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I)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I)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与黑眼睛,其区别关键在于下列哪一结构所含的色素不同?()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脉络膜
2.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3.“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4.无论远处或近处的物体,正常人的眼睛都能看清,主要原因是()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B.瞳孔可以放大和缩小
C.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D.眼球前后径的变化
5.注意观察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一般都有“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好习惯,原理是()
A.时间抓得紧,不浪费时间
B.有良好的作息制度
C.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
D.及时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
6.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由于气压变化大,乘务员有时要给乘客分发口香糖并要求他们完成咀嚼动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保护鼓膜 B.防止打瞌睡C.帮助呼吸 D.保持口腔卫生
7.呼吸道感染时,还可能发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下列何种结构进入到中耳引起的()
A.外耳道B.内耳 C.鼻腔 D.咽鼓管
8.如果一个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则患者()
A.为近视眼,要配戴凹透镜B.为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
C.为近视眼,要配戴凸透镜D.为远视眼,要配戴凹透镜
9.下列各项,可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变化的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
C.汞、镉等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D.白色污染
10.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右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推测丙是()
成分甲乙丙
水90 99 95
蛋白质7.00 0.00 0.00
葡萄糖0.10 0.10 0.00
无机盐0.72 0.72 1.50
尿素0.03 0.03 2.00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液
11.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A.聋哑人打手势 B.鹦鹉学舌 C.宠物狗算算术 D.望梅止渴
12.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实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明确规定,醉酒驾车将面临刑事处罚.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A.发生酒精中毒 B.酒精麻醉脑,使行为失控
C.酒精灯增加肝脏负担D.酒精使心血管受损
13.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在()里.
A.大脑 B.小脑 C.耳蜗 D.半规管和前庭
14.视觉的形成分为两步骤,下面正确的是()
A.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光后在视网膜成像;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B.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光后在视网膜成像,在感光细胞形成视觉
C.通过晶状体、玻璃体折光;在视网膜上成像
D.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光;由晶状体产生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成像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食虫鸟见到黄蜂不敢吃
B.熟睡的人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C.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的热烈掌声
D.含羞草受到振动叶片并拢,叶柄下垂
16.在一个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被切断,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不能完成
B.反射活动能完成
C.神经冲动不能传到效应器
D.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
17.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
A.手碰到火迅速缩回
B.听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C.吃食物分泌唾液
D.切洋葱时流眼泪
18.内分泌腺不同于外分泌腺的主要特点是()
①没有导管②具有导管③由腺细胞构成④分泌激素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⑥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19.下列例子中,因缺乏激素而引起的是()
A.糖尿病B.佝偻病C.坏血病D.脚气病
20.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是()
A.防止白色污染
B.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C.营造森林绿地,禁止乱砍乱伐
D.使用无氟冰箱
21.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可导致()
A.噪声污染 B.酸雨 C.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
22.某人后脑部分受损,心跳和呼吸立即停止,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
A.小脑 B.大脑 C.脑干 D.脊髓
23.图甲是人体内分泌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乙中右侧的男性是激素分泌异常患者.患者的病因是()
A.①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B.②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C.③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D.④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
24.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都有关的一组是()
①酸雨②潮汐③夜盲症④水俣病⑤大脖子病⑥痛痛病.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⑤
25.“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把人的眼球比作一架带胶卷的照相机,则相当于镜头的是[ ] ;相当于胶卷的是[ ] ;相当于光圈的是[ ] .
(2)守门员注视从远处向他飞来的足球时,图中[4]发生的变化是.
(3)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 ] 发生了病变.
(4)如果过度变凸,或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配戴加以矫正;而远视眼需配戴镜进行矫正.
27.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1] 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2]传到脊髓里特定的[3] ,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 传到[5],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功能.(3)“谈虎色变”等反射是与有关的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28.如图所示酸雨的形成,据图回答:
(1)图中A为等,A来源于.
(2)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其中的有害成分是,它呈气体状态,可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酸雨(填“一定”或“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
(3)图中B的pH比正常雨水的pH.
29.“快乐向前冲”是山东电视综艺频道推出的一项大众娱乐节目,它以“拼搏”、“进取”、“欢乐”的特点赢得人们极大关注.2011年7月“快乐向前冲”以让“我们东营人拥有实现自己心中梦想的理念”为主旨在东营海红港精彩上演.
(1)“Three,two,one,action!”伴随着口令,选手立刻踏上“疯狂跑道”,开始激情闯关.选手耳内的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形成了听觉.
(2)在“水上平衡木”一关,选手灵活调整姿势、准确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的调节功能.
(3)选手奔跑、跨越、弹跳、攀爬等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都是由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4)比赛中选手的各种运动和各项生理活动都需要足够的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5)比赛中更多的氧气进入选手腿部骨骼肌的途径为:肺中氧气→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骨骼肌.依此方法,请写出腿部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腿部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
30.眼和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如果患了近视眼及时配戴加以纠正,才能使物象成在上.
(2)如果眼睛在白天看物正常,傍晚时看不清东西,是由于食物中缺乏,多吃胡萝卜也起作用,因为.
(3)小洋同学过年时放鞭炮,不小心右耳失去听觉.他的教训告诉我们,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
(4)小刚的眼睛里被称为“黑眼珠”的部分是指,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
(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不同的光线下,人的瞳孔大小怎样变化?.
31.某单位为离休老人进行了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异常者情况如下:
1号老人双眼结构完好,但左眼失明;
2号老人双腿肌肉正常,医生针刺他的左腿,老人有感觉无运动;
3号老人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右侧肢体不能活动,医生诊断为脑血栓;
4号老人左侧下肢肌肉瘫痪、感觉麻木,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请结合上面相关病症进行分析:
(1)1号老人左眼失明,可能是发生了病变.
