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小升初语文综合检测试题人教版(II卷)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小升初语文综合检测试题人教版(II卷) (含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2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1、缩句练习。
1、小铭姥姥家的阳台上放着许多盆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脑里有许许多多看不完学不厌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到曹操,曹操就出现在你的面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汉字,并给拼音加上准确的声调。
心惊胆zhan()应接不xia()迫不ji()待
shou()屈一指落huang()而逃 li()兵秣马
等量qi()观蜂yong()而至如火如tu()
鬼鬼sui sui()()
虎视dan dan()()
3、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组成排比句。
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
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
它是_______________的细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_______________的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诸,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5、根据代表作品写出作者名。
《阿Q正传》()《搜神记》()
《骆驼样子》()《家》《春》《秋》()
6、写出下列人物的称号。
李白()李贺()王维()白居易()
陶渊明一(先生)苏轼一(居士)王安石一(先生)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课外阅读积累。
1、《青铜葵花》是作家_______的作品,书中葵花的爸爸是个_______家。
2、《三国演义》中“三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人名)
3、《夏洛的网》作者是美国的______,夏洛是一只______。
4、《今天我是升旗手》中主人公______出生在一个______家庭,爸爸“六一”节送给他的礼物是______。
2、把下面这些动物和象征词连起来。
春燕搏击风浪
骆驼任劳任怨
黄牛报春使者
海鸥任重道远
3、我会将成语补充完整,使它们成为一条“龙”。
1、博闻强()忆犹()仇旧()之入骨
2、异想天()门见()穷水()善尽美
3、水深火()火朝()经地()不容辞
4、栩栩如()离死()具一()格不入
4、精彩回放。
(1)六年来,我们的课内外阅读经历一定精彩纷呈,我读了几篇外国小说,如其中的《》,我还读了三国曹植的一首诗,其中诗句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悲愤之情,我还了解到是居里夫人发现了______,为科学作出巨大贡献;我还从文言文《学弈》中学到了一个成语__________。
(2)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一个是我的()。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和同样()。
出自()写的(),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情怀,我还知道这样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学过的课文题目巧填空。
时间()而过,马上小学毕业了,我忘不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忘不了教会我做人要独立自主的(),更忘不了(),是老师教育我要好好学习,长大()。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
1、学校的花草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学老师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试试看,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课文传真。
课文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文字中有“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 居里几乎是_________的人。
”朗读着这些句子,我们感
受到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文字中有“画”:“你好,清凉的
_________!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______!你吟诵一首小诗,
是邀我与你唱和吗?”回味这些句子,我想给这幅画面配上一个标题《》;文
字中有“理”:“如果无法在这种_________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_________了。
但是,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咀嚼着这些句子,我想到
了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中有“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志在流
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品味着这些句子,感叹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
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这是一种_________的境界啊!
2、先阅读,再回答问题。
选自《我的舞台》
全家人都惊讶地发现,我这个被宠坏了的小公主,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狠劲儿。
六
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周过去、立起来、横过去,
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
到里屋。
我自己倒从没叫过苦、喊过疼——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
暑去寒来,几年后,我就可以下腰到地,双手倒抓住脚腕;或一手抓住举过头顶的
脚心,做前后翻,跑虎跳,其他基本功的动作更不在话下。
……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1、从文中摘录“我”拜师学艺时表示动作的词,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的这些词语的好处。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划线的那句话改写成另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所欲为”在文中指什么?请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4、“为所欲为”的结果是什么?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5、读了文段后,你受到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文欣赏。
伤仲永
<北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
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
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
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
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
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
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30分)
1、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成文。
文题一:
一个窗台上有了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了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生活中,你每天都有可能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
请你以“花”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文题二:
朱熹诗云:“万紫千红总是春。
”如果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特色,无力发出独有的芳香,那么,它还能立身于烂漫春光之中吗?你具有些什么特长?这些特长,曾经为你取得成功发挥过什么作用?或者为学校和班级争过光?甚至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过贡献?
请你就自己的特长,作一番自我展示。
说说自己的长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要写出真实情感,不说假话,不少于400字。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1、略。
2、略
3、略
4、略
5、略
6、略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1、曹文轩雕塑家
2、诸葛亮、曹操、关羽
3、怀特蜘蛛
4、肖晓军人远洋巡航舰模型
2、春燕——报春使者骆驼——任重道远
黄牛——任劳任怨海鸥——搏击风浪
3、1、记新恨
2、开山尽
3、热天义
4、生别格
4、略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
1、略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她的淡泊名利的赞叹
山泉溪流山中访友不确定枯萎
第8 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