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变得优秀,你要掌握这六种能力,构建出“非对称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变得优秀,你要掌握这六种能⼒,构建出“⾮对称竞争优势”什么是“⾮对称竞争优势”呢?
近来刚看完⼀本书《⾮对称思维》,作者宗毅⽼师被誉为传统企业转型互联⽹最成功的企业家
之⼀。
他这本书⾥有很多知识和观点都有⾮常有价值。
其中宗毅⽼师谈到⼀个观点,传统的教育把我们的思维模式束缚在⼀个极为狭⼩的空间⾥。
这种思维模式,在这个“跨界”互动的时代,会很容易导致我们缺乏弹性,没有创造⼒、不敢试
错,不敢颠覆⾃⼰,从⽽导致⾃⼰缺乏竞争⼒。
例如同⼀个学校毕业的学⽣,毕业时⼤家的起点都差不多,但是五年后就分出差距,到⼗年后
同学聚会时⼤家就完全变了样。
在不同⼈的⼿⾥,选择不同,即便开始时⼤家是平等的,对称
的,最后的差距也就会慢慢产⽣。
⽽这,就是“⾮对称思维”在起作⽤。
你还在想着这个星期要不要加班涨⼯资时,别⼈就已经跳出这个圈⼦去思考,尝试去寻找⼀些
适合⾃⼰的副业或项⽬增长收⼊,建⽴⾃⼰的“⾮对称竞争优势”。
毕竟在⼀些对称的⾏业⾥,⼤家都知道挣钱,然后⼀拥⽽⼊投奔进去,我挣钱,你挣钱,他挣
钱,那么其结果就是资源被分摊得越来越少,最后⼤家都挣不到钱了。
⽽那些挣到钱的⼈,⽆
⼀不是构建“”⾮对称竞争优势。
所以,想要变得优秀,就要懂得运⽤⾮对称思维,给⾃⼰打造强⼒的竞争⼒。
当然,要掌握这种“⾮对称思维”并不是⼀蹴⽽就的事情,我们最好先给⾃⼰培养⼀些底层迁移能
⼒,才能够有机会构建出这种“⾮对称竞争优势”。
以下六种能⼒,就是属于这些底层的可迁移能⼒。
学会如何正确沟通
你认为⼝才在当今的时代重要吗?
试想⼀下,如果你有⼀个很好的想法,想去实现它,但单靠⾃⼰的能⼒⼜做不到,那你是不是
需要跟别⼈合作才可以?
既然要跟别⼈合作,那么你跟这些⼈打交道的时候,最常⽤到的是哪⼀种能⼒?⾃然就是沟通
能⼒了。
假如你是⼀个产业链的下游,你想找到适合⾃⼰产品供应的上游,难道你坐在家⾥,通过⼿机
写⼏句话就能够做到吗?
肯定不⾏!我们需要⾛出去,跟这些上游交谈、沟通、商量,最终达成合作的局⾯。
这些都需要⽤到我们的⼝才,也就是沟通能⼒。
例如我们熟知的马云,他的沟通能⼒就⾮常强,不仅中⽂的表达能⼒强,英⽂的表达能⼒也很
强。
很多时候我们不认同他的话,因为他的这些话不是说给我们普通⼈听的,⽽是说给某些特定的
⼈听的。
只要那些⼈认同他的话,他就可以继续拓展事业。
管理⼤师史蒂芬·柯维在其著作《⾼效能⼈⼠的七个习惯》中提⾼关注圈和影响圈两个概念。
所谓关注圈,就是我们⾃⼰乐意关⼼、投放注意⼒的事情。
⽽在关注圈⾥的事项,⼜可以分为
两类:
1,事情是在我们的能⼒掌控范围内,我们可以施加影响;
2,事情超出个⼈能⼒范围,⽆法施加影响。
第⼀类的事项,就是属于“影响圈”。
那些厉害的⼈,通常都会把⾃⼰的精⼒放在“影响圈”上,专⼼做⾃⼰⼒所能及的事情,形成⾃⼰的独特优势,并通过沟通使⾃⼰的影响圈不断扩⼤,⾃⾝影响⼒也越来越强。
所以说,专注建⽴⾃⼰的独特优势很重要,但运⽤沟通能⼒,让我们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更⼤的效⽤,也⼀样重要。
那怎能训练⾃⼰的沟通能⼒呢?
