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集训(三十六) 固体、液体和气体
(限时:40分钟)
[基础对点练]
固体、液体的性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浸润和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随饱和汽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干湿泡湿度计的干泡与湿泡的示数差越小,相对湿度越大
E.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这是因为油脂可以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
ABD[浸润和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A正确;相对湿度为100%,说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已达到饱和汽压,B正确;温度一定时,同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C错误;干湿泡湿度计的干泡与湿泡的示数差越小,空气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大,D正确;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这是不浸润的结果,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不能形成水珠,这是浸润的结果,E错误.]
2.(2018·保定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84370509】A.绝对湿度大而相对湿度不一定大,相对湿度大而绝对湿度也不一定大,必须指明温度相同这一条件
B.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蒸汽仍是饱和的
C.干湿泡湿度计的干泡所示的温度高于湿泡所示的温度
D.浸润和不浸润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
E.蜘蛛网上挂着的小露珠呈球状不属于毛细现象
ACE[相对湿度定义:相对湿度=p
p s
,式中p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叫
做空气的绝对湿度,p s为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p s在不同温度下的值是不同的,温度越高,p s越大,故A正确;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说明该蒸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则该蒸汽的分子数密度减小,该蒸汽就会变成未饱和汽,故B错误;因为干湿泡湿度计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组成,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外包着纱布,纱布的另一端浸在水中,由于蒸发吸热,湿泡所示的温度小于干泡所示的温度,故C正确;浸润和不浸润是分子力
作用的表现,故D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所以露珠呈现球状,这不属于毛细现象,故E正确.]
3.(2018·武汉模拟)固体甲和固体乙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曲线如图13210所示,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图13210
A.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
B.固体甲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
C.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
D.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
E.图线甲中ab段温度不变,所以甲的内能不变
ABD[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故A正确;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是非晶体,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故B正确;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故C错误;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但是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故D正确;晶体在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但由于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在增大,故E错误.]
4.(2018·太原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84370510】A.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C.单晶体蔗糖磨碎后熔点不会发生变化
D.扩散现象在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且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E.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CDE[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A错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增加,B错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单晶体蔗糖磨碎后熔点不会发生变化,C正确;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扩散现象在这三种状态的物质中都能够发生,且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D正确;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E正确.]
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实验实律
5.(2017·兰州一中月考)如图13211所示,密闭容器内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氢气温度与外界空气的温度相同,现对该容器缓慢加热,当容器内的氢气温度高于外界空气的温度时,则( )
图13211
A .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 .氢分子的势能增大
C .氢气的内能增大
D .氢气的内能可能不变
E .氢气的压强增大
ACE [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氢气的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故A 正确;氢气视为理想气体,气体分子势能忽略不计,故B 错误;密闭容器内气体的内能由分子动能决定,氢气的分子动能增大,则内能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 T
=C 可知,氢气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压强增大,故E 正确.]
6.(2018·洛阳模拟)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如图13212所示,则该气体( )
图13212
A .状态b 的压强大于状态c 的压强
B .状态a 的压强大于状态b 的压强
C .从状态c 到状态d ,体积减小
D .从状态a 到状态c ,温度升高
E .从状态b 到状态d ,体积增大
ADE [在V T 图象中等压过程是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pV T =C ,得p =C ·1V T =C ·1k
,压强p 大时斜率小,所以A 项正确,B 项错误;从状态c 到状态d ,气体体积增大,
C 项错误;从状态a 到状态c ,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
D 项正确;从状态b 到状态d ,温度不变,体积增大,
E 项正确.]
7.一体积为V 0的绝热汽缸固定在水平面上,开口向右,汽缸的横截面积为S ,用一厚度不
计的绝热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开始封闭气体的体积为23
V 0、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相同且为p 0,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0.已知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用f 表示.现用电热丝对封闭气体加热,封闭气体的温度缓慢地升高,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求:
图13213
(1)绝热活塞将要向右移动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 1;
(2)绝热活塞刚好移动到汽缸的最右端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 2.
[解析](1)绝热活塞移动前,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得p 0T 0=p 1T 1
又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p 1S =p 0S +f
解得T 1=⎝ ⎛⎭
⎪⎫1+f p 0S T 0. (2)绝热活塞向右移动时,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1T 1=V 2
T 2
L ,反扣在一个突出部分高为L 4
的凸形基座上,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汽缸与基座突出部分封闭性良好且无摩擦,汽缸顶上堆放着铁砂,如图13214所示.缸内气体压强为大气压强p 0.现对气体缓慢加热,当气体温度升高了ΔT =45 K 时,汽缸开始上升,继续加热直到汽缸上升L 8
,此后,在维持该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取走铁砂,直到铁砂全部取走时,汽缸内气体刚好没有泄出.求:
图13214
(1)加热前气体的温度T 1;
(2)汽缸上升L 8
时气体的温度T 2. 【导学号:84370511】
[解析](1)设汽缸横截面积为S ,由题意知气体初始状态Ⅰ的压强、温度和体积分别
为p 0、T 1和V 1=34
LS 当气体温度升高了ΔT =45 K 时,对汽缸开始上升的状态Ⅱ,压强、温度和体积分
别为p 2、T 1+ΔT 和V 2=34LS 继续加热直到汽缸上升L 8时,状态Ⅲ的压强、温度和体积分别为p 2、T 2和V 3=78
LS 直到铁砂全部取走时,对汽缸内气体刚好没有泄出的状态Ⅳ,压强、温度和体积分别为p 0、T 2和V 4=LS
气体从状态Ⅰ到状态Ⅱ,根据查理定律得p 0T 1=
p 2T 1+ΔT
气体从状态Ⅲ到状态Ⅳ,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 0LS =p 2·78
LS
联立解得T 1=7ΔT =315 K.
