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十)
课后作业(十)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江南十校联考)学者们普遍认为,决定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主要大国的实力。
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二战后初期,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得到确立
B.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C.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D.1991年,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建立“独联体”
2.(2019·韶关月考)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这表明()
A.美国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B.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D.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3.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右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4.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①“冷战”②杜鲁门主义③马歇尔计划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⑤朝鲜战争
5.(2019·厦门模拟)下图所示为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后的格局,这一局面的出现()
A.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
B.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加速了东北亚冷战格局的形成
D.标志着朝鲜半岛政治分裂的开始
6.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经济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7.(2019届中山第二次诊断)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对某事件发表评论时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
”他所评论的是()
14.(2019届临沂月考)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变化莫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 to MOSCOW(莫斯科),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
材料三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
……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9.13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
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9分)
(2)材料二漫画体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
(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
(要求:以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分)
解析及答案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题干中“国际关系格局”和“主要大国”等语句,不难排除选项B、C、D三项,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A
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是“遏制共产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答案】 C
3.【解析】考查理解迁移和获取漫画信息的能力。
根据漫画文字信息“美国”“欧洲经济”和美元符号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援助欧洲以帮助其恢复、发展经济,这与马歇尔计划一致,故选A。
【答案】 A
4.【解析】本题其实考查对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的理解。
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干涉之外的一切手段,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干涉和遏制的政策。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是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
而朝鲜战争是美国直接武装干涉朝鲜内政的事件,是冷战中的热战。
【答案】 B
5.【解析】考查学生获取图片信息与分析理解的能力。
从图片中的“平壤”、“汉城”、“1953年形成的军事停火线”,可知反映的是朝鲜半岛分裂。
A、B、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题干体现的是美国对欧洲态度的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
【答案】 D
7.【解析】A、C项都是苏联主动进攻的表现。
B项说法与“退让”的含义也不相符。
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8.【解析】首先把握该组织成立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然后把握其宗旨“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综合分析,显然只有不结盟运
动最符合题意。
【答案】 D
9.【解析】本题考查苏东剧变的本质。
苏东剧变,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了政权,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 D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国际格局。
根据题干时间“1988年和1990年”和图中美苏领导人的交往分析,此时处于冷战的末期。
A、B、D三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11.【解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因此D项说法不准确,C项说法不符合事实。
A项说法与题目没有关系,也可以排除。
综合考虑,应该选B。
【答案】 B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材料表明,中国、德国、印度等国家正在日益崛起,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A、B、C三项结论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7分,第14题25分,共52分)
13.【解析】本题考查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出现了美苏两极格局,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90年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有国家实力、世界经济的发展、外交政策的变化等。
【答案】(1)A:杜鲁门主义;B:经济互助委员会;C:华约组织。
(2)综合国力的强大。
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抗)。
(3)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成立,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4)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大国综合实力的消长;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等。
14.【解析】第(1)问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回答,特别是美苏以及西欧传统强国的势力削弱的事实。
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的“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信息回答。
注意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
第(3)问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答案】(1)背景: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美国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成为其障碍。
行动: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
(2)现象:经济全球化。
背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结束。
(3)观点一:“多极合作时代”能够实现。
理由: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主要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作、谈判、协商为主。
观点二:“多极合作时代”不可能实现。
理由: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有些国家以战争方式解决一
些地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