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
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XX] R473.72 [XX] [XX] 1673-7210(20XX)11(b)-0145-04
[bstr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ntinu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lity of life in ptients with permnent rtificil crdic pcemker implnttion. Methods One hundred nd eight cses of ptients with permnent rtificil crdic pcemker implnttion treted in Qingdo Municipl Hospitl from Mrch 20XX to Mrch 20XX were selected s the reserch objects,who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d control group ccording to the rndom nd equl principle,with fifty-four cses in e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study group ws given continu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nce behviors,self-cre bility nd qulity of lif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rtes of referrl,diet,mediction,pulse self testing p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ntly higher th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cores of levels of helth knowledge,self cre skills,self concept,self responsibility in the two groups fter 6 months of dischrge
were significntly incresed comp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tment (P < 0.05),which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ntly higher th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cores of qulity of life under the pplicble scle nd the specific scle in the two groups fter 6 months of dischrge were significntly incresed comp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tment (P < 0.05),which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ntly higher th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首次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②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脏或其他重要器质性疾病;
②严峻精神障碍者;③严峻神经系统疾病;④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本研究者;⑤自身有传染性或免疫系统疾病;⑥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史者。
1.3 治疗方法
对比组:采纳常规护理干预。
①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并告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例如轻微胸闷、心悸等症状。
鼓舞其进行深呼吸,也可通过音乐疗法或适当运动方式缓解焦躁情绪。
寻求家属支持,并给予其精神安慰与支持。
②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心率以及脉搏情况,并观察是否出现心室停搏、心率过快等症状。
定时检查囊袋
与切口情况,如囊袋出血,应进行无菌加压包扎;伤口渗血者应进行紧急处理;切口感染者应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可检查电极情况,并紧密观察心率;如出现咳嗽,应给予止咳治疗,并引导其进行有效咳嗽。
③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多食用新奇瓜果蔬菜,重视补充微量元素。
禁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尽量减少抽烟与饮酒。
④营造温馨舒适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经常换洗、晾晒床单、被罩。
保持室内通风,定时进行消毒、灭菌;保证其充足休息时间。
⑤出院时,嘱咐患者严格遵循医嘱,定时服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功能锻炼,幸免劳累;谨记起搏器注意事项,并远离对起搏器造成的设备和环境。
鼓舞其保持乐观、开朗心情,嘱咐其定期复查,并进行追踪随访。
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干预。
①组建连续性护理小组:小组主要由心内科主任医师、主任护师各1名,主管护师以及责任护士各3名组成。
小组成员具备良好沟通能力,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且接受连续性护理专家系统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考核后可实施护理干预。
②准确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出院前,小组成员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对其心理、健康行为、生理、饮食、服药等情况进行准确评估,进而制订个性化连续性护理方案。
③心理干预: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前告知其出院后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内容、方式等,建立良好关系,并取得其信任,嘱咐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
家
属适当鼓舞患者进行社交活动,例如跳广场舞、打太极拳、下象棋等,转移其对病情的注意力,对于心理障碍严峻者可鼓舞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受自身存在价值。
动员家庭成员给予患者关怀和鼓舞,使其充分感受家庭与亲情温暖,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④建立XX络互助群:可通过微信、QQ等方式建立交流群,加强沟通,分享自身预防经验,针对疑难问题,可随时与医师沟通,尽量达到解决方案。
可定期组织群中成员举办联谊会,开展健康教育,包括指导脉搏自测,外出携带起搏器登记卡,禁止到激光、变电站等干扰起搏器的区域;幸免幅度过大动作,上衣适当宽松,减少使用挂肩背包;进行皮肤护理时,应固定起搏器,幸免用力揉搓该部位皮肤,并观察皮肤是否出现出血或炎性反应。
⑤电话随访: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住院号、家庭地址、联系方式、诊断结果等,并建立电话随访档案,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之后每月1次,直至患者出院6个月。
通过电话随访对其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并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操纵。
⑥家庭访视: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小组成员对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嘱咐其定期到医院复查,出现不适症状应马上就医,并对其进行饮食、生活、安全方面指导。
1.4 观察指标
1.4.1 遵医行为出院后6个月对采纳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判定,内容包括复诊、饮食、自测脉搏以及服药。
