的泥层或砂层。在滨 420 、河 158 等井可见肠状构造(见图12)。它是 在薄层泥岩和砂质泥岩内, 振动引 起沉积物液化, 液化物在垂向重力 作用下, 形成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小 型紧闭型褶曲。具有这种构造的 岩石称为震褶岩。
层 面 基 本 平 行 。 脉 体 大 小 不 等 , 宽 一 般 5~ 25mm。形态各异, 一般呈不规则脉状、板状或 蠕虫状等, 有的中部膨大, 向两端变细。脉体在 穿切围岩时可见围岩纹层随之发生弯曲 , 尤其 在脉体两端形成上凸或下凹现象(如图 11 、牛 110 井所示)。地层中的未固结岩层是由砂土 和水组成的,正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但当地震发 生时 , 砂土和水在振动作用下改变其原来的排 列状态液化 , 如果上下已固结岩层因振动断裂 , 就会产生喷砂冒水现象, 形成液化砂岩脉。
图12 肠状构造(滨420井 2634。 70 m)
阶梯状小断层为一系
列小型近平行排列断层, 一 般仅分布在岩层中较薄的范 围内, 剖面长度一般1~ 2 cm, 断距2~ 5mm, 倾角较陡, 呈 上盘下降的正断层, 剖面平 行排列呈阶梯状。在利933、 坨166等井可见阶梯状小断 层(见图4)。
震积岩的特征及识别标志
*岩石类型
1 )原地相震积岩是地震过程中沉积物振动形成的具各种震积构造的岩石。 据路慎强对济阳坳陷古近系震积岩的研究, 提出了震褶岩、震裂岩、震塌岩、 自碎屑角砾岩、内碎屑副角砾岩以及液化角砾岩 6 种岩石类型。 2)海啸岩是与震积岩共生的粗碎屑岩或粗碎屑碳酸盐岩( 近原地相), 包括 2 种岩石类型:地震触发海啸形成的津浪丘状层和海啸浊积岩。海啸岩通常与 典型的震积岩共生,也可孤立出现于背景沉积层中。 3)震浊积岩是地震引发的重力流沉积( 异地相), 是地震引发岩石破裂(碎) 并 发生位移形成的高密度流岩石类型, 包括碎屑流和浊流沉积。
震积岩的特征及识别标志
*震积序列
震积序列是地震事件中地震及其触发的海啸、重力流形成的沉积单元 有规律的组合, 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规律( 环境相) 或沉积作用过程( 事件 相)。震积岩自从 1969 年正式提出以来 , 许多学者对震积岩进行了卓有成 效的研究 , 涉及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 不同岩性的震积岩 , 并建立了 相应的震积序列。 下面结合震积岩形成的年代、 沉积环境、 岩性特征等 对其震积序列进行讨论。
*震积岩
震积岩(seismite)一词,首先由A.Seilacher于1969年提出,原意是指一个 构造活动区未固结的水下沉积物受到地震活动改造再沉积的沉积层。国内学者孙 晓猛、梁定益等认为:震积岩是由 地震作用所产生的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 的灾变事件沉积的。它不是一种岩石的名称,而是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组岩石的总 称。 震积岩( 或地震岩) 主要包括地震过程中原地形成的震积岩、 地震引发海啸形 成的海啸岩和地震引发重力流形成的震浊积岩 3 种类型。
震积岩形成条件
要形成震积岩,首先要有地震作用,地震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和触发机制。 但是,地震作用不仅可以发生在大陆,也可以发生在海底或洋底,如海沟边缘、 大洋中脊、裂谷海盆等。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又称为海震(Seaquake)。海震不 仅可以对近震陆地或岛岭以及海底设施(如海底电缆)造成破坏,而且以引起巨 大海啸(又称津浪一T sunami)和海底重力流造成更进一步的毁坏,也可以引起 震积作用和形成特殊的震积岩一海啸岩一震浊积岩的事件沉积。
