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下册3月月考检测试题2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三次月考测试卷生物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A.心肌细胞B.团藻细胞C.青菜叶肉细胞D.洋葱根细胞2.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①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吞噬细胞吞噬病毒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 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①④⑤3.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4.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5.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下面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是(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②是储能的物质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④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 ①③B. ⑤C. ①D. ②④6.如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7.下列变化中,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是( )①[]22H O H O →+ ②ATP ADP Pi →++能量③361265C C H O C →+ ④253CO C C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分析下图,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A.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化能合成作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无氧呼吸、酒精发酵、有氧呼吸D.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无氧呼吸、有氧呼吸9.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呼吸曲线a 、b 、c 分别代表了什么( )A .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B .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C .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D .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10.“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核体积缩小B.细胞内水分减少C.酶的活性降低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11.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②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③科学家用18O 标记同一组的CO 2和H 2O 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 2中的O 来自H 2O④科学家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⑤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D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⑤D .①④12.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A.选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是纯种B.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且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进行的C.科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D.大胆假设,F 1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13.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与感病D.绵羊的长毛与细毛14.一个基因型为AaBb 的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时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 家兔的毛色中白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请你观察下列四组杂交组合的亲子代性状,其中发生了性状分离的一组是()A. AB. BC. CD. D2. 人的前额V形发际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

小圆是平发际,他的父母都是V形发际。

小圆父母又为他生了一个妹妹,则妹妹为V形发际的概率是()A. 12B. 14C. 18D. 343. 现有雌蛙卵巢中的500个初级卵母细胞,与雄蛙精巢中的500个初级精母细胞,从理论上讲,这些初级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所生成的卵细胞和精细胞的个数比为()A. 1:1B. 1:2C. 1:4D. 1:84. 下列基因型中,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有()①AABB②AAX H Y③AaX H X H④aaX H X hA. ①B. ①②C. ①④D. ②③5. 豌豆的红花与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花对紫花为完全显性。

欲判断一株红花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将()A. 该红花豌豆自交B. 该红花豌豆与杂合红花豌豆杂交C. 该红花豌豆与紫花豌豆测交D. 该红花豌豆与纯合红花豌豆杂交6. 如图是某个哺乳动物生殖器官中的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仅涉及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细胞两极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是相同的B. 乙细胞中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C. 若丙细胞继续分裂,则其染色体数目可能与体细胞的相等D. 丁细胞是乙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7. 如图表示某遗传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过程①②发生了减数分裂B. 图中过程③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C. 图中过程①②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D. 图中过程③到子代形成的过程发生了受精作用8. 下列关于孟德尔、萨顿、摩尔根所用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遗传与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B. 萨顿运用推理法得出的结论可靠性不强,还须做进一步实验验证C. 摩尔根使用的研究方法为假说—演绎法D. 摩尔根首先假设果蝇白眼基因的位置,然后运用测交的方法进行了验证9. 研究发现,某种黄色小鼠与黄色小鼠交配,其后代总会有部分黑色小鼠出现,且黄色小鼠:黑色小鼠=2:1,而不是通常应出现的3:1的分离比。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生物试题2 (2)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生物试题2 (2)

照对市爱民阳光实验学校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是同源染色体B.姐妹染色单体上面的基因排序不一相同C.出现N个四分体说明一有N对同源染色体D.着丝点数目一于染色体条数2.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B.A﹣I段表示减数分裂C.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别离3.如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乙、丙、丁B.甲分裂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C.具有丁细胞的个体是雌性D.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细胞有乙、丙、丁4.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那么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以下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选项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5.如图1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果蝇的两对位基因〔Y与y,R与r〕的分布示意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B.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8条染色单体C.图2中基因Y与y、R与r的别离可发生在图1中CD段D.图2中基因Y与R、y与r的组合可发生在图1中DE段6.假设把某一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相比拟,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时期DNA含量相,染色体数目不B.两时期DNA含量不,染色体数目相C.两个时期细胞都有同源染色体D.与其前一时期相比,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7.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C.GH段和OP,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的D.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8.如图为一精原细胞.有关该细胞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与a基因彼此别离B.该细胞形成的正常精子中有二条染色体C.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律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与b基因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别离9.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处于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图,以下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B.该生物形成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有4条C.假设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那么2号染色体的对位点上必是RD.假设1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2号和4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其位基因,那么理论上该生物可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10.如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①中有2个四分体B.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4个D.细胞④分裂形成的细胞为体细胞11.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下图,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A.正常情况下,假设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此时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B.正常情况下,假设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那么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着丝点分裂变化D.M和N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12.以下关于细胞分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那么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16、0、16B.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8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4个四分体C.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粒,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有36个着丝粒D.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 b的精子,那么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 b、Y、Y13.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细胞的基因型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律B.假设无互换,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4种C.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D.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律,必须用基因型为aabbdd的异性个体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14.以下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假设仅考虑一对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别离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C.假设要鉴别和保存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15.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别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时机均16.以下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子与杂合子判断方法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B.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C.甲+乙﹣﹣→甲+乙=1:1﹣→甲为显性性状D.花粉鉴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两种花粉﹣→杂合子17.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以下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假设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假设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假设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假设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18.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假设在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9种基因型B.乙图和丙图所示个体分别自交,它们的后代均出现3种基因型C.甲图与乙图所示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8种基因型D.只有甲图所示个体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律19.“假说﹣演绎法〞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根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以下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A.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别离律时的“演绎〞过程是指:假设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别离,那么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别离比接近1:1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20.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21.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数目为58:60:56:61,以下4种基因型中,不可能是该生物基因型的是〔〕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22.某种蝇的翅的表现型由一对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翅异常、25%为雌蝇翅异常、25%雄蝇翅正常、25%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C.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D.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23.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位基因决的:P d﹣﹣深紫色、P m﹣﹣中紫色、P l ﹣﹣浅紫色、P 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 d>P m>P l>P vl 〔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假设有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那么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A.1中紫色:1浅紫色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1深紫色:1中紫色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24.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获得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个体25.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26.小麦的红粒、白粒由一对位基因控制,有芒、无芒由另一对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有一株“红粒有芒〞小麦,经自花授粉后获得320颗种子〔F1〕.播种后,假设其中有60颗发育成红粒无芒植株,并有X颗发育为白粒无芒植株、Y颗发育为白粒有芒植株〔X、Y均不为零〕,以理论推算,F1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有〔〕A.20株 B.60株 C.80株 D.180株27.如下图,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遗传的位基因〔D、d和R、r〕控制.以下说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植株Ddrr与植株ddRR 杂交.后代中为蓝花植株,为紫花植株C.植株DDrr与植株ddRr 杂交,其后代全自交,白色植株占D.植株DdRr 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28.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那么以下有关基因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残翅♀与长翅〔纯合〕♂杂交,假设F1雌雄均为长翅,说明相关基因不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B.灰身〔纯合〕♀与黑身♂杂交,假设F1雌雄均为灰身,说明相关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红眼〔纯合〕♀与白眼♂杂交,假设F1雌雄均为红眼,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萨顿提出了“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证明了“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9.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为白眼残翅.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 的配子占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 r X 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30.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表:P F1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律C.假设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那么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D.假设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那么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31.如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动物睾丸内精原细胞分裂图象、数量变化曲线及柱状图,请据图答复:〔1〕以上甲~丙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2〕甲细胞处于分裂的期,含有对同源染色体,乙细胞有姐妹染色单体个.〔3〕图乙细胞基因A、a、B、b分布如图,该细胞产生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概率是.假设产生基因组成为AaB的精子,其原因最可能是减数第次分裂期染色体分配异常.〔4〕图戊中a~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图丙是另一高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此图对于图丁中的段,对于图戊中的〔Ⅰ、Ⅱ、Ⅲ、Ⅳ〕阶段.32.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象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答复:〔1〕F属于分裂;D→A属于分裂.〔2〕图中C细胞和A细胞分别叫做、.〔3〕写出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4〕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别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坐标G中的、阶段〔用数字表示〕.〔5〕图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G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区段.〔6〕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亲代类型子代类型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双亲中只有一个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双亲全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拇指能向背侧弯曲480 480 0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88 448 子代均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请根据表中数据,答复以下问题;〔1〕你根据表中第组婚配组合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第二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假设第一组的一个同学是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请推测他的一个哥哥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的概率是;根据表中的遗传情况分析,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遗传符合律;但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别离比〔3:1〕,其原因是第一组的双亲基因型组合有、、.〔3〕请以第二组亲本最可能的组合方式书写遗传图解..34.狗的毛色深浅与黑色素合成有关,B基因控制深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浅黑色素合成,基因型为BB、Bb、bb的狗分别表现为黑色、棕色、黄色.同时狗的体色还受E、e基因的影响,当E存在时,深黑色素能够合成.这两对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欲鉴一只黑色雄狗的基因型,选择多只基因型为eeBB的雌狗与之交配,假设子代全为黑色,那么该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假设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那么该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2〕假设两只基因型均为EeBb的雌雄狗交配,那么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3〕假设一只黑色狗与一只棕色狗杂交,子代中三种颜色的狗都有,那么亲本中黑色狗与棕色狗的基因型分别为,子代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假设这两只狗再次杂交,那么生出黑色狗的概率是.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是同源染色体B.姐妹染色单体上面的基因排序不一相同C.出现N个四分体说明一有N对同源染色体D.着丝点数目一于染色体条数【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A错误;B、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会造成姐妹染色单体上面的基因排序不相同,B正确;C、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出现N个四分体说明一有N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D、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着丝粒,因此着丝粒数目一于染色体条数,D正确.应选:A.2.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B.A﹣I段表示减数分裂C.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别离【考点】6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48: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AB表示间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F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HI表示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目加倍;IM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IJ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KL表示有丝分裂后期,LM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根底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根据分析,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A正确;B、A~H表示减数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B错误;C、C~H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不能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D、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别离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D错误.应选:A.3.如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乙、丙、丁B.甲分裂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C.具有丁细胞的个体是雌性D.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细胞有乙、丙、丁【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图解:图甲表示次级性母细胞的减二后期图,此时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图丙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减一后期图;图丁表示初级卵母细胞的减一后期图.【解答】解: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其它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B、甲细胞的细胞质均分配,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因此分裂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B正确;C、丁细胞的细胞质不均分配,表示初级卵母细胞的减一后期,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丙、丁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该变化,D错误.应选:D.4.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那么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以下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选项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在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由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的基因型相同,由第一极体分裂产生的两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相同.【解答】解: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TtMm,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T和基因M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共同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基因组成为TTMM〕,而含有基因t和基因m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共同进入第一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基因型为TM〕和一个第二极体〔基因型为TM〕,而第一极体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基因型为tm〕.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和tm.应选:D.5.如图1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果蝇的两对位基因〔Y与y,R与r〕的分布示意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B.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8条染色单体C.图2中基因Y与y、R与r的别离可发生在图1中CD段D.图2中基因Y与R、y与r的组合可发生在图1中DE段【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图1:图1为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间期DNA的复制;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图2中,两对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因此遵循基因的别离律和自由组合律.位基因的别离和非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由于图1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能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均含有1条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前期和中期可能为0条或1条,A正确;B、CD表示着丝点分裂,DE段染色单体数为0,B错误;C、图2中Y与y、R与r的别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图1中BC段,C错误;D、图2中基因Y与R、y与r的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图1中BC 段,D错误.应选:A.6.假设把某一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相比拟,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时期DNA含量相,染色体数目不B.两时期DNA含量不,染色体数目相C.两个时期细胞都有同源染色体D.与其前一时期相比,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考点】6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48: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结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有丝分裂间期2N 0→4n2n→4n分裂期前、中期2N 4n 4n后期2N→4N4n→04n末期4N→2N0 4n→2n减数分裂间期2N 0→4n2n→4n减Ⅰ前、中期2N 4n 4n后期2N 4n 4n末期2N→N4n→2n4n→2n减Ⅱ前、中期N 2n 2n后期N→2N2n→02n末期2N→N0 2n→n【解答】解:A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DNA含量不,染色体数目不,前者都是后者的两倍,AB错误;C、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而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生物试题2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生物试题2

