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13届高三生物第三次(12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
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东莞中学
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人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HIV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流感病毒的核酸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2.下列实验中,不需要
...漂洗或冲洗的是
A.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D.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关于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
C.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4.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可用于麦田除草
B.赤霉素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D.细胞分裂素处理雌花获得无子番茄
5.若图1、图2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B.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并参与细胞代谢
C.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细胞d
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
6.关于玉米(2N=20)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5题图A.在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上不形成细胞板
B.在正常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
的得0分。
24.李斯特氏菌属于致死食源性细菌,它的InIC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
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入侵。
关于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前先要进行DNA复制 B.通过液体培养基的培养获得菌落
C.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In1C蛋白的合成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25.下列生物技术中不.需要用到相应酶的是
A.基因工程——限制酶B.PCR技术——DNA连接酶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纤维素酶 D.动物细胞培养——胃蛋白酶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
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
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16分)甲图示春黑麦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
乙图示在不同因素对春黑麦产量的影响。
请分析回答:
甲图第26题图乙图
(1)甲图中的Y物质是丙酮酸,进行④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①—⑤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多是①、③、④ (写标号);合成X物质的CO2除了来源④过程外,还可以来自外界(空气)。
(2)分析乙图,影响春黑麦产量的因素有有无施肥、光照强度、土壤湿度。
(3)就乙图中的影响因素,D 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该因素直接影响了甲图中的①过程(写标号),如果提高该因素,X物质的含量将减少。
27.(16分)Bruton综合症属于人类原发型免疫缺陷病,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体内的Bruton 酪氨酸蛋白激酶(BtK)基因发生突变,导致BtK酶异常,进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
下图为该遗传病的患者家系图且Ⅱ4号个体无此致病基因。
请分析回答:
第27题图
(1)该病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控制性状,患者的_体液_免疫过程将受到较大影响。
(2)据图分析,Bruton综合症的遗传方式是_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_,依据是Ⅱ4号个体无此致病基因,Ⅱ3和Ⅱ4无病但后代中8号患病
(3)若Ⅲ7和Ⅲ10婚配,后代男孩患此病的几率是1/4,通过该事例的分析,降低该种遗传病发病率的最有效措施是_禁止近亲结婚。
(4)若Ⅱ3和Ⅱ4均不患Bruton综合症且染色体数正常,但Ⅲ8既是该病症患者又是Klinefecter综合征(XXY)患者,其病因是Ⅱ代中的3号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28.(16分)薇甘菊是外来入侵种之一。
薇甘菊入侵5年以上为薇甘菊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3年左右为群落交错区,薇甘菊覆盖度在10%~30%, 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无薇甘菊为本土植物区。
下表为不同样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
请分析回答:
(1)获得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为_样方法_。
请用表中数据分析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丰富度的影响。
小(“大”或“小”)
(2)薇甘菊攀爬覆盖到其它植物上,抑制了植物的_光合作用_,从而导致其它植物死亡,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或丧失。
从长期看,薇甘菊种群数量变化符合_J_增长模型。
(3)在薇甘菊入侵区,因为薇甘菊的作用,个别物种消亡,而薇甘菊变为优势类群。
这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生态学家发现田野菟丝子能有效防除薇甘菊,原因是田野菟丝子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从而抑制其生长。
利用田野菟丝子防治薇甘菊属于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
(5)将薇甘菊开发为饲料,变害为宝,是防治薇甘菊的另一思路。
这一实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9.(16分)帕金森氏症患者体内缺乏“多巴胺”,“多巴”是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它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多巴胺”,而一种名为“利血平”的药物可耗尽神经末梢内的多巴胺。
请设计实验验证多巴胺缺乏是引起运动时不自主地震颤的原因。
实验材料:小鼠、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利血平溶液、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多巴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10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利血平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乙组作为对照组。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因变量。
④接着甲组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多巴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⑤在上述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因变量。
实验分析:
①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利血平溶液运动时是否不自主地震颤以及注射一定浓度多巴溶液是否恢复正常(运动时不自主地震颤或正常)。
②每组的小鼠不能是1只,原因是以免个体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③实验中应该控制的无关变量有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药夜注射量、饲养条件、时间等(答出两项)。
④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利血平溶液,运动时不自主地震颤接着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多巴溶液恢复正常,而乙组一直正常,说明多巴胺缺乏是引起运动时不自主地震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