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刀具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件直径d=80mm,主轴转速n=600r/min,那么切削速度Vc是多少?
[A].100 r/min [B].120 r/min
[C].150 r/min [D].170 r/min
2. 工件直径d=80mm, 切削速度Vc=80m/min,那么主轴转速n为
[A].250~280 r/min [B].300~320 r/min
[C].380~400 r/min [D].420~450 r/min
3.切断棒料d=60mm,平均切削速度Vc=30 m/min那么主轴转速n为
[A].250~280 r/min [B].300~320 r/min
[C].380~400 r/min [D].420~450 r/min
4.割断直径d=50mm棒料,选用n=600r/min f=0.2mm/r其机动割断时间为
[A].30~32秒[B].25~27秒
[C].18~20秒[D].12~13秒
5.车削L=200mm轴,选用n=400r/min,f=0.1mm,其切削机动时间约为
[A].1~2分[B].3~4分
[C].4~5分[D].6~7分
6.金属切削率Zw的单位是
[A].毫米平方[B].毫米立方
[C].毫米平方/分[D].毫米立方/分
7.d=20mm,n=1200r/min,ap=1mm,f=0.2mm,那么金属切除率Zw约为
[A].30000mm^3/min[B].20000mm^3/min
[C].15000mm^3/min[D].10000mm^3/min
8.d=40mm,n=600r/min,ap=2mm,f=0.4mm,那么金属切削率Zw约为
[A].10000mm^3/min[B].80000mm^3/min
[C].60000mm^3/min[D].40000mm^3/min
9. 切割d=80mm,4mm槽,n=120r/min,f=0.26mm,那么最大金属切除率Zw约为〔〕。
A 10000mm^3/min
B 20000 mm^3/min
C 30000 mm^3/min
D 40000 mm^3/min
10.法剖面标注的三个坐标平面是〔〕。
A Ps、Pn、Pr
B Ps、Pn、Po
C Ps、Pf、Pr
D P r、Pn、Po
11.主剖面的定义是〔〕。
A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Ps的平面
B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Pr的平面
C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Vr和Vf的平面D过刀刃某点垂直于Pr和Ps的平面
12.法剖面的定义是〔〕。
A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Ps的平面
B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Ps的平面
C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Ve的平面
D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主刀刃的平面
13. 主剖面标注坐标系三个坐标平面式是
[A]. Ps、Pn、Po[B]. Ps、Pr、Po
[C]. Ps、Pr、Pn[D]. Ps、Pf、Pr
14. 刀具标注坐标系平面之间的关系是
[A]. Pn⊥Pr[B]. Pn⊥Ps
[C]. Po⊥Pp[D]. Pp⊥Pf
15. 假定进给平面的定义为
[A]. 过刀刃某点平行于Pse的平面
[B].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Pr,平行于Vf方向的平面
[C].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Pse的平面
[D].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Pr和Vf的平面
16. 三个相互垂直的标注坐标系平面是
[A]. Pn、Pr、Ps[B]. Ps、Pr、Po
