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经济悖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经济悖论
1、产品质量高或者低,都不利于厂家赚钱:质量高,寿命长,更新速度慢,厂家赚不到钱;质量低,没有市场,厂家无钱可赚。

2、每个人都希望多赚钱,少花钱;可是,都不花钱,又怎么赚到钱呢?
3、竞争是优胜劣汰,可是,被淘汰者没有了购买力,市场萎缩,竞争中的胜利者就不易赚到钱了,最终也成为输家。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如果有静态的眼光来分析动态的问题,您认为会有正确的答案吗?
1. 即便产品不更新换代,这个问题也不是悖论,产品质量好、使用时间长、买的人多、价格高,产品质量底、使用时间段、买的人少、价格低,作为企业是考虑最终的产出是多少,所以企业没有把产品做成军工产品(极端环境下用多少年都不会坏的),也没有做成垃圾产品,取了一个利润最大化值。

如果考虑产品更新换代,那么在上面的前提下,质量好的产品更加有优势,因为使用时间被产品更新换代缩短了,所以更加有利,单位时间内的利润更高,企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 我用以前答复某网友的例子来回复你:
还是您的模型,初始资本家有100资本(包含50量生产资料和50量的货币),给工人同时生产再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预计生产60生产资料和62消费品。

先向银行贷款12单位的货币(银行先初始增发12货币),给工人62货币,工人消费掉生产的60消费品,结余2金额,存入银行。

因此资本家得60生产资料和60货币,欠银行12货币;工人除养活自己以外,还有2余额。

至此,从整个系统来看,生产资料增加了10,货币没有增加。

假设工人的需求不变,因此货币投入和生产资料投入(50,62)也不变。

资本家的70生产资料和70货币,欠银行24货币;工人的4余额。

循环再持续3回个,资本家100生产资料,100货币,银行60货币;工人得10余额。

整个系统生产资料增加了50,货币还是初始的50。

工人因为有钱了,所以开始100%消费或者购买资本家的生产资料;
我们先说前者,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积累继续,但已经不需要增长银行贷款了,因为其收支已经平衡,但这种情况实际不可能。

工人开始投资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用存款替资本家还银行债务,获得股权,以期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的分配权。

这时候资本家提高生产资料价格,1生产资料=2货币,资本家不仅获得了生产资料的累积,而且也在货币上没有损失,但工人也得到了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其实在这样的独立体系中,将资本家这个主题定义为资本家已经不合适了,而且体系管理者。

总体系的社会财富累加不是货币或是消费品的提升,而是生产资料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劳动者需求增长,
生产资料的富足能够很快满足消费品的需求提升,从而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和生活水平提高。


这个例子中如果资本的生产比例或者储蓄的比例出现问题那么可能会崩溃,但人类社会就是在那一次次崩溃中发展起来的。

3. 您在偷换。

优胜劣汰的时候提升社会的生产率,节约了人力成本,为新产业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而新产业提供更多的社会产品。

至于如何分配和消费,见问题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