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选择题解法归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法归类分析
高考时间有限,我们想要争分夺秒完成整张试卷,就必须在选择题上下功夫,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物理选择题解法归类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一、矢量图法
互成角度的大小不等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作矢量图时,矢量线长表示的力大,矢量线短表示的力小,其合力靠近较大力一侧。

利用矢量图法解题,简单明了,方便快捷。

例1 (2003理综)如图1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的小。

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4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A.F1B.F2 C.F3 D.F4
解析:如图1所示,根据c球受a球斥力和b球引力的方向可知,它们的合力在ac延长线与cb区域范围内,C、D选项被排除。

因qaqb,则FbcFac,所以,表示Fbc的矢量线比表示Fac 的矢量线长,其合力靠近Fbc,故F2才是符合实际的。

故选B。

二、端值短路法
滑动变阻器与用电器并联接入电路,利用滑动触点移到短路端,其有效值减至零可等效为导线,从而简化电路解题。

例2 (2002理综)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

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的读数为U,当R5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解析:如图2所示,R5的滑动触点向a端移动时其有效值变小,当移动到a端时,R5被短路。

在此过程中,外电路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内电压变大,外电压U变小,很明显,与R5并联的支路电流表读数I也减小至零。

所以选D。

三、物理模型法
总结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可知:“当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平行。

”若将此规律作为物理模型解题,形象逼真,直截了当。

例3 (2001理综)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梭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

一单色细光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A.1、2、3(彼处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
解析:如图3所示,垂直AB面的单色光束,经两AC面间的未知透明介质,此介质同玻璃相比可能是光疏介质,也可能是光密介质,还可能是同种物质所以,从另一AB面射出的光线的可能性有三种。

若AC间为同种物质,光束沿直线传播为光线5;若是光疏或光密介质时,可将两AC间看作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根据“光通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平行”的物理模型可知,出射光线4、6中的任意一条均为可能。

因此应选B。

四、衰变守恒法
在原子物理学中,某原子核发生衰变转为新核的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都是守恒的。

此类问题在高考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经常出现,望引起重视。

例4 (2002全国)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A衰变后的产物是,由此,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A.124、259
B.124、265
C.112、265
D.112、277
解析:超重元素核经过6次A()衰变的产物是,在此过程中,电荷数守恒:Z=100+2×6=112,质量数守恒:A=253+4×6=277。

从而可判断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112和277。

故选D。

五、定性分析法
通过理想气态状态方程定性讨论气体状态参量间的变化关系时,必须综合应用与气体状态参量相关联的各方面知识,才能快速地解答热力学问题。

例5 (1999全国)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Ⅰ,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Ⅱ,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