[C]. Pf、Pp、Pr[D]. Pp、Pr、Po
17 车刀主、法剖面的关系是
[A]. 相互平行[B]. 相互垂直
[C]. 相互倾斜〔夹角为λs〕[D]. 相互倾斜〔夹角为Kr〕
18 车刀λs=0°、γo=20°、Kr =45°、Kr’=45°,问副刀刃上=γo’=?°
[A]. 10° [B]. 20°
[C]. 0° [D]. 45°
19 车刀λs=0°、γo=10°、Kr =60°、Kr’=30°,那么副刀刃上=λs’=?°
[A]. 0° [B]. 30°
[C]. -10° [D]. 10°
20 在Kr=90°的割刀中
[A]. Pf=Po [B]. Pp=Po
[C]. γo=γf [D]. γo=γp
21 合成切削速度〔Ve〕的定义为
A .Ve=Vc+Vf
B .Ve(矢量)=Vc(矢量)+Vf〔矢量〕
C .Ve=Vc+ap+Vf
D .Ve〔矢量〕=Vc〔矢量〕+ap〔矢量〕+Vf〔矢量〕
22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因素
A .切削速度的大小
B .走刀量的大小
C .切削深度的大小
D .高度安装上下或偏斜情况
23 用α0=8°割刀f=0.2mm切断d=60棒料,刀刃装高H=0.2mm,切入时工作后角为
A .αoe=7~8°
B .αoe=6~7°
C .αoe=5~6°
D .αoe=4~5°
24 镗小孔时,镗刀常装高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A .使镗刀受力变形后正好处于中心处
B .增加镗刀工作后角,减少摩擦
C .使镗刀受力变形后刀杆不会碰到孔壁
D .使镗杆受力变形后保证前、后角的数值
25.工件外径d=80mm,刀刃安装高于中心1.5mm,γp=15°,λs=0°那么γpe为
A.15.00°
B.16.29° C17.15° D.18.26°
26.用λs=0°的孔镗刀,装高于中心时,工作角度变化为
A 后角增大 B.前角增大 C.后角减小 D.前角减小
27.用αo=8°割刀切断棒料时,假设刀刃装高中心,那么工作角度变为
A αoe>8° B. αoe<8° C. αoe=8° D. αoe=0°
28.车左旋螺纹时,假设γf左=γf右=0°,αf左=αf右=8°,那么
A.左刃工作前角>0°
B.左刃工作前角<0°
C.左刃工作后角>8°
D.左刃工作后角<8
29 直角切削的特征是
A .κγ=0°
B . λs=0°
C .切削刃与切削速度垂直
D 切削刃与工件中心垂直
30 斜角的特征是
A .Κγ< >90°
B . λs< >0°
C . 切削刃与切削速度垂直
D . 切削刃与切削速度不垂直
31改变车刀主偏角对以下哪几个切削要素有影响
A .hD
B .ap
C .f
D .bD
32 切削形态对切削过程影响的主要方面是
A .切削力的增大
B .切削力的平稳性
C .加工外表的粗糙度
D .刀具磨损与耐用度
33 崩碎切屑形成的条件是
[A]. 小进刀、大前角、高速切削[B]. 大进刀、大前角、高速切削
[C]. 切塑性材料[D]. 切脆性材料
34带状切削行成的条件是
[A]. 小进刀、大前角、高速切削[B]. 大进刀、大前角、高速切削
[C]. 小进刀、小前角、低速切削[D]. 大进刀、大前角、低速切削
35 切削测得hD=0.25mm、hch=0.75mm、V c=0.5m/s,那么切削流出速度为
[A]. 8m/min [B]. 10m/min
[C]. 12m/min [D]. 14m/min
36 减少刀具与切削摩擦系数的主要措施是
[A]. 高速切削[B]. 增大前角
[C]. 增大进刀量[D]. 加润滑液
37 对切削变形影响最大的道具角度是〔〕
A.前角B.后角
C.主偏角D.刃斜角
38 增大切削厚度引起的效应有( )
A.增加切削变形B.减小切削力
C.减小单位面积切削力D.减小刀具磨损
39 积屑瘤发生在( )
A.第一变形区B.第二变形区
C.第三变形区
40 高速切削时不易产生切屑瘤的主要原因是〔〕
A.高速切削切屑变形小
B.高速切削摩擦力小
C.高速切削温度高
D.高速切削切削力小
41 切削时,增加刀尖圆弧半径,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将使
【A】切削变形减少【B】切削变形增大
【C】径向切削力增大【D】径向切削力减少
