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阅读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国》阅读感想
川端康成,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亦被戏称“参加葬礼的名人”。
在获奖四年后,他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他眼中,“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
……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
而这种“艺术的极致”,便是日本独特的“物哀美学”。
日本艺术所呈现出的“物哀”,并不单指悲伤凄凉,亦包括哀怜与感动。
产生“物哀”情绪的原因,是生活中充满悲剧,而这些悲剧由命运所致,难以逃避。
“玻璃就成了一面镜子。
然而由于放了暖气,玻璃上蒙了一层蒸汽,在他用手指揩亮玻璃之前,那面镜子其实并不存在。
玻璃上只印出姑娘一只眼睛,她反而显得更加美了。
”
他叫岛村,是生活在东京的舞蹈艺术学者,家有妻儿,生活优渥。
驹子是生活在雪国的一名艺伎,其容貌与单纯吸引了岛村,他第二次踏上前往雪国的火车,在火车上邂逅了美丽而忧伤的少女叶子,以及身患肺结核的行男驹子师傅的儿子。
驹子与行男是恋人关系,驹子与行男有定亲关系,而岛村喜欢叶子,驹子对岛村一往情深。
他们四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微妙复杂。
日本的物哀美学
在《雪国》中,作者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力感。
正如岛村对驹子所说的“徒劳”,驹子对岛村的情感投入是徒劳的,因为岛村无法给予她任何承诺,雪季结束时,他终将离开雪国回到东京。
驹子在雪国苦练三弦琴也是徒劳的,因为鲜有人能欣赏她的技艺。
她读书、记笔记,同样徒劳无益,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和地位。
这种徒劳感叠加在命运之上,难以改变。
叶子和驹子虽为两个人,但在作者笔下,她们是一个人经历的不同阶段。
叶子是屈服于命运之前的写照,驹子则是屈服于命运后的模样。
叶子的纯洁美好令岛村着迷,然而这种美好从一开始便带有悲戚与感伤。
行男死后,叶子找到岛村,希望能随他去东京,因为她已无法继续生存。
她既不愿做女佣,也不愿当护士,那么在东京,她又能做些什么呢?结局不言而喻,她将重蹈驹子的覆辙。
这正是驹子不愿看到的,每当岛村提及叶子,驹子总是充满警惕,一笔带过。
或许有人认为驹子是因叶子夺走了行男,或是岛村移情于叶子。
然而当我们读到看到驹子抱着从着火的楼上掉下来的叶子,在寒冷中颤抖,我们或许能体会到作者的无力与驹子的徒劳。
命运无法改变,叶子即是曾经的驹子。
若她不甘愿成为如今的自己,那么她唯一的出路便是死亡。
命运被时代裹挟,雪国中的一切美好都带着淡淡的忧伤,而这些美好也是徒劳而虚幻的。
当雪季结束,洁白与纯净在阳光的炙烤下逐渐融化,呈现在眼前的依旧是无法改变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