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纳德对组织理论发展的贡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巴纳德对组织理论发展的贡献
荆广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

他创立了组织系统理论,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巴纳德的组织管理理论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

一巴纳德主要思想
1.组织三要素。

正式组织需要三个基本要素:(1)共同的目的;(2)相互沟通;(3)协作意向。

这是所有组织存在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只要具备这三个要素,只要它存在一分钟,它都构成一个正式组织。

2.非正式组织理论。

非正式组织是不确定的,没有固定结构的。

非正式性是其基本特点。

正式组织的非正式组织具有沟通,维持组织凝聚力,维持个人人格自由独立的作用。

3.权威论。

在传统学派中,认同的是职务—责任—权限的模式(亦即认为被委任的是责任)。

巴纳德认为,权限有客观与主观之分,客观即法律的正式化的命令,主观即“正因为认得这种性质,所以沟通才被组织的贡献者作为支配自己的贡献行为而接受。

”权限的根源来自于组织成员接受这一点。

4.责任论。

责任是个人的资质。

“所谓责任的能力,是抗拒违反准则的一时的冲动欲望,使这样的情绪转变为与准则调和的欲望,接受强烈的道德准则支配的能力”。

5.责任优先论。

针对“权限责任均等”理论,巴纳德认为均等原则假定的人性观是官僚主义的回避责任的被动的模型。

如果源于以法律的解释为中心的均等原则的回避责任问题在组织中过度渗透的话,组织的有效性就会明显下降。

巴纳德放弃了把责任和权限放在组织内的相关性上思考的方法,而认为应根据组织本来的目的来对它进行思考。

6.组织平衡理论。

即贡献与诱因的平衡,它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巴纳德看来组织的生存发展关键在于使组织成员得到一种贡献与满足的平衡。

二巴纳德理论的应用及贡献
1.新的人性观。

传统理论认为先有组织后有个人。

巴纳德认为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力不是无限制的,而是经常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人为了克服面临的困难,达到目的,就必须协作;要进行有效的协作就必须建立组织。

人一旦进入组织就必须承担责任,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统一于组织,所以人的性格又划一了“组织人格”。

两者统一,共同发展。

2.首先提出组织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这一命题。

提出了系统组织理论。

使之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管理理论。

3.巴纳德的权限接受理论,可以指示经理人维护自己的权威,有利于组织内部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系统。

参考文献:
饭野春树《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