照对市爱民阳光实验学校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此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一匹雄性黑马与假设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以下表达中最可能的是〔〕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②黑色是隐性性状③枣是显性性状④枣是隐性性状.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2.玉米的性状中,黄对白、非甜对甜为显性,两种性状遗传.让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白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到F2,假设在F2中有黄色甜玉米150株,那么F2中性状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株数约为〔〕 A. 150 B. 200 C. 300 D. 6003.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是的.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的.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C.雌性,Aa D.雌性,aa或Aa4.有一种家鼠,当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F1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将F1中黄色鼠自由交配,F2中的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家鼠毛色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别离律B.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为杂合子C.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经死亡D.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为显性5.在进行豌豆杂交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示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产生F1的亲本一是YY〔♀〕和yy〔♂〕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律模拟.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屡次重复.分析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同学的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别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C.乙同学的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7.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按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得到如下图的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A.曲线a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曲线b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比曲线b所对的比例要小D.曲线c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8.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说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下图.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C.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 D.①是黄色皱粒,④是绿色皱粒9.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A. 1:2:1 B. 4:4:1 C. 3:2:1 D. 9:3:110.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位基因各自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子代的〔〕 A. B. C. D.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YYRR和yyrr,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的F2中,在类型中能够稳遗传的个体占F2总数的〔〕A. B. C. D.12.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 l,那么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13.牵牛花有和白色,叶有阔叶和窄叶之分,〔R〕和阔叶〔B〕分别是显性,两对基因遗传.RrBb与rr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A. 4种、2种 B. 6种、4种 C. 4种、8种 D. 2种、4种14.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15.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亲本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体的概率为〔〕A. B. C. D.16.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抗病红种皮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一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二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三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据表分析,以下推断错误的选项是〔〕A. 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17.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 aaBB和Aabb B. aaBb和Aabb C. AAbb和aaBB D. AABB和aabb 1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为〔〕 A. 2:1 B. 9:3:3:1 C. 3:1 D. 1:1:1:119.两个纯合子亲本杂交得到子一代F1,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律〕,让F1自交得F2,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性状的占〔〕 A. B. C. D.或20.在两对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是12:3:1,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是〔〕A. 1:3 B. 3:1 C. 2:1:1 D. 1:1双亲表现型子代个体型子代表现型双亲均为双眼皮〔①〕双亲中仅一个为双眼皮〔②〕双亲〔③〕双眼皮 120 120 无单眼皮 74 112 子代均为单眼皮根据上表中哪一种调查情况可判断眼皮的显隐性〔〕A.第①种 B.第②种 C.第③种 D.三种都可以22.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控制这两种疾病的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那么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A., B., C., D.,23.在家鼠的遗传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F1均为黑色.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F2,F2中黑色:浅灰色:白色=12:3:1,那么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 B. C. D.24.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并且可以累加.一深同杂交,得到中的个体.假设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A. 3种;9:6:1 B. 4种;9:3:3:1C. 5种;1:4:6:4:1 D. 6种;1:4:3:3:4:125.大豆子叶颜色〔AA表现深绿,Aa表现浅绿,aa为黄化且此表现型的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受B、b基因影响,两对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B基因存在时,A基因能正常表达;当b基因纯合时,A基因不能表达.子叶深绿和子叶浅绿的两亲本杂交,F1出现黄化苗.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B. F1中子叶深绿:子叶浅绿:子叶黄化=3:3:2C.大豆子叶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律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6分〕〔2021春•校级月考〕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位基因遗传,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请完成以下问题.〔1〕假设采用花粉鉴法验证基因的别离律,选择亲本和杂交.〔2〕假设采用花粉鉴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律,可以选择亲本和杂交.〔3〕假设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选用和亲本杂交.〔4〕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27.如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答复下面的问题.〔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性遗传.〔2〕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和.〔3〕Ⅲ10可能的基因型是,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4〕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子结婚,那么不生育,因为生出病孩的概率为.28.〔16分〕〔2021•〕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关系如下表,请答复以下问题:基因型 B和T同时存在〔B_T_〕 T存在,B不存在〔bbT_〕 T不存在〔B_tt或bbtt〕〔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F1自交,F2的性别为,别离比为.〔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别离比为1:1.29.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有以下三组交配组合,请据此答复相关问题.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① 丙〔黑色〕×乙〔黑色〕 12〔黑色〕:4〔黄色〕② 甲〔黄色〕×乙〔黑色〕 8〔黑色〕:9〔黄色〕③ 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1〕根据交配组合可判断显性性状是,隐性性状是.〔2〕表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依次是:甲;乙;丙;丁.属于纯合子的有.〔3〕第②组交配组合产生的子代中,能稳遗传的概率为.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此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一匹雄性黑马与假设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以下表达中最可能的是〔〕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②黑色是隐性性状③枣是显性性状④枣是隐性性状.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由题意纯种雌性枣红马可知,假设其是显性性状,与黑色雄马杂交,那么其子代全为枣红,与题意不符,所以枣红马是隐性性状.黑色马是显性性状,如果黑马是纯合子其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别离,与题意不符,所以黑色雄马是杂合子.解答:解:①雄性黑马如果是纯合子,那么其子代不会出现枣红马,①正确;②如果黑色是隐性性状、枣是显性性状,由于亲代枣红马是纯种,所以后代不可能出现黑色,因此,黑色是显性性状、枣是隐性性状,②错误;③如果黑色是隐性性状、枣是显性性状,由于亲代枣红马是纯种,所以后代不可能出现黑色,因此,黑色是显性性状、枣是隐性性状,③错误;④如果黑色是显性性状、枣是隐性性状,由于亲代枣红马是纯种,并且雄性的黑马为杂合子,那么后代会有棕红马和黑马,因此,黑色是显性性状、枣是隐性性状,④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基因别离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玉米的性状中,黄对白、非甜对甜为显性,两种性状遗传.让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白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到F2,假设在F2中有黄色甜玉米150株,那么F2中性状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株数约为〔〕 A. 150 B. 200 C. 300 D. 600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假黄与白用A、a表示,非甜与甜用B、b表示,那么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杂交得到F l为AaBb,再根据F2的性状别离比答题.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杂交得到F l为AaBb,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其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其中F2中黄色甜玉米〔A_bb 〕占,数量为150株,那么总数为150÷=800株.F2中性状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为Aabb、aaBb ,分别占,所以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株数约为88×〔+〕=200株.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基因别离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律的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用遗传律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属于中难度题.3.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是的.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的.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C.雌性,Aa D.雌性,aa或Aa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是的.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的.说明其性状受一对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别离律.解答:解:由于AA的雌牛是红褐色的,而Aa和aa的雌牛是的,所以一头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AA.它与一雄牛杂交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由于aa 的雄牛、Aa和aa的雌牛都是的,所以现生了一头小牛的基因型必是Aa,其性别为雌性.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基因别离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有一种家鼠,当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F1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将F1中黄色鼠自由交配,F2中的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家鼠毛色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别离律B.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为杂合子C.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经死亡D.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为显性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将子一代中黄色鼠交配,子二代中的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说明发生了性状别离,故黄色为显性,灰色为隐性,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可能是由显性于纯合致死导致的.解答:解:A、家鼠皮毛性状受一对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孟德尔规律,A 错误;B、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故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为杂合体,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黄色家鼠基因纯合时,在胚胎时期已死亡,C正确;D、据分析可知,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D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基因别离律运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拟、分析与综合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5.在进行豌豆杂交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示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产生F1的亲本一是YY〔♀〕和yy〔♂〕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 1、基因别离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基因,具有一的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分析表格:Yy×Yy→YY〔黄色〕:Yy〔黄色①、②〕:yy〔绿色③〕.解答:解:A、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A错误;B、③的子叶颜色是绿色,与F1黄色不相同,B错误;C、①和②为Yy,都是黄色子叶;③为yy,是绿色子叶,C正确;D、产生F1的亲本可以是YY〔♀〕和yy〔♂〕,也可以是yy〔♀〕和YY〔♂〕,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别离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律模拟.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屡次重复.分析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同学的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别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C.乙同学的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别离的杂交.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别离规律;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位基因A、a和B、b,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解答:解:A、甲同学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别离即D与d别离,以及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即D与D、D与d、d与d随机结合,A正确;B、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说明雌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B正确;C、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位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乙同学的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正确;D、甲同学结果:DD 占,Dd 占,dd 占,乙同学结果AB,Ab,aB,ab 都占,D错误.应选:ABC.点评:此题考查遗传律模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按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得到如下图的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A.曲线a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曲线b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比曲线b所对的比例要小D.曲线c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 Aa连续自交后代基因型和比例如下表解答:解:A、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A正确;B、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并且它们各占一半,因此显性纯合子=[1﹣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B正确;C、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相,因此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也可用b曲线表示,C错误;D 、杂合子的比例为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即C曲线,D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适中,着重考查基因别离律的用,在杂合子持续自交的过程中,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纯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要求考生具有一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理解能力.8.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说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下图.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C.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 D.①是黄色皱粒,④是绿色皱粒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图,其中①的基因型为YYrr;②的基因型为Yyrr;③的基因型为Yyrr;④的基因型为yyrr.解答:解:A、就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而言,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均为rr,都是皱粒,A正确;B、就黄色和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而言,①为YY、②为Yy、③为Yy、④为yy,其中①、②、③都是黄色,④是绿色,B错误;C、④的基因型为yyrr,与P2相同,C正确;D、①的基因型为YYrr,是黄色皱粒,④的基因型为yyrr,是绿色皱粒,D正确.应选:ACD.点评:此题结合棋盘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律的实质及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律的实质,能准确判断棋盘中的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再准确判断各选项.9.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A. 1:2:1 B. 4:4:1 C. 3:2:1 D. 9:3:1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杂合的红果番茄〔Rr〕自交得F1,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rr〕,那么剩余红果番茄中:RR 占、Rr 占.解答:解: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RR 自交不发生性状别离,而Rr自交发生性状别离,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 、Rr 、rr,即RR、Rr、rr三种基因所占比例分别是+×=、×=、×=,所有RR、Rr、rr三种基因之比为3:2:1.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基因别离律及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10.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位基因各自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子代的〔〕 A. B. C. 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3对基因各自遗传,根据自由组合律先求出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比例,再算出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子代比例.解答:解:双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ddEeFF〔隐显显〕和DdEeff〔显显隐〕,要求子代表现性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占子代的比例,可以先求出子代与双亲相同表现型的比例,再用1﹣相同=不同,然后一对一对位基因分别计算即可.双亲ddEeFF×DdEeff 子代隐显显出现的比例:××1=;双亲ddEeFF×DdEeff 子代显显隐出现的比例:××0=0;所以子代与双亲表现型相同的共+0=,不同的1﹣=.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律的实质及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YYRR和yyrr,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的F2中,在类型中能够稳遗传的个体占F2总数的〔〕A. B. C. 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 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律.2、两个纯合亲本〔YYRR和yyrr〕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产生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Y_R_:Y_rr:yyR_:yyrr=9:3:3:1.解答:解:YYRR×yyrr→F1:YyRr F2中Y_R_〔YYRR 、YYRr 、YyRR 、YyRr〕:Y_rr 〔YYrr 、Yyrr〕:yyR_〔yyRR 、yyRr〕:yyrr=9:3:3:1,其中有两种是重组合出来的类型,每种表现型中有1份纯合子,因此在类型中能够稳遗传的个体占F2总数的.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律的实质及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律的实质,能根据亲代的基因型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12.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 l,那么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此题是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律的用,通过题图看出,该遗传是多对基因控制同一效的遗传现象.再分析问题要求可知题型是根据亲代基因型求出后代表现型的类型,用正推法写出遗传图解,然后结合题目信息直接解出.解答:解:由题意知,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杂交获得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自交子得二代,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B﹣:A﹣bb:aaB﹣:aabb═9:3:3:1观察题图可知,基因型为aaB﹣和aabb的个体为白色,又知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所以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其余的为粉花,综上所述三种花的比例为白:粉:红═4:9:3.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是自由组合现象的灵活运用,分析好题图,正确理解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这一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13.牵牛花有和白色,叶有阔叶和窄叶之分,〔R〕和阔叶〔B〕分别是显性,两对基因遗传.RrBb与rr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A. 4种、2种 B. 6种、4种 C. 4种、8种 D. 2种、4种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控制和白色、阔叶和窄叶的两对基因遗传,在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判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解答:解:牵牛花有和白色,叶有阔叶和窄叶之分,〔R〕和阔叶〔B〕分别是显性,且Rr、Bb两对基因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律.假设RrBb与rrBb杂交,那么后代的基因型种类为两对基因种类的乘积,即2×3=6种;表现型种类为两对表现型种类的乘积,即2×2=4种.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律的实质及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14.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高一全册生物试题_02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高一全册生物试题_02

