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题突破方略专题5近代物理初步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22·全国乙卷,17)一点光源以113 W的功率向周围所有方向均
匀地辐射波长约为6×10-7 m的光,在离点光源距离为R处每秒垂直通过
每平方米的光子数为3×1014个.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 J·s.R约

(B )
A.1×102 m
B.3×102 m
C.6×102 m
D.9×102 m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①截止频率 ν0: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遏止电压
Uc
与 ②遏止电压 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 大而增大
入射光频率 ν 的
③普朗克常量 h:等于图线的斜率
关系图象
与电子电荷量的乘积,即 h=ke(注:
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
考点二 原子结构
考向1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1.(2022·河北唐山一模)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
【解析】 光电子在电场中做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eU1=0
-Ek1,-eU2=0-Ek2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 Ek1=hν1-W=hν1-hν0 Ek2=hν2-
W=hν2-hν0
两种单色光照射阴极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EEkk21=νν12- -
ν0=U1 ν0 U2
阴极 K 金属的截止频率 ν0=U2Uν12--UU11ν2 普朗克常量 h=Eνk22--νE1k1=eUν22--νU1 1 阴极 K 金属的逸出功 W=hν0=eUν22--νU1 1·U2Uν12- -UU11ν2=eU1νν12--νU2 2ν1 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及遏止电压的关系可得eUc=Ek=hν- W,b、c两种光的遏止电压相同,故频率相同,a光的遏止电压较小,频 率较低,A错误;最大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对比乙图可知,b光较强, B错误;由A的分析可知,a光频率较低,若b光为绿光,a光不可能是紫 光,C错误;甲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增大光电管两端电 压,且为正向电压,电流表的读数可能增大,但不会超过饱和光电流, D正确.
D.只要入射光的光照强度相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一定相同
【解析】 根据 Ekm=hν-W0,可知入射光的频率不同时,电子的 最大初动能不同,又 eUc=Ekm 得 Uc=heν-We 0,可见入射光的频率 ν 不 同时,截止电压 Uc 不同,A 项正确;由 Uc=heν-We0知 Uc-ν 图象的斜率 k=he,与入射光的频率 ν 无关,B 项错误;图甲所示电路中,所加电压 为反向电压,即当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零,C 项 错误;根据 Ekm=hν-W0 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光照强 度无关,D 项错误.故选 A.
考向2 光电效应的图象问题
3.(2022·广东六校联考)如图所示,甲图为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装 置;乙图为a、b、c三种光照射下得到的三条电流表与电压表读数之间 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a、b、c三种光的频率各不相同
B.b、c两种光的光强可能相同
C.若b光为绿光,a光可能是紫光
D.甲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可能增大
4.(2022·浙江6月高考)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大
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
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29 eV的金属钠.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80 eV
B.n=3跃迁到n=1放出的光子动量最大
C.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
5.(2022·江苏常州三模)某金属在不同频率光的照
射下发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 光频率ν的图象,如图所示,换用其他金属开展相同实
验,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D)
【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结合图象可知,截止频率 为ν0,有hν0-W0=0,换用其他金属开展相同实验,不同金属的逸出功 不同,故截止频率不一样;但是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图象的 斜率是普朗克常量,为定值.故图象D正确,A、B、C错误.
4.(2022·辽宁预测)图甲是“探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图,光电 管截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入射光的频率ν不同时,截止电压Uc不同
B.入射光的频率ν不同时,Uc-ν图象的斜率不同
C.图甲所示电路中,当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达到饱和电流
命题热点•巧突破
考点一 光电效应问题
考向1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2022·福建福州质检)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使用某一频率的
光照射光电管阴极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C )
B.用频率更高的光照射,光电流一定增大
C.保持频率不变,增大入射光的强度,遏止电压不变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专题五 近代物理初步
真题速练·明考情 核心知识·固双基 命题热点·巧突破 应用创新·提素养
真题速练·明考情
1.(2022·全国甲卷,17)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 t0 和 2t0,在 t=0 时刻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核总数为 n,在 t=2t0 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
核总数为n3,则在 t=4t0 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
颜色相同、强度 ①遏止电压 Uc:图线与横轴的交 不同的光,光电 点
流 与 电 压 的 关 ②饱和光电流 Im:电流的最大值
系图象
③最大初动能:Ekm=eUc
①遏止电压 颜色不同的光,
Uc1、Uc2
②饱和光电流 光电流与电压
的关系图象
③最大初动能 Ek1=eUc1,Ek2=
eUc2
图线形状
图象名称
D.用0.85 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跃迁到n=4激发态
【解析】 从 n=3 跃迁到 n=1 放出的光子能量最大,根据 Ek=E -W0 可得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Ek=9.8 eV,故 A 错误;根据 p=hλ=hcν, E=hν,又因为从 n=3 跃迁到 n=1 放出的光子能量最大,故可知动量 最大,故 B 正确;大量氢原子从 n=3 的激发态跃迁基态能放出 C23=3 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从 n=3 跃迁到 n=2 放出的光子能量为 ΔEk=3.4 eV -1.51 eV=1.89 eV<2.29 eV,不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其他两种均 可以,故 C 错误;由于从 n=3 跃迁到 n=4 能级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为 ΔE=1.51 eV-0.85 eV=0.66 eV≠0.85 eV,所以用 0.85 eV 的光子照射, 不能使氢原子跃迁到 n=4 激发态,故 D 错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电子绕核旋转的轨道半径增大
〔备考策略〕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氢原子能级结构和能级公式,光 电效应规律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子核的 衰变及半衰期,结合能和核能的计算等. 常用到的思想方法有:图象法、对比法.