42 切削时,增大切削深度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将使
【A】切削变形减少【B】切削变形增大
【C】摩擦系数增大【D】切削力增大
43切削时,增大主偏角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将使
【A】切削变形减少【B】切削变形增大
【C】径向切削力增大【D】径向切削力减少
44 在工艺系统刚度缺乏时,对车外圆的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切削力是
【A】Fc 【B】Fp
【C】Ff 【D】Ffp
45 加工铸钢时刀具磨损的主要形式是
A.前面磨损
B.后面磨损
C.前后面磨损
46 加工铸铁时刀具磨损的主要形式是
A.前面磨损
B.后面磨损
C.前后面磨损
47 用排削钻头钻孔时切屑液的主要作用是
A.冷却
B.润滑
C.清洗
D.排屑
48 选用Kr=45°、Kr’=30°车刀,进刀量f=0.5mm。
加工残留外表高度
A.约为0.1-0.12mm
B.约为0.12-0.15mm
C.约为0.15-0.18mm
D.约为0.18-0.20mm
49 切削液可分为三大类即:
A.水溶液、乳化液、切削油类
B.水溶液、油溶液、其他类
C.乳化液、切削油、极压切削油类
D.水类、油类、含添加剂类
50 精车外圆时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
A.冷却
B.润滑
C.清洗
D.排屑
51 影响材料切削加工性的主要因素是:
A.材料的化学成分
B.材料的热处理状态
C.材料的金相组织
D.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52.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最主要的指标是:
A.切削温度的上下
B.道具耐用度的长短
C.可获得加工外表质量上下
D.材料是否容易断屑
53.评定已加工外表质量的主要指标是
A.加工外表硬化的深浅
B.外表剩余应力及其分布
C.外表粗糙度的上下
D.外表是否有积屑瘤
54.减少已加工外表粗糙度的有效措施是
A.减小进刀量
B.减小切削深度
C.提高切削速度
D.增大刀尖圆弧半径
55.降低加工外表残留面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是
A.减少走刀量
B.减少主偏角
C.增大刀尖圆弧半径
D.减少副偏角
56.选用刀尖圆弧半径r=2mm车刀,进刀量f=0.3mm,加工外表残留面高度
A.约为0.002~0.003mm
B.约为0.003~0.004mm
C.约为0.004~0.005mm
D.约为0.005~0.006mm
57 刀具几何参数包括的容有〔〕
A 刀具的标挂角度、刀刃形状参数、刀面型式参数
B 刀具独立角度、切削刀区及刀面割面参数
C 各剖面刀具角度、卷屑槽参数、切削刃形状参数
D 刀具标拄角度、卷屑棺参数、刀尖圆弧参数 58 前刀面形式为负倒棱曲面,适用于〔 〕 A 铸铁件精切 B 铸铁件粗切 C 钢件精加工 D 钢件粗加工 590γ 角选择的主要原那么是〔 〕
A 切软材料选大, 切硬材料选小
B 切软材料选小, 切硬材料选大
C 高速钢刀选大, 硬质合金刀选小
D 高速钢刀选小, 硬质合金刀选大 60 增大前角的效应是〔 〕
A 降低切削力
B 降低加工外表粗糙度
C 提高刀具温度
D 降低刀具耐用度 61 前角o γ的选择的主要原那么是〔〕
A.粗加工大,精加工小
B.工件刚性好大,工件刚性差小
C.高速钢刀大,硬质合金刀小
D.工件材料硬小,工件材料软大 62 刃倾角s λ=-20~-30的车刀最适宜于〔〕
A.一般钢件的粗加工
B.连续切削加工
C.薄层切削精加工
D.要求增大前角的精加工 63 车细长轴时刀具主偏角r K 可选择的数值是〔〕 A.60 B.75 C.93 D.45 64 车刀的卷屑与断屑方法的类型有 [A].磨出卷屑槽或断屑台 [B].安装断屑器
[C].通过控制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 [D].采用连续切削方式,控制断屑 65 车刀主法剖面前角
0γ、n γ换算公式为
[A].Tan n γ=Tan 0γCos s λ[B].Tan 0γ=Tan n γCos s λ