照对市爱民阳光实验学校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以下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具有特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成熟细胞没有细胞周期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长C.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可能不相同D.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所需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2.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是〔〕A.出现染色单体B.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半C.染色质变成染色体D.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开分别发生在〔〕A.间期和末期B.前期和末期C.间期和后期D.间期和前期4.图中表示根尖分生区中期细胞分裂相的是〔〕A .B .C .D .5.如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该是〔〕A.①④⑤③②B.②③①④⑤C.①⑤④③②D.⑤④③②①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分开和倍增分别发生在〔〕A.前期和后期B.中期和末期C.前期和间期D.前期和中期7.家兔的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①22对②22个③44个④88个⑤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⑥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A.①和⑤B.③和⑥C.④和⑥D.④和⑤8.一个处于人工培养条件下的体细胞连续进行2次分裂,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A.减少一半B .为原来的C.保持不变D.保持不变,但DNA 量为原来的9.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10.关于细胞无丝分裂,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出现纺锤体,但有染色体的变化B.没有染色体的变化,但有纺锤体的出现C.有遗传物质的复制,无纺锤体的出现D.无遗传物质的复制,也无纺锤体的出现11.以下对细胞分化时期的表达,最确切的是〔〕A.只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B.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中12.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A.细胞失去全能性B .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C.遗传物质发生了向的改变D.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13.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骨髓移植,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A.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 B.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C.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 D.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14.以下哪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①细胞无限分裂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③结构出现畸形④酶活性降低⑤色素积累⑥易分散转移⑦呼吸速度减慢⑧膜透性改变.A.①③⑥B.①②⑤⑦C.②④⑤⑦⑧D.②④⑥⑧15.以下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能够无限增殖B.癌细胞外表发生变化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正常进行细胞的分化16.以下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B.兔的长毛与猴的短毛C.豌豆的黄粒与圆粒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17.性状别离是指〔〕A.染色体的别离B.遗传因子的别离C.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D.A、B、C均是18.一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A.是黑色B.黑白各一半C.黑白之比为3:1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19.高粱有红茎和绿茎,把红高粱上结的种子播种后,长出760株红茎和240株绿茎,那么这株红高粱的双亲基因型是〔〕A.Rr×Rr B.Rr×rr C.RR×Rr D.RR×rr20.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授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④⑦B.②④⑥C.①⑤⑥D.③⑤⑥21.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两株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碗豆,假设让后代高茎进行自交,那么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A.3:1 B.5:1 C.9:6 D.l:122.如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A .B .C .D .23.以下各组杂交子代中,只能产生一种表现型的是〔〕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24.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①鉴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25.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后代中不同性状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数如下图.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是〔〕A.4种B.6种C.8种D.9种26.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那么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A .B .C .D .27.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交配,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亲本各产生两种配子B.后代有4种基因型C.后代有4种表现型D.后代基因型的比为1:1:1:128.某种生物的三对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转变成为黑色色素,如下图假设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那么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 .B .C .D .29.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自交,假设符合自由组合律,子二代个体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A .B .C .或D .或30.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以下四种杂交中,能判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全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全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二、非选择题31.图甲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细胞分裂图象.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实线ABCD表示数量变化,虚线abcd表示数量变化.〔2〕甲图中A→B数量变化的原因是,相当于图乙的时期〔编号〕.〔3〕甲图中的ab表示复制后未别离,数未增加,相当于图乙的期〔写编号〕;bc表示别离,数暂时加倍,相当于图乙的期〔用编号〕;c到d表示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其动态变化过程相当于图乙中〔用编号〕.32.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癌细胞的特性包括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请答复以下一组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1〕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填写序号〕.A.紫外线B.甘油C.肝炎病毒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E.葡萄糖F.尼古丁G.丙酮酸H.核辐射〔2〕癌细胞细胞膜外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转移和扩散.〔3〕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期.〔4〕放疗是利用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疗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33.以下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受A、a控制〕:〔1〕该病是由性遗传因子控制的.〔2〕Ⅰ3和Ⅱ6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和.〔3〕Ⅳ15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或,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Ⅲ11为纯合子的概率为.〔5〕Ⅲ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遗传因子组成是.〔6〕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7〕Ⅲ代中,假设11与13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为.34.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位基因遗传.答复以下问题:〔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或,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或.假设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以下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具有特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成熟细胞没有细胞周期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长C.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可能不相同D.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所需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考点】43: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只有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解答】解:A、成熟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甚至失去分裂能力,不具有细胞周期,A正确;B、细胞分裂也有适的温度,不是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长,B错误;C、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时间不同,C正确;D、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所需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D正确.应选:B.2.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是〔〕A.出现染色单体B.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半C.染色质变成染色体D.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染色单体,但染色单体是在前期才出现的,A错误;B、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C、染色质变成染色体发生在分裂前期,C错误;D、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应选:D.3.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开分别发生在〔〕A.间期和末期B.前期和末期C.间期和后期D.间期和前期【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1〕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由于DNA分子的复制,形成染色单体;〔2〕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应选:C.4.图中表示根尖分生区中期细胞分裂相的是〔〕A .B .C .D .【考点】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该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正确;B、该细胞出现细胞板,该处于有丝分裂末期,B错误;C、该细胞中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处于染色体和纺锤体,且染色体分布散乱,该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D、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应选:A.5.如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该是〔〕A.①④⑤③②B.②③①④⑤C.①⑤④③②D.⑤④③②①【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图:据此答题.【解答】解:〔1〕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出现染色单体,对于①;〔2〕前期: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的排布在细胞中,对于⑤;〔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对于④;〔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体是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对于③;〔5〕末期:染色体解体消失,对于②.所以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该是①⑤④③②.应选:C.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分开和倍增分别发生在〔〕A.前期和后期B.中期和末期C.前期和间期D.前期和中期【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在前期两组中心粒的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在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无数星射线,构成纺锤体,C正确.应选:C.7.家兔的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①22对②22个③44个④88个⑤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⑥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A.①和⑤B.③和⑥C.④和⑥D.④和⑤【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后期加倍,平时不变.【解答】解:〔1〕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8个,即④;〔2〕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即⑥.应选:C.8.一个处于人工培养条件下的体细胞连续进行2次分裂,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A.减少一半B .为原来的C.保持不变D.保持不变,但DNA 量为原来的【考点】4A: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分析】有丝分裂的意义:〔l〕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2〕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有丝分裂保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性,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解答】解:有丝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子细胞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与亲代细胞相同.应选:C.9.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考点】48: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题图:O~A段表示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B段表示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C段表示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数目清晰;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解答】解:A、O~A段表示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DNA含量加倍,A正确;B、中心体在间期进行了复制,所以A~D段细胞中都含有两组中心粒,B错误;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所以此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0:1,D错误;D、B~C段表示分裂中,由于核膜、核仁在前期解体消失,中期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而细菌细胞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所以细菌与B~C段细胞都没有核膜、核仁,C错误.应选:A.10.关于细胞无丝分裂,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出现纺锤体,但有染色体的变化B.没有染色体的变化,但有纺锤体的出现C.有遗传物质的复制,无纺锤体的出现D.无遗传物质的复制,也无纺锤体的出现【考点】46:细胞的无丝分裂.【分析】无丝分裂早期,球形的细胞核和核仁都伸长,然后细胞核进一步伸长呈哑铃形,狭细.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解答】解:A、细胞无丝分裂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故A错误;B、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故B错误;C、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故C正确;D、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故D错误.应选:C.11.以下对细胞分化时期的表达,最确切的是〔〕A.只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B.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中【考点】51:细胞的分化.【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分化导致的稳性差异一般是不可逆转的.【解答】解:A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发育时期到达最大限度,A错误;B正确;C、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错误;D、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D错误.应选:B.12.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A.细胞失去全能性B .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C.遗传物质发生了向的改变D.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考点】51:细胞的分化.【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解答】解: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性差异的细胞,这些细胞都是细胞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应选:D.13.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骨髓移植,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A.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 B.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C.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 D.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考点】45: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51:细胞的分化.【分析】骨髓移植是器官将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实践方法,看用于治疗白血病.骨髓移植所使用的造血干细胞,除了骨髓之外,还可以透过从末梢血回收PBSCT或脐带血方式获取,总称造血干细胞移植.【解答】解: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细胞分裂,在进行细胞分化.应选:A.14.以下哪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①细胞无限分裂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③结构出现畸形④酶活性降低⑤色素积累⑥易分散转移⑦呼吸速度减慢⑧膜透性改变.A.①③⑥B.①②⑤⑦C.②④⑤⑦⑧D.②④⑥⑧【考点】55: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陈代谢减慢.【解答】解:①细胞衰老后失去分裂能力,不再分裂,①错误;②细胞衰老后,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②正确;③细胞衰老后,细胞结构发生变化,但不会出现畸形,③错误;④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④正确;⑤细胞衰老后,细胞内色素积累,⑤正确;⑥易分散转移是癌细胞的特征,不是衰老细胞的特征,⑥错误;⑦细胞衰老后,细胞呼吸速度减慢,⑦正确;⑧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⑧正确.应选:C.15.以下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能够无限增殖B.癌细胞外表发生变化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正常进行细胞的分化【考点】5A: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癌细胞的特征.癌细胞的特征有:无限增殖,改变形态结构,易分散和转移,常有“多极分裂〞现象,对不良的环境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解答】解:A、癌细胞在适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A正确;B、癌细胞外表发生变化,如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和转移,B正确;C、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C正确;D、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D错误.应选:D.16.以下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B.兔的长毛与猴的短毛C.豌豆的黄粒与圆粒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考点】83: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狗的长毛与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狗的直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B、兔的长毛与猴的短毛,兔与狗不是同种生物,B错误;C、豌豆的黄粒和圆粒,是豌豆粒的颜色和形状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正确.应选:D.17.性状别离是指〔〕A.染色体的别离B.遗传因子的别离。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生物试题_02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生物试题_02