1.4.2 自我护理能力采纳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分别于出院前、出院6个月后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判定:该量表由4个维度组成,分别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以及自护责任感,其中健康知识水平包含13个条目,其余各包含10个条目,共43个条目,采纳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0~4分,共172分,自我护理能力随分值升高而增强。
1.4.3 生活质量①普适量表:采纳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SF-36)于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判定:SF-36由8个维度组成,共36个条目,包括躯体功能(PF)(共10个条目)、精神健康(MH)(共5个条目)、躯体角色(RP)(共4个条目)、生命力(VT)(共4个条目)、情感职能(RE)(共3个条目)、躯体疼痛(BP)(共2个条目)、社会功能(SF)(共2个条目)以及总体健康(GH)(共1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均为1~5分,每个维度得分为该维度条目总和,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②特异性量表:生命质量指数-心脏版,包括健康和功能、社会经济状况、心理钐、家庭关系、总体状况5个方面,分2部分,各36个条目,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均采纳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均用例或者百分率(%)表示,采纳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研究组复诊、饮食、自测脉搏、服药比例显著高于对比组(P 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出院前(P < 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比组(P 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评分显著高于出院前(P < 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比组(P 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评分显著高于出院前(P < 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比组(P < 0.05)。
见表4。
3 讨论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进步及进展,起搏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不仅可以调节患者休息与运动时的血液动力学,使其恢复或达到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在抢救危重症患者及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发挥作用,而且其还可以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延长患者寿命。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属于微创手术,其通过将人工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植入到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导入心脏,心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继而收缩出现跳动,恢复泵血功能,该方法可有效缓解心脏起搏功能障碍情况,但由于心理、生理等因素影响,术后易产生应激反应,心脏正常起搏功能严峻障碍时,患者需要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跳,但患者本身对起搏器植入存在恐慌及担忧情绪,加上对起搏器植入后相关注意事项缺乏了解,出院后多处于情绪低落、紧张等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因生活方式
不良造成严峻不适感受甚至恶性事件,严峻影响其生活质量,具体表现:①该手术费用较高,患者担心起搏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功能障碍,因而过于慎重,除限制自身活动外,也不敢使用电器设备;②该手术可有效改善其身体状况,但不能完全治愈,部分术后未出现不适症状,不按照医嘱服用药物,甚至私自停药;
③一旦身体出现不适,便认为起搏器发生故障,因而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③出院后,没有严格遵守医嘱,未定时对起搏器进行维护,或从事繁重劳动,造成电极脱位等。
因此术后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护理干预是临床常用护理方法,通过向患者介绍起搏器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产生[9-10]。
连续性护理干预属于住院护理延伸,使患者出院后得到持续有效的健康指导[12]。
通过成立护理小组对患者居家休养期间展开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遵医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13]。
出院前,小组成员共同对其临床资料以及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含饮食、服药等,并针对评估结果制订护理方案,该方案具有针对性,可有效解决各方面问题[14-15]。
充分利用XX络平台,建立交流群,有助于加强沟通,遇到问题共同解决,并能为其他患者提供经验[16]。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尤其是起搏器的使用和维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对起搏器的认识,并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使其认识到饮食、服药、自测脉搏以及复诊的重要性;通过
心理疏导可缓解其不良情绪,并改善遵医行为[17]。
小组成员定时进行电话随访,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可能导致并发症或影响术后恢复效果的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同时也可对其进行监督,增强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我概念[18]。
此外,通过建立随访档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护理方案,以免患者遭受痛苦。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均优于对比组,提示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改善遵医行为,并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连续性护理小组重视家庭访视,有助于增强医患关系,并取得信任,通过对其饮食、心理、生活、运动各方面进行指导,可调节其饮食习惯,缓解焦躁、抑郁等心理状况,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有研究表明[19-20],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平分优于对比组,和上述研究相符,提示连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对出院后患者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可见通过护理人员设身处地的关怀、体贴,改善患者对手术有关问题认知能力差而得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并经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学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减少了因情绪变化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同时也操纵了患者的应激情绪,克服了消极的心理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遵医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