[C].Tan
n γ=Tan 0γCos r κ[D].Tan n γ=Tan 0γCos r κ
66 车刀角度、︒=80α、︒=75r
κ、︒-=20s λ,那么n α角约为
[A].30 [B].28.48 [C].26.56 [D].24.58 67 车刀角度、︒=120
α、︒=45r κ、︒-=30s λ
[A].10~11 [B].11~12 [C].12~13 [D].13~14 68
n γγ=0的条件是
[A]. γn =0;[B]. λs =0; [C]. γn =90;[D]. λs =90;
69
0γγ=f 的条件是
[A].︒=45γK [B].︒=0γK [C].︒=90f γ[D].︒=90γK
70
0γγ=p 的条件是
[A].︒=45γK [B].︒=0γK [C].︒=0p γ[D].︒=90γK
71 任意剖面前角公式
[A].i γ相当于γK [B].i γ相当于s λ [C].i γ相当于o γ[D].i γ相当于p γ
72 任意剖面前角公式:Tanγi=Tanγ0 Sini+Tanλs cosi 中假设i=90º
[A]. γi 角相当于Kr 角 [B]. γi 角相当于λs 角 [C]. γi 角相当于γ0角 [D]. γi 角相当于γp 角
73 任意剖面前角Tanγi=Tanγ0 Sini+Tanλs Cosi 式中,假设i=90º-Kr-Kr’
[A]. γi 角相当于γf 角 [B]. γi 角相当于λs’角 [C]. γi 角相当于γ0’角 [D]. γi 角相当于γp 角
74 任意剖面前角Tanγi=Tanγ0 Sini+Tanλs Cosi 式中,假设i=180º-Kr-K r’
[A]. γi 角相当于γf 角 [B]. γi 角相当于λs’角 [C]. γi 角相当于γ0’角 [D]. γi 角相当于γp 角
75 影响可转位车刀角度的主要因素是
[A]. 刀片的角度 [B]. 刀槽的角度
[C]. 刀片夹紧的机构 [D]. 刀片的牌号
76 可转位车刀刀槽设计计算时,需的参数是
A.刀片的几何参数
B. 车刀标注的独立角度
C.刀槽主剖面前角
D. 刀槽切削刃剖面前角 77 成型车刀标注前、后角规定的坐标面是
A.主剖面
B. 纵剖面
C. 进给剖面
D. 切深剖面 78 圆形成形车刀后角形成的方法是
A. 刀轴径向倾斜出后角
B. 刀轴中心比工件中心抬高形成后角
C. 刀刃绕工件中心转动形成后角
D. 刀轴中心绕工件中心转动形成后角 79 成形车刀切削刃上离选定点的基准点越远,那么
A. 前角越大、后角越小
B. 前角越小、后角越大
C. 前角越大、后角不变
D. 前角越小、后角不变
80 棱形成形车刀的轮廓是指
A.后刀面主剖面中的截形
B.基面投影中的刃形
C.后刀面法向剖面的截形
D.后刀面进给剖面的截形
81 圆形成形车刀的廓型是指
A.刀具前角
B.刀具后角
C.刀具前角及刀具后角
D.工作前角及后角
82引起成形车刀廓形变化的因素有
A.刀具前角
B.刀具后角
C.刀具前角及后角
D.工作前角及后角
83 成形车刀廓形的变化规律是
A.廓形深度随前、后角增大变大
B.廓形深度随前、后角增大变小
C.廓形宽度随前、后角增大变大
D.廓形宽度随前、后角增大变小
γ>0˚,a f =0˚的成型车刀时,工件与刀具廓形的关系是84.当使用
f
A 刀具廓形深度大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B 刀具廓形深度小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C 刀具廓形深度等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D 当a f>0˚时刀具廓形深度小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γ=0˚,a f >0˚的成型车刀时,工件与刀具廓形的关系是85 当使用
f
〔A〕刀具廓形深度大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B〕刀具廓形深度小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C〕刀具廓形深度等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γ>0˚时刀具廓形深度小于工件的廓形深度〔D〕当