照对市爱民阳光实验学校州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60分〕1.以下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B.兔的长毛与短毛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2.以下属于位基因的是〔〕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3.以下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YyRr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4.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A.25% B.50% C.75% D.100%5.性状别离是指〔〕A.染色体的别离B.遗传因子的别离C.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D.A、B、C均是6.19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出的〔〕A.通过做研究得出的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7.以下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8.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下图,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数及DNA分子数分别是多少〔〕A.3,3,6 B.3,6,6 C.3,6,12 D.6,6,12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A.复制→别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别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别离 D.复制→联会→别离→分裂10.四分体是指〔〕A.细胞核中含有四条染色体B.细胞核中含有四条同源染色体C.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D.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11.以下是表达受精作用实质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的核相互融合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C.卵细胞膜增厚D.同类生物精卵相互识别12.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YR和YR B.Yr和Yr C.YY和Rr D.Yr和YR13.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D.体细胞对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14.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15.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的〔〕A.第一次分裂中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16.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17.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A.46 B.23 C.4 D.018.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A .B .C .D .19.以下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C.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D.细胞的全能性20.性染色体存在于〔〕A.精子B.卵细胞C.体细胞D.以上三种细胞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答复:〔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2〕假设用B 与b 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头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假设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4〕假设用X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假设子牛全为黑色,那么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如果子牛中10头黑色,10头棕色,那么X 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假设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那么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22.如图表示某种高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答复:〔1〕该图所示的是〔动物或植物〕的细胞分裂.A图表示时期,此细胞称为细胞.此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2〕B图表示的是期,此细胞中含有条染色单体.〔3〕C图细胞有对同源染色体.有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假设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那么分裂结束后的子细胞是细胞.州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60分〕1.以下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B.兔的长毛与短毛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人的身高与体重“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兔的长毛和短毛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C、棉花的细绒和长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应选:B.2.以下属于位基因的是〔〕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解答】解:A、A、b不是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因此不是位基因,A错误;B、Y和y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基因,B正确;C、E与E控制的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D、f与f控制的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应选:B.3.以下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YyRr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纯合体是指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所结合而成的合子,亦指由此种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纯合体的同源染色体,在其对的一对或几对基因座位上,存在着完全相同的位基因,如AA、aa、AABB、AAbb、aaBB、AABBcc、aaBBcc,具有这些基因型的生物,就这些成对的基因来说,都是纯合体.在它们的自交后代中,这几对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会发生别离.【解答】解:A、YyRrCc由三对杂合基因组成,属于杂合体,A错误;B、AAbbcc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属于纯合体,B正确;C、aaBbcc由一对杂合基因和两对纯合基因组成,仍属于杂合体,C错误;D、aaBBCc由一对杂合基因和两对纯合基因组成,仍属于杂合体,D错误.应选:B.4.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A.25% B.50% C.75% D.100%【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基因别离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基因,具有一的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a,F1进行自交,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纯合子占,即50%.应选:B.5.性状别离是指〔〕A.染色体的别离B.遗传因子的别离C.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D.A、B、C均是【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性状别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表现显性性状,小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解答】解:A、染色体之间的彼此别离导致位基因别离,是性状别离的实质,A错误;B、遗传因子之间的彼此别离是性状别离的实质,B错误;C、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别离,所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属于性状别离,C正确;D、由于只有C正确,D错误.应选:C.6.19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出的〔〕A.通过做研究得出的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于1866年进行的豌豆杂交,提出遗传律;萨顿用类比推理法于19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地19进行果蝇杂交,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答】解:萨顿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对的基因只有成单存在,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方法:类比推理法,得到结论正确与否,还必须进行验证.应选:C.7.以下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一个特的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解答】解:A、大多数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一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其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错误.应选:D.8.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下图,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数及DNA分子数分别是多少〔〕A.3,3,6 B.3,6,6 C.3,6,12 D.6,6,12【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据此答题.【解答】解:该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3对同源染色体〕.〔1〕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含有3个四分体;〔2〕初级卵母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6条;〔3〕初级卵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即6×2=12个.应选:C.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A.复制→别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别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别离 D.复制→联会→别离→分裂【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解答】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别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别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别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最后发生染色单体的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复制→联会→别离→分裂,D正确.应选:D.10.四分体是指〔〕A.细胞核中含有四条染色体B.细胞核中含有四条同源染色体C.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D.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据此答题.【解答】解: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应选:D.11.以下是表达受精作用实质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的核相互融合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C.卵细胞膜增厚D.同类生物精卵相互识别【考点】受精作用;动物胚胎发育的概念.【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解答】解: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可见,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相互融合.应选:A.12.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YR和YR B.Yr和Yr C.YY和Rr D.Yr和YR【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自由组合向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位基因别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YY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相同,所以产生Y,Rr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别离形成R、r,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形成YR和Yr.应选:D.13.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D.体细胞对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根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解:A、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基因是有遗传效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B正确;C、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2个DNA分子;后期和末期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1个DNA分子,C错误;D、体细胞对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D正确.应选:C.14.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减数分裂特有的特征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解答】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间期都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前期都要形成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但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应选B.15.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的〔〕A.第一次分裂中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别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别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应选:B.16.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是由于在减一后期时同源染色体的别离,使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又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所以属于减II中期.应选:D.17.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A.46 B.23 C.4 D.0【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但螺旋程度低观察不到.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解答】解:四分体是指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的现象,联会和四分体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形成四分体.应选:D.18.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A .B .C .D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拟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卵巢过程变形期无变形期性细胞数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细胞质的分配均分裂不均的分裂相同点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解答】解:A、图A是精细胞变形形成的精子,属于精子形成过程,A错误;B、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分裂,属于精子的形成过程,B错误;C、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分裂,属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C正确;D、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属于精子形成过程,D错误.应选:C.19.以下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C.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D.细胞的全能性【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根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验证〔测交〕→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解: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B、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得出基因别离律,B错误;C、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得出基因自由组合律,C错误;D、细胞的全能性证明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应选:A.20.性染色体存在于〔〕A.精子B.卵细胞C.体细胞D.以上三种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性染色体为决个体雌雄性别的染色体,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是以X和Y标示,X染色体较大,携带的遗传信息多于Y染色体.动物〔蜥蜴、鸟〕性染色体是以Z和W标示,Z染色体较大,携带的遗传信息多于W染色体.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体细胞对存在,配子单存在.据此答题.【解答】解:A、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含有一条性染色体;B、卵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含有一条性染色体;C、体细胞含有2条性染色体;D、上述细胞均存在性染色体.应选:D.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答复:〔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黑色.〔2〕假设用B 与b 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Bb、Bb 、bb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头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假设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 C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4〕假设用X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假设子牛全为黑色,那么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 ;如果子牛中10头黑色,10头棕色,那么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 ;假设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那么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 .【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1、基因别离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基因,具有一的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那么不能直接确.3、后代别离比推断法:〔1〕假设后代别离比为显性:隐性=3:1,那么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假设后代别离比为显性:隐性=1:1,那么亲本一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假设后代只有显性性状,那么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解答】解:〔1〕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即发生了性状别离,说明黑色相对于棕色为显性.〔2〕由第〔1〕问可知,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产生的棕色子牛基因型为bb.〔3〕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黑色〕:Aa〔黑色〕:aa〔棕色〕=1:2:1,由此可见,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黑色子牛中纯合子占;判断黑色子牛是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用它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选棕色牛.〔4〕杂种雌牛的基因型为Bb,雄牛X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产生的20头子牛,假设全为黑色,那么说明雄牛X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基因型最可能是。

