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精选28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精选28篇)
大家也看过不少的名著,里面也有不少经典的典故。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收集《三国演义》历史典故,大家快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
曹操恼羞成怒,命许褚上前取刘备首级。
许褚提刀上马,直奔刘备而去。
刘备身后的赵云忙挺枪跃马,敌住许褚,两人战了十几回合,不分胜负。
这时,关羽、张飞各领兵马冲向曹军。
刘备一见,忙下令出击,三支人马同时向曹军冲去。
曹军刚刚经过长途跋涉,渐渐抵挡不住,败下阵去,刘备取得了首场胜利。
第二天,刘备派赵云前去挑战。
不管赵云怎么擂鼓呐喊,曹操就是不应战。
刘备感到纳闷,曹操是真的不敢应战,还是有其他阴谋。
刘备急忙打听卧龙、凤雏是谁,姓什么叫什么,可是司马徽只是微笑,并不回答。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2
原来,赵子龙保护着家小,杀退了一批又一批曹军。
最后,他他发现刘备的夫人和儿子阿斗不见了。
赵云一心要找回夫人和儿子,他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带着十几名骑兵,冲进曹营。
张飞又大喝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到底想干什么!”这一声,竟把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的肝胆破碎,一下栽到马下死了。
就在这时,山坡后一阵鼓响,冲出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关羽,他手拿青龙刀,骑着赤兔马。
我从中体会到赵子龙忠心于刘备;张飞很豪壮,夏侯杰十分贪生怕死;关羽很威风。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3
单福胸有成竹。
他对刘备说:“不能让曹军入境,关云长率军从左迎击,张飞率军切断曹军的后路,主公和赵子龙率军正面迎敌。
”
由于单福调遣得当,刘备的军队大获全胜,曹将吕旷、吕翔被杀,三千兵马被活捉。
刘备更加信任单福了。
曹军主将曹仁听说先锋被杀,率领大军杀向新野,在城外摆了个“八门金锁阵”。
单福叫赵云破了“八门金锁阵”,又把曹军打得大败。
曹仁带着残兵败将回到许昌,向曹操汇报说:“有个叫单福的人当了刘备的军师,这人足智多谋,十分厉害。
”
我读了这些片段后,感受到单福很有才华,很聪明,能力大,足智多谋,令我佩服不已。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4
孔秀一听没有文书,不肯放行,还要把刘备的两位夫人扣下,关羽大怒,举刀就砍,孔秀侧身躲过,骑马来战。
他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一个回合,就被关羽砍下马。
关羽杀死孔秀后,对守城的士兵说:“此事与你们无关,请你们转告曹丞相,我是迫不得已才杀死孔秀的。
”守城的士兵见关羽勇猛无比,谁还敢拦他,只好打开城门,给关羽放行。
孟坦见了关羽,策马上前和关羽交战,战了几个回合,孟坦打不过关羽,转身逃跑。
关羽的赤兔马跑得快,韩福还没有来得及射出暗箭,关羽一挥刀把孟坦劈为两段。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5
刘备和诸葛亮等回到新野后,立即封诸葛亮当军师,两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经常彻夜不眠地讨论国家大事,诸葛亮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使刘备十分佩服。
诸葛亮又叫刘备、赵云领兵在博望山下迎击曹军,一开始只许败,不许胜,等关羽、张飞烧掉曹军粮草才前后夹攻。
诸葛亮又叫关羽取预备引火之物,等曹军进入山后,立即放火。
只听四周喊声震天,一排排火箭射了下来,不一会,四周变成了一片火海,这时,刘备和赵云率领兵马杀了过来。
我从中感受到刘备很器重诸葛亮。
诸葛亮很聪明,足智多谋,有很棒的见解,安排十分妥当,很厉害!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6
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和武艺,一心想收服关羽,回到许昌后,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专门宴请关羽,还封关羽为偏将军。
关羽虽然投降了曹操,可是始终念念不忘刘备。
真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
几天以后,袁绍派大将颜良领兵十万攻打白马,曹操亲自率军队迎战。
两军摆开了阵势,颜良一马当先,前来挑战。
曹操命令大将宋宪主动挑战。
颜良拍马向前,只三个回合,颜良大喝一声,手起刀落,斩了宋宪。
曹军大将魏续见宋宪被杀,纵马冲到颜良面前。
颜良也不说话,拍马迎战,只一个回合,魏续又被颜良一刀劈死了。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7
东汉末年,黄巾贼出,天下大乱。
中山靖王后刘备某日看到一招兵告示,忍不住三声叹息。
被身后的本地屠户张飞见到,就厉声问其故。
刘备见这个人相貌不俗,就相互介绍并且说出了叹息的原由。
张飞一听此人出生不俗,谈吐间也相当投契,就拉着去酒馆准备边吃边说。
而正到门口,又遇一人嚷着急切投军。
被刘、张听到,于是刘备邀请他一起来喝酒,三人越谈越投契,结果就一起去张飞家后面桃园结为异性兄弟,然后按长幼,刘备成了大哥,关羽做了老二,张飞为老三。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8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等五将率兵万人担任掩护,屯积于袁军大营以北四十里的故市、乌巢。
沮授建议派蒋奇率军驻扎在粮库为外侧以防曹操的抄袭,袁绍不听,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因家属在邺城犯法被扣押,便一怒之下,投奔曹营,受到曹操的热情接待。
许攸密报说,袁绍辎重车万乘在乌巢,屯军戒备不严,可用轻兵前去偷袭,出其不意,烧掉粮草,不出三天,袁军自败。
于是曹操决心夜袭乌巢,焚烧袁绍的粮草。
利用夜晚悄悄地从小路去偷袭乌巢。
而袁绍得知曹操夜袭乌巢后,随即决定用主力攻打曹操的大营,只派遣一部轻骑去救援乌巢。
果然曹营坚固,攻打不下。
曹操见袁绍援军赶到乌巢,便指挥将士拼命冲杀,大破淳于琼的队伍,烧毁乌巢全部粮草。
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
郭图害怕袁绍追究他献计的责任,所
以便嫁祸给张郃。
张郃在气愤之下,与高览一起烧了攻城器械,投降了曹操,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9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中国正处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其中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
