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沪教版语文高二上册5.17游褒禅山记-课件

合集下载

沪教版语文高二上册5.17《游褒禅山记》课件(共83张PPT)

沪教版语文高二上册5.17《游褒禅山记》课件(共83张PPT)

褒禅寺
坐落在褒禅山西 南面半山腰上的 褒禅寺
华阳洞入口
王安石的名言: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可法, 人言不足恤。”
华阳洞
听读课文
(bāo chán,也就是华山) 1、褒禅山 (zú ,死后) 2、而卒葬之 3、庐冢 (zhǒng,坟墓) 4、有碑仆道 (pū,倒) (huā/huá /huá )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yǎo,深远幽暗) 6、有穴窈然 (jiù,责怪) 7、则或咎 8、无物以相之 (xiàng,帮助) 9、何可胜道也哉 (shēng ,完全,尽) 10、箫君圭君玉 (guī,人名) 11、余弟安国平父 (fǔ,对男子的美称)
为什么说‚华(hua)山‛是‚音 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 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 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 “华”才读“huá ”。王安石认为碑文 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 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 “huá ”。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寺 、山之___ 碑。 名 、山之___ 洞 、山之___ 山之___
•第一段: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名作动 山 脚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因为(这 名作动 ……者……也,判断句 个)缘故 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因为 是 山南水北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倒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文学常识
[记]: “记”是一种文体,有
奏记、游记、杂记。
游记: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 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 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 以感为辅。

沪教语文高二上册5.17《游褒禅山记》课件 (共94张PPT)

沪教语文高二上册5.17《游褒禅山记》课件 (共94张PPT)

褒第9禅章 山扩声亦系统谓调音之 华山,唐浮图慧 褒始舍于其址, 而卒葬之;以故 其后名之曰“褒 禅”。今所谓慧 空禅院者,褒之 庐冢也。距其院 东五里,所谓华 山洞者,以其乃 华山之阳名之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 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 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 (因此),后人就称此 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 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 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 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 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 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 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王安石塑像(江西临川)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临川:王安石纪念馆
临川:王安石家族宗祠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写此文十六年后(1070年), 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 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 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 恤”的观点。
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
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
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
“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文章
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
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今存
之一
《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王安石纪念馆(江西临川)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
“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 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列宁称其为 “中国十一 世纪的改革 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