第⼀,锻炼⾃⼰的胆量。
抓住⼀切能够⾃我表达的机会,不怕犯错,通过不断强化⾃⼰对于讲话的适应性⼼理,塑造出良好的⼼理素质。
第⼆,学会正确的沟通技巧。
不断是通过阅读书籍,还是学习模仿的对象,通过不断的试错和练习,让⾃⼰找到适合⾃⼰的沟通⽅式。
第三,脑⼦⾥要有沟通的内容。
知识和阅读都是沟通的财富,每个⽉定期阅读不同的书籍和杂志,能够让我们对外界保持敏锐的触觉和想法,这样与⼈沟通时,才能做到有话可说,⼜与时俱进。
提⾼⾃⼰的财商能⼒
财商能⼒很重要,⾄少对于我们如何管理好⾃⼰的钱,会有很⼤的帮助。
毕竟⼀个连⾦钱都不会管理的⼈,他⼜怎么懂得挣钱呢?
那些会挣钱的⼈,肯定都是懂得会管钱的⼈。
即便表⾯上看来,对⽅好像花钱如流⽔似的,但实际上,只要对⽅是在操控着⼀个健康的现⾦流,那他怎么花钱,也只是他⾃⼰的消费观问题⽽已。
但如果你缺乏财商,你就很难知道钱是怎么来,更不知道钱怎么花才能够产⽣价值了。
宗毅⽼师在书中说道,财商是⼀种思维,更是⼀种习惯,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例如《富爸爸,穷爸爸》就是⼀本教导提⾼财商的书。
很多⼈以为,看完这本书就已经发家致富,挣到⼤钱,然⽽这本书,只是教导我们⾦钱的运作规则。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清崎在⾃⼰的另⼀本著作《提⾼你的财商》⼀书中写道,在现今这个时代,不管我们是穷⼈还是富⼈,不管我们聪明还是不聪明,财商教育都事关我们的⽣存。
我们⽣活在信息的时代。
信息时代的问题是信息超载,也就是说,现代世界充斥着太多的信息。
⽽财商的教育,就是让我们更好地利⽤这些信息。
清崎给出这样⼀个公式:信息+教育=知识
缺乏财商教育,我们就⽆法将信息转化为可以利⽤的知识。
没有财务知识,我们的⽣活就很容易陷⼊被动。
那怎么提⾼⾃⼰的财商呢?
1,学⼀点经济和⾦融⽅⾯的知识;
2,掌握⼀些理财⽅⾯的知识;
3,从游戏中吸收⼀些经济学原理。
尽早训练⾃⼰的财商,我们才会把财商思维变成⾃⼰的本能。
在这⾥我给⼤家推荐⼀本书,叫《⼩狗钱钱》,⽐起《富爸爸穷爸爸》,更适合我们普通⼈学习财商。
正确的思维模型和想象⼒
巴菲特的黄⾦搭档查理·芒格,有⼀句很经典的话:“在⼿⾥拿着铁锤的⼈看来,世界就像⼀颗钉⼦。
”
如果把⼈们的观念和⽅法⽐作⼯具,那么这个⼯具背后隐含的就是思维模型。
芒格提倡要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从⽽形成⼀个思维模型的复合框架,形象⼀点说就是⼀个“思维模型⼯具箱”。
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仅仅只有“钉⼦”,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需要通过⼯具帮助,才能挖掘出来。
如果我们只有锤⼦⼀个⼯具,⼜怎能⽐得上别⼈的⼀整套⼯具箱呢?何况⼯具也要与时俱进,我们在⽤锤⼦的时候,说不定别⼈已经⽤上了冲击钻了。
所以,我们每个⼈不仅要形成⼀个属于⾃⼰的思维模型,⽽且还要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
举⼀个亲⾝的例⼦。
我⽗亲是在⾹港做⼯程⽅⾯的⼯作。
在疫情期间,⼤家停⼯停业,他就问在内陆⼯作的我有没有影响。
当时我回答是现实的⼯作已经停下来,但⽹上的⼯作并没有停。
⽗亲很奇怪,⽹上是什么⼯作?知道我是写⽂章后,就更加奇怪了!写⽂章居然能够挣钱,还维持得了⽣活?然后还⽤⼀句俗语跟我说:⼗个写⽂的⼈,九个都会饿死。
⽗亲的思维,就停留在以前那个年代,以为写作就是⽤传统的⽅式,我写⼀篇⽂章寄给编辑,获取稿费。
如果我们停留在这种旧有的思维模式,我们就⽆法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提⾼⾃⼰的财富了。
新时代的写⽂⽅式是,看你的⽂章能吸引到多少⼴告费。
如果你的⽂章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流量,那么其⼴告费⾃然多,你挣到的钱也⾃然就多了。
这就是新时代的思维模式。
所以说,正确的思维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毕竟时代的发展会涌现出很多新机会,想要抓住这些新机会,就要不断学习。
⽽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学会和时代相匹配的思维模型。
那如何构建这种思维模型呢?
