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地点一》
教学设计
单位:海淀区红英小学
教师:夏曼
教课方案个人信息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
设计者夏曼红英小学
教课基本信息
课题《确立地点(一)》(依据方向和距离确立地点)
学科数学学段高年级五
教材第一版社:北京师范大学第一版社第一版日期: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照
1.关注学生已有经验,着重过程性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有效的教课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一致,关注学生的问题,把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回应学生的内在需求作为整个教课的主线。
所以,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经验中发现学生的实质问题,以学生的需要来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点。
2.关注生活现实,着重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存心义的、富裕挑战性的;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教育不但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比较严实的逻辑思想、一种广阔的空间视线、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解决问题,新课标下要求破除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充足让学生理解与认识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让这类知识在每个学生身上有更多的深沉累积与积淀,进而使学生得益终生。
所以,让学生经过考证方法来认识确立地点的实质,逐渐剥离方向和距离的关系,掌握方向和距离关于确立地点的作用。
教课背景剖析
一、教课内容剖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六单元65 页— 66 页,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学习了8 个方向与简单的路线,“确立地点(一)”的知识是认识两个物体之间随意的方向以及距离;确立某一物体的详细地点,仅靠单调的方向或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二者联合起来,才能确立物体的详细地点。
图形与地点隶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围,其知识脉络纵观教材有两条线索同时展开。
其一,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确立基础。
其二,为极坐标系的学习确立基础。
1.一年级认识前后上下左右(在一条线
上刻画物体的地点,需要一个数据即
可, 其实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初
探)
二年级上册辨识东南西北,二年级下册辨识八个
方向。
(认识方向是用极坐标确立地点学习的基
础)
2.四年级上册确实定地点(一)
是第一条线索的持续学习而学定
地点(二)是对第二条线索的延
长。
3.新版本将确立地点二改正在五年级下册,更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丰富累积活动
经验,体验确立地点各要素的作用。
版本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
教材
册数四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直接给出方法先给出方向(角度)在解决问题中出现方向
经过丈量出现距离(角度)辨析独一性确不一样定地点需要距离一个目标解决问题两个目标解决问题多个目标解决问题
方法 +练习问题导引出方法体验方法的作用
直接指引体验
思虑:现阶段是以知识的延长为重仍是以学生创建性思想的培育为重?也就是说是教
如何确立地点重要仍是为何能够这样确立地点重要。
我们选择了后者,关于小学生来
说知识的累积诚然重要但智育的发展才是知识累积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智育观。
所以,我们选择了后者,指引学生去发现和创建确立地点的方法。
二、学情剖析:
【调研班级】红英小学本部四(2)班 39 人
学生一年级第一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这些都是在一条直线上的相对地点,
二年级又学习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这是在刻画物体的
绝对地点,这些地点的描绘都是用文字来刻画的。
而到了四年级的《方向与地点》,
初次让学生认识到用数来确立某一点的地点,即数对确立地点。
学生将经过本节课的
学习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立地点的作用。
为了认识学生脑筋中对确立地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问题设计教课,所以,
我设计了以下数学识题,请学生解答。
【测试问题】
北
船长
宝藏
船长派海员们去岛上找寻食品和水,好运的是,海员们不但达成了任务,还发现
了一个很大的宝藏。
假如你是此中的海员,你如何向船长描绘清楚宝藏的正确地点,
写在下边。
(你能够在上边画一画,再写)
【调研结果】
长度方向方向(角方向 + 长方向(角两个长度
度)度度) + 长
度
人数36213312
百分比8%15%5%33%8%31%
样例 :
长度
方向(角度)
方向 +长度
方向(角度) +长度两个长度
能够看出,有 39%能正确描绘宝藏的地点,但此中 31%是利用学过的数对,两个长
度刻画宝藏的地点。
61%的学生知道确立地点与方向、长度有关,但不可以正确刻画宝藏
的地点,此中能用方向与长度刻画宝藏地点的有 33%,说明学生初步认识确立地点的要素,不过不一样层次的孩子对不一样要素刻画地点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让学生自己剥离认
识确立地点的要素是方向(角度) +距离尤其重要,需要学生逐渐感知方向(角度)和
距离在确立地点的作用,经历从已有的单调要素过渡到两个要素正确地确立地点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点。
教课目的
教课目的:
1.能依据方向和距离正确地说明事物的正确地点,描绘简单的路线图。
2.经过研究问题,在沟通与议论中生成确立地点的方法,感觉“方向( 角度) ”与“距离”对确立地点的作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累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点。
教课要点:
认识和感觉“方向(角度)”与“距离”对确立地点的作用,累积活动经验,发展空
间观点。
教课难点:
认识“方向(角度)”与“距离”对确立地点的作用。
教课资源
课件、路线图、白板
教课流程表示图
一、生活现象,提出问题
二、试试解决,发现问题
三、辨析,掌握本
四、回,践用
教课程
一、生活象,提出
1.察象,提出
:同学,察小?()小在我生活中常看到,我来看段,一同走小的世界。
看《小找食》,定格在和
干的上。
:(指着)察,是,
是干,你想知道什么?
:
生1:小怎么找到干?
生2:和干之有多?
生3:怎么吃干?
