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
教学要求1.经过习作继续领略中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绚烂的文明。

在实际中提高文物维护看法,树立〝维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观念。

2.引导先生积聚景色名胜区的有名的对联。

学习课文引见事物时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学写导游词。

3.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和故事,培育先生搜集资料的习气。

指点先生说话应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重点难点1.口语交际时突出怎样维护文物。

2.习作时突出导游词的特点。

3.指点先生说话、写文章要清楚详细,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教具
预备
幻灯片(遭到破坏的文物的图片)、一些景点的风景资料(有关的故事、传说)
教学
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围绕维护长城的效果展开讨论,提出维护长城的建议,停止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进程
一出示幻灯片,创设情境
教员: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但由于种种缘由,有的文明古迹遭到了破坏。

下面是一那么关于长城的报道。

出示幻灯片:
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

少量游人涌入,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

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渣滓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

外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设梯子,设点收费。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维护区内建起了许多与长城很不协调的修建物,减速了对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

二展现图片,激起情感
图片内容可不拘泥于长城现状,也可围绕其他文物古迹。

三感悟重点,明白要求
1.读了这那么报道,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多角度谈感受,如为文物遭到破坏感到担忧,对人们无知地破坏文物感到气愤、着急……目的是谈真实看法。

)
2.摆在大家面前的关键效果是什么?(板书:维护文物)
3.怎样维护?提出维护建议。

四分小组讨论
五全班交流,教员点拨
点拨重点:
1.条理。

剖析现状谈感受提出维护文物的建议表达对美妙未来的畅想
2.突出重点。

六教员指点后,小组协作练习,互评互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写引见〝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教学进程
一出示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引见〝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引见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征的内容向大家引见,可以讲景点风景,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观赏旅游的本卷须知。

写好以后,可以依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停止解说。

二剖析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1.内容:引见〝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2.步骤:(1)确定习作目的(哪处〝世界遗产〞);
(2)选取对此处〝世界遗产〞的引见内容。

(可以是有特征的风景,有关故事、传说,观赏旅游的本卷须知……)
3.留意:导游词要有导游的特点。

你的引见既要吸引游客,又要使游客了解与此处景点相关的更多信息。

三团体思索并预备相关资料
四小组交流,相互指点
五各组推选一二人在班内模拟导游解说
六例文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游览社的导游员,我姓×。

明天,我将陪伴大家共同旅游北京的名胜古迹——故宫,希望我的解说,可以使北京给您留下深入的印象。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管最完整的宫殿修建群,又叫紫禁城。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修建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盘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四角各建有一座精巧的角楼。

故宫基本上是依照明中都皇宫的方式修建的,是明清两朝20多位皇帝的皇宫。

明清在此停止统治的时间长达5个世纪。

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位置和它精巧的修建群体,所以在1987年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到了«世界遗产名录»当中。

如今我们面前这座宏伟的修建就是太和殿。

它的屋顶正脊上还有一个高3.36米的大吻,往下还有11个垂脊兽。

在我国现代,异兽的数量越多,代表殿宇的等级越高。

请大家随我来,如今我们离开了中和殿,它在明朝的时分曾经叫做华盖殿和中极殿。

过了这儿,再往前就是保和殿了,明朝时这里曾经叫做谨身殿、建极殿,顺治年间改为保和殿,其称号来源与太和殿相反,都是保和太和之意。

保和殿在明清两代用途不同。

明朝在举行册立大典的时分,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内更衣。

清朝时在此宴请王公大臣,乾隆五十四年后在此殿试。

明天的旅游就要完毕了,在故宫的这段光阴,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久记忆。

同时,也请您把首都人民的祝愿带给您的家人和冤家。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积聚景色名胜的有关对联,了解、背诵,感受风景的美。

2.搜集有关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感受其魅力。

3.明白本单元描画景物时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无看法地学习运用。

教学进程
一我的发现
1.出例如句,剖析对话。

(1)两句区分要讲什么?(第一句讲城墙顶宽,第二句讲俑坑大。

)
(2)区分运用了哪两种熟知的事物来停止对照?(马路、篮球场)
(3)这样描画有什么益处?(笼统、易懂)
2.寻觅已学过的文章中相似的描画方法。

(1)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假设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2)小岛把湖水分红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3.实际,学习运用表达方法。

把以下两句话描写得愈加笼统。

(1)这条蛇真小。

(2)这条路弯弯曲曲的。

二日积月累
1.读对联,细品味。

(1)读对联,了解对联区分描画了哪个景点。

(指名读,读准字音。

)
(2)交流对对联的大体了解。

①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描写颐和园月波楼)
小路两边幽竹茂盛,竹丛的影子投上去,路上像是铺满了或浓或淡的云。

入夜后,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周围似乎罩上一层薄纱,各种花木的影子印在窗帘上,深深浅浅的,很是美观。

②树红树碧上下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描写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交流四川青城山真武殿的相关资料、图片。

③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描写山东济南大明湖)
由先生引见大明湖的美景,交流图片资料。

④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无情。

(描写江苏苏州沧浪亭)
由先生引见苏州沧浪亭的资料及相关图片。

2.再读对联,赏美景。

3.展现图片,赞誉景。

4.背背对联,记美景。

三宽带网
1.课前作业。

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2.方法指点。

(1)留心在书报中所见的资料。

(2)查阅或购置有关的旅游类书籍、杂志或纪录片。

(3)访问旅游过名胜古迹的亲朋好友,从门票、旅游手册、照片上获取信息。

(4)实地旅游时留意搜集、记载资料。

(5)观看电视中的相关节目。

3.搜集同一景点资料的同窗自在组合为一组。

(做到种类全,有图片、诗词、故事、传说、景色引见……)
4.展开〝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实际展现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