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多动症讲座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多动症讲座的心得体会
昨天,我参加了医院开展的多动症讲座活动,正好,我也在儿童医院专职做沙盘疗愈一年多时间,接触了无数多动症的孩子。
大多得到了疗愈,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那个得到很好的心理治疗。
下面是我分享的一些心得体会: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以多余动作,多余声音,多余举止等为重要症候的行为特征。
多发生在3--12岁阶段。
有的也把多动,抽动统一称为多动症。
多动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并常因年龄、所处环境和抚育人对待他的态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我不主张给孩子轻易贴上这样的标签。
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很不利。
好好的孩子,这么多大人爱他们,照顾他们,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类问题呢?
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出现多动、抽动现象,我从实际心理咨询工作者总结了一下,大致有跟下列因素有关:
1、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可能有过激的想法,或夫妻关系存在过激烈情绪状态;
2、遗传遗传因素。
如:患儿的血缘兄弟、父亲等有较多多动或注意不集中表现。
双生子中单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达
51%~64%;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及癔症型人格者也较多。
3、养育人对孩子过度关注孩子的行为。
家长性格着急,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否则打骂、惩戒孩子等。
从不肯定,夸奖,只有否定,指责和谩骂责罚。
4、养育人过分溺爱,养成孩子随心所欲的习惯。
达不到要求,就胡搅蛮缠,控制家长。
家长为了面子和怕麻烦,常常妥协成全孩子不良行为。
5、父母性格不良,高兴了对孩子百依百顺,不高兴的时候,用恶劣的方式对待,不顾孩子死活的养育方式。
6、养育人在孩子注心专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突然打断孩子,并且清醒让孩子立即做别的什么事情。
比如,玩积木的时候,看动画片的时候,学习的时候,看小动物行为的时候,甚至在接孩子熟睡的时候,强行叫醒孩子吃奶、换尿布等。
7、生长环境不固定,孩子情绪需求,精神需求常被忽视,只有要求和命令,没有安慰和爱护。
如单亲养育,寄养在亲戚家等。
8、其他因素:营养问题、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食品的调味剂或添加人工色素等,也可能使儿童容易产生多动症。
严重的铅中毒可产生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神经递质等神经系统损害。
儿童多动症治疗、改善的方法
1、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影响学习、成长的儿童,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药物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
剂等,但一般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为常用药品。
一定要在正规的医院里的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2、心理疏导。
以自德福心理咨询工作室田景秀的经验,第一,12岁以下的孩子,主要是养育人的养育方式方法,对待孩子的态度等要改变。
也就是孩子的养育人更需要心理疏导。
第二,针对孩子,每一个面对他们的成年人,要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按照孩子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要求他们,而不是让他们满足大人的期待。
允许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给孩子时间和机会发展他们的天性。
让他们想孩子一样,慢慢长成大人。
第三,反复运用沙盘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发泄、释放内心的压抑的情绪。
达到疗愈的目的。
第四,反复运用画画,互动游戏等方法,让孩子得意疗愈,。
第五,教会养育人正确对待孩子。
参加父母咨询咨询和父母成长小组。
目前,心理学的应用,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了。
但是,心理学市场也是鱼龙混杂,不乏有人以此敛财,把挣钱放到第一位。
参加心理专业人员举行的家长成长团体沙龙课
程。
一定要加入有经验的心理工作者的沙龙。
甚至加入亲子团体沙龙课程。
)
3、精神治疗
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心理情感缺失难以恢复。
动作过多往往经药物治疗也能而得到控制,但是治标不治本。
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
对多动症儿童,我们更要怀着爱的态度,以充分的耐心、关怀和爱护加以处理。
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及违规举动,要正面积极的方式,给以纪律教育。
多予启发和鼓励,不要进行身体处罚。
遇到行为治疗有成绩时,要成人要及时给予奖励,不应在精神上施加压力,更不能责骂或体罚。
对有不良习惯和学习困难的儿童,应多给具体指导,执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慢慢培养良好习惯。
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增强他们的信心。
总之,多动症,最好采用,药物心理疏导,教育引导、行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更为有效。
儿童一切问题的原因都是缺爱缺关照,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一定是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善待。
我们每一个接触儿童的成年人,都有责任善待孩子,关爱孩子!给孩子提供健康快乐,轻松自然的生长环境,是每个成年人的义务。
让爱从源头出发,顺利美好滴抵达每一个纯洁的心灵。
只有这样,生命才更会有意义,身体才会得到真实的滋养。
热爱生命,从尊重和爱护每一个生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