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讲解《琵琶行》-白居易 第三课时 温卓娅 (1)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 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门前冷落”两句交代她生活的转折。“商人” 以下四句,写琵琶女“嫁作商人妇”后孤苦凄凉 的寂寞生活。诗人把秋江月夜的寒冷同琵琶女的 内心感受的寒冷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烘托出 琵琶女无限凄凉的悲苦心境,催人泪下。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 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我年华老去,最后嫁给一位商人做妻子。这两句以如诉 如泣的抒情笔调,概括出古今大抵相同的歌女命运。这 里不说“卖茶”,而说“买茶”,与当时的榷茶、税茶 制度有关。“榷”的本义是独木舟,引申为专利。榷茶 就是唐代官府采取的茶叶专卖制度。白居易写此诗的元 和十一年(816),榷茶法已推行多年。浔阳的茶商经营 茶叶,先要到就近的浮梁进货,即“买茶”。商人流动 性较大,琵琶女与丈夫自然是离多聚少。这两句叙写, 强化了琵琶女天涯沦落之恨。“浮梁”,唐时属饶州, 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市北浮梁。浮梁之茶虽非名品,但 产量丰富,是当时茶叶的重要集散地。
这两句是过渡句,写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自述身世的 动作和神情,“沉吟”的神态,暗示与询问有关,这反映 出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 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下 定决心,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沉吟:默默深思的样子 起:起来 敛容:收敛(深是清冷的月光,带着寒
意的江水。诗人把秋江月夜的寒冷同琵琶女内心
感受的寒冷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烘托出琵琶
女无限凄凉悲苦的心境,催人泪下。
文 本 探 究
这一段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琵 琶女早年色艺出众,红极一时;现 在年老色衰,独处寂寞。昔日门庭 若市,如今独守空船。当年欢笑, 现在心酸。这正是封建时代包括琵 琶女在内的许多歌舞艺人晚年生活 的真实写照。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秋娘后被通指聪明有才华的女人。唐代的李 錡,有妾名杜秋。在李琦叛变杜秋后入宫, 受宪宗宠幸。到穆宗时年纪已老,放回故乡。 诗人杜牧曾写了《杜秋娘诗》,记述她的身 世遭遇。后以泛指美女。唐白居易《琵琶行》: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 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正代表着女性的羞怯和矜持。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 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这两个句子是过渡句,写琵琶女由弹奏结束 到自述身世的动作和神情,“沉吟”的神态, 暗示与询问有关,这反映出她欲说还休的内 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 裳”“起”“敛容”等一系列的动作和表情, 则表现了她下定决心,一吐为快的心理。
•以上十二句,言青春 欢笑。以下六句,言 老大沦落。盛衰之感, 对比强烈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 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 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 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diàn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 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 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钿头银篦:上端镶着金花的银质发篦 钿:金花 篦:梳头用具 击节:打拍子 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 秋月春风:代指年月 故:陈旧、衰老 去来:离别后。 来:语气词 绕船月明:绕船的月光皎洁 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并不 是真的欣赏她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而是被她的 容貌所吸引,一旦她年长色衰,门前必然是“冷 落鞍马稀”了。
文 本 探 究
赏析: “绕船月明江水寒”一句是描写景物的,这一 句蕴含了什么情?
这一句是在前面通过对比叙述身世遭遇之后的抒
情。过去是那么的欢乐奢华,名噪京师,而今围
表演完毕,客人以罗锦等丝织品为赠。后来多用钱物代之。
“红绡”,红色薄绸或绫缎等丝织品。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 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钿”,是用金、银、玉、贝等制成的花朵状的首饰。 “云箆”,即云状的箆,是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用具。 “云”,一作“银”。
从这里可以看出,琵琶女在忆昔思今中, 有着淡淡的留连,更有悔恨和痛惜。“秋 月春风”,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 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故:陈旧、衰老
据《教坊志》、《北里志》、《唐国史补》记载, 唐代的倡优歌女惯以兄、弟相称,以至影响到宫 廷教坊,出现了女兄女弟这类称呼。这里所说的 “从军”,是指做随军倡妓。“阿姨”,是歌妓 对其所居坊曲之主的称呼。
原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并不是真的欣赏她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而是被她的容貌所吸引一旦她年长色衰门前必然是冷落鞍马稀了
琵琶行
白居易
(并序)
第三段分析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 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沉吟:默默深思的样子 起:起来 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 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故:陈旧、衰老 去来:离别后。来:语气词 绕船月明:绕船的月光皎洁 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这是诗中第三次描写月亮。独守空船,惟有 清冷的江水和明月作伴,与昔日长安的繁华 形成强烈对比。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 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文 本 探 究
导致“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原因?
