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课 柳永词两首
作者:柳永
鹤冲天
• • • • •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遍,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 生畅。 • 青春都一饷。 •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叠句的手法, 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
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
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
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 种种在其中。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
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
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
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 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 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
词, 发轫于隋唐, 成熟于宋。 在中国诗歌史上树起一面旗帜。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是潇洒的柳永,放荡不羁, 在市井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争知我,倚阑干处,正 恁凝愁。”这是孤独的柳永,在流浪中感知生活的恩赐,在孤 寂中寻找生活的安慰。“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这 是孤高的柳永,在清冷的秋气中保持着高洁的品格,等待着合 适的节日怒放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我们阅读柳永的词,是在阅读词人的心路历程,体验词人丰 富的内心世界,感知词人的孤独与奋进。 让我们一起走近柳永,走进其词,用心体味吧!
(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雨后阴冷的黄昏),寒蝉、
长亭、日暮、雨歇,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的送别氛围, 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离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细节描写。道不尽,说不完的千言万语,而今只有沉默 着看对方的泪眼,细数眼中无限的情意,无奈兰舟催发。
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一句动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的手法,词人借用想象 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营造
烟 波 , 暮 霭 沉 沉 楚 天 阔 。
相 看 泪 眼 , 竟 无 语 凝 噎 。 念 去 去 , 千 里
门 帐 饮 无 绪 , 留 恋 处 , 兰 舟 催 发 。 执 手
寒 蝉 凄 切 , 对 长 亭 晚 , 骤 雨 初 歇 。 都
雨 霖 铃
柳 永
写作背景
作者才情卓著,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 穷困潦倒,处世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当时由于仕途
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
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 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点明时间地点气候
勾勒环境
渲染气氛 悲凉的心境
名句赏析 1、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一句给我们Biblioteka 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
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
难舍、孤独寂寞的感情。
离别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
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 “原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曹植
意境 悲凉
苍茫
虚 实 相 生
实写 —
寒蝉 烟波 杨柳
凄清
虚写
概括艺术特点
1、直接抒情
2、借景抒情
3、虚实结合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 杨柳、晓风、残月 烟波、暮霭、楚天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开头便说出了落第的事实。“失龙头望”而冠以一个“ 偶”字,表明作者对自己的才能并没有失去信心;和下 句的“暂”字互相呼应. • 骨子里是包含着讽刺,蕴藏着埋怨的。是把自己说成为 一个有才能的“贤”者,被有眼无珠的当道者所“遗” 弃了。 • 今后:恣意狂荡。 理想落空了,要无拘无束地过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 齿的流连坊曲的狂荡生活。 • 这是一条违反应举出仕的封建规范的道路,一般读书人 都不愿意走的道路。 • 做个“才子词人”,与仕宦而至公卿宰相,是没有什么 两样的。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 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阅读鉴赏
《望海潮》一词从那些方面描绘了都市繁华的景
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抒发了此人怎样
的感情?
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中间或有谒见达官 的奉承意味,大有粉饰太平之嫌。 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 自然景观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相济)
一、实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二、虚写: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 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染——
具体对西湖的描写。居民区繁华,钱塘壮丽,国富
民安,西湖繁华,长官威仪。
点—— 重湖叠巘清嘉 染——
山色之美:三秋桂子
湖荷之美:十里荷花
人文之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铺排,铺陈和排比的简称。多见于古体诗中, 它运用
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柳 浪 闻 莺
南 屏 晚 钟
双峰插云
花 港 观 鱼
三 潭 印 月
宝 石 流 霞
阮墩环碧
云 栖 竹 径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酒醒”之 后 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 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李清照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全文结构
离别之前
勾勒环境
离别之时
描写情态
离别之后
刻画心理
分析艺术手法 意象 长亭 骤雨 暮霭 晓风 楚天 残月 融情于景
豪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雨 霖 铃
柳 永
千 种 风 情 , 更 与 何 人 说 ?
此 去 经 年 , 应 是 良 辰 好 景 虚 设 。 便 纵 有
节 ! 今 宵 酒 醒 何 处 ? 杨 柳 岸 , 晓 风 残 月 。
多 情 自 古 伤 离 别 , 更 那 堪 , 冷 落 清 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