(2)气体从状态Ⅱ到状态Ⅲ,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
78LS T 2=34LS T 1+ΔT 解得T 2=283
ΔT =420 K. [答案](1)315 K (2)420 K
9.(2017·全国Ⅲ卷)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13215(a)所示,玻璃泡M 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 1和K 2.K 1长为l ,顶端封闭,K 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
M 下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 连通.开始测量时,M 与K 2相通;逐渐提升R ,直到K 2中水银面与K 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 1,且K 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 ,如图(b)所示.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 2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 1和K 2的内径均为d ,M 的容积为V 0,水银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图13215
(1)待测气体的压强;
(2)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
[解析](1)水银面上升至M 的下端使玻璃泡中气体恰好被封住,设此时被封闭的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等于待测气体的压强p ,提升R ,直到K 2中水银面与K 1顶端等高时,K 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 ;设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则 +1π2①
②
③
④
0⑤
(2)由题意知 h ≤l
⑥ 联立⑤⑥式有
p ≤πρgl 2d 24V 0
⑦
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为
p max =πρgl 2d 24V 0
. ⑧ [答案](1)ρπgh 2d 24V 0+πd 2l -h (2)πρgl 2d 24V 0
[考点综合练]
1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物体内某速率的热运动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无关
D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E .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如图13216所示,A 和B 是两个壁厚不计、横截面积相等的圆柱形金属筒,现将二者套在一起(光滑接触且不漏气),A 顶部距B 底部的高度为18 cm.A 用绳系于天花板上,用一块绝热板托住B ,此时内部密封的理想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外界大气压始终为1.0×105
Pa),然后缓慢撤去绝热板,让B 下沉,当B 下沉2 cm 时,停止下沉并静止,此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在27 ℃.
图13216
①求此时金属筒内气体的压强;
②改变筒内气体温度可使下沉的套筒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求此时气体的温度.
【导学号:84370512】
[解析](1)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造成的,A 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错误;根据统计规律可知,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有关,C 错误;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正确的说法,D 正确;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到最小的趋势,如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E 正确.
(2)①设金属筒横截面积为S ,p 1=1.0×105 Pa ,V 1=18S cm 3,V 2=20S cm 3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1V 1=p 2V 2 p 2=p 1V 1V 2=1.0×105×18S 20S
Pa =0.9×105 Pa.
②V 2=20S cm 3,T 2=300 K ,V 3=18S cm 3,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V 2T 2=V 3
T 3
T 3=V 3T 2V 2=18S ×30020S
K =270 K(或者t =-3 ℃). [答案](1)ADE (2)①0.9×105
Pa ②270 K
11.(1)(2018·大连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内部稀疏些,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 .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饱和汽与未饱和汽之间不能发生相互转化
D .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水是浸润液体
E .当人们感觉到闷热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2)在如图13217所示的导热汽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重力不计),汽缸的质量为M ,活塞质量为m ,吊篮质量不计,开始时吊篮中不放砝码,活塞距离汽缸底部的高度为h ,现在吊篮中逐渐增加砝码,直到汽缸恰好对水平地面没有压力,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大气压强为p 0,重力加速度为g ,活塞与汽缸壁间摩擦不计,求:
图13217
①当汽缸恰好对地面没有压力时,吊篮中砝码的质量;
②在①中活塞上升的高度.
[解析](1)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内部稀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A 错误;温度越高,水的饱和汽压越大,B 正确;当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液体蒸发和液化的速度发生变化,重新达到平衡,故饱和汽与未饱和汽可以发生相互转化,C 错误;放在洁净的玻璃板上的水银,能够在玻璃板上滚来滚去,而不附着在上面,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浸入水银里再取出来,玻璃上也不附着水银,这种现象叫不浸润,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而水却是浸润液体,D 正确;当人们感觉到闷热时,是因为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E 正确.
(2)①要使汽缸对地面没有压力,以汽缸和活塞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平衡有(m +M )g =F T
以吊篮为研究对象有F T =Δmg
联立解得Δm =m +M .
②对汽缸内气体,初态体积为V 1=hS ,压强为
p 1=p 0+mg S
末态体积为V 2=(h +Δh )S ,压强为p 2=p 0-Mg S
因为汽缸是导热的,故汽缸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1V 1=p 2V 2 即⎝ ⎛⎭⎪⎫p 0+mg S hS =⎝ ⎛⎭⎪⎫p 0-Mg S (h +Δh )S
解得Δh =M +m gh
p 0S
-Mg .
[答案](1)BDE (2)①m +M ②M +m gh
p 0
S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