核心知识·固双基
“必备知识”解读
一、光电效应及其规律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k=eUc. 3.逸出功与截止频率的关系:W0=hνc.
2.四种光电效应的图象
图线形状
图象名称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
最 大 初 动 能 横坐标 ν0
Ek 与 入 射光 ②逸出功:图线与 Ek 轴交点的纵 频率 ν 的关 坐标的绝对值,W0=|-E|=E
系图象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 k=h
=E ν0
图线形状
图象名称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4.Ek-ν图线:是一条倾斜直线,但不过原点, 如图所示.
(1)横轴截距表示截止频率; (2)纵轴截距的绝对值表示逸出功; (3)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
二、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 知识体系
三、原子核及其衰变 知识体系
四、核反应 核能的计算 知识体系
“关键能力”构建 一、光电效应的研究思路
D.保持频率不变,增大入射光的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也增大
【解析】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A错误;入射光频率增 大,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增大,但光电流不一定增大,故B错误;保持 频率不变,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就不变,遏止电压不变,故C正确,D错 误.
2.(2022·广东名校联考)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 装置来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某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 阴极K时,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在阳 极A和阴极K之间加反向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逐渐增大电压,直至电流计中电流恰为零, 此时电压表显示的电压值U称为反向截止电压.现 分别用频率为ν1和ν2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测量到的反 向截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
【解析】 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ε=hν,ν 为光的频率,光的波长与频 率的关系满足 c=λν,光源在时间 t 内发出的光子的个数为 n=hPνt=Phtcλ, P 为光源的功率.以光源为球心的球面上每平方米的光子数相同,半径 为 R 的球的表面积为 S=4πR2,则 t=1 s 时有 S=3×n1014 m2,联立以上 各式解得 R 约为 3×102 m,故 B 正确.
二、一个氢原子能级跃迁与一群氢原子能级跃迁的区别 1.一群处于较高能级 n 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出的谱线条 数为 N=C2n=nn2-1. 2.一个处于较高能级 n 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出的光谱线 条数最多为 n-1.
三、计算核能的几种思路 1.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用核反应的质量亏损的千克数乘以真 空中光速c的平方,即ΔE=Δmc2. 2.根据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兆电子伏(MeV)能量,用核反 应的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数乘以931.5 MeV,即ΔE=Δm×931.5 MeV. 3.如果核反应时释放的核能是以动能形式呈现,则核反应过程中 系统动能的增量即为释放的核能.
3.(2022·湖北卷)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家王淦昌先生首先提
出证明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如果静止原子核74Be 俘获核外 K 层电子 e, 可生成一个新原子核 X,并放出中微子 νe,即74Be+-01e→X+00νe.根据核
反应后原子核 X 的动能和动量,可以间接测量中微子的能量和动量,进
〔方法技巧〕 求解光电效应问题的五个关系与四种图象 1.五个关系 (1)逸出功W0一定时,入射光的频率决定着能否产生光电效应以及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入射光的频率一定时,入射光的强度决定着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 的光电子数.
(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4)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可以利用光电管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即Ek =eUc,其中Uc为遏止电压. (5)光电效应方程中的W0为逸出功.它与截止频率νc的关系是W0= hνc.
(C)
A.1n2
B.n9
C.n8
D.n6
【解析】 设半衰期为 t0 的原子核总数为 n1,半衰期为 2t0 的原子核 总数为 n2,n=n1+n2,经过 2t0,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13n=122n1+12 n2,经过时间 4t0,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 n′=124n1+122n2,解得 n′ =n8,选项 C 正确,A、B、D 错误.
设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D ) A.两种单色光照射阴极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EEkk12=νν12 B.阴极 K 金属的截止频率 ν0=U2Uν22--UU11ν1 C.普朗克常量 h=eUν12--νU2 1 D.阴极 K 金属的逸出功 W=eU1νν12--νU2 2ν1
而确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原子核 X 是73Li
B.核反应前后的总质子数不变
C.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同
D.中微子 νe 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相同
【解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X 的质量数为 7,电荷 数为 3,可知原子核 X 是73Li,A 正确、C 错误;由选项 A 可知,原子核 X 是73Li,则核反应方程为74Be+-01e→73Li+00νe,则反应前的总质子数为 4, 反应后的总质子数为 3,B 错误;中微子不带电,则中微子 νe 的电荷量 与电子的不相同,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