(板分学生)
(不需要研究的)些你打算怎么解决?:能够察。
上
网料。
爸爸⋯⋯
天下无事只怕居心人。
而一都是与地点有关的,不能够上网料解决,能够一步研究,今日我就一步研究确立地点(板:确立地点)。
2.我把照片抽象成幅(手持学)你手中也有一幅,通你的描
述能告小食品的正确地点?你能够画一画、一,把你想小的
写在学的横上。
【意】通找食的象,帮助孩子,领会研究就在生活中。
二、试试解决,发现问题
1.独立思虑
2.展现学生的五种方法(挑出五种代表作品,让学生写在黑板贴上,采集起来,一同贴到黑板上议论用)
板书:
走5厘米向东北方向走向东北方向走5 厘米
东北方向 30 °走5 厘米先向东走4厘米,再向北走2.5 厘米
预设:
(1)长度
学生:食品距离洞口 5 厘米
(2)方向
学生:食品在东北方向
(3)方向 +长度
学生:食品在东北方向距离洞口 5 厘米
(4)角度 +长度
学生:东北方向30o ,再走 5 厘米就到了。
( 5)两个方向的长度
学生 1:先向东走 4cm 再向北走 2.5cm 或
学生 2:先向北走 2.5cm 再向东走 4cm
三、议论辨析,掌握实质
1.判断辨析
师:同学们方法真多,察看这5 种方法,你能读懂他的思虑吗?你先独立思虑,这些
方法是否是都能帮助小蚂蚁一下子正确地找到食
物呢?
2.小组合作
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小组内沟通议论你
们的想法,能够用这张学习单记录你们的原因。
预设学生的判断,并依照以下次序进行议论
(1)长度
我们先来说一说,第一种方法,这个方法行不可以?为何不可以,假如用下边这些
红磁扣来表示食品,你能讲一讲吗?”
生:只给出长度,那么食品可能在圆周上,所以不可以确立地点洞口
学生说完,教师合时追问:是否是就这几个点?(其余组有增补
吗?)
小结:看来在一个平面内只用一个数据是不可以正确表示地点。
( 2)方向
北
师指引:这个方法行不可以,为何不可以,谁来讲讲?
生:只给出方向,那么食品可能在东和北之间这一片地区,
东
没法确立地点
学生说完,见机追问:东北方向就是在一条线上吗?操作在其余地方摆磁扣,追问:
这里行不可以?这里呢?(引起学生知道在东北这个地区哪里都能够。
)
小结:看来只知道大概方向也是不可以的,在这个地区都能
够。
( 3)方向 +距离北
追问:这个方法行不可以,为何不可以?
预设生:食品可能在下边这个圆弧上,没法确立位5c
东置m
师指引:和前两种比你感觉怎么样?
教师还要赐予鼓舞:起码我们把范围又减小了。
可是,只有一个方向和一个数据也不
可以正确确立地点。
食品( 4)方向(角度) +距离
追问:这个方法行吗?(行)追问 :有什么问题吗?预
设: 30°在哪里?
60
预设生:以东为零刻度线
30
往下行吗?
生 :以东为零刻度线,往北30°5 厘米处。
鼓舞评论:你们真是个小数学家啊!能不可以简短的表达清楚呢?数学就是这么奇特,它用一个字就能将复杂变成简单,播放课件。
规范学生数学语言:食品在洞口的()偏()()o距离洞口()cm(改正方法
板上的说法)
他比前三种方法有什么进步?(角度能够正确刻画方向)
小结:在一个平面内,一个方向加角度和距离这两个数据就能正确独一确立地点。
板书:方向(角度)
距离
( 5)两个方向的长度
食品这个方法行吗?为何?
生:能够确立食品的独一地点
小结:两个方向,两个数据就能正确确立地点。
【设计企图】辨析每种方法,经过沟通对话学习确立地点的方法,同时明确确立地点
的重要要素。
让学生经历从一维过渡到二维的过程,将已有认知过渡到新认知。
四、回首总结,实践应用
1.回首
带着思虑回首我们研究的历程,
为何有的方法行,而有的方法不可以呢?(课件回首渐渐减小范围的过程)
小结:看来,在一个平面内需要方向和两个数据
才能正确独一确实定地点。
北
师:那么若是你是小蚂蚁,你更喜爱哪一种方法?
为何 ?
东生:喜爱第四种,由于它走得近。
3.总结
美好的光阴老是短暂的,请你说说在这节课中你最喜爱哪个环节?为何?都有哪些
收获?
4.师小结:同学们的收获真许多,我们经过研究不但发此刻平面内需要方向和两个数
据才能正确确立地点,并且感觉到生活中不但小蚂蚁找食的问题能够研究,还有好多
问题值得我们发现和研究,让我们用擅长发现的目光去找寻生活中风趣的问题吧!
【设计企图】总结反省,让学生不但反省总结确立地点的方法,并且领会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研究的激情,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到讲堂以外。
板书设计
方向
确立地点
距离
走 5 厘米向东北方向向东北方向东北方向 30°先向东走 4 厘米,
走 5 厘米
走
走 5 厘米再向北走 2.5 厘米磁力扣展现思想过程
学习成效评论设计
小芳看小丽在北偏东50°的方向上,小丽看小芳在什么方向上?
本课的创新点
1、关注学生的“真”问题,着重学生过程性学习。
2、开放性的情境创建,联系生活实质,唤起学生应用的已有经验。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节课让学生充足经历了研究的过程,从只有距离、只有方向、方向和距离到用角度刻画正确的方向和用两个长度确立地点,学生发展了空间想象力和思辩力,这节课学生不不过领会了用“方向(角度),距离”对确立地点的作用,同时也理解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差别,以及经过最后的练习,学生能够初步体验察看点变化了,那么位置的描绘方法也变了。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很新奇、清楚,能够很好地协助学生研究问题和理解问题,并合时的留下了学生思虑的印迹,便于学生回首和总结。
情境的创建在惹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拥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可是这节课学生对观察点的研究不够深入,以及观察点变化的研究不够扎实,还需要在第二课时让学生充足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