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高历史小题突破训练文化史(二)-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高2019 届历史小题突破训练
文化史(二)
(考试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本题共2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0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数学物理学方面,他推导出可借以预测月亮在诸星体中的未来方位的数表——这对航海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一个成就。

”材料中“预测月亮在诸星体中的未来方位”的理论是
A.太阳中心说B.狭义相对论
C.万有引力定律D.量子理论
2.前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曾说“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

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以下观点不能够印证这种“全新理解”的是()
A.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斗争
C.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
3.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
时时被那些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魏源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独秀
4.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

《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李卜克内西盛赞《物种起源》是因为它
A.首次提出了生物不断进化的思想
B.根本上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
C.使自然科学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5.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积极倡导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下历史人物在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方面具有相似观点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统治者)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7.李大钊在《守常文集》中指出:“他整理了许多明末清初流下来以反清复明为基础的、后来因为受了帝国主义压迫而渐次扩大着有仇洋彩色的下层结社,使他们渐渐的脱离农业的宗法的社会的会党的性质而入于国民革命的正轨。

”这里的“他”应是指()
A.康有为B.孙中山C.陈独秀D.毛泽东
8.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

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本草纲目》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的军队手持突火枪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9.“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这些哲人”发动了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
C.工业革命D.启蒙运动
10.“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这一言论是( )
A.洋务派对守旧派的抨击
B.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C.革命派对保皇派的抨击
D.动摇了“中体西用”的理论依据
11.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发生改变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
12.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

”该文应该发表于
A.1913 年B.1915 年
C.1917 年D.1920 年
13.13.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它首先诞生于
A.美国B.德国C.日本D.苏联
14.唐朝出现了大量以反映战火频仍的抗击少数民族贵族侵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

但是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岑参《九曲词》中,可以看出,他们
A.将爱国与忠君相互混淆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
C.仇视周遍少数民族政权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功名
15.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说:“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月腐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据此可知,康有为
A.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积极维护满清统治
C.缺乏爱国主义精神
D.强烈反对社会变革
16.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与《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相比,主要的不同是:A.与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B.学习西方,发展近代工商业
C.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D.发展新闻事业,听取社会舆论
17.人类社会进步需以理性的判断为基础,而民主与自由应是人类的共同理念。

但是到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各种美好理念的“礼崩乐坏”,是对未来世界往哪里走的彷徨和无助。

下列作品与材料主旨思想相符的是
A.
B.
C.
D.
18.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此言意在说明()
A.古代文学成就后世无人能及
B.元曲因“托体稍卑”必然不被重视
C.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文人和学者的承认
D.元曲应和唐诗、宋词一样被赋予较高的文学地位
1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下列四幅图片。

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近代西方文明兴起B.工业文明的扩展
C.世界市场的出现D.逐步缩小的世界
20.“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B.“礼”的思想
C.“天行有常”的思想D.“君轻民贵”的思想
21.一天,马丁·路德在研读《对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而深受启发,于是他在教堂门口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引起了欧洲思想界的一次大解放。

历史上称之为( )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2.下表中的人物及其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思想启蒙与挽救危亡并重
B.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C.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D.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23.学者一般认为,道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本质所在;儒是让中国人掌握中国文化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佛是从外国请来的一个新鲜产物,中国文化的调味品;三者都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这一思想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旨.B.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它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汉唐文化并成为主流.
C.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自传入中国后,改造了儒家文化并为中国人广泛接受.D.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24.马丁·路德废除了教士的豁免权以及牧师、僧侣、修女不交纳赋税、不履行城市义务的权利,从而把他们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

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

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A.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
B.倡导因信称义宣扬理性主义
C.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
D.关注民众疾苦体现人文主义
25.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先驱、几内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曾经说:“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

”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矛盾和问题———()正在一个在
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

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

括号中省略的最有可能是
A.民族主义B.资本主义
C.全球化D.民主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