山西省忻州一中北校区2024_2025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北校区2024_2025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忻州一中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说明:9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一、单项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个体层次B.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C.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病毒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属于原核生物2.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的细胞都含有脂质,脂质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B.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依次上都具有多样性C.细胞鲜重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OD.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行缺少,如叶绿素的合成离不开Mg元素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消耗能量B.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无机盐离子防止质壁分别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渐渐变甜,是细胞主动汲取糖分的结果D.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内4.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亲密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间的信息沟通必需依靠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B.溶酶体膜上含有蛋白质,但是不会被溶酶体内的蛋白酶降解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D.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叶绿体也是5.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更曲线。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变更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pH=c时,e点为0B.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6.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能产生CO2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含量增加D.细胞无氧呼吸时[H]在第一阶段产生,其次阶段被利用,无[H]的积累7.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及二者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②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有①②③⑤C.X物质和Y物质分别表示C5和丙酮酸D.完成过程②还须要ATP的参加8.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有R酶既能与CO2结合,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也能与O2结合,催化C5的分解。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D.若Ⅲ3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应是Ⅱ3、Ⅱ4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23.某昆虫的长触角(L)与短触角(1)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等比例的长触角雄性纯合体与杂合体,分别与长触角雌性纯合体杂交,F1均为长触角,且雌雄比例等于1:1.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关于基因L/1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F1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14.某繁殖力超强鼠的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黑色、灰色三种,体色色素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控制色素合成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基因B能完全抑制基因b的表达,不含基因A的个体会由于黄色素在体内过多积累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色鼠个体可有三种基因型
B.若位于Z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ZW的胚胎致死
C.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中纯合子的概率为3/4
D.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自由交配,F2中昆虫长触角:短触角=15:1
24.下图甲表示某鸟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鸟某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DNA复制后又彼此分离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C.F2出现“3:1”分离比,原因是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
c.若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d.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属于“演绎”的内容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D.⑥→⑦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三月阶段质量调研
高一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B.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的一定是四分体
C.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
(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32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处于加倍状态,则该物种生物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16个DNA分子,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因此其中有16个染色体、16个DNA分子,初级精母细胞中DNA已经复制,有16个染色体、32个DNA分子,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该细胞中有染色体8个(减Ⅱ后为16)、DNA分子16个,精子中有8个DNA分子,受精卵中有16个DNA分子,B正确。
故选B。
4.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A.CD段B.BC段和FG段
C.AB段和FG段D.BC段和HI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E属于有丝分裂;F-I属于减数分裂,FG区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区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是()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2.遗传因子组成为A a B b的个体能产生的配子为()A.AB、abB.A b、a BC.A a、B bD.AB、A b、a B、ab3.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四分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B.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交叉互换D.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4.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5.受精卵的形成过程叫做受精作用,该过程()A.是指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B.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膜的流动性C.实现了同源染色体在受精卵中的两两配对D.会导致基因重组,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6.没有同源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细胞7.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产生X B X B的异常卵细胞B.基因型为A a B b的个体产生AB、A b、a B、ab四种配子C.基因型为X a Y的雄性个体产生X a Y的异常精子D.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D、d的配子8.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患者为色盲,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A.1号B.2号C.3号D.4号9.如图中,一定能排除红绿色盲遗传的是()A.AB. BC.CD.D10.同源染色体是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11.一个基因型为A a B 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A.若为AB、A b、a B、ab,则可能在Ⅰ后期发生了基因重组B.若为AB、A b、a B、ab,则可能在Ⅰ前期发生了基因重组C.若为AB、AB、ab、ab,用可确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若为A a B、A a B、b、b,用可确定在减Ⅰ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异常12.将一个DNA分子两条链均进行标记,让其连续复制三次,在最后得到的DNA分子中,被标记的链占总链数的()A. B. C. D.13.如图是某同学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搭建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对.正确的是()A. B.C. D.14.将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A.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B.四种脱氧核苷酸C.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D.C、H、C、N、P五种碱基15.如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B.DNA的b有一种C.DNA的c有一种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16.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半保留复制B.边解旋边复制C.以氨基酸为原料D.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17.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DNA和蛋白质都是遗传物质C.DNA不是遗传物质D.DNA是遗传物质18.已知一个DNA分子由2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胞嘧啶8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腺嘌呤数目是()A.800个B.1200个C.1000个D.2000个19.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旋酶可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B.所生成的两条子链互补且方向相同C.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可作模板D.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可保证其准确进行20.将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的酵母菌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2代,再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2代,若只考虑核DNA,则子代酵母菌中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5N的占()A. B. C. D.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下图表示处于分裂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该细胞处于时期。

