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高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引导和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官高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引导和反思
作者:王在渊李东江恒王立涛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10期
王在渊,李东,江恒,王立涛
(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湖北武汉 430075)
[摘要]实验教学是士官高职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教学效果对士官学员岗位任
职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结了国家精品课程光电原理与器件的实验教学经验,阐
述了提高士官高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一是加强实验内容设计,二是科学实施过程
引导,三是深入反思实验结果。

最后,提出了继续深化士官高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和重点。

[关键词]士官;实验教学;内容设计;过程引导;总结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8-0119-01
一、加强实验内容设计,立足部队装备和岗位任务,增强实战背景
优秀的实验设计能反应实验教学的意图、凝练实验教学的矛盾、聚焦试验教学的核心、推
进实验教学的实施。

教员在开展实验课的设计时,需要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实验目标,突破实
验指导书的限制,深度挖掘实验原理、内容与光电仪器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结合光电仪器的
应用、案例等部队实际,设计实验情境、实验环节和思考问题题,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员认识到实验内容与光电仪器的联系,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Nd:YAG激光器调Q特性测量实验是激光器和激光技术中的重点实验,帮助学员理解
调Q技术的原理和作用,为检查、更换和维修激光器奠定基础。

在设计该实验科目时,首先根
据部队常用的脉冲激光测距机的典型故障(无激光),设计了带有鲜明实战背景的教学情境
(在实兵实装演练中,某侦察连使用的某型激光测距机无法测距,显示无激光故障代码。

如果
遇到这种情况时,作为维修分队成员,你该如何检查、判断和排除该故障),提高学员的兴趣。

其次,围绕实验内容(认识调Q开关和测量调Q特性)设计了三个层次(器件认知→特性测量
→装备维修)的问题(调Q开关有哪些?怎么判断调Q开关的好坏?如何更换和调试调Q开关),引导学员思考和理解调Q开关的特性,以及调Q器件对光电仪器的影响。

二、科学实施过程引导,遵循学员认知规律和特点,提高实验乐趣
在实验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作用,教员主动退居幕后,启发和引导
学员积极开展实验。

教员除了要根据设计的实验情境和思考问题在整体上掌控好实验进度和开
展情况,更要做好下面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任务布置清晰、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对较复杂
的实验,可以把内容细化,分解为难易不等的小科目,从易到难,层层递进,学员容易在实验
中获得成就感。

二是多肯定和鼓励学员。

例如,光度量的测量是光辐射及典型光源的第一个实验。

学员对光学实验条件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

有学员在测量某个光源的光度量时,没有按照
要求在光源前加遮光筒,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发现这种情况时,教员没有批评学员,而是提醒
学员对比测量数据并检查实验仪器,引导学员思考测量数据为什么差别较大、原因在哪里等,
使学员理解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深入反思实验结果,联系装备案例和维修保障,促进能力形成
在实验结束后,教员要对实验内容、学员表现以及典型光电器件与光电仪器的联系进行归
纳总结,帮助学员提高对典型光电器件的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维修能力的形成。

因此,针对课程的特点、作用和专业地位,在实验归纳总结时,应加强两个方面的反思。

一是
提高认识水平,奠定后续课程理论基础。

如在固体激光器的特性测量实验后,进行归纳总结时,除了总结固体激光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外,笔者从能量的角度,把激光器归纳为“能量转换器”,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引导学员讨论激光器的转换效率和重频激光器的冷却问题,为学员学
习脉冲激光测距机和激光目标指示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是联系部队实际,指导光电仪器正确
使用。

典型光电器件是光电仪器的核心,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光电装备的性能。

如在做Nd:YAG
激光器调Q特性测量实验时,结合了脉冲激光测距机无激光的案例,学员带着实际案例做实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员在完成实验的同时,也排除了激光测距机的故障。

在做完实验后,
教员要带领学员梳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根据实际故障案例,提炼出分析故障的思路,总结
常见的故障模式,促进学员维修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要切实提高课程实验的教学效果,教员除了加强实验内容设计、过程引导和归纳反思外,
还要准确把握课程特点和学员特点,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加强
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的开发,激励学员的求知愿望,促进学员的动手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鲜成.规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
24(7):103-105.
[2]丁红胜,董军军,吴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思路和探讨[J].大学物理,2007,26(5):44-47.
[3]陈彦,姚列明,霍中生.全方位改革大学物理实验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
22(2):114-117.
[4]赵晓明,刘静玲.从扭转学生实验态度谈实验课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3):96-98.
[5]董俊,甘伟明,吕念玲,等.继承、创新,打造高水平实验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2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