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4,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农村工作局,江苏常州,213200
摘要:河蟹养殖作为一项重要的水产养殖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味可口的
食品,还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在河蟹养殖中,水草的
栽种和水质调节对于其养殖效益和水体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的水草
栽种和科学的水质调节技术,可以改善养殖环境,提供河蟹所需的良好生长条件。
本文将介绍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方法以及水质调节技术,为养殖户提供实用的
指导,以促进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引言:
随着对河蟹的需求不断增加,河蟹养殖业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然而,
要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河蟹养殖,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其中包括合理的
养殖环境管理。
一、水草栽种方法
水草的栽种不仅可以提供河蟹所需的食物和栖息地,还能吸收水体中的有机
废物和过量营养物质,净化水质、调节水体氧气含量,并提供遮蔽和保护,降低
水温波动。
此外,水草还能防止养殖池塘中的水体流动速度过快,减少水流对河
蟹的冲击,为河蟹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
水草的栽种还能增加池塘的美观度,改
善养殖环境,提升河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水草栽种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栽种水草之前,养殖户需要选择适合河蟹养殖塘的水草种类。
一般来说,
采用复合水草养殖模式,以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为主要养殖品种,整体水草
覆盖率为60%(种植比例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2:2:1);其中苦草和伊乐
草主要种植在沿岸浅水处和中间扣蟹暂养网围内,轮叶黑藻顺着增氧管方向,以
增氧管为界,交替平行种植,适当穿插少许伊乐藻,比列为3:1;水草管护重点3-4月是深扎根,注意防治虫害和青苔,5-6月是控伊乐藻长势,刈割草头,防止遮挡影响轮叶黑藻生长,7-8月是要及时加高水位,防止高温损草,并及时捞除浮根死亡及夹断漂浮苦草,要保证充足的投喂,防止河蟹过度夹断苦草,增加捞草的工作量;9-10月是要合理减少水草覆盖率,促进河蟹早成熟,尤其是减少轮叶黑藻比例,防止后续降温死亡导致河蟹底板发黑。
养殖全程重点注意检查水草扎根和叶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注意控制施肥量,尤其是磷肥的使用,防止高温时,蓝藻的产生,适当补充钙、镁等微量元素,适度添加碳源,为水草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发育。
水草的栽种和管理需要细心和耐心,养殖户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管理。
同时,要密切观察养殖塘水体的变化,及时调整水草的数量和密度,确保水草能够有效地调节水质和提供河蟹养殖所需的生态环境。
二、水质调节技术
河蟹养殖中的水质管理是确保河蟹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水质的恶化可能导致河蟹发生疾病、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对养殖效益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适当的水质调节技术对于维持水质稳定、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一)控制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是养殖过程中对水质影响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饵料残渣和河蟹排泄物过多,使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迅速积累,从而引发水质问题。
有机物的积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溶解氧的消耗,并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对水质环境和河蟹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保持良好的水质,养殖户应根据河蟹的亲本大小、一龄蟹种规格、上市时间、预计上市规格和池塘塘口条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可以套养青虾,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水体负担,并提高经济收入。
(二)合理投喂
合理投喂是维持水质的关键。
过量投喂会导致饵料残留和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水质稳定。
因此,养殖户要根据河蟹的需求和生
长状态,控制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和浪费。
应选择动物蛋白添加比例高的配合
饲料,在不提高总体投喂量的基础上,提高蛋白消化吸收效率,既能保证河蟹营
养的摄入,提高河蟹免疫力,又能降低水体的负担,减少尾水污染。
(三)定期改低
定期改低对于维护水质至关重要。
这些残渣和污泥会分解产生有机物和底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异味,尤其是后期投喂量增加和气温的升高,定期使用改善
底质的生物制剂,才能定期保证水质清新,确保水环境的稳定。
(四)增氧和循环水体
增氧和循环水体是调节水质的关键手段之一。
通过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可以改善水质的氧化还原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有害物质的降解。
养殖
户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氧气增氧
设备,通过将氧气注入水体,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
氧气增氧设备可以根据养殖
塘的大小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型号和配置。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水泵进行水体循环。
水泵可以将水体从底部抽取到水面,形成水流和湍动,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和氧气
供应。
循环水体可以促进氧气的均匀分布,防止水体局部缺氧,并提供充足的氧
气供给给水中的生物。
增氧和循环水体的好处不仅在于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还
可以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有益微生物在水体中起着重要的生物降解作用,能
够分解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同时,循环水体还能有效分散和排除饵料
残渣和沉积物,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的风险。
(五)使用生态调理剂
益生菌是一类对水体有益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降解有机物、减少废物积累、
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通过添加益生菌,可以增加水体中这
些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降解,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负荷。
此外,益生物质也是一种常见的生态调理剂。
它是指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生物
材料,如植物秸秆、藻类等。
添加益生物质可以提供丰富的养分和底物,为有益
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的条件,促进水体中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使用生态调
理剂的好处不仅在于促进水质的净化,还有助于提高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养殖生
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降低对水体和生态环境
的潜在风险,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
(六)控制水体的酸碱度和硬度
水体的酸碱度和硬度对河蟹的生长和水质稳定具有影响。
养殖户要定期监测
和调节水体的pH值和硬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添加石灰、苏打水
等调节剂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和硬度。
(七)水质监测和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是保持水质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户应该定期监测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总磷等指标,以了解水体
中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监测水温可以帮助养殖户调整养殖环境,确保河蟹的生长
和繁殖。
通过监测pH值,养殖户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酸碱平衡,维持适
宜的生态环境。
另外,定期监测溶解氧含量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采取措施增氧,
保持水体中足够的氧气供应。
(八)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水质调节技术应当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通过对池塘的标准
化改造,建立尾水净化区,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降低对自然环境
的影响[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草的栽种和水质调节是河蟹养殖的关键。
通过选择适宜的水草
种类进行复合栽种,合理管护,结合科学的水质调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河蟹养
殖的产量和品质,并达到减少投入品使用,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使用的效果,实
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J]. 农业,2018(14):34–35.
[2]刘敏.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J].农业,2019(05):128–129.
潘望俊,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上海海洋大学本科学历,农学
学士学位,水产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蟹虾养殖、河蟹育种、复合水草种植、微生物水质调控,全程配合饲料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