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三)
第四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高级沥青路面所用沥青的胶体结构应属于。
A 、溶胶型
B 、凝胶型C、溶—凝胶型 D 、以上均不属于
2、可在冷态下施工的沥青是。
A 、石油沥青
B 、煤沥青C、乳化沥青 D 、粘稠沥青
3、沥青混合料中最理想的结构类型是结构。
A 、密实骨架
B 、密实悬浮C、骨架空隙 D 、以上都不是
4、在沥青混合料中,应优先选用。
A 、酸性石料
B 、碱性石料C、中性石料 D 、以上都不是
5、粘稠石油沥青三大性能指标是针入度、延度和。
A 、软化点
B 、燃点C、脆点 D 、闪点
6 、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稳定度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稳定度影响不大。
7 、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流值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流值影响不大。
8 、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空隙率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空隙率影响不大。
9、 A 级道路石油沥青适用于。
A、各个等级公路的所有层次。
B、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下面层及以下层次
C、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各个层次
D、三级以上公路各个层次
10、SMA表示。
A 、热拌沥青混合料
B 、常温沥青混合料
C、沥青表面处理 D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11、工程上常用确定沥青胶体结构。
A 、针入度指数法
B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法
C、环与球法 D 、溶解—吸附法
12、用标准粘读计测液体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3、针入度指数的值与有关。
A 、延度
B 、软化点
C 、脆点
D 、闪点
14、蜡在沥青中属成分。
A 、有益
B 、有害
C 、无用
D 、不可缺少
15 、我国常用沥青针入度测定的试验条件是。
A 、 25℃、 200g 、 5s
B 、 15 ℃、 100g 、 5s
C 、 25℃、 100g 、 10s
D 、 25 ℃、 100g 、 5s
16、沥青老化后,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表现为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A 、升高、降低、升高B、减小、升高、减小
C 、减小、降低、升高D、减小、降低、减小
17、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含量常以的质量比的百分率表示。
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②沥青与矿料③沥青与集料
A 、①
B 、②
C 、③
D 、①和②
18 、针入度指数>+2时沥青的胶体结构为。
A 、溶胶结构
B 、凝胶结构
C 、溶凝胶结构
D 、无法判定
19、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
A 、车辙试验
B 、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C、残留稳定度试验 D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20、我国现行规范采用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 、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B 、稳定度、流值和马歇尔模数
C、空隙率、含蜡量和含水量 D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21、在同等试验条件下,测得 A 沥青针入度为65( 1/10mm ),B 沥青针入度为85( 1/10mm ),说明。
A 、 A 沥青粘滞性比
B 沥青大 B 、 B 沥青粘滞性比 A 沥青大
C、 A 沥青粘附性比 B 沥青大 D 、 B 沥青粘附性比 A 沥青大
22、若测得某沥青P
100g ,
5S
=95 ,则该沥青的标号有可能是。
25
℃,
A、130 号
B、 110 号
C、 100 号
D、90 号
23、AC-20表示该沥青混合料是。
A 、半开级配中粒式沥青碎石
B 、半开级配粗粒式沥青碎石
C、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D 、密级配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24、沥青混合料中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尤其应使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限。
A 、 1.18mm 、 2.36mm 、 4.75mm
B 、 0.075mm 、 2.36mm 、 4.75mm
C、 0.075mm 、 1.18mm 、 2.36mm D 、< 0.075mm 、 2.36mm 、 9.5mm