f
86.当加工工件刚性较差时,宜选用的成形车刀的类型是〔A〕螺旋后刀面的成形车刀
〔B〕切向进给的成形车刀
〔C〕径向安装的棱形成形车刀
〔D〕径向安装的圆形成形车刀
87.成形车刀加工带圆锥体零件,不产生双曲线误差的条件是
γ=0˚
〔A〕用棱形成形车刀
f
γ=0˚
〔B〕用棱形成形车刀
γ=0˚
〔C〕用圆形成形车刀
f
γ=0˚
〔D〕用圆形成形车刀
88 棱形成型车刀的加工精度比圆形刀高的原因是
[A].刀具加工精度高 [B].刃形容易检验
[C].加工双曲线误差小 [D].安装精度高
89 成型车刀重磨时刃磨的外表是
[A].后刀面[B].前刀面 [C].前后刀面[D].随便
90 圆形成型车刀刃磨前面调正的要
[A].控制前角 [B].控制后角
[C].控制前角和后角
[D].控制前面与中心的偏距
91 成型车刀刃磨前面应控制的角度是
[A].0γ[B].f γ
[C].00αγ+[D].f f αγ+
92 麻花钻基面的定义可理解为
[A]. 过切削刃某点垂直于钻削切削速度的平面 [B]. 过刀刃某点包含钻头轴线的平面
[C]. 过刀刃某点垂直于切削平面与主剖面的平面 [D]. 过刀刃某点与住切削刃平行的平面 93 钻削用量中切削深度及每齿进刀量分别为
[A]. ap 、f [B]. d 、f/2 [C]. d/2、fz [D]. d/2、f/2
94 选用锋角120°钻头、n=250 r/min 、f=0.5mm/r ,那么每齿进刀量为
[A]. 0.5mm [B]. 0.25mm
[C]. 0.5×Sin60° [D]. 0.25×Sin60°
95 选用d=42mm 钻头、n=320r/min 、f=0.5mm/r 钻45钢,那么金属切除率为
[A]. (200000~250000)mm3/min [B]. (250000~300000)mm3/min [C]. (300000~350000)mm3/min [D]. (350000~400000)mm3/min 96 普通麻花钻共共有的切削刃
[A. 2条 [B]. 3 条 [C]. 5条 [D]. 7条 97 麻花钻的副后角一般取
[A]. 3~4° [B]. 4~8° [C]. 6~8° [D]. 0°
98 麻花钻主刀刃上角度从外緣到中心的变化规律是
[A].前、后角从大到小
[B].螺旋角、主偏角较从大到小 [C].前从大到小,后角从小到大
[D].螺旋角从大到小,主偏角从小到大 99 麻花钻钻削吋,扭矩主要集中在
[A].主切削刃上 [B].橫刃上 [C].棱刃上 [D]. 100 麻花钻钻削时,轴向力主要集中在
〔A〕主切削刃上〔B〕横刃上〔C〕棱刃上
101 深孔加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孔的加工精度〔B〕断屑与排屑
〔C〕刀刃的冷却与润滑〔D〕钻头的导向
102 铰削的d=10.00+0.023〔H8〕mm孔,收缩量取0.005mm,铰刀制造公差0.008mm 〔A〕铰刀最大直径为10.023,报废直径为10.00
〔B〕铰刀最大直径为10.028,报废直径为9.996
〔C〕铰刀最大直径为10.023,报废直径为10.005
〔D〕铰刀最大直径为10.028,报废直径为10.005
103 铰削的d=20.00+0.033mm孔,扩大量取0.005mm,铰刀制造公差0.005mm 〔A〕铰刀最大直径为20.028,报废直径为20.005
〔B〕铰刀最大直径为20.033,报废直径为20.00
〔C〕铰刀最大直径为20.028,报废直径为19.995
〔D〕铰刀最大直径为20.033,报废直径为19.995
104 铰刀直径公差是指
[A].切削局部直径的允许的变动量
[B].校准局部直径的允许的变动量
[C].被加工孔直径的允许的变动量
[D].刃磨铰刀需控制的直径允许的变动量
105 拉削可加工的典型外表有
[A].花键孔
[B].外齿轮齿形外表
[C].外平面及成型外表
[D].螺旋沟槽外表
106 拉削加工的特点是
[A].拉刀耐用度不高
[B].拉削速度低,但生产率高
[C].可加工各种外成型面
[D].不能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
107 拉刀的进给运动是
[A].由拉床完成的
[B].由机床夹具完成的
[C].由齿升量形成的
[D].没有进给运动
108 拉削时,拉刀的直线运动是
A.主运动 B. 进给运动 C. 切削速度D. 进给量
