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中学14—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沃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1.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D.周王→士→诸侯→卿、大夫
2. 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
为避免此类问题,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修筑长城
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D.推行郡县制
3.下列是古人对秦王朝短期而亡的评论最准确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殄灭而降辱着,六王之后也。
”
D.“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
4.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
5、上(宋太祖)因谓(赵)普:“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做地方官
6.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下机构出现的顺序
①内阁②南书房③军机处④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④③B.④①②③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7.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8、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9、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10.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次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11、《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撰仍然被看作是平民的胜利。
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它()。
A.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度
C.使司法可以按律判决和量刑D.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12.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
上述现象表明()。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13.以博弈的后果为标准进行区分,可分为正和博弈、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的结果可以用“互惠互利”、“皆大欢喜”来形容。
零和博弈的结果是有非均衡性和非稳定性,往往导致“以牙还牙”、循环往复。
有人说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正和博弈,这是指美国()。
A.实施宪政,保证中央集权B.三权分立,实现制约与平衡
C.权力制衡,行政效率低下D.宪政自由,实现真正民主
14.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
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16、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但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
其中包括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
这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原则()
A.中央集权B.分权制衡C.两党制D.联邦制
17.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8.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起
B.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基本相同
D.两次战争相隔时间很短
19.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
……外省大员在国家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
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
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族贵族统治的瓦解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20.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21.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认识到太平天国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B.看到了太平天国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C.未看到太平天国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22.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是:
①中英《南京条约》②中英《天津条约》③中英《北京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下列地点在近代中国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先后顺序是
①天津②福州③南京④重庆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
25.观察下图,从各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缺乏警觉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27.与《田朝天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B.真正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28、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Q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仲甫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29.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0.孙中山有一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综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时代潮流的做法有
①建立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领导辛亥革命④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1.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其充分理由是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D.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32.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3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①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②内阁总理由国民直接选出
③中华民国实行总统责任制④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4.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它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D.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36. 1926年8月4日中共发布的《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在革命潮流仍在高涨时,许多投机腐败分子均会跑到革命队伍中来,一个革命党若是容留这些不良分子,必定会使党陷于腐化,不仅不能执行革命任务,且将为群众所厌弃。
”这个决定表明中国共产党()。
A.注重为苏维埃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动力
B.为共产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C.采取措施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重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革命队伍的纯洁性
37.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1919年的“五四”,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
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的不竭精神动力
38.民国十六年四月,甘肃宁县青年社创办了《妇女之声》等刊物。
在该刊物创刊号上,有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
A.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B.发表檄文声讨汪精卫叛变
C.声援五四运动反帝爱国斗争D.发布南昌起义成功的消息
39.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英烈简表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
..的是()。
..佐证
A.社会上层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B.革命者都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
D.20世纪初安徽的近代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40. 清明节,李军去扫墓,他看到曾祖父墓碑上写着“卒于民国五年”,其曾祖父应死于公元()
A 1915年
B 1916年
C 1917年
D 1918年
41、(20分)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决策机构与程度各国不尽相同,反映了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1840年,英国要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 。
(2分)
③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
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4分)并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
(4分)
(3)19世纪70年代,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共和制。
根据所学知识,填充表格内容。
(6分)
42、(20分)中新网2月20日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见下图),一个昔日神秘的所在,这里曾是清王朝的两江总督署,是太平天国的天朝宫殿,是民国时代的总统府,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
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
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这里已成为面积达1 2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中国近代史开端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他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依据是什么? (2分)
(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有两个政权定都南京,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立这两个政权的两场革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4分)。
这两场革命的领袖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革命纲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失败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曲沃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41、(1)①公民大会。
(1分)理由: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国家大事。
(1分)
②议会。
(1分)理由:议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力中枢。
(1分)
③皇帝。
(1分)理由: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元首是皇帝,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但皇帝有权任命首相。
(1分)
(2)特征: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总统及政府不向国会负责;政府只对总统负责,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等。
(4分)
表现: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是最高行政首长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领导者,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分)
(3)(每空1分,共6分)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