(2)2号老人针刺左腿的反射不能顺利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是最可能受损的结构是.(3)3号老人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是血栓造成了出现异常.
(4)4号老人左侧下肢肌肉瘫痪、感觉麻木的原因是受到损伤.
32.资料:科学家发现,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科学家推测胰岛分泌一种能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后来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胰岛素,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了成功,开创了治疗人糖尿病的新纪元.分析以上资料,填写下列空格,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1)发现问题: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还出现了糖尿病人的症状.
(2)做出假设:胰腺对控制血糖含量有作用.
(3)设置对照实验:结扎狗的胰管,与病狗进行比较.
(4)实验结果:胰腺大多萎缩,只有活着,并且尿液中葡萄糖.
(5)做出新的假设:胰岛会分泌一种能调节物质.
(6)进一步实验: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用于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成功.
(7)实验结论:.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刘杜中心学校七年
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与黑眼睛,其区别关键在于下列哪一结构所含的色素不同?()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脉络膜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与黑眼睛,指的是虹膜的颜色.
【解答】解: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色素含量与皮肤颜色是一致的,并且与种族的遗传有关系;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呈黑色;西方人是白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少,基质层中分布有血管,所以,看上去眼珠呈浅蓝色.
故选:C
2.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考点】眼的保健.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眼睛使用和保护.解答时可以从预防近视眼的“三要、五不看”和近视眼的矫正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
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A.
3.“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视觉的形成,首先明确眼球的结构.
【解答】解:在眼球的结构中,要想使得光线能够通过,眼球的结构必须是无色透明的.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故选:A
4.无论远处或近处的物体,正常人的眼睛都能看清,主要原因是()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B.瞳孔可以放大和缩小
C.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D.眼球前后径的变化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
【解答】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故选:C
5.注意观察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一般都有“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好习惯,原理是()
A.时间抓得紧,不浪费时间
B.有良好的作息制度
C.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
D.及时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
【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通过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解答】解:通过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如时间抓得紧,不浪费时间;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劳逸结合,动静交替;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等.其中“当天的功课当天清”
的好习惯,是尊重遗忘规律的基础上,即使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注意观察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一般都有“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好习惯,原理是及时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
故选D.
6.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由于气压变化大,乘务员有时要给乘客分发口香糖并要求他们完成咀嚼动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保护鼓膜 B.防止打瞌睡C.帮助呼吸 D.保持口腔卫生
【考点】耳的保健.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
故选:A
7.呼吸道感染时,还可能发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下列何种结构进入到中耳引起的()
A.外耳道B.内耳 C.鼻腔 D.咽鼓管
【考点】耳的保健.
【分析】在耳的结构中,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分析作答.
【解答】解: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因此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
故选:D
8.如果一个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则患者()
A.为近视眼,要配戴凹透镜B.为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
C.为近视眼,要配戴凸透镜D.为远视眼,要配戴凹透镜
【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近视眼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如图:

故选:A.
9.下列各项,可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变化的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
C.汞、镉等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D.白色污染
【考点】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生物富集,指的是环境中含有无法排除的有害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等)在生活於其间的生物体内沉积的现象.
【解答】解:构成酸雨、白色污染的物质,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不会在植物体内积累;汞、镉等物质会被植物吸收,但这些有害物质很难排出体外,便逐渐在生物体内积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有害物质就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故选:C.
10.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右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推测丙是()
成分甲乙丙
水90 99 95
蛋白质7.00 0.00 0.00
葡萄糖0.10 0.10 0.00
无机盐0.72 0.72 1.50
尿素0.03 0.03 2.00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液
【考点】尿液的形成.
【分析】由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在肾小管中流的液体是原尿,输尿管中的液体是尿液.(2)原尿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形成的,尿液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形成的.
(3)肾小球过滤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肾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液体丙中没有葡萄糖、没有蛋白质,所以是尿液.
故选C
11.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
A.聋哑人打手势 B.鹦鹉学舌 C.宠物狗算算术 D.望梅止渴
【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聋哑人打手势”和望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小狗做算术题、鹦鹉学舌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AD.
故选:AD
12.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实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明确规定,醉酒驾车将面临刑事处罚.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A.发生酒精中毒 B.酒精麻醉脑,使行为失控
C.酒精灯增加肝脏负担D.酒精使心血管受损
【考点】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思考解答.
【解答】解: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
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脑,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
故选:B
13.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在()里.
A.大脑 B.小脑 C.耳蜗 D.半规管和前庭
【考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分析】耳的结构中,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们分别有收集声波和传送声波的作用;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内耳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管腔,三部分管腔分布有相应的感受器,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解答】解:A.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等,A错误;
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体的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错误;
C.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但没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C错误;
D.前庭和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D正确.
故选:D
14.视觉的形成分为两步骤,下面正确的是()
A.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光后在视网膜成像;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B.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光后在视网膜成像,在感光细胞形成视觉
C.通过晶状体、玻璃体折光;在视网膜上成像
D.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光;由晶状体产生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成像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分析】此题考查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有关知识点.
【解答】解: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故选:A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食虫鸟见到黄蜂不敢吃
B.熟睡的人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C.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的热烈掌声
D.含羞草受到振动叶片并拢,叶柄下垂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分析】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解答】解:ABC、“食虫鸟见到黄蜂不敢吃”、“熟睡的人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的热烈掌声”,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