109 分层拉削方式按已加工外表的形成过程可分为
A.轮切式
B. 同廓式
C. 渐成式
D. 综合式
110 分层拉削与分块拉削的区别是
A.分层拉削生产率高
B. 分块拉削每一刀齿切去一层金属
C.分层拉削刀齿切削厚度较薄
D. 分块拉削刀齿切削厚度较厚
111 从圆孔拉出方孔,拉刀的切削图形宜选择
A 同廓式B. 渐成式C. 轮切式D. 综合轮切式
112 拉刀过渡刀齿的作用是〔〕
[A].增强大刀尖强度[B].减少拉削力[C].使拉削力比拟平稳[D].提高拉削外表质量113 刀尺寸变化时,影响而变化的参数有〔〕
[A].齿升量[B].容屑系数[C].拉刀长度[D].单位拉削力
114 拉刀分屑槽底后角要〔〕
[A].分屑槽底后角=刀齿后角[B].分屑槽底后角>刀齿后角
[C].分屑槽底后角<刀齿后角[D].对分屑槽底后角无要求
115 拉刀同时工作齿数〔Ze〕的计算公式为〔〕
[A].Ze=工件长度/拉刀齿距[B].Ze=工件长度/拉刀齿距+1
[C].Ze=拉刀切削局部长度/拉刀齿距[D].Ze=拉刀切削局部长度/拉刀齿距+1 116 拉刀过渡刀齿的作用是〔〕
[A].增强大刀尖强度[B].减少拉削力
[C].使拉削力比拟平稳[D].提高拉削外表质量
117 拉刀尺寸变化时,影响而变化的参数有〔〕
[A].齿升量[B].容屑系数
[C].拉刀长度[D].单位拉削力
118 拉刀分屑槽底后角要〔〕
[A].分屑槽底后角=刀齿后角
[B].分屑槽底后角>刀齿后角
[C].分屑槽底后角<刀齿后角
[D].对分屑槽底后角无要求
119 拉刀同时工作齿数〔Ze〕的计算公式为〔〕
[A].Ze=工件长度/拉刀齿距
[B].Ze=工件长度/拉刀齿距+1
[C].Ze=拉刀切削局部长度/拉刀齿距
[D].Ze=拉刀切削局部长度/拉刀齿距+1
120 拉刀设计校验强度时,危险断面可能在〔〕
A 拉刀头部
B 拉刀颈部
C 第一切削齿槽部位
D 前导引部位
121 与刨削比拟铣削加工的特点是〔〕
A 铣削可以加工沟槽及螺旋面
B 铣刀为多齿刀具切除率高
C铣刀受热冲击,刀具易磨损 D 铣削加工精度较高
122 铣刀的类型按刀齿刃磨方式可划分为〔〕
A 尖齿铣刀与铲齿刀
B 抛物线齿背与折线齿背
C 粗齿铣刀和细齿铣刀
D 直齿铣刀与螺旋铣刀
123 铣削深度a p定义为〔〕
A 工件宽度
B 平行轴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C 垂直刀轴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D 待加工外表与已加工外表的垂直距离124 铣削宽度ae定义为
[A].工件宽度[B].平行刀轴测切屑层尺寸
[C].垂直刀轴测切削层尺寸[D].刀刃与工件的接触长度
125 用d=250,z=20的端铣刀,选n=120,vf=480mm/min。
那么铣削每齿进刀量为
[A].0.1mm [B].0.2mm
[C].0.3mm [D].0.4mm
126 铣削深度ap定义与车削深度ap定义上的区别是
[A].车刀是垂直工件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B].铣刀是平行刀轴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C].铣刀式垂直刀轴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D].铣刀是垂直加工外表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127 顺铣与逆铣的特点是
-
-
[A].铣刀切入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反称顺铣
[B].铣刀切入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反称逆铣
[C].逆铣有时有利于将工件压紧
[D].顺铣有时利于将工件压紧
128 端铣的不对称顺铣与不对称逆铣的定义为〔〕
〔A〕切入的切削厚度>切出的切削厚度称逆铣
〔B〕切入的切削厚度>切出的切削厚度称顺铣
〔C〕切入的切削厚度<切出的切削厚度称逆铣
〔D〕切入的切削厚度<切出的切削厚度称顺铣
. . wor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