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家形式
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指的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寡中的地位”。
政体是指“政权构成形式”。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与政体相⽐,国体不能占⾸位。
政体必须适应国体的需要,国体决定政体;⼀定的政体必须适应⼀定的国体,当国体发⽣变⾰时,政体也就会发⽣变化政体反映表现国体;相同性质的国家完全可能选择不同的政体;
(3)国体和政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和变异性。
3、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
第⼀、国家权⼒的归属:
第⼆,⽥家权⼒机关的产⽣⽅式及任期:
第三,中央国家权⼒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
根据前两条标准,我们把国家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两⼤类。
君主制政体的最基本特征,是国家权⼒事实或在象征意义上集中于君主⼀⼈,君主是没有任期限制的,⼀般是世袭的。
共和制的基本特征,是⽆论象征国家权⼒的机关还是实际⾏使国家权⼒的机关都是通过某种形式的选举产⽣的,并且有严格的任期限制。
4、君主制
君主制政体包括专制君主制和⽴宪制两种:
(1)专制君主制是在奴⾪制专制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
(2)⽴宪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为国家元⾸。
但君主的权⼒按宪法规定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宪君主制⼜分为⼆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两种形式。
(1)⼆元君主制是君主通过掌握内阁的任命权⽽控制着国家的⾏政权,因此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中⼼。
故称为⼆元君主制。
(2)议会君主制的特点:议会不仅是⽴法机关,⽽且是国家权⼒机关。
5、共和制
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缴为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通常是指国家权⼒机关和国家元⾸由选举产⽣并有⼀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
(1)议会共和制:凡是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议会制共和国。
(2)总统共和制:凡是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总统制共和国。
(3)委员会制:瑞⼠联邦是采取委员会制的典型,所谓委员会制,是指国家的⾏政权由委员会集体⾏使的⼀种制度,亦称“合议制”。
6、⼈民代表⼤会制度⼈民代表⼤会制是中华⼈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各族⼈民按照民主集中制
原则,定期选举产⽣⾃⼰的代表,组成各级⼈民代表⼤会,作为⼈民⾏使国家权⼒的机关,
其他国家机关由⼈民代表⼤会产⽣并对其负责。
7、⼈民代表⼤会制的内容
第⼀,“中华⼈民共和国的⼀切权⼒属于⼈民”,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内容和根本准则。
第⼆,全国⼈民代表⼤会是国家权⼒机关,其他⼀切国家对它负责,向它报告⼯作,受它监督。
第三,全国⼈民代表⼤会⼜是国家⽴法机关。
8、⼈民代表⼤会制的特点
第⼀,实⾏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主要性观在⼈民的⼀切权⼒都统⼀地、集中地由⼈民代表⼤会来⾏使。
全国⼈民代表⼤会和地⽅各级⼈民代表⼤会都由民主选举产⽣,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
第⼆,强调公职⼈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第三,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9、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
也就是⼀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式整和为国家的问题。
在古代,曾经出现过两种主要的国家结构形式。
⼀种是帝国形式,⼀种是分封割据形式。
10、单⼀制和复合制
(1)单⼀制:单⼀制是将国⼟按地域划分若⼲⾏政单位,具有统⼀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制的基本特点是:国家具有单⼀的宪法,统⼀的法律体系、统⼀的国家权⼒机关。
全国统⼀的⾏政机关体系和统⼀的国籍。
(2)复合制是由若⼲国家或者地区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协议组成的联合体。
两种常见的类型:⼀种是邦联制,⼀种是联邦制。
邦联是若⼲个各⾃保留独⽴主权的国家建⽴起来的国家联盟。
联邦是由若⼲具有相对独⽴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11、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和原则
⼀个国家采⽤何种国家结构形式,归根结底,是阶级的、民族的、历史的和⽂化的因素综合作⽤的结合。
历史的经验表明,单⼀制的国家结构形式适应社会化⼤⽣产,利于形成统⼀的民族市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实现民族联合和国家统⼀,⼜不能不照顾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则使⽤联邦制的形式来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根据“各民族的平等的联合”的原则并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国家结构形式。
⼀个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也不是⼀成不变的,在⼀定的条件下是可能转化的。
12、我国国家结构的形式和特点
第⼀,中华⼊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民共同缔造的统⼀的多民族国家
第⼆,实⾏区域⾃治。
第三,在中央的统⼀领导下,发挥地⽅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四,全国⼈⼤批准省级地⽅的建置。
第五,省,直辖市⼈⼤及常委会制定地⽅性法规。
第六,地⽅各级⼈民政府既要对同级⼈民代表⼤会负责并报告⼯作,⾏政机关负责并报告⼯作。
13、我国多民族国家为什么采取单⼀制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第⼀,在我国悠久的历,有着统⼀的传统和实⾏单⼀制的渊源。
第⼆,我国作为⼀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有着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
第三,形成“⼤杂居、⼩聚居”的局⾯。
第四,结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命统⼀战线。
第五,各民族需要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
第六,为了维持我国的独⽴与安全。
14、民族区域⾃治
民族⾃治地⽅有⾃治区、⾃治州,⾃治县三级。
民族⾃治地⽅,是指在国家统⼀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区域⾃治,设⽴⾃
治机关,⾏使⾃治权的⼀种制度。
15、特别⾏政区制度
特别⾏政区是依据“⼀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对单⼀制国家结构形式的重⼤创新。
它是指在统⼀的主权国家范围内,建⽴特别⾏政区,实⾏与各省、直辖市、⾃治区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化制度。
是“⼀国两制”的实现形式。
实⾏两种制度:在祖国⼤陆实⾏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港、澳门设⽴特别⾏政区,实⾏资本主义制度。
特别⾏政区享有⾼度的⾃治权。
主要包括以下⾃治权:享有⾏政管理学、⽴法权、独⽴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享有独⽴的地⽅财政权,独⽴的税收制度;享有独⽴的外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