25、目前我国沥青配合比设计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A 、图解法
B 、马歇尔法
C 、理论法
D 、试算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计算出最佳沥青用量后,应根据气候条件和交通特性调整,关
于设计沥青用量和计算最佳沥青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炎热区道路宜在空隙率符合要求的范围内将后者减小0.1 %~0.5 %作为前者。
B 、重载交通路段应将后者适当减小0.1 %~0.3 %作为前者。
C、山区公路的长大坡度路应将后者适当减小作为前者。
D、交通量很小的公路应将后者适当减小作为前者。
E、预计有可能造成较大车辙的情况应将后者适当减小作为前者。
F 、寒区道路应将后者适当减小0.1 %~ 0.3 %作为前者。
2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具备的性质包括:。
A 、保水性
D 、施工和易性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高温稳定性
E、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F、抗滑性
A、煤沥青的优点之一是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好。
B、煤沥青也常用热拌沥青混合料。
C、乳化沥青可以冷态施工,并且节约沥青用量。
D 、目前世界各国道路改性沥青使用最多的改性剂是SBS 。
E、煤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较高。
F、道路改性沥青一般是指聚合物改性沥青。
4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阶段。
A 、初步配合比
B 、基准配合比
C 、施工配合比
D 、生产配合比设计
E 、试验室配合比
F 、生产配合比调整
5 、利用马歇尔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 1 时,应参考的指标有:。
A 、毛体积密度
B 、空隙率C、矿料间隙率
D 、饱和度E、稳定度F、流值
三、判断题
(×) 1、沥青稠度愈大,意味着沥青标号愈高。
(√) 2、沥青含蜡量的提高,会使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抗滑性降低。
(×) 3、车辙试验是为了测定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 4、沥青中蜡的存在会使沥青路用性能变差,所以,沥青中蜡的含量越少越好。
(×) 5、粘稠石油沥青针入度越大,软化点越高,延度越大。
(√) 6、沥青质含量多,树脂、油分含量少是凝胶型沥青的特点。
(√) 7、沥青材料的针入度越大,则粘滞性越差。
(√) 8、石油沥青按四组分分析法,包括饱和分、芬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 9、测得两种沥青的粘度分别为: A 沥青 C d, T =50s , B 沥青 C d,T =100s ,则 A 的粘结力大于 B。
(×) 10 、在石油沥青胶体结构中,以溶凝胶型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最好。
(×)11、当针入度指数PI<-2时为凝胶型沥青,当PI > +2 是为溶胶型沥青。
(×)12、乳化沥青所用沥青材料的针入度越大越好。
(×)13、沥青材料的延度越大,则塑性越小。
(√)14、针入度指数的大小表征沥青的感温性和胶体结构类型。
(√)15、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16、国产石油沥青的主要化学组分有:油分、树脂、沥青质、石蜡,其中树脂含量增
加,沥青粘结力、塑性增加。
(√)17、选用道路沥青材料时,寒冷地区宜选用针入度较大,延度较大的沥青,较热地区
宜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的沥青。
(√)18、密实悬浮结构的沥青混合料,其 C 值较大,值较小。
(×)19、道路沥青混合料,用酸性矿料比用碱性矿料要好。
(×)20、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随用油量的增加而提高。
(×)21、沥青碎石混合料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一定不含矿粉。
(√)22、沥青混凝土(骨架空隙结构)的强度,主要是由矿料间的内摩阻力提供的。
(√)23、沥青用量在足够包裹矿料表面前提下,膜越薄越好。
(√)24、沥青与矿料产生物理吸附后,其水稳性要比产生化学吸附的水稳性差。
(√) 25 、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拌和、摊铺和压实的
性能。
(×)26、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越小,越密实,路用性能越好。
(√) 27、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时,马歇尔试验沥青用量是以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确
定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 ,分别制试件测定各项指标,
确定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
(×) 28 、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随着沥青粘度的提高而降低。
