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育”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合作共育”工作实施方案
家校合作共育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有效途径。
因此结合学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共育,优化育人氛围。
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校合作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通过及时与老师、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扎扎实实地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多种活动,讲究实效,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
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家访活动起到沟通家长和学校的作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使学生将来有能力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和困扰。
每位教师每学期家访学生数不得少于10人。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向家长“告状”的不良倾向,切实提高家庭联系质量,推进家校合作教育的实施。
3、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初步构建家校合作机构。
4、构建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促进老师、家长的交流。
5、通过开展家长会、学校教育活动开放日等活动,增进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初步形成多元化育人。
三、实施步骤
1、利用开学初的教师会,对全体老师进行培训,强调家校共育需要全体老师共同参与。
2、召开全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大会,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的艺术水平和整体层次,交流家校共建的经验和班级工作经验,探索班级工作的新方法,取长补短,切实解决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提高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3、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各班级通过召开家长会,确定班级家长委员会名单(1名主任,2名副主任),建立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各班级上报1-2名家长委员作为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
4、进一步加强与家长委员会成员们的联系,听取委员会成员意见。
通过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5、强化家校联系工作,师应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
量和效果。
每次家访要做好记录。
家长来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热情接待,与家长亲切交谈,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对策。
通过活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在社会上的声誉。
6、为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贯彻落实,适时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指导,聚焦亲子教育,指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帮助家长切实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
7、邀请家长参加学校重大活动,如开学典礼、运动会等,增进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发挥家长委员会对学校管理的支持与参与,达成多元育人的目的。
四、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
会长:
副会长:
成员:
中心小学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