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
不多久,魏军就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伺机攻打。
吴国的元帅周瑜,在研究了魏军的情形后,决定用弓箭来防守来犯之敌。
可是怎么在较短时间内造出作战所必需的十万枝箭呢?回为根据当时吴国的工匠情况,要造出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时间,而这对于吴国的防守来说,显然是时间太长了。
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出访吴国。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周瑜于是向他请教怎样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
诸葛亮对周瑜说,三天时间就可以了。
大家都认为诸葛亮是在说大话,但是诸葛亮却写下了军令状,如果到时完不成任务,就会被斩首。
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并不着急。
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普通的办法自然是不可能的。
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诸葛亮并一再要求鲁肃为他的计谋保密。
鲁肃为诸葛亮准备好船和其它必需的东西,可是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
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备好十万支箭,可是第一天并不见到他有什么动静,而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马上就要到了,一支箭也没有见到,这时大家都为诸葛亮捏一把汗,如果到时候没有完成任务,诸葛亮就没命了。
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悄悄地把鲁肃请到一只小船中,鲁肃问:“你请我来干什么?”诸葛亮说:“请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鲁肃大惑不解地问:“到哪里去取?”诸葛亮笑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
当天夜里,大雾漫天,水上的雾气更是伸手不见五指。
雾越大,诸葛亮越是命令船队快速前进。
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
把船队一字排开,然后命令军士在船上擂鼓呐喊。
鲁肃吓坏了,然后对诸葛亮说:“我们只有二十条小船,三百余士兵,万一魏兵打来,我们必死无疑了”诸葛亮却笑着说:“我敢肯定魏兵不会在大雾中出兵的,我们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
”
再说魏军营中,听到擂鼓呐喊声,主帅曹操连忙召集大将商议对策。
最后决定,因为长江上浓雾重重,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所以派水军弓箭手乱箭射击,以防敌军登陆。
于是魏军派出约一万名弓箭手赶到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猛烈射箭。
一时间,箭象雨点一样飞向诸葛亮的船队,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
这时候,诸葛亮命令船队掉转身,把没有受箭的一侧面向魏军,很快上面也扎满了箭。
诸葛亮估计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队迅速返回,这时大雾也渐渐开始散去,等魏军弄清楚发生的事情时,懊悔极了。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0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士兵和草把子。
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
天还没亮,诸葛亮便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召弓弩来向船射箭。
于是船两边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下令回去,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就这样,10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1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说:"见到将军阿斗有救了,我死而无恨!"说完,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
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曹将杀来,战三回合,被赵云杀死。
没走多远,又碰上曹将张镉,战十余回合,赵云夺路而走,不料连人带马落入陷阱。
张镉挺枪来刺,忽然赵云的
马平空一路,跳出陷阱,张镉吓得一个劲后退。
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
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
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2
曹操挥师南下,妄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
双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相遇。
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东吴统帅周瑜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
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
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
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
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
这时,闻名天下的军事家庞统也来拜见曹操,曹操高兴异常,立刻向庞统请教一个他正发愁的问题。
原来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而且对南方水土不服,经常生病。
庞统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头尾相连,用铁索锁住,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了。
