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难点突破+典型例题错误分析 专题19 从实际出发 新人教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难点突破+典型例题错误分析专题19 从实
际出发新人教版
1.正确理解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在行动中必然遭到失败。
因此,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如果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这是坚持这一问题中的唯物论;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体现了这一问题的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认识论。
例1、(2011·高考北京卷)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
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
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点拨】在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时,常用到两个重要的关系,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二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难点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义、思想、理论)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利益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归宿。
要区分好出发点与落脚点。
例2、(2011·高考重庆卷)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订了保护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
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
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降低农产品进口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难点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和具体表现
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就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提醒】本考点看似冷考点,实际上年年都在考,大多以我国具体的国情进行考查。
如“三农”问题;“老少边”地区的发展致富问题;东中西部生产力布局问题及中部崛起
问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问题等。
2.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方面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是实际情况。
(2)党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出来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主观的东西。
(3)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政治路线。
难点四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角度进行命题考查。
1.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持续多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将过渡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规模有可能在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减发400亿元—500亿元。
国债资金减发后,为使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家将采取有保有控的方式,调整和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方面的供给,加强财政支持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技、卫生领域的力度,加快向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倾斜。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依据。
2.材料一:某市齐岳山牧区,是我国南方面积最大的草地牧区。
为摆脱贫困,近年来,牧区依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畜群结构,引进国内优质畜品种。
为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经过不断探索,依据高寒气候和远离城市,无公害、无污染等特殊条件,大力生产反季节蔬菜,每年蔬菜收入大约有40%投入到种草养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为了让牧民富裕的步子迈得更快,当地政府深入牧区,考察资源,为牧民提供致富信息。
组织牧民利用现有马群推出跑马游业,使国内外投资者纷纷到这里投资,建宾馆、滑冰场、养猪场、老人疗养院等等。
市政府有关领导亲自解答客商提出的问题,让客商看到
这里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的诚意。
齐岳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牧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1)从经济学角度说明该地区的农牧民是如何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
(2)从哲学角度说明该地区的农牧民在致富的过程中是如何做的?
(3)该地区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政治常识的什么道理?
【特别提醒】易错点是组织答案只见知识点而不见材料的信息的论证过程,没有做到材料与知识的辩证统一,而失去得分点。
【易错点点睛】
易错点1 从一切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进行考查。
1.“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
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
回答2(29)—3(30)题。
2.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C.社会和个人的统一 D.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3.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
这表明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
【特别提醒】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承认具体的统一(强调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主要体现唯物论的观点;承认历史的统一(强调用发展的观点)主要体现辩证法的观点。
要深刻领会这一观点的含义,并运用他分析、理解社会现象。
【变式探究】
《中国青年报》载文强调,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救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 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必须反对教条主义。
下列关于“教条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②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③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④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物主义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教条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下列哲理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3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
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想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C.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是坚持唯物论的起码要求。
据此回答2-3题。
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书本出发
B.是否承认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存在
C.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3.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人的思想意识
B.具体的物质形态
C.意识之外的万事万物
D.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之外的“神仙”、“上帝”等
【特别提醒】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应正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唯物主义又分为:辩证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回答是不同的)。
唯心主义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对这些知识的准确把握是分析、判断基本观点正确与否的前提。
【变式探究】
古希腊的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达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
据此回答1—2题。
1 “水是万物的本源”,“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
A.承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B.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否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答案: A
解析:两者共同的观点都承认“水”是世界的本原。
2上述观点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2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相信书本知识
B.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D.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4孔子提出“畏天命”的观点,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5 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一些转基因的动植物品种,且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
这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一位的
C.自然物人工化的水平越来越高
D.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正在逐步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
6在谈到作文的夸张时,鲁迅曾有关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论述。
语文老师在教我们作文时,也总要求发挥想像力。
其实,人的任何想像
A.都来自于客观世界
B.都是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反映
C.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臆造
D.都来源于人脑
7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之所以突出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这是因为
A.正确的思想决定着社会发展进程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8、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禀性耿直。
这一特色
A.是高于现实的科学预测
B.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
C.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抽象
D.是对人类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应
9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在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精粹
B.全面挖掘和抢救古代优秀剧目
C.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
D.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
10在浙江省工业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专家建议“浙江制造”应该走技术密集型的“精密制造”道路,这一建议
①是从浙江的实际出发的②具体分析了浙江的省情③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④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共十六后四中全会强调:“大力营造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1~13题。
11 之所以要进行理论创新,是因为
A.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B.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是自觉的活动
C.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D.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12主观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主义的是
①从许多事实的总和出发②从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出发③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出发④从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主观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下列道理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B.错误的意识比正确的意识具有更大的反作用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自然界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
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有害的。
据此回答14~15题。
14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必须反对教条主义。
下列关于“教条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②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
③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④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物主义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5教条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下列哲理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
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正“地形”,而只能是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
据此回答16-17题。
16从哲学上看,“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在于
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
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
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
18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舍去含③的B、C、D项。
19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③大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④“心外无物”⑤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对于是物质还是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两者的观点完全对立;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属于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属于唯心主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承认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