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3.4《离子反应》(第7课时)教案 鲁科版选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时)
【题13】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D)
A.NaHSO3
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C.NaOH
溶液滴入Ba(HCO3)2
溶液中 D.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解析】对于该类题目只能逐个分析,去掉错误答案。

NaHSO3粉末加入HNO3中开始放出气体,当HNO3浓度很小时放出SO2气体,当HNO3浓度不太小时生成氮的氧化物。

H2S+Cl2=2HCl +S酸性增强,pH变小。

NaOH滴入Ba(HCO3)2溶液中,HCO3-+OH-=CO32-+H2O Ba2++CO32-=BaCO3↓开始产生沉淀。

CO2+Ca(OH)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由Ca(OH)2溶液变为CaCO3溶液导电能力减弱,由CaCO3变成Ca(HCO3)2溶液,溶液导电能力增加。

【题14】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H+]•[X -]=K w,存在等式[M+]•[X-]=K sp。

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B)
①20 mL 0.01 mol•L-1KCl溶液②30 mL 0.02 mol•L-1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1HCl溶液④10 mL 蒸馏水⑤50 mL 0.05 mol•L-1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 ④>③>⑤>②>①
【解析】本题考查了难溶电解质溶解性大小的影响因素和对溶度积的理解与运用。

AgCl(s)Ag++Cl-,由于[Ag+]•[Cl-]=K sp,Cl-或Ag+的浓度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

注意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体积无关。

①中[Cl-]=0.01 mol•L-1②中[Cl-]=0.04 mol•L-1③中[Cl-]=0.03 mol•L-1④中[Cl-]=0 mol•L-1⑤中[Ag+]=0.05 mol•L-1
Cl-或Ag+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题15】能表示人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图象是(A)
【解析】人体胃液在正常情况下显酸性pH<7,从图A、C选择,然后根据溶液稀释时不论加水再多,溶液原来性质不变,即仍为酸性,故选A。

【题16】下面是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取25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

在横线标明的操作中,有错误的是(B)
a.放入锥形瓶中,此瓶需事先用蒸馏水洗净
b.并将该瓶用待测液润洗过
c.加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
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
e.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
f.一旦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即停止滴定,记下数据。

A.d、e、f
B.b、d、e、f
C.b、d、e
D.b、c、e、f
【解析】b若该瓶用待测液洗过,在倒出润洗用的待测液时必将有一部分残留在瓶中,再加入25 mL待测液,则实际瓶内的待测液大于25 mL。

D待测液为盐酸,则需用碱来测定,应用碱式滴定管。

E碱式滴定管应先用NaOH标准液润洗,经蒸馏水润洗的滴定管必残留有H2O于管内,若直接加入标准NaOH,则使标准NaOH被稀释,浓度变小。

F在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应该等待半分钟,看溶液不褪色,才停止滴定,记下数据。

【题17】重金属离子有毒。

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

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的有毒离子为Ba2+。

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
A.Cu2+和SO42-
B. Cu2+和Cl-
C.K+和SO42-
D.Ag+和NO3-
【解析】溶液呈碱性且毒性能降低,说明加入工业废液后有能产生难溶物的物质,物质沉淀下来使毒性减小。

故应选SO42-。

又因为题目条件中有金属,K+不属于重金属,故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