”曹操连忙依法行事。
果然,曹操的战船用铁索相连后,冲波激浪,一点也不颠簸。
兵士们在船上使枪弄刀,像陆地上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晕眩。
曹操大喜,可是谋士却说:“战船连锁固然是好,可是对方若用火攻,怕难以逃避。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不必担心。
我们在北边,他们在南边。
现在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哪里有东南风?他们如果用火攻,岂不是烧了自己?”大家都夸曹操有见识,于是放松了警惕。
谁知十一月二十日,突然刮起了东南风。
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善观气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准备。
这时,曹操收到黄盖派人送来的信,约好来投降。
曹操带了将领站在船头等候。
果然看见黄盖领着十多只小船,顺风驶来,曹操非常得意。
十几只小船趁着风势,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战船前。
黄盖手一招,小船顿时燃起大火,原来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
着火的小船借着
东南风,直撞入曹操的`战船营里,曹操的战船立刻着火,因相互被铁链锁住,无法脱逃,登时成了一片火海。
曹操急忙弃船上岸,谁知岸上屯放粮食的军营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烧了。
孙刘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曹操狼狈突围,逃回北方。
经过赤壁一战,孙权得以巩固在江南的统治,刘备则乘机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因而形成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
火烧赤壁,还留下了很多典故,比如黄盖被周瑜责打然后诈降曹操,被称为“苦肉计”,而庞统是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建议曹操用铁索连船,致使曹军战船被火攻时难以逃脱,此计被称为“连环计”。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3
东汉末年,朝政的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4
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
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
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
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第一个回合:昭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
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
第二个回合: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
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第三个回合: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
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5
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
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
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
放走孟获后,孔明找来他的副将,故意说孟获将此次叛乱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头上。
副将听了十分生气,大声喊冤,于是孔明将他也放了回去。
副将回营后,心里一直愤愤不平。
一天,他将孟获请入自己帐内,将孟获捆绑后送至了汉营。
孔明用计二次擒获了孟获,孟获却还是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
这次,汉营大将们都有些想不通。
他们认为大家远涉而来,这么轻易地放走敌人简直是像开玩笑一样。
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患。
孟获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
半夜时分,孟优带人来到汉营诈降,孔明一眼就识破了他,于是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南蛮之兵,使孟优带来的人喝得酩酊大醉。
这时孟获按计划前来劫营,却不料自投罗网,被再次擒获。
这回孟获却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
孟获回到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
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
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
不料这次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瓮中之鳖。
孔明知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再次放了他。
孟获带兵回到营中。
他营中一员大将带来洞主杨峰,因跟随孟获亦数次被擒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
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汉营。
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
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来战。
这次,孟获回去后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
这木鹿大王之营极为偏僻,孔明带兵前往,一路历尽艰险,加上蛮兵使用了野兽入战,使汉兵败下阵来。
这之后汉兵又碰上了几处毒泉,使情况变得更为不妙。
幸亏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将军及孟获兄长孟节指点,他们才安全回到大营。
回营后,孔明造了大于
真兽几倍的假兽。
当他们再次与木鹿大王交战时,木鹿的人马见了假兽十分害怕不战自退了。
