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4.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习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学习目标
(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产关系。

(2)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说明遗传密码和中心法则。

(4)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时间、发生原因、特点及意义。

(2)基因重组的概念、发生时期及意义。

(3)说明重组DNA技术的一般过程。

学习难点
(1)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

(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3)说明重组DNA技术的一般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一、基因突变
1.变异的类型
(1)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

(2)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

2.概念:由于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4.类型: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5.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

6.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7.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1)诱变因素
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辐射诱变;激光―→激光诱变。

②化学因素:秋水仙素、硫酸二乙酯等。

(2)诱变意义: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

(3)优点: ①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尽快稳定,加速育种进程。

②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4)缺点:诱发产生的突变,有利的个体往往不多,需处理大量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1)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途径:有性生殖(减数分裂)。

4.意义
(1)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
(2)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重组DNA 技术
1.概念:将从一个生物体内分离得到或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表达所需要的产物的技术。

2.基本工具DNA ⎧⎪⎨⎪⎩
切割工具:连接工具:连接酶常用载体:质粒、限制性内切酶噬菌体等
3.应用
(1)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侏儒症的人生长激素、防治乙肝的疫苗等。

(2)定向地改造动植物,如我国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作物——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奶牛、转基因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