高中生物练习题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

高中生物练习题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中学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A.甲组和乙组是一组对比实验B.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C.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D.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乙组浑浊程度更大1.(2分)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小红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条件X下酵母细胞呼吸时,只有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 2和水C.氧气不足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CO 2量大于O 2的消耗量D.人体细胞和酵母菌都能在X或Y条件下呼吸,皆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2.(2分)如图为酵母菌和人体细胞呼吸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CaCO 3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B.加入SiO 2有利于破坏叶肉细胞C.分离色素时塞紧试管口是为了防止层析液的挥发D.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中色素越少越利于色素分离3.(2分)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若CO 2释放量为8mol和O 2吸收量为4mol,则此时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多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适合储藏苹果的氧浓度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4.(2分)甲、乙两图都表示苹果组织细胞中CO 2释放量和O 2吸收量的变化(均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升、下降、上升B.下降、上升、上升5.(2分)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 2充足的条件下。

如果将环境中CO 2含量突然降至 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 3化合物、C 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C.下降、上升、下降D.上升、下降、下降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 2浓度最高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6.(2分)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1.如图表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饼形的细胞Ⅰ必须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微镜下可看到细胞Ⅰ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
C.转动转换器,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Ⅱ时视野可能变亮
D.为放大观察细胞Ⅱ的形态结构,需先将涂片向右下方移动
2.下列对细胞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m个、18m
B.(m-4)个、18(m-4)
C.(m-3)个、18(m-3)+4
D.(m-2)个、18(m-2)+4
5.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 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B.在显微镜下观察颜色较浅的材料时,应该减少通光量,用较小的光圈
C.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必须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A.①②过程能产生少量的ATP,②③过程都只产生少量NADH
B.人体细胞不能进行③过程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缺乏相关酶
C.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
D.转化成的酒精经主动运输排出,可减缓鲫鱼乳酸积累引起的pH变化
8.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加有少量红墨水、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
(3)图乙表示某一达到渗透平衡的实验装置,已知a和b为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c为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开始时烧杯和长颈漏斗的液面齐平。实验开始时,蔗糖溶液的浓度a____b(填“大于”或“小于”),实验结束后,蔗糖溶液的浓度a____b(填“大于”或“小于”)。
(4)将某一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某一时刻观察到植物细胞呈现如图丙所示的状态,此时:

高一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用有机溶剂提取、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不能证实的是()A . 叶绿体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B . 在层析液中叶绿体色素的溶解度是不同的C . 分离得到的4种色素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D . 叶绿体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2. 下图是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色素带③④变窄的原因可能是未加碳酸钙B . 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95%乙醇C . 色素带①②中的色素只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 . ①②③④分别是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3. —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