(√) 29 、含蜡沥青会导致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降低,出现车辙。
(×) 30、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越少越好,因为这样可防止水的渗入和阳光紫外线对沥青的老
化作用,
第五章建筑钢材
用优质碳素钢一、单项选择题1、 Q235 属于A、
桥梁。
C、碳素结构钢 D 、沸腾钢
B 、
低
合
金
高
强
度
结
构
钢
2、屈强比越大,则结构可靠性。
A 、越低
B 、越高
C 、变化不大
D 、在一定范围内变大,到达某一界限后变小
3、结构设计时,受力钢筋的设计强度取强度。
A 、抗拉强度
B 、抗压强度
C 、屈服强度
D 、抗剪强度
4、普通碳素结构钢按机械性能的不同划分不同的钢号,随着钢号的增大,表示钢材()
A 、强度增大,伸长率增大
B 、强度增大,伸长率降低
C、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B 、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大
5、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质包括。
A 、强度、变形、焊接性能、硬度
B 、强度、塑性、冷弯性能、硬度
C、弹性、韧性、变形、硬性 D 、强度、塑性、韧性、硬度
6、伸长率,断面收缩率,钢材的塑性越好。
A 、越大、越大B、越大、越小C、越小、越大 D 、越小、越小
7、牌号表示为Q235AF的钢材是。
A 、抗拉强度为235Mpa的 A 级沸腾钢
B 、屈服点为235Mpa的 A 级沸腾钢
C、抗拉强度为235Mpa的 A 级镇静钢 D 、屈服点为235Mpa的 A 级半沸腾钢
8、根据现行国标,低合金结构钢共分为五个牌号。
A 、 Q195 、 Q215、 Q235 、 Q255 、 Q275
B 、 Q215 、 Q225 、 Q235 、 Q245 、 Q255
C、 Q235 、 Q255 、 Q275 、 Q295 、 Q315 D 、 Q295 、 Q345 、 Q390 、 Q420 、 Q460
9、反映钢材韧性、塑性的指标分别有。
A 、冲击韧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B 、洛氏硬度、布氏硬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C、冲击韧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D 、洛氏硬度、布氏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10、钢的强度和刚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
A 、降低、提高
B 、提高、降低C、提高、提高 D 、降低、降低
二、判断题
(×) 1、钢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随钢中碳元素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 2、桥梁建筑用钢材应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焊接性和防锈性。
(√) 3、 Q195 、 Q255都是碳素结构钢的牌号。
(√) 4、若钢材抗拉强度一定,其屈服强度越大,延缓结构损坏过程的潜力越小。
(×) 5、A 钢材伸长率为20 %, B 钢材伸长率为30%,则 A 钢材的塑性比 B 钢材的塑性好。
(×) 6、屈强比越低,结构可靠性越高,所以,在工程设计中采用屈强比小的好。
(×) 7、钢的强度和硬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提高,所以,钢材中含碳量越大越好。
(√) 8、屈强比是指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此值越小,结构的可靠性越高。
(√) 9、经过冷加工钢筋,其屈服强度大为提高,但塑性显著降低,脆性随之增加。
(×) 10 、钢材拉伸试验中,钢材的屈服强度是指钢材被拉断时的强度。
第六章新型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三大工业废渣”是指。
A 、粉煤灰、煤矸石、冶金矿渣C、粉煤灰、硫铁矿废渣、冶金矿渣
B 、粉煤灰、煤矸石、磷石膏
D 、硫铁矿废渣、粉煤灰、磷石膏
2、粉煤灰的抗剪强度主要依赖于。
A 、粘聚力
B 、内摩擦角
C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D 、以上都不是
3、土工合成材料的缺点之一是:。
A 、纵、横向强度差别大
B 、成本高C、抗拉强度低 D 、易老化
4、在各类稳定煤矸石混合料中,强度较高的是:。
A 、石灰稳定煤矸石B、水泥稳定煤矸石C、石灰煤矸石土 D 、粉煤灰稳定煤矸石
5、加筋路基施工,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后应及时填筑填料,一般情况下从铺设完毕到覆盖的
时间不应超过。
A 、 12h
B 、 24h C、 48h D 、 72h
二、判断题
(√) 1、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而后期强度则高于普通混凝土。
(×) 2、土工合成材料就是指土工格栅和土工膜。
(√) 3、土工合成材料在道路路面工程中常用于路面裂缝防治。
(×) 4、粉煤灰较粗时活性大,质量好。
(×) 5、高炉矿渣是一种典型的碱性矿渣,抗压强度较高,磨耗率小,适于作磨耗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