提 示 ; 除了“暮去朝来颜色故” 之 外 , 还 有 一 层 就 是
“弟走从军阿姨死”。其中“颜色故”是主要原因。
从前面描述琵琶女弹奏的技艺来看,并没有因年长 而衰败,而是依然精妙绝伦。然而那些豪门子弟都不来 光顾了,这说明什么?它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原
自言:自我介绍名:名字 虾:“虾”通“蛤” 属:有管辖关系的,归类 第一部:最优秀的一队 服:佩服、赞赏 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泛 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 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 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数:数目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 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 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 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秋月春风:代指年月 这是个过渡句,交代琵琶女生活急转直下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 阿姨身死 自己年长色衰。
第五段分析
翻译:(琵琶女)有感于我的话良久的站立;回身坐下再转 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 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 水湿透青衫衣襟!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 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转:更、越 向前:以前 掩泣:掩面哭泣 青衫:指青色的官服
第四段分析
翻译: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 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 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 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 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 缭绕丛生。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 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 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重:更加 唧唧:叹声 谪居:被贬官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 黄芦:发黄的芦苇 苦竹:又名伞柄竹
翻译: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 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 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 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 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 诗《琵琶行》。 zhāo zhā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 gèng 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 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旦暮:早上、晚上 花:开花 朝:早上 秋月夜:秋季月明之夜 独倾:独自饮酒 岂:难道 呕哑:拟声词,形容单调的乐声 嘲哳:形容声音繁杂 难为听:难听,听不下去 暂:突然,一下子 更: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 「复」、「又」
“梦啼”句,凄苦中犹有娇憨与率真, 哀感顽艳,合乎身分。“梦啼妆泪”, 是说梦中啼哭,脸上带着泪痕。“妆泪” 即胭脂泪。“红”本指胭脂色,这里作 动词。“阑干”,(泪水)纵横流淌的样 子。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 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 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 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 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 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 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两句写琵琶女色艺双绝。“善才”,唐代 对琵琶师的称谓。 “伏”,通“服”,敬佩。“秋娘”,当时 的一位著名歌妓,这里是泛指歌歌女伶。 服:佩服、赞赏 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 名字。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 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 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自言”两句,介绍其籍贯、住处、照应序言 “铮铮然有京都之声”。“十三”以下四句,既 写出了琵琶女聪颖过人,又写出其当年的风采。 “五陵”以下四句,渲染歌妓生活的“欢乐”与 奢华。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 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数:数目
“五陵年少”,指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
西汉五个皇帝的陵墓:高帝之长陵、惠帝之安陵、景帝之 阳陵、武帝之茂陵及昭帝之平陵,都在长安城北。唐时, 曾将各地的一些富豪迁到陵邑周围,以繁荣邑址。故五陵 多富家子弟。“缠头”,也叫“缠头彩”,歌舞艺人
一面收拾,一面思忖。“敛容”,刚才弹奏时由于情绪激越,不单是
这里,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下文的“自言”过渡。 “沉吟”的神态,大概就是从听者的询问引发。但是,叫人从何说起呢 ?于是,
衣裳有些乱了,悲欢也都形于色。至谈话时,自然要整理情绪,从 音乐意境中收回心来,于是收敛起脸上的表情。这既是尊重别人, 也是自重。琵琶女并非轻薄浮躁之人,前面已经写出了她的人格:“琵琶声停
自言:自我介绍名:名字 虾:“虾”通“蛤” “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之地。旧说董仲 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 虾蟆陵。从这里至“梦啼妆泪红阑干”,都是琵琶女自述身世。诗 人用诗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
“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相互补充,完成女主 人公的形象塑造。
属:有管辖关系的,归类 第一部:最优秀的一队
上面是叙籍贯,这里是叙出身。“教坊”,古时管理宫 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 习、排练、演出等事务。唐高祖武德后,在禁中设内教 坊。玄宗开元二年,在蓬莱宫侧置内教坊,洛阳、长安 又各设左右教坊二所,以中官为教坊使。内教坊兼习雅 乐和俗乐,外教坊则皆为俗乐。这位琵琶女大概是挂名 外教坊的。“第一部”,指首席乐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