1,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新兴事物的运作模式;
2,学习新事物的底层逻辑,诸如如何创收,经营等;
3,深⼊其中⼀个领域去构建认知,打通学习渠道。
只要思维变了,出路才会变。
这也是为什么想象⼒同样重要的原因。
敢想,敢闯,敢去做。
持续学习的能⼒
⼈⽣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持续充电⽐赢在起跑线更重要。
宗毅⽼师说道,⼆⼗年前,他们那⼀代⼈⼤学毕业后,是否持续学习对个⼈的影响并不⼤,因为靠⼤学的那些专业知识可以⽀撑很久。
但今天会发现,学习已经和吃饭、睡觉⼀样,变成了⼀种⽇常必需品。
原因只有⼀个,就是世界变化太快了,知识更新得太快,⼀不⼩⼼就会落伍。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的知识,甚⾄是否定⾃⼰的过往经验,以空杯的⼼态去学的东西,否则就⼀定会被边缘化。
⽽怎么学呢?⼀般情况下,我们最好通过“实⽤性原则”去学习。
好⽐我们学习骑⾃⾏车,我们想要把车骑好,没必要去学习动⼒学,机械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
只要我们坐上车试过⼏次,跌过⼏次倒,我们⾃然就懂得怎么骑⾃⾏车。
实⽤性原则,意味着我们要根据⾃⼰现实⽣活的客观需求,针对性地输⼊相关知识。
当然,⼤部分⼈在输⼊知识时,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但如果想构建⾃⼰的知识体系,最好给⾃⼰构建出⼀些实践性的任务。
输⼊⼀定要有⽬的性,要针对某⼀个范畴的去积累,不能东学⼀下,西学⼀点这么零散。
在输⼊之前,你⼀定要问⾃⼰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这类知识,
2,你需要通过这些知识解决哪⽅⾯的问题?
3,这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够,有具体⽬标吗?
只有根据这些问题,设定具体的学习范围,然后再从不同的渠道输⼊⾜够的知识,你才能够建⽴知识的脉络。
这才是可持续学习的能⼒。
抗挫折能⼒和健康的⾝体
这是最后两种能⼒。
我们都知道,强⼤的抗挫折能⼒,可以让我们⿎起勇⽓,跳出⼼理的舒适区,去发现外边的新机会。
在舒适区⾥,我们的不确定感、匮乏感和脆弱感都降到最低,我们能够感受到所有的⼀切都在⾃⼰的控制范围内,这是⼀种很熟悉、很舒服的感觉。
但是,如果我们⼀直待在舒适区⾥,惰性就会越来越⼤,好像胶⽔把我们黏在原地似的,⽆法动弹,慢慢被时代落下。
⽇本作家渡边淳曾出版⼀本叫《钝感⼒》的书。
书中写道:“‘钝感’是相对‘敏感’⽽⾔的。
由于⽣活节奏加快,敏感的⼈往往容易受到伤害;⽽钝感的⼈虽然给⼈⼀种迟钝、⽊讷的感觉,却能让⼈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馁。
”
这个钝感⼒,与抗挫折⼒也有异曲同⼯之妙。
只是抗挫折⼒还有⼀层含义,就是能把“不好的事情”变成好事。
也就是说,能从失败中看到机遇。
所以,越是年轻,越要早点经历些挫折,培养出抗挫折的能⼒,才敢去进⼀步犯错,在错误中学习。
当然,除此之外,最好还要有强健的⾝体。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快速适应环境,快速调动最好的状态来应对挑战。
有意识地给⾃⼰安排做⼀些运动项⽬,锻炼好⾃⼰的⾝体吧!毕竟⾝体是⾰命的本钱。
当我们有⼀个健康的体魄,再加上前⾯所说的⼏种底层可迁移能⼒,那么我们就有更多的资本去构建出⾃⼰的“⾮对称竞争优势”了。
我们也会慢慢从中,变成⼀个更加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