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鉴定 一、宝石鉴赏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光率大的透明宝石一般具有较强 的色散,如钻石、锆石等。
常见宝石色散表:
宝 石 色散 金 红 石 0.33 钛 酸 锶 0.19 钻 石 0.044 立方氧化锆 0.060 钆镓榴石 0.045 钇铝榴石 0.045
宝石 锰铝榴石 铁铝榴石 镁铝榴石 钙铝榴石 翠榴石 尖晶石
色散 0.027 0.024 0.027 0.028 0.057 0.020
8、多色性:
非均质体的宝石由于对不同方向的入射 光折射率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方向观察 呈现不同的颜色,叫做“多色性”。如 红、蓝宝石的多色性。
均质体宝石由于对各个方向的入射光折 射率相同,因此不具有“多色性”。如 钻石、尖晶石等。
双折射率越大的宝石,多色性越明显。
常见宝石的多色性 :
宝石名称 多色性强度
红柱石: 1.634—1.645 电气石: 1.616---1.652 绿松石: 1.610---1.650 黄 玉: 1.610—1.638 软 玉: 1.606—1.633 绿柱石: 1.570---1.692 水 晶: 1.544—1.553 长 石: 1.522—1.568 欧 泊: 1.435—1.455
宝石鉴定 一、宝石鉴赏 基础知识
总目录
一、宝石鉴赏基础知识
3学时
二、钻石的评价与鉴赏
3学时
三、红、蓝宝石的评价与鉴赏
3学时
四、祖母绿、金绿宝石评价与鉴赏 3学时
五、珍珠的评价与鉴赏
3学时
六、半宝石的评价与鉴赏
3学时
七、翡翠的评价与鉴赏
3学时
八、古代玉器欣赏
3学时
九、合成宝石与宝石优化处理
3学时
十、珠宝首饰佩戴的艺术
不含色素离子的宝石呈无色或白色(如钻石)。
(2)光 泽
光泽是指宝石对光的反射能力,可以分为: 1、金属光泽:反射能力极强,如赤铁矿等。 2、金刚光泽:反射能力最强,如钻石、刚玉等。 3、亚金刚光泽:仅次于金刚光泽,如钙铁榴石等。 4、玻璃光泽:大多数宝石为玻璃光泽,如红 蓝宝石等。 5、珍珠光泽:如珍珠、月光石等。 6、蜡状光泽:像蜡一样的光泽,如绿松石等。 7、松脂光泽:如虎泊等。 8、丝绢光泽:如虎睛石、猫眼石等。 9、油脂光泽:像油脂一样的光泽,如翡翠等。 10、沥青光泽:像沥青一样的光泽,如煤玉等。
10、吸收光谱:
宝石中的颜色是由于宝石中的色素离子 对可见光中的某些光波选择性吸收的结 果。因此可以根据宝石对可见光的吸收 光谱来鉴定宝石。
不同的宝石具有不同的光谱,就象不同 的人具有不同的指纹一样。因此,光谱 是鉴定宝石的重要依据之一。
11、特殊光学效应:
(1)光彩:由于色散作用产生的光彩,如钻石。 (2)猫眼:由于宝石中含有纤维状或管状包体,
石榴石:
3.78—3.82 绿松石: 2.7---2.8
金绿宝石:
3.73 珍 珠: 2.70—2.75
尖晶石:
3.60 水 晶: 2.66
黄 玉:
3.53—3.56 珊 瑚: 2 .60—2.70
钻 石:
3.52 月光石: 2.57
电气石:
3.07 玻 璃: 2.3---4.5
软 玉:
2.90—3.10 欧 泊: 2.00—2.10
当紫外光撤除后,宝石仍然发光, 叫做“磷光”。
三、评 价 宝 石 的 依 据
颜色
光学性质
光泽
密度与比重
透明度
硬度与韧性
洁净度
吸收光谱
特殊光学性质
(1)颜 色
宝石中因含有色素离子而呈现各种颜色。如红、 蓝宝石因含有Ti、Fe离子而呈现兰绿色,因含 Ni 、Fe而呈黄色,因含Cr、Fe而呈红色。
根据色素离子在宝石中的分布,可以把宝石的 颜色分为“自色”(色素离子在晶格之内)和 “它色”(色素离子在晶格之外)。绝大多数 宝石的颜色为它色(可以人工改色),少数为 自色(不可以人工改色)。
二、光学基础知识
(一)光的基本特性: 光的振动与传播: 自然光与偏振光: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双折射: 光的全反射与临界角: 光在晶体中的传播:
多色性: 色散: 吸收光谱: 特殊光学效应: 荧光和磷光: 光率体与光性:
1、折射率:
折射率是指宝石矿物对入射光的折射程度的大 小,是鉴定宝石的重要参数之一。 宝石的折光率用入射角的正弦比上折射角的正 弦来表示,即:
红宝石
蓝宝石 人造蓝宝石 祖 母绿 海蓝宝石 蓝电气石 绿电气石 紫锂辉石 金绿宝石

强 强 弱 明显 强 强 强 强
多色性颜色