震积岩的特征及识别标志
(5)液化均一层段 该层是细粒沉积物由晃动、振荡而稀释液化,性 质趋于均一的结果,其结构均一,多为砂泥,无层理或纹理等沉积构 造,厚度一般0~10cm不等。 (6)海啸岩和震浊积岩 严格地讲,这两类岩石并非古地震作用直接 形成,但在海相地层中,地震常常引发海啸和重力流,形成海啸岩和 震浊积岩,覆在原地相震积岩之上。所以它们是识别震积岩的良好辅 助标志。已有的研究表明,含丘状层理的粗碎屑岩或碎屑灰岩是海啸 岩的主要鉴别标志。震浊积岩是由海啸诱发的浊流所致。
震积岩的特征及识别标志
*识别标志
研究表明地层中能保存下来的,目前能识别的主要是6级以上强震作 用的产物。主要识别标志为振动液化泥晶脉、液化卷曲变形、层内阶梯断 层、假结核构造,以及地震作用引发海啸和浊流形成的海啸岩和震浊积岩。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震积岩识别标志。 (1)液化泥晶脉 泥晶脉是碳酸盐震积岩中一种特殊的构造,它由泥晶方 解石脉组成。泥晶脉可以是直脉状,也可以呈不规则弯曲状,一般厚几毫 米到几厘米不等。直脉状的泥晶脉近与平直,多向上尖灭,近乎平行排列。 (2)微褶皱(震褶岩) 地震作用引起液化卷曲变形形成明显的褶曲,乔 秀夫等称之为震褶岩。其以褶皱轴面及枢纽方向不确定,附近岩层无明显 变形而区别于重力流中的滑塌构造顺层剪切褶曲。地震褶皱纹层常见的单 个褶曲大小为1~20cm,尤以1~5cm较为常见,褶曲宽度多小于1m,常 见20cm左右。
图4 阶梯状小断层(坨166井 3138。70 m)
震积岩的识别 与实例分析
小组成员:代新雲 李亚丁 占 盼 耿继学
目录
震积作用与震积岩
震积岩形成条件 震积岩的特征及识别标志 应用实例分析
震积作用与震积岩
*震积作用
所谓震积作用 ,是指在不同构造与沉积背景下地震作用过程中地壳颤动引起的 各种作用力 (地震振动力、剪切力、挤压力和拉张力等 )对沉积物的改造作用。
震积岩的特征及识别标志
(3)层内阶梯状断层(微裂缝) 层内阶梯状断层为一系列小型近平行 排列断层, 一般仅分布在岩层中较薄的范围内,剖面长度一般 1~2cm, 断距小,倾角较陡, 呈上盘下降的正断层,剖面平行排列呈阶梯状。其 成因为地震引起液化作用停止后,沉积物重新压实使体积变小,导致沉 物表面差异性下沉而形成的。 (4)自碎角砾岩 自碎角砾岩,相当于乔秀夫的震塌岩。角砾化程度自 上而下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上部,破碎强烈,角砾砾径较小,棱角鲜明, 杂乱排列,形态可呈三角形体状、多边形体状、四边形体状。下部角砾 砾径较大,但是角砾基本上未发生位移或倒转,表现为按原岩层产状排 列,角砾岩呈镶嵌状,向下逐渐过渡到微褶曲层段或直接过渡为裂缝层 段。
显微镜下的逐渐变小
图6 微断层
图7 泥质纹层被液化撕裂
图8 液化现象
图9 强烈变形的泥质纹层
图10 强烈变形的油页岩纹层
应用实例分析
在岩心的管理及研究工作中, 发现东营凹陷沙三、沙四段岩心中具有震积 岩。许多地质学家在野外露头研究震积岩的时候, 提出了许多特殊的识别标志, 如液化砂岩脉、角砾状构造、肠状构造、不协调岩块、液化卷曲变形构造、滑 揉构造、液化变形层理、层内错断、阶梯状小断层、地裂缝等。这些标志在东 营凹陷多口井的岩心中均有发现。下面介绍几种研究区明显的识别特征: 液化砂岩脉 与层面垂直或斜交 , 少数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