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数字化保护刍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科技》2018年3期(总第300期)
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数字化保护刍议
徐颖怡1江梦莹2
(1.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西藏大学师范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数字化”是随着运动捕捉数据技术、建模技术、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新型舞蹈形式。
其特点在于保存时效长、保存精度高、还原程度高等,相对于传统的藏族民间舞蹈形式的保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字化的技术正在日趋成熟,加强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数字化的研究与应用无疑是保护和传承西藏藏族民间舞蹈的有效途径,藏民族舞蹈数字化保护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蹈动作捕捉数字化
1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数字化保护
“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数字化保护”是随着现代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运用捉数据技术、建模技术、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型的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数字化保护方式。
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西藏藏族民间舞蹈转化为数字信息档案,以数字化的形式逐个保存,根据每种舞蹈的特点、分类,编排数字信息库。
数字信息库的特点在于保存时间永久,只要不人为删除或者计算机硬件出现问题,其系统中的数据永远不会丢失;其次,保存精度高,数字信息库中的内容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形、失真,能够长久保持西藏藏族民间舞蹈的真实面貌;再次,数字信息库既具保密性又具取用随意、资源共享共享的开放性。
2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数字化保护具有广阔的前景舞蹈艺术是精神与物质的完美结合。
她以精神力量荡激人们的灵魂,以物质形态撞击人们的视野从而完成人们的审美体验。
因此她有形无形的存在于世界。
这样使得舞蹈艺术的记录保存非常难以达到信度和效度的有机统一。
已往的记录保护手段如文字、照片、录像等方式方法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虽说是尽心尽力、与时俱进的,但其缺陷与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模拟摄像机和DV摄像机的普及化让大范围的民间舞蹈获取保存较为容易,但是技术上仍然不能
准确全面地记录舞蹈动作,DV影像只能从二维图像方
式录制,对于其素材的重用性和可编辑性较差,这样使
得舞蹈素材进一步应用在诸如新制作影视、三维动画
上难以实现,即使将此类资源信息应用于普通教学中,
也难以生成了然于心、身临其境的效果。
人们在探索舞蹈艺术数字化的工作中已取得一些
启发性成果。
例如日本东京大学工业科学研究所通过
动作捕捉系统把舞蹈动作分解成原始的动作元素,通
过计算机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再将原始动作元素生成
新的舞蹈动作,最终以机器人来表演。
“2014年,塞浦路
斯大学对塞浦路斯民族舞进行动作捕捉数字记录。
”[1]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舞蹈数字化技术将舞蹈资源信息保护的新时代开
启,同时还引领人们创新舞台表演,使舞台表演更具科
学的真实性,更具艺术感染力。
法国艺术家Adrien M
和Claire B二人组的作品《像素》(Pixel)的编舞,利用eMotion工具根据实际物理环境勾画虚拟场景,舞者可以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作品中舞者手持雨伞舞蹈,周
围是像素化雨境。
数字化世界与真实场景融为一体,
令受众忘我忘情,展现了舞蹈艺术的无限魅力。
数字化的技术正在日趋成熟,加强西藏藏族民间
舞蹈数字化的研究与应用无疑是保护和传承西藏藏族
民间舞蹈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西藏藏族民间舞蹈资源
信息技术
79
《西藏科技》2018年3期(总第300期)
信息数据库、创新发展西藏藏族民间舞蹈舞台表演使之与时俱进的科学手段之一,具有广阔的前景。
3藏民族舞蹈数字化保护工作要有时代紧迫感西藏是世界闻名的地球屋脊,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拥有着神秘的面纱。
西藏是国内外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如黄河、长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
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克服了险恶的自然环境,热情勇敢,真挚善良,创造了充满传奇色彩和独具魅力的藏族文化,他们以卓越的智慧和超高的艺术天赋构建了独一无二的灿烂文化,成为人类文化艺术领域中最为灿烂夺目的艺术瑰宝之一。
藏族的音乐和舞蹈广阔豪迈,与西藏人民真挚勇敢的性格特点紧密相关。
藏族舞蹈融合了藏族文化中的文学、服饰、音乐等独具藏族人民审美和西藏高原自然风光的风格,其中“锅庄”、“羌姆”等舞蹈已相继录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举世公认,西藏藏族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是开发西藏、建设西藏的宝贵资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规律。
人类社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势必对传统的东西提出革新的请求。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怎样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必须面对、回答科学的命题。
西藏藏族人民的舞蹈传承正经历着老艺术家们的离世而消失的危及。
因此,搜集藏族民间舞蹈,运用现代计算机动画技术和存储方式,将逐渐消失的藏族民间舞蹈加以整理并保存,是保护藏族优秀文化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在保护藏族民间舞蹈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创新,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藏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最大限度的释放,是藏民族舞蹈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世代使命。
4藏民族舞蹈数据收集及模型建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计算机动画技术中动作捕捉技术的开发,将影视制作、虚拟现实、游戏及人体工程学、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计算机动画捕捉技术从原理上分为机械式、声学式、电磁式和光学式四种,而其中的光学式动作捕捉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动作捕捉技术。
光学式动作捕捉技术通过在目标上特定光点的跟踪完成动作捕捉,它可以捕捉高速运动下的物体模型
数据然后通过空间坐标计算等技术,还原动作实现可视化。
光学式动作捕捉不足之处是不能实现实时的观看,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后期的计算合成,同时在记录过程中受到现场的光线、设备的影响大。
在数字可视化领域中,动作捕捉技术最为成熟,但是,人物动画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
人物动画技术主要有关节动画、单一网络模型动画和骨骼蒙皮动画实现。
关节动画中的人物角色每个关节对应独立网络模型,“通过改变不同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夹角,位移),就可以实现所需要的各种动画效果。
”[2]单一网络模型动画是“在动画序列的关键帧中记录着组成网格的各个顶点的当前位置或者是相对于上一帧位置的改变量。
通过在相邻关键帧之间进行插值,可以直接改变网格模型中各个顶点的位置,从而实现动画效果[3]。
骨骼蒙皮动画是单一皮肤网格变形动画,相比于前两个动画技术而言,它更为生动,效果更为逼真。
它让舞者由作为皮肤的单一网格模型和按照层次组织成的骨骼组成,皮肤上的顶点受到多个骨骼影响,改变相邻骨骼间夹角和位移,皮肤就可以体现不同样貌,实现动画。
在实现藏族民间舞蹈动作数据捕捉及模型建立的工作中,首先要收集充分、详实的文字记录、图片和视频记录,然后进行舞蹈编排,使用动作捕捉设备获取舞姿的运动数据,再通过3D Studio Max软件设计出舞者模型,随后进入数字化后期制作,最终完成动画展演。
对于藏民族舞蹈中比较热烈的舞蹈,如“热巴”舞蹈,还需要注意在光学式动作捕捉设备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后期应用动作编辑技术对其进行整理,才能保证舞蹈动作的准确流畅。
参考文献
[1]施蕾.动作捕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的数字化保护[D].云南艺术学院,2015.
[2]况奕.民间舞蹈艺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
[3]徐颖怡.西藏宗教舞蹈羌姆的舞蹈性研究[D].西藏大学,2013.
编校洛松拉措
信息技术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