红—淡橙红 蓝---淡(绿)蓝 蓝---紫 蓝绿—淡黄绿 淡蓝---无色 深蓝---浅蓝 深绿---浅绿 紫—粉—无色 柠檬黄-淡黄-无色
9、色 散:
当一束混合光通过棱镜时要发生光 的散射现象,形成赤、橙、黄、绿、 青、蓝、紫七色光谱,这种现象叫 做“色散”。
(5)硬度与韧性
硬度:是指物质抗外来压力和刻画 的能力。
韧性:是指物质抗磨损、拉伸、弯 曲的能力。
硬度较高的物质一般韧性较小。反 之依然。
常见宝石硬度表
钻 石: 刚 玉: 金绿宝石: 尖 晶 石: 黄 玉: 绿 柱 石: 石 榴 石: 锆 石: 电 气 石: 红 柱 石:
10 9 8.5 8 8 7.5—8 7.5 7.5—7.6 7—7.5 7—7.5
5、光率体:
“光率体”:
将宝石在各个方向上的折光率大 小 按比例截 取线段,将这些线段的 端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立体图形叫 “光率体”。
6、光轴、光轴角:
“光轴”: 在宝石中不发生“双折射”的特殊方向 叫“光轴”只有一个光轴矿物叫“一轴 晶”。具有两个光轴的矿物叫“二轴 晶”。光性均质体有无数个光轴。
(3)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宝石投射光的能力,可分为:
1、透 明:光可以完全通过宝石,能清 清楚地透视物体。如钻石、 水晶等。
2、半透明:可透光,但透视物体模糊。 如电气石、红、蓝宝石等。
3、不透明:完全不透光,如孔雀石、青 金石等。
(4)洁净度
洁净度是指宝石中含有杂质的多少,分为: 1、F L 级:完全无暇级。没有任何杂质和缺陷。 2、I F 级:极微瑕级。含极少量的杂质或缺陷。 3、VVS级:微瑕级。含少量杂质及缺陷。 4、VS级:瑕疵级。可以见到明显的瑕疵及缺陷。 5、S I 级: 显瑕级。见到较多的杂质及瑕疵。 6、I 级: 含瑕疵更多,占一定的数量比例。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和比重数值是相同的,因此 常用测定物质比重的方法间接测得物质的密度。 密度和比重是鉴定宝石的重要参数之一。
常见宝石密度表
锆 石(高型): 4.60—4.8 金红石: 2.85—2.92
刚 玉:
3.99—4.1 绿柱石: 2.80
锆 石(低型): 3.90—4.1 橄榄石: 2.78—3.48
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猫眼效应。如猫 眼石。 (3)星光:由于宝石中的包体成星光排列而呈 现的现象。如红、蓝宝石的四射、 六射星光。 (4)变彩:在同一宝石中呈现不同的色块。如 欧泊。 (5)变色: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如变石。
12、荧光和磷光:
很多宝石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 出不同颜色的荧光,这是由于宝石 在光的照射下,自身离子发生跃迁 而发光。如红宝石在紫外光的照射 下发出红色荧光等。
五、常用宝石鉴定仪器
宝石显微镜:观察宝石的内部结构、包体等。 热导仪:用于鉴别钻石及其代用品。 折光仪:用于测定宝石的折光率,鉴别宝石。 偏光镜:用于观察宝石的偏光性,鉴别宝石。 二色镜:用于观察宝石的多色性(二色性)。 查氏镜:用于鉴别祖母绿、翡翠A、B货等。 分光镜:用于观察宝石的光谱,鉴别宝石。 比重仪:用于测定宝石的比重,鉴别宝石。
1、美观:具有观赏和装饰价值 (颜色艳美)。
2、耐久:具有永久收藏的价值 (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
3、稀少:物以稀为贵,越是稀少越 是珍贵。
3、宝石的基本分类
(一)、无机宝石: 1、矿物宝石: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 金绿宝石、黄玉、尖晶石等 2、岩石(玉石):翡翠、软玉、硬玉等。
(二)有机宝石:珍珠、琥珀、珊瑚、象牙等 (三)人造宝石:人造红、蓝宝石、祖母绿等 (四)仿造宝石:玻璃、塑料、陶瓷等。
四、宝石的成因分类
(一)内生矿床: 1、岩浆型:如金刚石、刚玉、锆石、橄榄石等。 2、伟晶岩型:如电气石、绿柱石、黄玉、金绿 宝石、
磷灰石、紫锂辉石、水晶等。 3、接触交代型:如翡翠、软玉、红蓝宝石、尖晶石、