这次孟获心里虽仍有不服,但再没理由开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旧放了他。
孟获被释后又去投奔了乌戈国,这乌戈国国王兀突骨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兵,所装备的藤甲刀枪不入。
孔明对此却早有所备,他用火攻将乌戈国兵士皆烧死于一山谷中。
孟获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6
马良的弟弟马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四川,任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
有过人的才华,喜欢讨论军事、计谋,丞相诸葛亮器重有佳,刘备临死跟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的,你要仔细考察他!”诸葛亮认为不对,让马谡当参军,经常召见他,通宵达旦的谈论事宜。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当时跟随的有宿将魏延、吴壹等,大家都认为他们适合当先锋,但诸葛亮力排众议提拔马谡,率领大军在前(当先锋),与魏将张邰在街亭大战,被张邰打败,部队溃散。
诸葛亮进兵没有据点,只好退兵回汉中。
马谡因此入狱死后,诸葛亮为他哭了。
马良死时才三十六,马谡死时才三十九。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7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角,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
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成语“望梅止渴”。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8
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一是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二是如果这时灭掉魏国,会使吴国全力攻击蜀国,使蜀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
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听谋臣之言,亲自向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19
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
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
派诸葛亮去做说客。
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
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
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20
曹操大军征吴,准备一举吞灭江东。
诸葛亮说服东吴群臣,孙、刘联合抗曹。
周瑜利用曹操说客蒋干,行使反间计,又让黄盖用苦肉计诈降,乘风放火,烧尽曹军船只。
曹操弃军退走,沿路又被孙、刘两军袭击,八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百人马。
周瑜和诸葛亮运用计谋,以劣势兵力击败了优势曹军,取得空前的大捷。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21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挫动了吴国的锐气,以脱身,实则以鲁肃为人质,互相敬酒。
关羽
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
席间,轻驾小舟,单刀赴会,提着宝刀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故而,早知是计,便有所准备。
熟读兵书,,关羽久战沙场,席间埋伏刀斧手欲杀之。
宴请关羽过江到东吴,因此,设酒宴名为招待关羽,实为鸿门之宴,始终不放弃夺回荆洲的想法,。
吴国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故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需夺取西川,以立其业,刘备为完成三足鼎立之势。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22
本集叙刘备出兵攻取汉中,因战事吃紧,又不调用黄忠上阵,黄忠不服老,孔明使用激将法,使黄忠立下军令状。
黄忠又使用骄兵之计,连续攻克天荡山、定军山,斩了曹军大将夏侯渊。
曹操自率大军来争,又被黄忠、赵云并力杀退。
刘备得了许多地方,自立为汉中王。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23
本集叙孙权因西蜀拒绝交还荆州,非常愤恨,与曹操结盟,共图荆州。
关羽得讯,起兵突击襄阳,杀败曹仁,乘胜进攻樊城。
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去救樊城。
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
不料中了庞德的箭。
后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
就在一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
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
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
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
庞德被生擒。
威名大震。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24
刘备率领75万人马杀向东吴。
孙权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孙权起用了陆逊。
刘备的部队从春天出征直到夏天,也没打败东吴主力,就在树林里安营扎寨了。
营寨一个挨一个,连续几百里长。
陆逊得知刘备的营寨犯了兵法大忌,就想好了打败刘备的计谋。
这天,东南风刮得很猛,陆逊指挥大队人马带着茅草和火种,并分三路,一起杀进蜀营,把蜀军40个营地烧成一片火海,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逃到白帝城。
《三国演义》历史典故篇25
司马懿军逼祁山,诸葛亮不知派谁去守,马谡欣然愿往,可诸葛亮怕他没有作战经验,不让他去,马谡苦苦相求,诸葛亮拨给他2万军马,任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