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九年级物理自主招生模拟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九年级物理自主招生模拟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A.B.
C.D.
2.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3.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的示意图,此冲程中活塞会压缩其上方汽缸中的封闭气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冲程中活塞上方气体的密度减小
B.该冲程中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
C.该冲程中活塞上方气体的温度升高
D.该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5.如图所示,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1∶2,则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是
()
A.1∶3 B.3∶1 C.1∶2 D.2∶1
6.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的是
A.B.
C.D.
7.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则电压表的示数由8V 变为6V,电流表示数相应由0.4A变成0.6A,那么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改变量为(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A.0.4W B.0.8W C.2W D.4W
8.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的重力分别为G氢和G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氢>F空B.F氢=F空C.G氢>G空D.G氢=G空
9.常用智能手机是通过指纹开关S1或密码开关S2来解锁的,若其中任一方式解锁失败后,锁定开关S3均会断开而暂停手机解锁功能,S3将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闭合而恢复解锁功能.若用灯泡L发光模拟手机解锁成功,则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
A.B.
C.
D.
10.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在高速行驶时增强对地面的压力
B.青藏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饭要用高压锅
C.三峡船闸通行轮船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二滩电站大坝根据液体压强规律设计成“上窄下宽”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透过放大镜观察植物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景物在汽车观后镜中成像
D.小狗经小孔形成“倒立的像”
1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宅在家就是对国家做贡献”。

小明同学自主学习之余在家翻箱倒柜找到儿时玩过的凸透镜。

他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将能看到窗户一半的像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焦距是15cm
B.投影仪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cm刻度处,光屏仍然可以出现清晰的像D.小明将自己的眼镜片放置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把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是近视眼
14.如图所示,铅球从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球的惯性不断变大B.铅球的运动方向保持不变
C.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动能为零D.铅球的机械能不断变小
15.如图甲所示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丙和丁是探究过程中实验装置的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甲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所成的像更小
B.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能更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C.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丙、丁所示,则蜡烛A不能在玻璃板中成像
D.如图乙若在玻璃板后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16.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在小提琴上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音色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里面的闹钟的振动会减弱
C.开会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模式,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D.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确定目标的位置
17.下面有关材料、信息、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炉丝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
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
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
D.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18.如图所示,防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一段时间后,护目镜内会出现水雾。

水雾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为保证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现有5Ω、20Ω、30Ω电阻各一个,若在其中选择两个电阻在图中虚线框内连成电路,则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5Ω和20Ω串联B.20Ω和30Ω串联
C.5Ω和30Ω并联D.20Ω和30Ω并联
20.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
“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电阻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22.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23.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始终比乙电阻小
B.乙的电阻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甲、乙并联电路电流为0.6A,乙的实际功率为0.4W
D.甲、乙串联在3V的电源上,电路的总功率为1.8W
24.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近视的眼睛必须戴凹透镜矫正视力
C.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5.下列运动项目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三级跳远——快速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划船比赛——船桨和水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百米赛跑——裁判员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快慢
26.夏至日巧遇日环食,6月21日“金边日食”上演天宇,日食的形成是因为()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27.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A.B.C.D.
28.一杯水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和水所受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与杯子对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水对杯子底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所受的重力大
D.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这杯水可能会摔落到地
29.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R1、R2和R3为三个定值电阻,已知R1=5Ω,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当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1.95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当只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6V,R2=20Ω
B.U=9V,R3=30Ω
C.R3=10Ω,P∶P′′=3∶2
D.R2=20Ω,P∶P′=2∶15
30.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
二、实验题计算题
31.某实验小组使用下列器材来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流0.5A,额定功率不大于1.5W)、电压表(3V、15V双量程)、电流表(0.6A、3A双量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如右图.
(1)请你在实物图中把电压表连入电路____________.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端,这样做能对电路起_____________作
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2.小丽在进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她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

请你接着完成下列步骤: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当处于____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0,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乙丙
(5)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_W。

(6)小丽认为:如果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得到多组对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可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小明却认为这种做法不对,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4.5V的电源和标有“3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罗永同学已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部分实验电路。

(1)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后,使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小灯
泡的亮度变暗__。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_____端(选填“C”或“D”),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不为0,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的电阻为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5)罗永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I﹣U图象,如图丙。

结合图象信息,他认为不能利用甲图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你能说出他判断的理由吗?
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物理学习小组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到A
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最大(要求导线不交叉).
(2)开关闭合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如图2甲所示.小红同学认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小华同学认为电流表没调零,你认为(填“小红”或“小华”)同学说法正确.
(3)全部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被测电阻本次测量值为Ω.
(4)本小组完成实验后,讨论该电路还能完成哪些实验,在列出的四个实验中,你认为正确的是实验(填选项字母).
A.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探究电流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35.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1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2)同学们进行试触时,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选填“小灯泡断路”、“小灯泡短路”或“滑动变阻器处断路”);
(3)某次实验中,同学们看到电压表示数为1.8V,要使灯泡L正常发光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当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4)在测量过程中,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不慎损坏,小梦撤去电流表,用一个电阻箱代替滑动变阻器接入原电路中,也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简要写出他的测量步骤和额定电功率的表达式.
步骤:①0
②表达式:P= 0.
36.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在小组使用的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灯丝电阻约为5~6Ω。