锆石、青金石、祖母绿、钙铝榴石等。 4、远程热液型:如哥伦比亚祖母绿等。 5、火 山 型:如水晶、玛瑙、黄玉等 6、变质岩型:如铁铝榴石、红蓝宝石、月光石等。 (二)外生矿床: 1、风化矿床:如欧泊、绿松石、绿玉髓等。 2、砂 矿 床:如金刚石、刚玉、锆石等。
3学时
总计:30学时
一、宝石的基础知识
1、宝石的基本概念 2、宝石应具备的条件 3、宝石的基本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1、宝石的基本概念宝石的定义:
珠宝玉石是对天然宝玉石(包 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 宝石)和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 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等) 的统称,简称宝石。
2、宝石应具备的条件
水 晶: 橄 榄石: 翡 翠: 金 红石: 软 玉: 月 光石: 欧 泊: 绿松石: 珊 瑚: 珍 珠:
7 6.5--7 6.5--7
6.5 6—6.5
6 5.5—6.5 5.5—6 3.5--4 1.5—2
(6)密度和比重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含有物质的多少(克/ 立方厘米)。
比重:是指物质相对于水的重量大小(克/立 方厘米)。
“光轴角”(2V角):
两个光轴之间的夹角叫做“光轴角”, 用“2V”表示。
7、光 性:
光性:是对非均质体矿物折光率大小与结晶轴 之间关系的一种描述。 对于一轴晶矿物来说,有两个光学主轴Ne和 No,当Ne》No时,叫“一轴晶正光性”;反 之,Ne《No,时,叫“一轴晶负光性”。 对于二轴晶来说,有三个光学主轴Ng、Nm、 Np,当Ng》Nm》Np时,叫“二轴晶正光 性”,反之。Ng《Nm《Np,时,叫“二轴晶 负光性”。 对于光性均质体来说没有光性正负之分。
入射角的正弦(Sinα) n2(宝石) 折射率=—————————— =————
折射角的正弦(Sinγ) n1(空气)
常见宝石折射率表
钻 石: 2.42 金红石: 2.615—2.903 锆 石: 1.79--- 1.984 石榴石: 1.786—1.865 刚 玉: 1.760---1.779 金绿宝石:1.747—1.757 尖晶石: 1.717 橄榄石: 1.653—1.689 翡 翠: 1.654—1.667
2、光在晶体中的传播—“晶系”
(1)等轴晶系:a=b=c,α=β=γ=900 如:金刚石、尖晶石、石榴石、
(萤2石)等四。方晶系:a=b≠c ,α=β=γ=900 如 : 锆石、金红石、锡石、方柱石等
(3)三、六方晶系:a1=a2=b≠c ,三个水平轴之间的 夹角为1200,C轴与三个水平轴夹角为900 如;绿柱石、刚玉、电气石、水晶等。
六、宝石简易鉴定法
手掂法:多数宝石比重较大,手掂有重量 感。
眼看法:主要观察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包 裹体、裂隙、做工等。
贴脸法:多数宝石不导热,贴脸有凉感。 哈气法:多数宝石导热差,哈气不易扩散。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或比较,可以初步
鉴定宝石的真伪与好坏。
思 考题
1、什么是宝石? 2、宝石应具备那些条件和特征? 3、评价宝石的依据是什么? 4、什么是色散,举例说明? 5、什么是多色性,举例说明? 6、什么是光性均质体和非均质体? 7、什么是光轴、一轴晶、二轴晶? 8、什么是荧光和磷光?
小 折射率之差叫“双折射率”。
4、光性均质体与非均质体
“光性均质体”: 对于各个方向的入射光的折射率相
同,且不发生双折射的矿物叫“光性均 质体”。如钻石、 尖晶石等。
“光性非均质体”: 除特殊方向外,对于不同方向的入
射光的折射率不 同,切发生双折射的矿 物叫“光性非均质体”。绝大多数宝石 是光性非均质体。
(4)斜方晶系:a≠b≠c , α=β=γ=900 如;金绿宝石、黄玉、橄榄石、红柱石等
(5)单斜晶系;a≠b≠c , α=γ=900, β>900 如:紫锂辉石、榍石、绿帘石等。
(6)三斜晶系:a≠b≠c , α≠β≠γ≠900 如:长石等。
3、双折射:
一束自然光,进入宝石后分 解成传播方向不同,传播速度不 等,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光束光 叫“双折射”。最大折射率与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