如果该男孩与—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为()A . 3/5B . 5/9C . 4/9D . 11/184. 判断基因型为AaBb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 . 自交B . 测交C . 与Aabb杂交D . 与AABB杂交5.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自由组合C . 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的两亲本基因型不一定是AaBb和aabbD .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4个比例为1:1:1:1的配子6.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 .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隐性遗传B . 家族中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有:2、4、5、6、8、9、12、13C . 家族中10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D . 若家族中14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37. 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能直接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 . F2的性状表现比为9: 3:3:1B . 测交后代的比为1:1:1:1C .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2D .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1:18. 一对夫妇,其后代若仅考虑甲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甲病可能性为a,正常可能性为b;若仅考虑乙病的得病几率,则得乙病的可能性为c,正常的可能性为d。

高中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高中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文华高中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本卷总分9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下图给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1次(图中箭头所示),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给药的最初30天内,两种细胞的数量都明显减少,然后又回升B.给药后,癌细胞数目的减少量明显多于正常细胞C.给药后,癌细胞数目的回升量明显少于正常细胞D.临床上可以通过加大给药剂量,来有效地控制癌细胞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选项,正确的是()A.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过程B.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减少,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因此,细胞分化前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同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和DNA分子,其组成和结构()A.蛋白质相同,DNA不同 B.DNA相同,蛋白质不同C.都相同 D.都不同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增殖可发生在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它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B.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共同表现是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5、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

其中表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是()6、以下有关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②细胞凋亡等同于细胞死亡③细胞凋亡理论可用于癌症的治疗④感染病毒的细胞的清除也属于细胞凋亡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7、以下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癌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降低,线粒体数目增多C.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与基因有关D.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8、细胞中有的结构只消耗ATP,不产生ATP;有的结构既产生ATP又消耗ATP。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1.高等动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A.细胞体积的大小 B.细胞数量的多少C.细胞体积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D.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别2.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B.每条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C.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位置上D.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3.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两个,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彼此分开的时期是( )A.前期 B. 中期 C. 后期D.末期4.洋葱根尖细胞装片的制作流程不包括( )A.洋葱根尖的培养B.解离C.漂洗.染色D.制片5.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你观察时,处于哪一个时期的细胞最多( )A.分裂中期 B.分裂后期C.分裂前期或分裂末期D.分裂间期6.细胞既不能无限长大,也不能无限小,细胞最小的限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A.生物的种类所决定B.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C.细胞的核质比例D.细胞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一定空间而决定的7.下列成年动物和人体内不具有分化能力的是( )A.胚胎干细胞 B.受精卵细胞 C.造血干细胞D.肌细胞8.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衰老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B.有些酶的活性降低C.细胞核的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染色体端粒变短D.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色素积累减少9.下列不属细胞凋亡的范畴的是 ( )A.人胚胎发育进尾部细胞的自动死亡B.胎儿手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C.某人因脑溢血使脑细胞死亡D.肝炎病人肝细胞被病毒侵染而死亡10.下列细胞中细胞凋亡的速率最快的是( )A.白细胞B.红细胞 C.心肌细胞 D.癌细胞11.癌症又叫恶性肿瘤,是由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而引起的,而且机体内的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 ( )A.癌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癌细胞多为球形C.癌细胞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的粘着性减少D.癌细胞的体积变小12.1951年科学家从黑人妇女海拉体内,通过细胞分离建立了海拉细胞系,至今仍能细胞分裂,世界各国广泛使用〝海拉细胞系〞的细胞,你认为,此海拉细胞系属于( )A.成熟的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受精卵细胞 D.癌细胞13.细胞癌变的机理主要是( )A.自然突变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细胞分化中特化出来 D.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必然产物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B.细胞都有一个生长增殖.衰老和凋亡的历程C.正常细胞都会衰老和凋亡 D.细胞都能以分裂的方式增殖15.有丝分裂就是在分裂过程中( )A.有染色质丝的出现B.有纺锤丝的出现C.有星射线的出现D.有纺锤体的出现16.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为1:2:2的时期是( )A.前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间期和末期17.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的时期是 (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18.人体内的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一般处于( )A.正在生长B.正在分裂C.正在分化D.不再分裂和分化,正在执行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9.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可以复制的结构是 ( )A.着丝点和核仁 B.染色体和中心体C.染色体和纺锤体D.核仁和中心体20.一个细胞核中有20对染色体的细胞,它连续进行了5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还有染色体( )A.20个B.20对 C.10对 D.40对2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和黄粒B.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C.人的白化病和虎的白化病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纯合子自交的后代是纯合子B.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是杂合子C.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子 D.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23.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4.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经过(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25.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他们想再生一个正常的女儿几率是:( )A.70%B.37.5%C.25%D.12.5%26.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A.1/4 B.1/8 C.1/16 D.1/927.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表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体的机率:( )A.2/3B.1/2C.1/3或2/3D.1/2或2/328.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29.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 )A. aaBb B. aaBB C. AaBbD. AAbb30.关于豌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下列哪些是正确的解释? ( )①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②亲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F1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F1为杂合体.③F1产生配子时,Y和y分离,R与r分离,4个基因间自由组合. ④F1雌雄各有4种配子组合,受精机会均等,因此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有9种基因型.A.①②④ B.①③④C.都对D.只有①③31.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 )A.160B.240C.320D.48032.下列各组杂交组合中,只能产生一种表现型子代的是( )A.BBSs_BBSsB.BbSs_bbSsC.BbSs_bbssD.BBss_bbSS33.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是短指,母亲为正常指,父母都会说话,已知短指(B)对正常指(b )显性;会说话(D)对聋哑(d)是显性.问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以及正常指聋哑人是由哪种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来( )A.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B.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C.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D.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34.一只基因型为CcRr的雄性豚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它精巢中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种类为 ( )A.1种B.2种 C.3种D.4种35.人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比例分别是( )A.2:2:1:1和2:4:2:1 B.2:1:2:1和4:2:2:1 C.1:2:1:1和2:4:2:1 D.2:2:1:1和4:2:2:136.某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关于图示叙说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均表示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和乙C.在该生物的精巢里可以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D.丙可以产生卵细胞37.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个体,产生ABC配子的概率为( )A.1/2 B.1/4 C.1/6 D.1/838.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显著不同的是( )A.染色体联会 B.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开D.细胞质不均分3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四分体阶段 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着丝点分裂40.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A.营养生殖与细胞分裂B.出芽生殖与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D.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第Ⅱ 卷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1.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靠和.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主要是受两方面的限制,一是受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受的限制.通过模拟实验可知,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3.豌豆花腋生对顶生显性,受一对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代腋生顶生一顶生_顶生804二腋生_腋生651270三顶生_腋生295265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___________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 .(2)组合二亲本的基本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4.大量科学实验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在离体情况下,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能力,也就是保持了植物细胞的.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和人体细胞的细胞受限制,可是动物细胞的仍然保持,这是因为它含有本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5.下面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15分)(1)甲图表示分裂期,判断的依据是.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2)乙图表示分裂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3)丙图表示分裂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条染色体.(4)丁图表示分裂期,该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6.假设某一高等植物体细胞中有2对染色体,请简要画出某一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期和后期示意图,并画出相应曲线.(8分)清流一中_—_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高一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DCAD6-10 :DDDCA 11-15:CDBAD 16-20:ADDBB21-25:DADDB 26-30:BABAA 31-35:CDBBA 36-40:DDDBC二.非选择题:1.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多2.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细胞核控制范围(核质之比);越小;越低3.(1)相对腋生(2)Bb Bb (3)100% (4)性状分离4.细胞的全能性全能性核全能性全套遗传物质5.⑴减数第二次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生殖或(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⑵有丝中体⑶有丝后 4⑷减数第一次后 2 4 86.细胞图略。

