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请别放弃大便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检请别放弃大便常规
现如今,在体检中,大便常规检查属于基础检查项目,但是,大多数人觉得非常麻烦,就省略了大便常规检查。
实际上,大便常规检查非常主要,是不可放弃的关键项目,也是了解自身健康情况的重要项目,能够有效诊断机体是否存在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寄生虫感染、出血、溃疡、炎症,因此,必须要重视起大便常规检查。
通常的情况下,大便常规检查能够反应诸多疾病,而人们在生活中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则必须要前往医院展开大便常规体检:
(1)便秘
所谓的便秘,具体所指的是减少排便次数,正常人每日需要排便1至2次,如果每周排便的次数低于3次,则可以认定为便秘。
但是,并不是所有便秘都必须要经过大便常规检查。
只有在便秘过于严重,同时伴有便血、呕血、呕吐、恶心、腹痛等多种不适症状时,需要前往医院及时就诊。
(2)便血
所谓的便血,具体所指的是在肛门处,血液随着粪便一同排出,造成大便呈现出柏油样、暗红色、鲜红色。
如果患者便血时并未存在痔疮,则必须要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溃疡、肝硬化所造成的消化道出血有所警惕。
另外,如果伴有大量便血、肛门疼痛、腹痛、呕血、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3)大便时间过长
正常的情况下,人大便的时间约为5至10分钟,绝大多数的人都了解,如果大便时间较长,则预示着存在疾病。
大便时间过长极有可能是由于痔疮、胃肠道功能紊乱造成的。
如果在大便期间伴有肛门疼痛、腹痛等现象,要前往医院及时就诊。
(4)大便过稀或过硬,存在粘液、脓血现象
如果存在此种现象,则表明消化道出现异常,拉肚子期间会发生大便过稀的现象,预示着可能存在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等情况,而脓血、粘液的现象更为严重,极有可能是急性细菌性痢疾导致。
(5)大便变细或者如厕困难者
出现此情况,应该对直肠癌有所警惕,由于直肠癌会造成直肠变窄,出现大便困难,因此,必须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在大便常规检查之时,主要包含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隐血试验。
具体内容为:
1.
一般性状
在正常的情况下,大便为黄色软便。
如果大便颜色存在异常,则表示存在以下异常现象:
第一,黑色或柏油样。
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最为常见,例如:消化道肿瘤、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溃疡病出血等。
另外,如果患者服用过铋剂、铁剂或者是动物肝脏及血以后,也会造成粪便呈现出黑色。
第二,白陶土色。
在患者服用钡餐造影后或者是胆道完全梗阻时最为常见。
第三,果酱色。
在肠套叠或者是阿米巴痢疾时最为常见。
第四,红色。
在下消化道出血,例如:放射性结肠炎、结肠癌、肠息肉、肛裂、痔疮等,或者是在患者服用过阿司匹林、利福平、保泰松、酚酞、红辣椒、番茄后最为常见。
第五,绿色。
患者由于过快蠕动肠管,造成胆绿素在肠内尚未转变呈粪胆素时最为常见。
多发于婴幼儿空肠弯曲菌肠炎以及急性腹泻时。
第六,米泔样便。
在副霍乱、重症霍乱患者中最为常见。
第七,细条样便。
在直肠癌患者中最为常见。
第八,稀粥样便。
在患者服用过缓泻剂以后最为常见。
第九,水样便。
在食物中毒、急性肠炎患者中最为常见。
针对于婴幼儿来讲,副霍乱、霍乱、蛋花汤样便时可见米泔水样便;出血性小肠炎可见赤豆汤样便。
第十,黏液便。
在慢性结肠炎或者是结肠过敏症患者中最为常见。
第十一,黏液脓血便。
在慢性、急性痢疾患者中最为常见。
第十二,凝乳块。
在婴儿粪便中最为常见。
通常呈白色块样物,为饮食过多、酪蛋白消化不良或者是脂肪所导致。
2.显微镜检查
通常的情况下,正常显示为阴性(-),存在异常时,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发现红细胞(RBC)。
在结肠肿瘤、肠结核、肠道炎症、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最为常见。
第二,发现白细胞(WBC)或脓细胞。
在肠道炎症患者中最为常见。
数量的多少能够对肠道炎症的程度做出反映。
第三,发现寄生虫卵。
在肠道寄生虫疾病患者中最为常见。
3.隐血试验
正常的情况下显示为阴性,在阳性之时,通常在肝硬化、溃疡病、伤寒、胃肠道恶性肿瘤所引发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最为常见。
粪胆原检测显示正常为阴性,在阳性之时,通常,在溶血性黄疸患者中最为常见。
如果上消化道的出血量低于100毫升,肉眼及镜检无法发现粪便内的血液,此时,应该通过隐血试验展开判定。
健康患者在忌食动物血以及绿叶菜时,隐血试验为阴性,如果忌食上述食物仍持续阳性,则代表消化道慢性出血。
粪便细胞正常则显示为无红细胞的,偶见白细胞,而如果发现红细胞过多,则表明患者存在痔疮出血、结肠癌、肠炎、痢
疾等现象;如果发现白细胞过多,则表明患者存在细菌性痢疾、肠炎。
在通常的情况中,粪便不会存在虫卵以及寄生虫,如果在粪便中发现寄生虫以及虫卵,则代表患者的体内存在寄生虫。
正常粪便的颜色通常为黄褐色,而如果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现象,粪便颜色则可能呈现为黑色或者是柏油色;如果患者存在痔疮出血、结肠癌、细菌性痢疾等现象,粪便颜色则可能呈现为红色、血色;如果患者存在阻塞性黄疸,粪便则呈现为白陶土色;婴儿如果存在消化不良,粪便颜色则呈现为绿色。
通过性状的层面而言,成形软便属于正常的粪便性状。
如果粪便呈粥样或水样稀便,则极有可能是因为伪膜性肠炎、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造成;如果粪便呈凝乳块状,则极有可能是因为牛奶或乳汁消化不良造成;如果粪便呈细条状便,则极有可能是因为直肠狭窄造成。
在大便常规检查期间,以下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格外重视:
第一,不可过度暴饮暴食。
在开展大便常规检查以前,患者应该正常饮食,避免大吃大喝,降低对肠道产生的影响。
第二,如果粪便存在脓血,则必须要在取样检查的过程当中,采集脓血的部分。
第三,在取样检查期间,可以利用木片或者是竹签取样,样本如蚕豆一般大小即可,随后,将大便放置于标本盒子当中,写好患者姓名。
第四,在检查之时,针对于水样大便而言,应该在容器中保存。
第五,如果对患者是否存在寄生虫进行检查,则必须要在大便的不同部位蘸取少量粪便展开检查。
总体而言,大便常规检查是对人体健康情况做出判断的非常关键的检查项目,对一些疾病的诊断起到十分主要的参考意义,无论是患者自身还是医务工作者,都必须要对大便常规检查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将对大便常规检查的轻视态度做出转变,能够对检验的内容认真分析,确保身体始终处于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