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语下综合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六语下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迄立不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佝偻()倒坍()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____。

(2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鳞次栉比随波而逝如坐针毡腻歪
B、通宵达旦吹毛求疵睡眼惺忪沉缅
C、抑扬顿挫周道如砥望眼欲穿窒息
D、一泻千里隐姓埋名蹑手蹑脚馈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D、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5、默写。

(6分)
(1)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

(2)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3)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____。

(5)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6)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6、名著阅读(5分)
①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

(2分)
②鲁达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

你怎么评价这位英雄好汉的做法?(3分)
第二部分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7-9题。

(7分)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1分)
8、请对这首诗的第二联进行简要赏析。

(3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2题。

(11分)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

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

天子疏爵以命之,衣锦以昼之,斯亦极矣。

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

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

又安可食其食!”
乃闭气而死。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筑室以居之居:居住
B、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向:以前
C、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假:通“睱”
D、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矜:夸耀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4分)
(1)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其:
(2)分衣食以活之之:
(3)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于:
(4)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然: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

(2)又安可食其食!
三、阅读理解。

(一)别让手机制造“最遥远的距离”(12分)
①近日,一个帖子在网络上悄然走红,“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以后与朋友、家人外出聚餐时请别玩手机。

”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抱怨,参加亲友、同学聚会原本充满期待和憧憬,希望多说说聊聊,结果却常常大失所望。

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文件处理、私人信件等文字处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

然而,电子智能设备在带给人们工作生活诸多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意
想不到的后果。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不少人遇到不懂的问题,已经习惯于上网百度一下。

很多人都患上了网络依赖症、手机依赖症。

网络已经让很多人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也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日益疏远甚至淡漠。

③放眼我们的生活,“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

开会的时候,主席台上的人在讲话,下面的人在专心致志玩手机;上课的时候,老师在上面口干舌燥地讲课,学生在下面津津有味地发微博;至于火车上、汽车上,大凡人群集聚的场所,摆弄手机、平板电脑已成为一道最熟悉的“风景”。

④很多人迷恋网络世界,心灵已经游离于身体之外,一旦离开网络世界,生活的全部乐趣便都没有了。

主要表现在:职场上同事关系不再那么融洽;邻里之间也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住在对门不相识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连夫妻之间也患上了“下班沉默症”。

⑤心灵空虚、冷漠的背后,折射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亟须加强。

治疗空虚、冷漠,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高尚的道德楷模,引领和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让人们适当离开电子设备。

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公平正义的社会体系,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14、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15、选文第③段和第④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16、结合选文内容,请说说你对很多人迷恋网络世界、迷恋手机的认识。

(3分)
(二)命系悬壶①(16分)
姚五先生是我家乡古镇上的世传名医。

他的名字竟然可以治病。

邻居家小孩突发急痧,整夜惊叫抽搐,大人捋着头发哄他说:“好孩子,别怕,请姚五先生去了。

”捋着捋着,啼哭声变小,孩子气息匀细,睡熟了。

有个半大少年,暑天贪吃生食,又喝凉水,不一会发作起来,抱着肚子在地下打滚,一口气吸进去,憋得脸色乌青,连眼睛都倒起来了。

这时候,有人喊说:“好了,好了,姚五先生来了。

”其实才远远看到姚五先生的影子,走到跟前还得好一会儿呢。

地下的病人却把一口气痛痛快快吐出来,觉得肚子好受多了。

关于姚五先生的传说很多:说他某年路过某地,听见一户人家嚎啕哭丧,进屋看时,人已经断了气,穿好送终的寿衣寿裤,躺在草铺上了。

姚五先生说有救,熬了一罐药,撬开牙关,灌将进去,草铺上的人立刻还了魂;又说他某年途中撞见一群披麻戴孝抬棺人,他朝滴在地下的血迹看看,又凑到跟前嗅了嗅,赶紧开棺急救。

原来是位难产的孕妇,幸得姚五先生救治,母子双双侥幸活了命……这些故事都不新鲜,显然是从一些旧书和传闻那里,移植过来的。

姚五先生听了,总是不置可否,一笑了之。

传来传去,姚五先生就被神化了。

说他不但能让死人活,也能让活人死。

这话是当着姚五先生的面说的。

他跟往常一样懒得理睬,只管凝神替面前的病人诊治。

这句话却惹出了一个意外灾祸:有一个青年高高骑在墙头上看热闹,手里捧了一罐南瓜稀
粥,喝了个底朝天,肚子胀得像只鼓。

那青年听见这句话,很不服气,抓着喝空了的罐子,“啪”地一声跳到地下,说:“我就不信,我一个大活人,他真有本事,敢不敢让我马上就死?”姚五先生抬头看看他,脸色陡变,让人赶紧找青年的家长,准备后事。

果然如此,没等家长赶到,青年已经瘫软死去——事后,姚五先生解释说,青年喝了一肚子稀粥,从那么高的墙头猛跳到地上,硬把肚肠挣断,又因地处偏僻乡下,来不及救治,可惜这条性命了。

姚五先生体恤民情,替人治好病,或是救了一条命,视人家的家境,酌收诊费。

遇到乡下普通老百姓,他把手挥挥,说,算了,你要真过意不去,闲暇时送几只斑鸪鸪来吧。

斑鸪鸪是一种乡下常见的鸟,喜好在野地里用脚爪刨挖单叶芽果吃,随手就捉得到,不算什么难事。

姚五先生嗜好这种野味。

他饮食十分挑剔,从来不在外面吃饭。

有时候下乡到人家忙活一天,连口水都不喝,照样挥挥手,走了。

多少人被他感动了,望着他的背影,为他祈祷,说:“好人哪,但愿他长命百岁!”
姚五先生只活到五十岁。

他患的是当地俗称的膈食病,就是不能吃饭——得过他恩惠的乡下人说,姚五先生怕是斑鸪鸪吃多了。

斑鸪鸪喜欢刨吃野地里有毒的单叶芽果,这种野鸟身上积存了毒素,人偶而尝个新鲜是可以的,吃多了,就会有大妨碍。

姚五先生一辈子替太多的普通百姓看过病,吃了太多的人家送来的斑鸪鸪,日积月累,中了重毒了——姚五先生是治膈食病的圣手,有一个祖传单方,远远近近,好多患这种病的人,都是由他治愈的。

他按祖传单方给自己抓了药,煎好,一口气喝下肚里,却一点不剩地吐了。

再舀一碗,硬灌下去,泼刺一声亮响,全部喷射出来。

很明显这是药不对症,姚五先生把头摇摇,叹了一口气,说:“命系悬壶,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他一天天瘦下去,瘦下去,瘦成了一根芦柴似的,只剩了一口气在胸腔里悠悠转着。

接着,这口气断了,他死了。

注释:①汉代以后,民间郎中的药铺或诊所门口大都挂一个药葫芦即“悬壶”,以此作为卖药行医的标志。

题目中的“悬壶”即为“行医”之意。

17、从小说内容看,题目“命系悬壶”的含义是什么?(3分)
18、在古镇人们眼中,姚五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分)
19、小说多处透露出的“言外之意”是姚五并非神医,请举出两例简要说明。

(3分)
20、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3分)
21、小说意蕴丰富,你从中领悟到了怎样的道理?(答出两点即可)(4分)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

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

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

请以“传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