浙江省杭州市场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浙江省杭州市场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B.所有蛋白质都含有约20种氨基酸
C.所有蛋白质类激素在高温下会失活
D.蛋白质的特定功能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
4.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主要由DNA和组蛋白组成。下列关于核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其中DNA和组蛋白通过二硫键连接
C.其空间结构的改变与染色体形态有关
A.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在C点时最低
B.EF段叶绿体内ATP合成的速率逐渐降低
C.温度降低导致BC段CO2浓度增加速率较AB段减慢
D.G点时CO2浓度比A点低,说明经过24小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1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中的产物三碳糖大部分在叶绿体内作为合成淀粉等原料而被利用
32.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株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做如下处理:(1)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2)施氮组:补充尿素(12g·m-2);(3)水+氮组:补充尿素(12g·m-2)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部分实验结果见下表。
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
水+氮组
D.该图可用于人类色盲遗传病的诊断
22.取某小鼠体内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2可能是ATP合成酶基因
B.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8
C.细胞1~7中含有的核酸完全相同
D.细胞5与7的功能差异最大
23.下图是某雄性动物(2n=4)细胞正常分裂时某时期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YYRRB.YyRrC.YyRRD.YYRr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高一生物月考考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B.ATP中的“A”与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详解】玉米亲本数量比为AA:Aa:aa=3:2:1,即AA占1/2、Aa占1/3、aa占1/6,所以亲本能产生A和a两种配子,且A配子所占比例为1/2+1/3×1/2=2/3,a配子所占比例为1/6+1/3×1/2=1/3。玉米个体间进行随机交配,后代短果穗玉米aa所占比例为1/3×1/3=1/9,则长果穗玉米(A_)所占比例为1-1/9=8/9,长果穗:短果穗的比例为8:1,A正确,BCD错误。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植物,自然条件下豌豆的自由交配是自交,玉米是异花传粉植物,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的自由交配,可能是自交,也可能是杂交。
【详解】由题意知,豌豆 基因型是AA和Aa,且比例是1:1,因此豌豆间行种植后,其自交后代中隐性个体aa的比例=1/2×1/4=1/8,显性个体=1-1/8=7/8,故显隐性性状的分离比7︰1;玉米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1:1,玉米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1∶3,因此玉米间行种植后,自由交配后代中隐性性状bb=3/4×3/4=9/16,显性性状=1-9/16=7/16,故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7:9,C正确,ABD错误。
C、完成测交实验,统计发现子代中高茎:矮茎1:1,这属于实验验证,C错误;

高一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高一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高一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豌豆为闭花受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B .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C . 对F1的高茎豌豆进行测交实验,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这一现象称为性状分离D . 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属于该实验“假说”部分的内容2. 玉米子粒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非甜对甜为显性。

下列对玉米不同处理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 非甜玉米与甜玉米人工杂交,子代均是非甜玉米B . 非甜玉米与甜玉米间行种植并自然受粉,甜玉米植株上可能出现非甜玉米种子C . 非甜玉米与甜玉米间行种植并自然受粉,非甜玉米植株上不可能出现甜玉米种子D . 无论什么处理方式,甜玉米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甜玉米3. 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百分之五十的死亡率。

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 . DD:Dd:dd=2:3:1B . DD:Dd:dd=2:2:1C . DD:Dd:dd=4:4:1D . DD:Dd:dd=1:2:14.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A . 等位基因的分离B .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 .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 .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5. 已知豌豆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两品种杂交,其后代出现黄色圆粒70 株,绿色圆粒68 株,黄色皱粒73 株和绿色皱粒71 株,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 . YYrr 和yyRrB . YYrr 和yyRRC . Yyrr 和yyRRD . Yyrr 和yyRr6. 将基因型为Bb 和bb 的豌豆种子混种在一起(两者数量之比是2: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b 的个体数量之比为()A . 1:2:3B . 1:2:1C . 1:4:4D . 6:2:17. 眼皮的单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所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09-10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本试卷共6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SARS病毒和大肠杆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壁C.遗传物质D.核糖体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结构的统一性表现在()A.都有核膜B.都有染色质C.都有核糖体D.都有线粒体3.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的细胞有明显区别()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4.在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CB.OC.HD.N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茎表皮装片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20×C.目镜10×,物镜30×D.目镜10×,物镜40×6.下列哪种生理作用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A.抗体具有免疫作用B.血红蛋白的运输功能C.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生成D.唾液淀粉酶的催化功能7.胰岛素是一种含由51个氨基酸缩合成的,具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对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B.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C.分子中含有50个肽键D.分子中至少含2个氨基和2个羧基8.活细胞中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是()A.脂肪酸B.氨基酸C.甘油D.核苷酸9.下列哪种物质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A.核糖核苷酸B.胸腺嘧啶C.脱氧核苷酸D.脱氧核糖核酸10.细胞膜中具有识别、信息传递作用的物质是()A.磷脂B.多糖C.蛋白质D.糖蛋白11.下列关于主动运输意义的论述,不准确的是()A.使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时摆脱了浓度的限制B.使细胞可以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C.使细胞吸收所有营养物质的速度都大大加快D.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12.选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优点不包括()A、无细胞壁,吸水易涨破B、没有细胞核C、没有众多的细胞器D、红细胞的膜面积比较大13.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原因是()A.酶可以提供能量B.酶可以直接参与反应C.酶可以降低活化能D.反应前后性质不变14.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细胞膜中必然存在着脂质B.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都不是静止的C.细胞膜中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两层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5.变形虫通过细胞膜凸起,伸出伪足,完成运动以及获得食物,变形虫完成这些生理过程的基础是细胞膜具有()A.选择透过性B.一定的流动性C.主动运输D.自由扩散16.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物质,它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的哪项结构或功能有关()A.膜表面的糖蛋白B.膜内含有相应的载体多C.膜的选择透过性D.膜的骨架磷脂双分子层17.下面哪种结构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组成部分()A.细胞膜B.液泡膜C.细胞质D.细胞壁18.水稻吸收Si4+多,番茄吸收Ca2+多,原因是()A.土壤中Si4+和Ca2+的多少B.细胞液中Si4+和Ca2+的多少C.细胞提供的能量多少D.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1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这是通过哪种方式()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20.植物细胞中被称为“养料制造工厂”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内质网D.核糖体21.质壁分离是指()A.细胞膜与细胞壁的分离B.细胞质与细胞壁的分离C.液泡膜与细胞质的分离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22.下列物质在穿过人的红细胞膜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A.氧气B.CO2C.K+D.葡萄糖23.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相同点是()A.都需要消耗ATPB.都顺浓度梯度进行C.都需要借助载体D.都能按生命活动需要吸收物质24.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中的紫色物质是存在细胞的A.叶绿体中B.液泡中C.细胞质基质中D.溶酶体中25.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催化作用B.在活细胞中产生C.一定是蛋白质D.在体外也可以发挥作用2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27.生物体生命活动需要的根本能源、主要能源、直接能源依次是( )①脂肪 ②核酸 ③糖类 ④蛋白质 ⑤ATP ⑥太阳光A .①③⑤B .②④③C .⑥③⑤D .⑥①⑤ 28.下列对人体细胞内关于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 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B.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ATP 转变为ADP 的反应中物质转化是不可逆的D.细胞内储有大量ATP ,以供生理活动需要29.一个分子的ATP 中,含有的磷酸基团数和高能磷酸键数分别是 A.1、3 B.1、1 C.3、3 D.3、230.最能表明一个细胞的特殊功能的是A .细胞核大小B .细胞器的数量、种类C .细胞膜结构D .细胞大小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31.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磷脂分子稳定的分布方式是32. 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 的生理过程有( )A .呼吸作用、渗透作用B .呼吸作用、蒸腾作用C .光合作用、主动运输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3、以下图解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解中的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 2O 和O 2B .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 .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D .1分子丙酮酸经过(二)、(三)两阶段可产生6分子水3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x 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细胞膜 B .y 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 .z 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A B C D 空气水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35、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材料的选择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36、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动物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酒精的含量增加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含量增加C.若c能抑制[H]生成水,则O2的消耗量增加D.若d能抑制ATP形成,则ADP的含量增加37、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人的红细胞,下列物质吸收量正确的一组是()38.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ATP的细胞场所有( )A.细胞核、叶绿体B.高尔基体、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叶绿体D.线粒体、核糖体39.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

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苏丹Ⅲ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

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D.y可能在核糖体上合成40.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这些化合物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由蛋白质调节 B.干种子因缺乏自由水不能萌发C.多糖是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 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41.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来源:]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不受温度影响42.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数量关系43、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马铃薯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

在马铃薯片X上出现泡沫,在马铃薯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A.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B.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在没煮过的马铃薯片中的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C.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没有煮过的马铃薯中含有酶,而煮过的马玲薯中的酶在高温中已经失效D.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马铃薯片中的酶44、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B.合成ATP要通过吸能反应C.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45、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46、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放入双缩脲试剂,并振荡,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A.砖红色 B.无色 C.蓝色 D.紫色47.能正确表示动物细胞内ATP生成量与氧气供应量之间关系的是:()48.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

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是()A.0.5B.1.0 C.1.5 D.2.049.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A.1:6 B.1:3 C.1:2 D.1:150、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

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

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

(单位:mL)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