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秦艳芳
【摘要】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浆水平以及心脑血管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以及血浆水平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以及血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随访期间,对照组有3例发生血脑血管事件,占8.82%,其中2例患者发生心绞痛,1例患者脑缺血发作;34例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间,1例发生心绞痛事件,占2.94%。
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及血浆Hcy水平,还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波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3(000)018
【总页数】2页(P4166-4167)
【关键词】依那普利叶酸;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
【作者】秦艳芳
【作者单位】太钢总医院峨口分院,山西代县 0342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H型高血压是临床中比较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不仅会升高,同时
还伴随有较高水平的血浆半胱氨酸(Hcy)。
引起血浆半胱氨酸升高的主要因素有蛋氨酸摄入过多,维生素B6、B12与叶酸摄入不足,尤其与叶酸摄入不足有着密
切关系。
据相关文献报道[1],高血压患者中若血浆半胱氨酸水平较高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率增加。
其中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中就有75%左右的患者为H
型高血压。
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H型高血压患者,对其给予依那普利片和依那普利片叶酸片治疗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依那普利片叶酸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H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H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35~69(52±17)岁;平均收缩压159.28±13.26 mmHg,平均舒张压11
2.36±6.58 mmHg,平均血浆半胱氨酸19.12±
3.56 μmol/L。
随机将
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收缩压、血浆以及舒张压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早晨饭后口服,10mg/次,
1次/d;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早晨饭后口服,10mg/次,
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w。
1.3 观察指标血压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测定均在早晨抽血前进行,监测当日停药,在患者的左臂绑缚袖带,取仰卧位,采用泵式血压计测量患者血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均为清晨空腹采血,采用循环酶法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检测后与标准样
品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组间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以及血浆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以及血浆水平相
对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以及血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附表两组患者血压以及血浆水平变化比较(±s)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时间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血浆(μmol/L)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152.28±14.25129.46±8.69*153.52±14.34141.82±8.93111.43±5.4886.52±4.8 2*113.52±5.6298.71±4.7319.48±3.4216.12±2.52*19.67±3.8218.53±2.03
2.2 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34例对照组患者中在随访期间,3例发生
血脑血管事件,占8.82%,其中2例患者发生心绞痛,1例患者脑缺血发作;34
例观察组患者中在随访期间,1例发生心绞痛事件,占2.94%。
两组患者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也称之为高血压病,占高血压患者的75%以上,尤以老年患者居多。
高血极易诱发很多疾病,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CDC疾控分类认为健康
成人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平均水平在5~15 μmol/L,将伴随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10μ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就称为H型高血压。
据相关文献报道[3],H型高血压患者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相比,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率高5倍。
这主要是因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当
浓度过高时血管内皮细胞就会受到损伤,从而使血管内功能发生紊乱,凝血加重,导致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刺激动脉平滑肌细胞过度增长,干扰血管平滑肌的正常功能,促进平滑肌逐渐老化、组织纤维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诱发心脑血管疾病[4]。
因此,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是治疗此病的关键。
依那普利叶酸片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马来酸依那普利和叶酸的不同剂量组合。
马来酸依那普利做为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人体口服之后能将其快速水解为依那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最终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对全身血管以及小动脉进行舒张,从而达到降压的功效[5]。
同时叶酸是集体内细胞生长以及繁殖所需要的一种物质,在蛋氨酸的循环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叶酸能够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生成蛋氨酸,并且参与到细胞的甲基化反应以及核酸的合成中,对人体补充一定的外源性叶酸,最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降低患
者的血压以及血浆Hcy水平,还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波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昕,贺亚龙.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195-3197.
[2]徐彤彤,武琦,吕祥威,等.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
瘦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0):291-294.
[3]石红梅.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56-3457.
[4]吴瑞云,李小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100例临床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5):669-670.
[5]朱凌峰.依那普利叶酸片防治H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7):73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