(1)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_____(选填“A”或“B”)端;
(2)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均无偏转,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这可能是由于______断路造成的;
(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______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4)测量额定功率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将______;(5)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小明还发现灯泡的电阻变化较大,这是因为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即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其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

故选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即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其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

故选B。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相对于车内的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
3.C
【解析】
【详解】
四冲程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活塞会压缩其上方汽缸中的封闭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其密度变大,同时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压强变大,该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
解析:C
【解析】
【详解】
四冲程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活塞会压缩其上方汽缸中的封闭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其密度变大,同时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压强变大,该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BD错误,C正确。

4.C
【解析】
【详解】
ABC.由图可知,电阻R1和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并联电路中,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C.由图可知,电阻R1和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移动滑动变阻器时,通过R1的电流是不变的,即电流表示数不变,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1的阻值,保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电路整理如下:
两灯并联,已知二者电阻之比为1∶2,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可知两灯中电流之比为:
又因为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电流I,干路电流等于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电路整理如下:
两灯并联,已知二者电阻之比为1∶2,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U I R
=可知两灯中电流之比为: 12:2:1I I =
又因为电流表A 1测量干路中电流I ,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A 2测量灯L 2中电流I 2,则
1222
3:1I I I I I +== 选项A 、C 、D 错误,不符合题意;B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每条湿毛巾重力为G ,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 ,
A 、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2L=4GL,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L=GL,左侧≠右侧,故A 错误;
B 、左侧力与力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每条湿毛巾重力为G ,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 ,
A 、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2L=4GL ,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L=GL ,左侧≠右侧,故A 错误;
B 、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L=2GL ,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2L=2GL ,左侧=右侧,故B 正确;
C 、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 ×L =2GL ,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L=GL ,左侧≠右侧,故C 错误;
D 、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 ×2L =4GL ,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 ×2L =2GL ,左侧≠右侧,故D 错误;
7.C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设电源电压为U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有


①②可得
U=12V ,R0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 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设电源电压为U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有
8V 0.4A U R -=① 0
6V 0.6A U R -=② ①②可得
U =12V ,R 0=10Ω
定值电阻R 0的电功率改变量为
222220100.6A 10Ω0.4A 10Ω2W P I R I R ∆=-=⨯-⨯=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可知,充气后体积相同,F 氢和F 空相等,根据,,G 氢小于G 空。

故选B 。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F gV ρ=浮气排可知,充气后体积相同,F 氢和F 空相等,根据G gV ρ=气,ρρ>空氢,G 氢小于G 空。

故选B 。

9.C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知开关S1或开关S2均可接通电路,所以S1、S2并联,开关S3断开手机解锁功能暂停,说明S3位于电路干路.故C项符合题意;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知开关S1或开关S2均可接通电路,所以S1、S2并联,开关S3断开手机解锁功能暂停,说明S3位于电路干路.故C项符合题意;
10.A
【解析】
【分析】
(1)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2)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3)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
解析:A
【解析】
【分析】
(1)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2)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3)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4)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详解】
A、小汽车外型是流线型,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汽车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对路面的压力减小,故A错误;
B、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饭要用高压锅,故B正确;
C、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三峡船闸通行轮船就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
D、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所以坝的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所以二滩电站大坝筑成上窄下宽,故D正确.故选A.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透过放大镜观察植物,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景物在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透过放大镜观察植物,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景物在汽车观后镜中成像是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狗经小孔形成“倒立的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墙壁相当于光屏,墙壁上能承接到的是实像;由图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幻灯机工作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图中所示的成像规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墙壁相当于光屏,墙壁上能承接到的是实像;由图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幻灯机工作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不同,故B错误;
C.向右移动凸透镜,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故C正确;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窗户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另一半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会变暗,故D错误。

故选C。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示知,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则所成的像应是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
30cm>f,f<15cm<2f
所以
7.5cm<f<15cm
故A错误;
B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示知,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则所成的像应是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
30cm>f,f<15cm<2f
所以
7.5cm<f<15cm
故A错误;
B.投影仪所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不是利用此成像规律,故B错误;
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cm刻度处,则物距为15cm,像距为30cm,据光路可逆,光屏上仍然可以出现清晰的像,故C正确;
D.小明将眼镜片放置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后,要把光屏向左移动才能两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小明是远视眼,故D错误。

故选C。

14.D
【解析】
A、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错误;
B、铅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合力不为0,所以运动方向是变化的,故B错误;
C、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0,但
解析:D
【解析】
A、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错误;
B、铅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合力不为0,所以运动方向是变化的,故B错误;
C、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0,但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于0,故C错误;
D、铅球在运动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总的机械能变小,故D正确.故选D.
1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图甲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所成的像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看不见后面的蜡烛B的位置,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故
B错误;
C.若实验时装置如图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图甲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所成的像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看不见后面的蜡烛B的位置,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故B错误;C.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丙、丁所示,则蜡烛A能在玻璃板中成像,但像不在桌面上,故C 错误;
D.如图乙若在玻璃板后放一块挡光板,不影响平面镜成像,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1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可改变振动琴弦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频率,达到改变音调的目的,故A错误;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是因为声音不能传播了,里面的闹钟的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可改变振动琴弦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频率,达到改变音调的目的,故A错误;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是因为声音不能传播了,里面的闹钟的振动不会减弱,故B 错误;
C.开会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模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确定目标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D。

1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炉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而超导体电阻为零,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不会产生热量,因此超导体不适合做电炉丝,故A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