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哎哟喂,说真的,现在的小朋友啊,一个个都挺聪明的,就是阅读理解能力嘛,有点捉急。
我最近带学生的时候,就碰上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哈哈,今天就来跟你说说这事儿。
上周,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只小狗的友情故事。
故事里,小女孩因为被狗咬过,一直很害怕狗,结果在一次意外中和一只流浪的小狗成了朋友,还给它取名叫“小乖乖”。
我讲完课文,就开始提问,问孩子们读完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结果一个叫小明的小家伙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小女孩太傻了,明明被狗咬过,还怕什么怕,应该赶快跑才对!”
我当时就愣了一下,心想,这孩子怎么想的?明明故事里的小女孩是克服了恐惧,勇敢地和小狗交朋友了,怎么就傻了呢?我耐心地问小明:“你觉得小女孩为什么不怕了呢?”小明挠挠头,说:“我也不知道啊,反正我觉得害怕就应该跑。
”
哎哟喂,这个小家伙真叫我头疼,看来他根本没仔细读懂故事,只是用自己的理解来判断了。
我当时就意识到了问题,原来,很多孩子都只是在“读
字”,而不是在“理解”。
他们就像扫码一样,眼睛扫过文字,却没把文字背后的信息消化掉。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想要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光靠读课文是不够的,还得让他们动脑筋,学会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怎么才能帮孩子们做到呢?其实很简单,就像教孩子骑自行车一样,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
首先,我们可以多带孩子阅读一些图文并茂的书籍,让他们通过图片来理解文字的意思。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连环画一样,边看图边理解文字,更容易理解故事内容。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思考问题。
比如,可以问他们“故事里的人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等等,让孩子在思考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多练习。
就像我那个学生小明,他仅仅是读了一遍课文,就凭感觉下结论。
如果多读几遍,多思考几个问题,我相信他会理解小女孩克服恐惧的故事,也会体会到小女孩和小狗之间的友谊。
所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理解,学会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